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旁门散仙 > 旁门散仙第41部分阅读

旁门散仙第41部分阅读

,对危机自有一种莫名的感应,这就是道行高带来的妙处,也算是冥冥中一种趋吉避凶的本能。

    道家大派一般都能把这种冥冥中的本能运用起来,辅以神算命理、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六壬神课、易经八卦之类的手段来推算己身或他人吉凶……可说是道家修士必修的功课之一,与道家护身杀敌的玄门剑术齐名,同为保身护命、防止身死道消的不二法门。

    不过有一些段,修炼者这种冥冥中的本能就会消失,比如四九重劫到来之时,那时不仅天机混乱,而且各大高人为了度劫保身、浑水摸鱼……各施神通法力蒙蔽天机,谁都无法下一步的命运会是,若是天要亡你,指不定喝凉水都能噎死你……

    采药凭本身直觉估计,自身气息内敛、冥神内守之下,十里的距离,应当是黄小山所能察觉的极限只是,采药还是小看了练气高人的手段

    “本宗道法直指——‘五行极变’四个字,而我土脉道法,自然是……咦……谁不懂规矩,竟敢偷听本大爷传法,莫非不知‘法不传六耳’的道理?滚出来”

    “滚出来……”最后三个字恍如晴天一声大霹雳,采药浑身大震,脑海中只剩下三个字在回荡……滚出来……滚出来……滚出来……

    泥丸宫中的那点清光如同风雨中一点随风摇曳的小火苗,似乎下一瞬间就会熄灭,采药修神出身,顿时不好,这点清光乃是以《养魂经》温养魂魄而凝结出来的神魂本源,若是熄灭,就等于是被人打灭了魂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肉身,若干年后随风化去……乃是修行界最憋屈的死法。

    采药连忙平心静气,凝神冥思,清明神魂的同时,默念《养魂经》口诀,甚至连志不穷一脉《剑气通神篇》里面的‘剑意化丸、凝神成圆’的法门都用上了,使尽所有可以使用的手段,方才把泥丸宫这点清光稳定了下来。

    脑海中“滚出来……”那三个字依然在不断回响,直至采药泥丸清光重新喷洒出点点清辉,方才把这三个字驱逐了出去。

    采药心意一定,背心全是冷汗,此时他才,不仅七窍渗出一丝丝血迹,连眼角都崩裂出了一条血口子,可想而知方才那一声霹雳般的厉喝给肉身造成的痛楚……

    体内更是大乱,‘戊土金刚力’跟‘驭魂灵息’在全身上下乱串,丹田太极道基竟然分裂了开来,两道内息互相交锋、吞并……势如水火。

    九窍八孔金光气团中的火毒与极寒也已经脱窍而出,加入了丹田两道内息的交锋、吞并之中……

    而采药的神魂念力偏偏刚刚稳定,无力归拢以前,采药凭借本身强横的道行、高超的神魂念力,可以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气息分门别类的归拢,可此刻,问题出来了……

    太极道基不够完善,无力、也无法真正的统御两座道基,外力稍微一个引动,就如同火山爆发,这是因为没有正宗完善的法门统御,而修为速成,根基不稳的后果。

    ‘轮回符阵’与‘金光气团’分毫无损,各自凝结如一,这是因为这两座道基乃是由颇为完善的法门凝成,黄小山十里之外的一声无差别、无目标的大喝还无法震散这两座道基,即便是金光气团中的‘戊土生金剑气’也没有被震乱。

    但两道内息一阴一阳、一刚一柔……势不两立,原本由太极道基互相转化,还相安无事,但太极道基根基尚浅,不堪一击的被震散,后果就是,两座道基引动的内息,互相吞并、碰撞、交击……

    采药气海周边的经脉窍|岤已经被重创,短内绝对无法恢复原来。

    而火毒与极寒原本有采药精气神如一的剑道凝聚,不出事还没事,一出事就是大事这两个玩意儿乃是采药体内最为凝聚的,用来攻敌自然威力很大,但用来伤身威能也是不差,若非两道内息自发护主,采药此刻已经被烧成灰烬,或者冻成冰块了。

    束手待毙不是采药的风格,但束手无策却是真的采药只能是勉强凝聚衰弱的神魂念力,竭力运转两道内息来重组太极道基,而主要心神依旧放在阻截火毒与极寒上面。

    太极道基刚刚成型,就被冲散,根本无法凝结成功,神魂念力压根没有温养充足,消耗一点,恢复一点,竟然达成了一种平衡,不知要持续到时候。

    但采药此时才微微松了口气,连忙顺势封闭了周身部分毛孔窍|岤,阻截了‘采气法’引气入体的功效,但‘采气法’时时刻刻、自主吸收元气的功效却无法停止。

    采药眉头大皱,他的想法是等等体内各种气息内耗微弱的时候,再一举掌控全局,但此刻看来,这个又要拖长了,而精神总归有疲乏松懈的时候,若是忽然坚持不住……

    “不坚持不住也要坚持否则,修为全失是小,丢失性命是大”采药心头发狠的同时,默默给打气:若是连这点苦楚都承受不了,还修道?的大志愿可是自成一家,以后这种情况绝对少不了,甚至更严重,这次就算是磨砺肉身、锻炼意志……

    “五行极变嘿,不这四个字是否值得这场劫难”采药苦中作乐,觉得这次行事的确是太过冒失了些 ,需要长个教训才是

    练气高人绝对不可小嘘,尤其是这些神州大派的弟子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采药听得五鬼散人“偷偷宰了”一个名门正派的弟子,就对这些大派弟子放松警惕,才导致招惹上如此劫难。

    细思己身过失,总结经验教训

    采药顿时就联想到那个通天剑派的李龟灵通天剑派的‘太极为基,四象为用’的大道法门。

    采药之所以对丹田气海束手无策,就是因为无法重组太极道基,只要太极道基重组,两道内息互相转化,就可以掌控由心,火毒与极寒就可以暂时以内功压制,只等神魂念力恢复原来,就可以把这火毒与极寒重新凝聚,掌控自如。

    采药叹了口气,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想把李龟灵召唤出来,给他点元气,逼问勒索一点‘太极为基’的法门,即便是没有法门,说点道理也成采药体内此刻已然成了一个死循环,就差一点外力来打破,只要稍微有点外力相助,采药本身神魂念力就可以占到上风与先机,慢慢还原,否则,若想等体内各种气息内耗微弱,恐怕要天之后了。

    只是,引动储物法器也需要神魂念力为引,凭采药此刻微弱的神魂念力,维持体内平衡已然极难,若是转移神念去引动储物法器,跟找死没两样。

    “只要一点点外力,一点点法门、道理……”心头隐约闪过一抹灵光,采药顿时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

    “……云手崩手对了——如封似闭”

    采药精神大振,云手与崩手乃是‘如封似闭’基础,据说这三式拳诀乃是通天剑派《玄武真罡练气法》后天十二篇里,前三篇心法附带辅佐的三门护身对敌的武道拳诀。

    细思当日李龟灵以阴神之体勾画出来的那三式法门……

    “心如止水……”采药又有了搔头的冲动,这四个字乃是拳诀总纲心法,若不能了悟这四个字,拳诀根本无从练起,试问以采药此刻的糟糕情况,如何能够做到心如止水?

    尝试半晌不能如意,采药已经有抓狂了。强迫冷静下来,默念《养魂经》口诀,清明神魂,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心如止水……水……

    还别说,默念这四个字还挺管用,起码让采药想起了地府中的那一片寒潭……

    双手缓缓抬起,手心向内,手背朝外,犹如一只有气无力的猴子耷拉着双手,这就是‘云手’,若是内息心法运用得当,这式云手就能包含拂、带、牵、引……等等卸劲之法。不过,采药此刻根本无法运用内息来干这事,只能指望于这拳诀有内外贯通、牵引内息的功效。

    双手提起到与肩齐平的时候,采药手腕一翻,猛然推出,空气中竟然响起“崩”的一声震荡之声,这是‘崩手’这式手乃是一式刚猛爆裂的重手法,简简单单的一式手法却包含推、摧、震、荡等等断筋碎骨、杀人无形之法。

    167 五行极变

    167 五行极变

    正文 168 铁线灵蛇

    这式‘崩手’一推,采药就感觉体内‘戊土金刚力’略有震荡,不由的心中一喜:“果然有效!”

    ‘崩手’能够震荡‘戊土金刚力’,那是因为‘戊土金刚力’至大至刚,与刚猛爆裂的‘崩手’恰好相匹配。如此说来,阴柔的‘云手’必然也拥有牵引柔韧无匹的‘驭魂灵息’的效果!

    就跟极道剑宗——大道直指‘五行极变’四个字一般!通天剑派的道法,直指——太极为基,四象为用八个字!所谓‘太极为基’,自然是演化太极为道基的意思。

    基!是根基!基础!乃是修炼者一身修为最根本的东西——大道基础!

    李龟灵传给采药的三式拳诀,乃是所谓的《玄武真罡练气法》后天十二篇,前三篇修行法门的辅佐拳诀,就是用来辅助修行之用,还可以护身炼魔的武道拳诀。

    不愧是玄门正宗,一部练气法直通大道本源,内中附带辅佐修行的法门,护身对敌的武道……甚至可能还有法术神通!

    这三式拳诀果然没有叫采药失望,在采药忠实贯彻‘熟能生巧’这等硬道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修习、参悟……半个时辰之后,抬手拂袖的‘云手’终于略微引动了体内的‘驭魂灵息’。

    ‘崩手’能瞬间震荡起‘戊土金刚力’,那是因为采药修习过的‘伏魔手印’恰好与其一个路子,而‘云手’这样的卸劲之法采药却是从来都未修习参悟过。

    小追魂散手乃是一击必杀的狠辣手段,并不是‘云手’这样的卸劲手法,所以,采药修习这‘云手’感觉格外费劲。

    ——两门手法分别震荡、牵引起了体内的两股内息,配合本身神魂念力驭气手段,采药顿时感觉轻松不少!

    那么,下一步,就是以神驭气,配合两门手法的辅佐,修习‘如封似闭’!重组太极道基!

    采药此刻脑海中分外清晰,双手凌空一划一圈、一推一拂……如封似闭这门手法竟然是随手捏来,刚柔之变拿捏的恰到好处,使的毫无烟火气,飘渺淡然之处,如同使过千百遍一般,得心应手,熟极而流。

    如封似闭其实就是一门太极手法,柔中带刚,刚中藏柔,刚柔互变,恰恰是融合了太极之理的手法,这门手法乃是一门极好的护身武学,只要稍微明白一些太极之理,就可使的得心应手,同辈之中若是施展出来,罕有人能够攻破防护。

    当日李龟灵阴神随手一画,就是一圈黑白二色的太极气劲,把采药以内息破体成劲凝成的擒拿手功夫封的死死的,不能越雷池一步,甚至还能吸收转化走采药的元气,若非最后居高临下,倚仗剑芒之利,出其不意一击得手,采药当时恐怕都无法制服他这条早已重创不堪的阴神。

    ……如封似闭,刚柔互变,阴阳转化,牵引、震荡周身两股内息,两股内息随手法拳诀而动,内外贯通,缓缓朝丹田汇聚,采药渐入佳境,浑不知自己随地入境、练拳凝气,已然是犯了修行界之大忌。

    久经内息淬炼的肉身恰好是荒山野岭妖物口中的美味,而采药衰弱是神魂念力分毫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一缕漆黑的铁线缓缓游来,无声无息的接近,长不知几许,细如毫发,周身漆黑如铁,如一丝铁线,若不细看,必然会误以为是一条干枯的草茎,只是,铁线反射出来的寒光,与其走走停停、蠕蠕而动的狡诈动作,却会让头皮发麻,望而却步。

    陡然间,铁线头部猛然如蛇般仰起,一截锋锐如针的蓝光自头部吐出,竟然响起来“铮”的一声轻响!蓝汪汪的锋芒择人欲噬,铁线般的躯干刹那间绷得笔直,如同一条拉满了的铉,仿佛下一瞬间就能怒射而出,以头部蓝光锋芒为尖,击穿如何阻碍。

    只是下一瞬间,铁线浑身一颤,头部蓝光突然一敛,铁线般的身躯软绵绵的伏了下去,与之同时,一声嗤笑响起,伴随着响亮清脆的振衣之声,一个红衣少女从天而降。

    赤足雪白,锦衣如火,不是朱雀绫是谁!

    被看招展,玉手隐现,地上装死的铁线顿时横飞而起,长有数十丈的身躯硬生生被团成一团乱麻,乖乖的落在朱雀绫手中。

    “铁线灵蛇!道行不浅,罕见的很呐,可惜……”

    铁线灵蛇极为通灵,闻听此言,被团成一团的身躯顿时一弹,伴随着一抹蓝芒闪过,可惜,就在此时,朱雀绫修长白皙的玉手蓦然浮现一朵赤焰,虽然一闪即灭,但铁线灵蛇将弹未弹的身躯顿时一软,重新化作了一团漆黑的棉线。

    这朵赤焰看似普通,其实却是由万千细碎如刀的小火苗生成,每一缕小火苗都锋锐之极,不下神兵利器之属,铁线灵蛇虽然身躯似铁如钢,但挡得住锋锐的切肤之痛,却抗不下小火苗直焚五内的炙热灼烧,自然是一触几软,不敢造次。

    “你也要来一发吗?小道士!”朱雀绫凤目一扫,点漆般的眸子亮如晨星,投注在盘膝端坐的采药身上。

    “不用!我自己解决就好!”采药一本正经的睁开眼睛,抬头扫了眼朱雀绫依旧斜飞的凤目,入鬓的修眉,随即低头,不敢去看她的眼睛,但贼心不死,心头痒痒之下,似有意若无意的扫过她火红锦衣下的那一抹雪白,又接着道:“我已经快好了!”

    朱雀绫眼睛一眯,仔细盯着采药的身体细看,同时柔声问道:“你那鬼灵剑是怎么回事?为何到了土脉的人手中?”

    听着朱雀绫的柔声细语,采药顿时有点受宠若惊,感觉骨头都轻了几两,浑身麻酥酥的,不过他知道,若是一个回答不好,下一瞬间,恐怕就是真正的火山爆发!

    朱雀绫赤练可不是刑天斧黄小山,采药若是也学庄不易般,理直气壮的讨价还价,朱雀绫必然是随手炼了自己小命,然后重新找个‘有缘人’。

    “圣人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思及儒家经典,采药暗叹一声,连忙把经过说了出来,一五一十,一字不差,朱雀绫黑漆漆的眸子‘含情脉脉’的盯着采药的面部表情,采药半点不敢马虎,生怕目光闪烁间,下一瞬间就会迎来四个字:“真 火炼死!”

    听完采药所言,朱雀绫眼睛眯的更细了些,点漆般的眸子在其中滚动,说不出的可喜,采药却是忐忑不安,不由弱弱的问了句:“要不,我这就把那剑收回来,本门鬼灵之道,只要不出百里,均可随意召回……”

    “不用,让他们玩去吧,你与那条鬼不是心意相通嘛,很好!”

    朱雀绫眼睛眯的越来越细,红唇开合间,喃喃道:“我极道剑宗每一个真传弟子都负责传承一门道法,土脉一共八十一门真传,黄小山所修道法,恰好与你体内那一半法力殊途同归,也就是说,他所传承的道法,乃是土脉大长老黄符佩一脉——《戊土刀兵大真力》,你那口剑到了他们手中,正是物得其所,比你自己瞎揣乱摩的炼,要正宗的多,可以让你那口剑少走不少弯路,而且,剑于人一样,只有经历无尽磨难,方能成器。等他日剑器炼成,你再收回来就是,让他们辛勤算计尽数成空,为他人作了嫁衣……”

    “嫁衣!”采药眼睛一亮:“嫁衣好啊!”随即大拇指一挑,由衷的赞道:“高!真是高!有好几座培元锋那么高!小弟今日大长见识,不虚此行,听姐一席话,胜修十载道……”

    采药语无伦次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雀绫挥袖打断,神色古怪的道:“你叫我什么?姐!恩那,不错,听着入耳,姐今日就收下你这个小弟,恩,以后不许变了,你若敢变,真火炼死!”

    “姐……”采药适应力极快,随口道来,但肉麻兮兮的一声呼唤却把朱雀绫吓的退了好大一步,眉头好看的皱了起来,颇为后悔的吼道:“谁叫你这么直接了……”

    采药浑身一抖,原本早已稳定,逐渐归拢如一的两股内息顿时被这声娇叱再次震散,采药差点哭了,连忙凝神驭气,再也不敢趁机占便宜、口花花……

    “明明嚼不烂,还偏偏要贪多,要我说,痛痛快快弃去一道!有舍才有得……”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