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天子门生 >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35部分阅读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35部分阅读

开始的投资,这钱我们后面完全能赚回来的。 ”

    “不是吧?”崔一虎摇头不信,“俺只知道书院是个赔钱的买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办书院能赚钱呢!”

    江逐流笑道:“崔老大,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 我已经想好了,我们这个新式书院就叫荥阳学院,而崔老大,你就是荥阳学院的名誉院长。 ”

    “名誉院长?”崔一虎终于开心起来,“直娘贼,算你江老二有眼光,知道俺是伊洛书院的特舍生。

    算了,既然你这么诚恳,俺崔一虎就勉为其难,委屈一下自己,就任你这个什么荥阳学院的名誉院长吧。 ”

    序 第一百章 两案合一

    第一百章 两案合一

    江逐流为什么会忽然间要在荥阳建立一座新式书院呢?这可不是江逐流一时心血来潮,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资金来源,所以一直不曾将之付诸于行动而已。

    作为现代人,江逐流只身来到北宋,一直想成就一番事业。 而江逐流所想成就的一番事业,远非出将拜相、封王封侯那么简单。

    江逐流不是个狂热的历史爱好者,但是他也知道,宋朝之后,就是中国历史的拐点。 宋朝之后,元朝鞑子残忍地统治了中华大地,使中华文明倒退了数百年。

    及至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又实行了严酷的海禁政策,使中华文明开始复兴的脚步再一次中断。 至于清朝,那就更不用提了。

    现在,江逐流来到了宋朝,他有机会改变这一切,有机会避免历史拐点的到来,有机会让中华民族矗立在世界民族之颠,称为世界永恒的霸主,那么江逐流会错过这个机会吗?

    现在是宋仁宗天圣八年,禁锢人美思想的程朱理学尚未成型,那些打着“存天理,绝人欲”的旗号,鼓吹天人合一。

    人不可以有私欲,有私欲就是逆天道;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女人必须服从男人,晚辈必须服从长辈的理论尚未出现。 如果江逐流能把握的好,这一切都能改变。

    可是怎么改变呢?江逐流知道,以他一人之力想要和社会整个潮流对抗,无疑是螳臂当车,所以,他必须寻找到同盟军,和他一起来改造这个世界。

    可是在北宋,作为现代人江逐流。 又如何能寻找到同盟军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建立新式书院来培养同盟军。

    江逐流相信,通过新式书院的新式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比北宋的私塾、县学、府学乃至太学国子监培养出来的酸儒思想上要开放的多,接受起江逐流地新式理论新式思想也相应的容易得多。

    因此,江逐流才决定建立一所新式学校。

    按照江逐流的设想,这座名为荥阳学院的新式书院涵盖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后世的大专院校,而且还包括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教育。 他坚信。

    即使那些进入荥阳学院的年轻人不能接受他地理论,那么那些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就按照后世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成后,一定能理解江逐流的新式思想和新式理论。

    这些人成熟之后,就是江逐流坚强的同盟军,而这些同盟军慢慢扩散开来,又能继续影响更多的人。

    也许最终的改革成果江逐流不可能看到,但是江逐流只要做一个历史的发端者,让历史地进程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就好。

    现在。 江逐流手中有了五万多吊铜钱,又有了身为荥阳县丞的便利,自然要把建立新式学校的计划提上日程上来。

    第二日,江逐流把郭松、张保以及崔一虎召集在一起,把自己关于新式学校的详细计划和他们谈了一下。

    郭松和张保此时和冬儿已经差不了太多。 他们在心中对江逐流奉若神明,江逐流说什么他们只有盲从地份,哪里还懂得提什么意见。

    至于崔一虎,昨天就已经被江逐流说服了。 能称为荥阳书院的名誉院长。

    恐怕老头子做梦也想不到吧?老头子整日骂他不学无术,比不上妹妹,现在呢?妹妹只是一个商号的当家的,而他崔一虎则是身份尊贵地书院名誉院长,这之间的差别何其巨大?崔一虎一想到以后妹妹崔筝见了他就要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一声“崔院长”就不由得笑逐颜开!直娘贼,老崔终于翻身了!

    见三人都无意见,江逐流暗笑。

    这郭松和张保以后若是知道他设立的课程中有什么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不过这些江逐流暂时还不能给他们说。 等学院的建成后。

    再说也不迟。

    当下,江逐流安排张保和崔一虎去正式接受金七的金玉满堂赌场和金七的宅院,然后筹划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两处改建成荥阳学院附属的小学和中学,至于荥阳学院地大专本部,则需要更大规模的建筑。

    江逐流就把这个任务交给郭松,让他或者是在荥阳县买下一处大的庄园或者是寻找一块合适的地皮,新建一所书院。 相对来说。 郭松这个任务倒不是很紧迫。

    因为所有进入荥阳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小学、中学阶段还是大专阶段。 都需要从小学阶段学起。

    荥阳学院的校址和建筑问题还不是江逐流最为头疼的问题。 江逐流最为头疼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荥阳学院地师资力量,一个是荥阳学院地学生来源。

    先说荥阳学院的师资力量。 诗词曲赋,三经六义,这些老师好找。

    可是物理、化学、数学,这些老师让江逐流到哪里去寻找去?更别说江逐流还打算在大专阶段开设更复杂地学科,比如土木工程、冶金技术、财务会计,这些东西有些江逐流懂,有些江逐流也是一窍不通,但是江逐流知道,只有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科学方面均衡发展,历史的轨迹才可能按照他设想的发展,中华民族才可能避免重蹈两三百年一个轮回的原地踏步式的覆辙。

    这所有的一切江逐流心中都没有头绪,但是他知道不能等。 假如不行动起来,一直等下去,那么这些事情可能到他的生命终结,他也不可能完成。

    只有开始去做,只有行动起来,才可能寻找到办法。

    眼下江逐流就打算,自己先抽一些空闲时间,从小学启蒙教材编写起来。

    按照他记忆中的知识,江逐流准备先分门别类地编写一些简单教材,然后再逐步过度到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教材。 这也是江逐流能力的极限了。

    至于大学阶段的教材,江逐流只能撰写一些与经济贸易财务有关的教材,至于其他,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除了师资力量方面外,另外就是学生方面的问题了。 荥阳学院是座新式书院,里面教授的课程和传统的书院截然不同。 在北宋,学子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功名。

    可是他们来到江逐流创办的这个新式院校内,学的这些东西,能考取功名吗?显然不能。

    如果所学的知识和科举考试脱钩的话,又有什么理由吸引那些学子进入江逐流所创办的新式书院来学习呢?即使有一些学子进入荥阳学院里面来,可是又拿什么来作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呢?当他们发现,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后,还有兴趣继续在江逐流创办的这所新式书院呆下去吗?这些东西江逐流都没有考虑好,也没有答案。

    不过江逐流并不气馁,他相信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他之所以没有找到答案,是因为他一直忙碌于荥阳的政务,没有空闲时间考虑其他问题。

    现在,荥阳的政务基本处理完毕,陈年积案都已完结,黄河灾民也得到安置,他现在有了空闲时间,可以好好规划一下关于荥阳学院发展的一切东西。

    江逐流正在思考,忽然衙役来报,提点刑狱副使黄章大人来访。

    江逐流一笑,好了,先解决田老大的问题再说吧。

    江逐流迎出县衙,把黄章请进思补堂于上首落座,江逐流陪在下首。

    “黄大人,昨日审案时间聪明,下官未能好好招待黄大人,实在是心中有愧。 今日午间,下官在醉仙楼备好酒席,陪黄大人一醉方休,以赎昨日怠慢之罪。 ”

    江逐流明知道黄章是为什么而来,偏不说破,只是拱手打着哈哈。

    “呵呵,江县丞客气了!”黄章微微一笑,“县丞大人昨日判案手段精妙绝伦,为本使生平所首见。 不由得本使不佩服。 ”

    “惭愧,惭愧!”江逐流抱拳应道。

    黄章小眼睛转了几转,忽然道:“江县丞,本使今日一早收到快马来报,言道兴国寺僧人非争在京畿道涉及一桩官司,因此本使想把非争提到提点刑狱使衙门,使两案合成一案,一并审理,不知道江县丞可否行这个方便?”

    “这个……”江逐流沉吟起来,面露为难之色,“黄大人,可否待下官把兴国寺命案审结后,再把非争和尚移交提点刑狱使衙门呢?”

    黄章故作愕然道:“县丞大人,这兴国寺命案昨日不是已经审结过了吗?县丞大人不是通过蚂蚁推断出非争是杀害心观禅师的凶手,非争和尚自己不是也已经招认了吗?”

    江逐流摇头道:“非也,黄大人。 昨日下官只是查出非争和尚是杀害心观禅师的凶手。 可是非争和尚为什么要杀害心观禅师,这一点下官还没有弄清楚。

    除此之外,案件中还有几个疑点,都需要一一推敲验证。 只有这些都弄清楚了,这兴国寺命案才算完全审结。 ”

    序 第一百零一章 奉旨入京

    第一百零一章 奉旨入京

    黄章一丝异光一闪即逝,口中却笑道:“县丞大人,这些不过是案子的收尾功夫而已,何须县丞大人挂怀?本使到时候为县丞大人把这些功夫做到便是。 ”

    “呵呵,副使大人,那吏部流内铨考课院的功夫,副使大人也能替下官做到吗?”江逐流笑问道。

    吏部流内铨考课院负责磨勘幕职州县官,江逐流是正八品县丞,正是考课院的磨勘对象。 所谓磨勘,就相当于后世组织部对下属官员的考察。

    在北宋,磨勘的内容划分的非常详尽,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条目就是对官员案件审结率的考核。

    假如一个官员在任期内有一起案件没有审结或者是作为疑难案件移交到上一级衙门,那么按照磨勘制度,这个官员就会被扣去相应的分数,假如一个官员任期内有多起这样的案件,那么这名官员的仕途升迁就会大受影响。

    黄章脸上露出释怀的笑容,原来江逐流不肯移交兴国寺杀人案是因为害怕影响仕途升迁这个原因啊,如此就好办多了。

    “县丞大人,你无须担心。 仅仅是一起案件而已,尚在考课院允许的范围之内。

    ”黄章捻着老鼠胡须说道:“本使可以向县丞大人保证,以后只要是县丞大人报到提点刑狱使衙门的案件,本使一律批复核准,绝不会让县丞大人在案件审结之事受到考课院的劫难。

    除此之外,不使也会以提点刑狱使衙门的名义向流内铨考课院为县丞大人请功,表彰县丞大人审结荥阳县陈年积案方面所立的功业。 ”

    “谢过副使大人。 ”江逐流拱手道,可是脸上仍然是一副不放心的样子,“黄大人,不是下官小肚鸡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上次司法参军柴大人前来提调兴国寺一案时本官拒绝了。 柴大人十分不快,下官实在担心,荥阳县衙门审结的案子报到提点刑狱使衙门时柴大人会不予核准。

    虽然黄大人你这么打了保证,可是黄大人你又不可能事事亲躬,到时候柴参军为难下官,下官总不能因为这等小事再去打扰黄大人吧?”

    黄章摆手道:“柴观参军心胸博大,绝对不会计较这区区小事,县丞大人自管放心。 ”

    江逐流只是微笑。 却不接口。

    黄章最后拍案道:“好吧,县丞大人,你若是不放心,就把荥阳县已经审结的案件官司地卷宗全部拿过来,本使在你荥阳县衙门现场给你批复,如此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江逐流等的就是这一句话,口中却为难道:“副使大人,如此恐怕不合朝廷规制。 招人闲言碎语吧?”

    黄章大摇其头道:“什么闲言碎语,由本使一力承担,县丞大人请放心。 本使此次前来荥阳县衙,本来就为的是核查卷宗,现在本使核查完毕现场批复。

    谁人又能多言?”

    “副使大人既然把话都说到这一步了,下官再推推拖拖就是实在是有悖人情了。 ”江逐流一副逼上梁山的样子,“好,副使大人且稍侯。

    我着人把已经审结的案件卷宗全部拿过来,请副使大人批复。 ”

    江逐流让县尉张保带着几个衙役,从架阁库把这一个月来已经审结的近百宗官司卷宗全部拿过来,田老大的卷宗也混杂在其内。

    这田老大的卷宗,江逐流已经找人重新做了一遍,把抢劫改成了偷盗,这虽然是两字只差,但是在大宋律例上。 处罚却大不一样。

    拦路抢劫是凌迟处死地大罪,而偷盗只不过是杖笞之刑,江逐流以田老大等人饥寒交迫,乃起盗窃之心,念其初犯,鞭笞四十而结案。

    黄章开头还仔细审阅一下面前的卷宗,看了几个后,都是鸡毛蒜皮的官司。 江逐流审断的又合情合理合法。 没有什么差池,于是黄章就签上自己的大名。

    盖上了京畿道提点刑狱使衙门的大印。

    到了后面,黄章连案卷的内容都懒得看,只要一看案卷的名字,就直接翻到卷宗地最后签名盖印。

    那田老大案子的卷宗江逐流夹在最中间,黄章翻到这册卷宗后粗粗一看,黄河饥民田老大偷窃案,心道,又是此等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于是就直接翻到最后,龙飞凤舞地签上黄章的大名,盖上提点刑狱使衙门的大印了。

    江逐流心中暗舒了一口气,田老大等人地性命算是保住了。

    黄章批复核准卷宗的效率确实很快,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一百多宗官司案件的卷宗全部核准批复完毕。

    他放下笔,将提点刑狱使地大印收好放在怀内,这才说道:“县丞大人,这下你应该不用再担心什么了吧?那兴国寺命案的凶手可否移交本使带回呢?”

    江逐流满面堆笑道:“谢过副使大人。 天已近午,下官在醉仙楼为副使大人补上接风酒筵。 那兴国寺命案凶手非争,副使大人可以随时提走。 ”

    黄章一双老鼠眼直放光芒,微笑道:“呵呵,如此甚好。 那接风酒就免了。 提点刑狱使衙门公务繁忙,本使还要赶回去处理。

    他日若县丞大人到京畿道去,本使再与县丞大人把酒言欢不迟。 ”

    黄章不顾江逐流的再三挽留,到南牢提出非争,把他押入囚车,匆匆地往京畿道驻地开封府陈留县赶回。 江逐流心中暗叹,这非争和尚恐怕命不久矣。

    不过以非争和尚的性命换来田老大等八人的性命,也是江逐流目前所能争取到的最佳结局了。

    翌日,江逐流命县尉张保拿着黑色令签,到南牢对田老大等人执行了笞刑,然后将田老大等人释放,也算了一桩心事。

    经此几案,江逐流在荥阳官威大震,名声如日中天。 以前百姓提起江逐流来,多数人称他为县丞大人,只有一小部分称呼他为江青天。

    可是现在荥阳全县上下所以的百姓提起江逐流来。 都直呼青天大人而不称其官职。

    有一明察秋毫的青天在荥阳县主政,自然肖小们不敢犯事。

    而百姓们兄弟妯娌邻里之间也很少有纠纷,因为若是有什么纠纷,占理地那方就会说到县衙门找江青天明断,而那理亏的一方自然而然就会退让起来,收起他们无理的要求。

    一时之间,荥阳县衙门之前竟然是门可罗雀,竟然没有什么官司上门。

    江逐流难得清闲。 就把重点放在小学教材的编纂上面,编纂启蒙教材,这东西想着不难,编纂起来却不容易,尤其是其中难易程度地把握,很是让江逐流伤脑筋

    可是让江逐流伤脑筋的不单单是这启蒙教材的编纂,引黄淤灌那边也出了问题。 金大能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百个渴乌,竟然有七十六个不能把黄河水引过大堤。

    金大能前后尝试了很多次。 都无功而返。

    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