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3部分阅读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3部分阅读

忍一晚,少喝些酒,去迎接将军。”众人闻言大笑,荀彧摇首道:“一夜不饮,却是苦了你郭大祭酒。”

    次日午间,直到曹昂,徐晃的军队已进入许都城门时,郭嘉方才一身酒气的颠颠骑马跑来,看见下马依旧有些摇摇欲坠的郭嘉,曹昂不禁苦笑,急忙上前扶住他道:“郭祭酒,昨晚又是一场大战吧?”

    郭嘉嘿嘿笑道:“却是好一场大战,弄得老郭现在还有些腿软。嘿嘿,自上次喝酒之后,将军与我却是好久未曾痛饮了。”

    曹昂不好意思的『摸』『摸』头道:“郭兄见谅,曹昂自那次后便屡次迁升,平日还要随叔父习武,这时间实在是有些紧。”

    郭嘉大咧咧的一挥手道:“不打紧,将军要日日找我,郭某人只怕还没有时间呢!”曹昂会心一笑,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向城内走去。

    “将军前番上书所献抑制荆州之策,委实高明,郭嘉佩服之至?”曹昂呵呵摇首笑道:“奉孝兄过誉了,其谋乃我府中总管司马懿所献,非曹昂之功。”

    郭嘉闻言一愣:“司马懿?”曹昂轻笑道:“不错,此人乃河内司马家二公子,虽然年纪轻轻,但颇有谋略,现任我府中总管一职。”

    郭嘉疑『惑』笑道:“如此良材,只为总管,岂不可惜?”曹昂只是摇首一笑,并无言语。郭嘉见曹昂不说,便也不再『逼』问,只是轻言道:“将军当知,现下中原之地,风云将起,从今日之后,只怕我与将军在无清闲之日了。”

    曹昂知郭嘉所说乃是徐州吕布之事,随即轻言道:“若是被咱们轻易取了,那便算不得是天下第一的猛将了。”郭嘉悠然而笑道:“濮阳之战时,将军尚在谯县,想是还没见过吕布吧?”

    曹昂轻轻点头,接着压抑不住心中的好奇,沉言问道:“奉孝兄,你曾在濮阳见过吕布是吧?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郭嘉闻言突地笑意渐无,面上竟然升起平日少有的严肃:“吕布一时之雄矣,若逢兴定安世,此人必是又一霍去病,可惜唉,也算他生不逢时吧。”

    曹昂闻言不由奇怪,吕布不是个见利忘义,屡次背主的小人吗?怎么在郭嘉口中的评定竟如此之高?随即假装不屑道:“三姓家奴而已,也配与霍祛病齐名?”

    郭嘉又『露』出平日浪子般的笑容:“将军没见过吕布,自是会如此说”话还未曾说完,突见郭嘉面『色』『潮』红,接着扶着胸口,好似上不来气一般,接着突然大口咳唆起来。

    曹昂不由大惊,急忙上前为郭嘉扶胸顺气,少时,待郭嘉缓缓的抬起头来,一脸『潮』红未退,曹昂皱着眉头道:“奉孝兄,你不舒服?”

    郭嘉笑着抚胸,喘着粗气摇手道:“没事,老『毛』病了,将军不必挂怀。”说完话后,便见郭嘉又咳唆了两声,接着长长的舒了口气,却没望见曹昂深邃难明的眼生竟颇为担忧的看着自己。

    第一卷 初回三国 第四十二章 为了将来

    第四十二章 为了将来

    回到将军府中,曹昂并没有立刻歇息,也没有去查点典军师兵卫营,而是历时找了司马懿到书房。而随同司马懿一同而来的尚还有甘宁在巴陵派人捎回的信函。

    曹昂拿起甘宁的信,看了一眼便丢在桌子上,然后瞅着司马懿笑道:“兴霸兄果然有大将之风,短短时日就将其水贼尽皆说服归许,八百手下竟无一人不从,真非等闲之人。”

    司马懿却摇首道:“懿倒是觉得,这些水贼若是不来,反倒清闲些,将军打算如何处理这八百水贼?收入府中?八百家丁,休说司空大人,便是天子也少有这般阵仗。编入典京师兵卫?则必溢出两万编军之制,不知将军心下有何主意?”

    曹昂心中虽有主意,但尚在筹谋之时,且需得禀报曹『操』方可,故而暂未作答,接着从案上随意取起一份文卷,一边细读,一边皱眉道:“仲达可知这天下有一医者名为华佗?”

    司马懿闻言疑『惑』道:“华佗?恕懿见识浅薄,懿在河内并无听过此人名声。”曹昂扶头细思良久,想着日间咳嗽不止的郭嘉,想着自己前世读的记载郭嘉身体极弱,因而英年早逝的野史,心中一颤,接着轻言道:“那张机这人你知道吗?字仲景,应是在孝灵皇帝执天下时做过长沙太守。”

    司马懿闻言疑『惑』,接着奇道:“此人懿亦不知,将军若是急寻此人,或可在御史大夫那边查证,其人既做过长沙太守,当有记载与册。”曹昂轻舒口气,接着急忙道:“现在的御史大夫是谁?”

    司马懿淡淡言道:“自上月长安得定后,辅国将军伏完因感昔日关中救驾无功,乃上印绶辞爵,天子拜其为中散大夫,并继公子后为屯骑校尉。司空大人乘此时机又稍该朝置,卓令侍中守光禄勋迁升御史大夫。”

    曹昂闻言一楞,接着道:“现在的御史大夫是郗虑?”司马懿点头道:“正是,郗大夫与司空大人交厚,公子若去请他帮忙,当无所碍。”司马懿说郗虑与曹『操』交厚,实乃台面之词,自郗虑上奏保曹昂为冠军侯后,许都谁人不知郗虑已属于曹『操』麾下,曹昂若是相请帮忙,他又岂敢不从?

    不过令曹昂诧异的是郗虑的迁升,不管怎样,他这官也升的太快了,这绝对与历史不符!看来因保曹昂为侯之事,郗虑公然的表明立场,已是让曹『操』引为心腹。历史的洪流虽然大致走向依在,但在不知不觉间已是有了些许的偏差。

    而且,刘协似乎也准备要与曹『操』争权了,先是让伏完以退为进,上献印绶,辞去了有名无实的辅国将军,然后在顺理成章的接手自曹昂任冠军侯后,便一直空缺的屯骑校尉,掌管了护卫京师的一支兵马,而曹『操』则不甘示弱,立刻以调配名义,借机升迁郗虑为御史大夫。

    表面上看,刘协此次弃了个只是并无军权的御史大夫,而令伏完接任了屯骑校尉这一军职,占有了京师的一支武装力量,但却也表现了他太过年轻,不忍躁动的不足。纵然他掌管了屯骑营,也不过区区七百防京师兵众,相比于执掌防守京师的另外七营的曹『操』来说,还差了一大截,但却增加了曹『操』对他的防范之心,只怕从今往后,曹『操』会对他限制更甚年轻的皇帝终究还是城府不深啊。

    想到“城府”,曹昂随意的瞅了那位只比皇帝大两岁的总管一眼,默然片刻,接着起身喊道:“备马,本将要往郗虑府走一遭。”

    “哈哈哈,后将军驾临寒舍,令郗虑受宠若惊,受宠若惊啊!”郗虑的府第倒是颇为简朴,布置既不浮华,也不奢侈,反倒有一股书香幽静的美感。

    “郗大夫勿要如此,您如今以身为御史大夫,官位在曹昂之上,且还是曹昂父辈,此番大夫升迁,曹昂身在宛城,未有拜会,近日特来恭贺,还望郗大夫勿怪。”虽然是受曹『操』之命而为,但当日在朝堂之上,毕竟是郗虑保奏自己为冠军侯,并与孔融为敌,所以对于此人,曹昂也算是颇有好感的。

    “将军此言重了。”对于曹昂挚后辈礼,郗虑心中的虚荣心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位大公子近来混的风声水起,且又身为嫡子,久后必是曹『操』托付大事之人,郗虑和曹『操』的五大谋事不同,荀彧,荀攸刚正不二,对与曹『操』后事不曾多想;程昱侠者脾气,傲气颇重,不屑此道:郭嘉浪子心态,且一心只为曹『操』,目前关注曹昂,也不过是感觉曹昂颇有能耐,是可塑之才,并无他意;贾诩虽眼光独到,但心思城府极深,防人之心甚重,不到关键时刻,此人永远也不会与曹『操』的任何一子有所瓜葛。除去庭议朝会,几乎足不出户,也不与任何人交友。

    但是,郗虑却不同,他本是心思缜密之人,眼光深远,且立志好名之心极重,如曹昂对他只有同僚之礼,他亦不会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亲自去结好曹昂,但如今是这大公子主动送上门来,这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走进正厅,二人搭袍跪坐,侍婢奉茶上水,二人接着又互相寒蝉几句,曹昂方才笑着说道:“大夫,曹昂今日前来,一则恭贺大夫升迁大喜,二则乃是有事请公帮忙。”

    郗虑扶须呵呵笑道:“将军英才盖世,不知还会有什么事用到郗虑?”曹昂微一摆手道:“大夫过誉了,若无大夫,曹昂岂能得冠军县侯之封?大夫厚恩,曹昂时刻未曾忘怀,今日此来,乃是请大夫帮忙寻几个人。”

    “寻人?”郗虑微一疑『惑』,接着续道:“以大公子今时今日之名望,难道身边还缺人乎?”曹昂笑道:“世宗孝武皇帝被立为太子时,卫绾被封为太子太傅,其曾有言,令曹昂深以为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欲有所作为,当在于‘得人’!武帝问,匈奴犯我天朝,如何?卫绾言:得人!武帝再问,七国『乱』后,国家内忧不止,当如何?卫绾言:得人!武帝又问,民间百姓生活凋零,欲求殷实,又当如何?卫绾又言:得人!于是太子不复再问大夫可知我意?”

    郗虑闻言讶异道:“将军之言和司空大人竟如出一撤,欲平天下,欲治天下,其中精要当都在“得人”二字!太祖高皇帝昔时只一亭长,然胸藏大志,善于用人,方可统率群雄,将西楚霸王『逼』迫于乌江自刎,开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世祖光武皇帝出身稼穑,却得云台二十八将跟随左右,南征北伐,平『j』臣王莽,中兴汉室基业,是以今日司空大人,惟才是举,得而尽皆用之,云集群贤,放可纵横天下!”

    曹昂笑着点头,心中暗道这郗虑果然胆大,竟敢把曹『操』与刘邦,刘秀同言而论,不过他既然当着自己面说想是将自己引为了‘自己人’。随即笑道:“不错,不过非是只有文者猛士方才要‘得’,为了将来,百家英才,我等尽当取之。”

    说罢,曹昂随即将华佗,张机之事告与郗虑,请其带为调查,郗虑闻言『摸』着胡须道:“若果如将军所说,那张机既曾为长沙太守,或有迹可寻,但那华佗,却是有些难办,其人未有仕官经历,人海茫茫,着实不太好寻。”

    曹昂闻言急忙道:“不知大夫可否令人前往江南而寻,听闻昔日孙策讨伐六县山贼时,其手下将领周泰身受十二处伤,便是为此人所医。此人对于曹昂与父亲可谓非常重要!求大夫务必帮忙!”

    郗虑长叹口气,额首道:“此等事情将军居然也知道也罢,将军既然开口,郗虑自当帮忙查询,不过可能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还请将军勿要过于着急。”曹昂心怀郭嘉的身体,随即点头道:“劳烦大夫了。若有消息,还请大夫帮曹昂将二人寻回。”

    二人接着又闲聊几句,曹昂便起身告辞,郗虑亲自出府相送,待行至府门时,曹昂忽的想起一事,接着转头问郗虑道:“在下一时情急,忘却一人,还请大夫代为调查。”

    郗虑心中暗道这大公子的事还真多,道:“不知又是何人得公子青睐?”曹昂笑着正『色』道:“我对其人也不太知晓,直知他乃是宛城张绣将军的授业恩师,唤作童渊,据说是矢赂纶武术名家。”

    第一卷 初回三国 第四十三章 琵琶盈语

    第四十三章 琵琶盈语

    “童渊”郗虑闻言默默皱起了眉头,“我知此人,据说其人乃武夫出身,练得一手上乘枪法,不过郗虑非习武之人,对此了解不多,怎么,将军想寻此人?”

    曹昂轻轻的点点头道:“我在宛城时,曾向张绣将军打听过这位童枪师的住所,据他所知,好像童老先生现在正隐居于河北东平县,不知郗大夫可否帮忙,将此人寻来?”

    “哦可以,东平虽属袁绍界,但与兖州也相差不远,且区区一个民间老枪师,让他来许都也不是什么难事。公子放心便是。”

    曹昂闻言舒了口气,童渊虽是著名枪师,可终究出身微寒,草野碌碌之人,纵然枪法再好,也得不到世家尊重,所以郗虑适才的语气才颇为讶异,不过就冲他能教出张绣,还有赵云那样的徒弟,曹昂说什么也要把他弄来,看看这位枪法大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第二日,曹昂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司空府,回来已经两日了,不管再怎么忙,也要来拜会一下自己的母亲和那几个淘气的弟弟才是。在通报之后,进了大门,走入正厅,便见丁夫人和府中人物都迎了上来。

    “昂儿,回来了?好啊,好啊”丁夫人望见曹昂,急忙上来握住了他的双手。“我们一家子的大功臣,快来,让母亲好好看看你。”丁夫人神『色』激动的拉着曹昂的双手,眼中充满了赞赏和欣慰。

    曹昂此次南征,所立下的功劳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意义却不同凡响。曹『操』也曾对丁夫人言,若刘表真因荆州世家大族膨胀而无暇北顾,日后曹『操』饮马黄河与袁绍争雄华北,这莫大的功劳自也有曹昂的一部分。

    丁夫人初时听曹『操』之言,尚且不以为然,直到注意到曹『操』那凌厉的鹰目中,仿佛看到了一只庞大的铁骑,一把把闪闪发光的刀刃,一匹匹昂扬的战马正随曹『操』北上争雄。丁夫人方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早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而是追随曹『操』争雄天下的大汉后将军!

    丁夫人热情的拉着曹昂走入后院,曹府一众有名位的妻妾也尽皆相随,来到后院之中,只见百花争艳齐芳,丁夫人心情抒怀,微微的笑了一笑,慈祥道:“昂儿,晚间等你父亲回来,一起留在府中吃个饭在走吧。”

    曹昂轻轻笑道:“孩儿尊母亲大人命!”丁夫人摇首笑道:“休要耍皮,别把军中的那一套弄到府中来。”

    曹昂呵呵一笑,接着转头喝了一声,便见一直跟随的杨元等一众仆从手持几个匣子,来到曹昂身前,曹昂对着身后的众位夫人道:“曹昂此次弄了些宛城的特产,还托人买了些江淮上好的帛匹,专门回来孝敬娘亲和众位姨娘。”

    曹『操』众位夫人不由各个眉开眼笑,江淮的手工业极为发达,丝织品在整个大汉朝廷都极为有名,诸人尽皆喜欢。曹昂亦是乐的开心,卞夫人展颜笑道:“姐姐好福气,有这么一个疼人的儿子,却比妹妹我那几个强的多了。”

    曹昂摇首笑道:“姨娘这话说的不对,曹昂是母亲儿子,但又如何不算姨娘之子?且诸位弟弟各个神风俊秀,日后定然都必成大器。曹昂这里还有为几位弟弟妹妹准备的礼物,不知他们人呢?”

    卞夫人摇首笑道:“就你嘴甜,他们都在后院和玉姑娘学琴呢,子修你有礼物,可去后院寻他们。”

    “学琴?”曹昂闻言一愣,只听丁夫人笑道:“玉姑娘琴技乃承昔日洛阳蔡大家,着实了得。我与你姨娘商议了一下,便让你几个妹妹去跟着一起学,至于丕儿,彰儿他们闲来无事便也跟着凑热闹去了、”

    曹昂听后,随即道:“既然如此,那曹昂便也去看看。”于是便与丁夫人,卞夫人等一道前往司空府后园。

    尚还未至,便听一曲幽音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余音渺渺不绝,琴音扬起,如若酮伶般的在后院的每一个角落传遍开来,忽快忽慢,琴音犹如雨后虹晴,一串琴音细水长流,节奏忽急缓缓,似是余犹未尽,让人全身心的渲染其中。

    只见一处凉亭中,红衣轻展,面容艳治的玉儿双手随着音律在焦尾琴上慨然旋舞,而底下曹丕,曹彰曹真,曹植等以及曹『操』的几个女儿沉溺其中,就连来莺儿和手抱曹冲的环夫人也在一旁闭目细听。

    “好,好!”只见丁夫人拍着手走进院中,众人急忙起来见礼,曹昂看着瞅着自己一脸兴奋的曹丕,展颜笑道:“二弟,许久不见,可还想念大哥我?”

    曹丕闻言一抬头哼道:“不想!”曹昂玩味的看着曹丕,接着伸手在身后的杨元手中取过一个锦盒道:“既然不想,那就算了,三弟,看看大哥给你带了什么礼物。”

    那边的曹彰诧异的伸手接过沉甸甸的木匣,打开之后,却是一顶鲜亮明至的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