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山渐青 > 山渐青第36部分阅读

山渐青第36部分阅读

做的,山yào有补气养血之功效就不说了,臣今年于城外荒坡之上试种了几亩山yào,前几日去看了一下,丰收在望。”许清等在坐几位大臣都尝过糕点后,起身细说道。

    “山yào?”赵祯还有些不明白。

    曾公亮却接着问道:“奉直郎是说这你在坡地上种出来的山yào做成的?奉直郎,你说丰收在望,敢问这收成能有几何?”

    许清笑笑,和他意思的一样,曾公亮第一个反应过来了,曾公亮平时和许清在一起都是称他的字,只是这是君前奏对,所以改叫他的官职。

    “没错,山yào本耐旱,正适合在坡地上种植,臣今年试种了几亩,如今初步估算亩产不会底于三千斤,而且山yào易于护理,收获之后可直接出卖,也可晒干长期储存……”

    众人一下子来了jg神,基本都明白了许清的意思,种在坡地,不占良田,而且还亩产三千斤以上,如今大宋上田亩产谷物不过两三斤,两相对比之下,一下子就突显出其中的差距来,粮食问题从来都是每朝每代面临的首要问题,所谓民以食为天,百姓能吃饱肚子了,民心才能安定,历来朝代更迭大多和粮食问道脱不了关系。

    赵祯是最ji动的一个,他看许清的目光灼灼有神,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陛下,其实适合旱地种植的作物还很多,虽然都不能作为主产作物,但只要能发展成一定的规模,却能对现有的谷物等主粮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如今各地失地农人极多,同时却有大量坡地荒芜着,所以臣提议,让各地方政fu留意收集各种适合坡地种植的作物,加以推广,把那些荒芜的坡地开发出来,让那些失地的农人去耕种,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臣以为,由司农寺来专管此事正合适。”

    许清一下子将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他只是个散官,连上朝的资格都还没有,也只能利用进宫的机会向赵祯提议,慢慢影响赵祯,所以这时也没什么好犹豫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接不接受就看赵祯和朝中大臣怎么看待这问题了。

    而他之所以在这个大变前夕还把这个议题抛出来,就是觉得推广旱地作物应该不会触及什么人的根本利益,自己只是提议一下,应该不会再会被推到风口làng尖上。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找回场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找回场子

    “子澄所说的确有其事?”赵祯最后确认道,这事来得太突然,而且关系重大,难怪他要再三确认。

    许清笑笑:“臣原来是想等哪天陛下空闲之时,领陛下到臣家的山yào地去看看的,但考虑到陛下出宫一次多有不便,所以今天才拿这糕点给陛下品尝,陛下和各位大人若有疑虑,大可派人出城一查。”

    赵祯对他点点头,然后转向在坐的几位大臣说道:“粮食问题乃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今日在坐各位爱卿不妨先议议,若是各位也觉可行,咱们再拿到朝堂之上公议,晏相,此事你以为如何?”

    晏殊起身拱拱手答道:“陛下,我大宋如今人口越来越多,而田地却大量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如今国内多有民àn,皆因食不果腹引起,若真能开发出大量无主坡地,将能安置大量的流民,所以臣支持奉直郎的提议。”

    包括田耀文和宋九安在内也纷纷点头,主要是许清的这个方案没有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想反对一时也找不到理由,此事若成,许清必是大功一件,宋九安虽与许清谈不上深仇大恨,但他确实不想看到这样的大功落在许清身上,当初在大理寺他强硬驳回许清的申诉,许清当时出那愤懑而冷冽的表情又浮上心头,宋九安一直与吕夷简走得比较近,吕夷简可以说是因许清而倒,他对许清自然有些看不顺眼。

    各人点头认同后,赵祯舒心地看了一眼许清,又挟出一块糕点细细的品味起来,顿觉那味道似乎比御厨的手艺还好。

    许清这时又起身说道:“陛下,臣尚有话要说,微臣年幼之时见山藤缠住树木,年久之后树木长大,竟能在外面把山藤包裹起来,而且连在一起。微臣一时好奇,但将家中石榴枝条接到桃树上,不曾想其中一枝真能活了下来,与桃树长成一体,而这一枝条所产之石榴比原来的石榴树所产的石榴更大更美味,臣长大后细想,应该是桃树上那条石榴枝集合了两种树木的优点,所以产出的石榴才更大更美味。臣把这个叫做嫁接技术,若能把这项技术推广,各种瓜果的产量也能大大的提高。”

    赵祯愕然惊诧,开声问题:“竟有此事?你嫁接的桃树如今何在?”

    “呃,陛下,那桃树原长在臣家的院墙边,只是长大后怕贼人顺着桃树进家,所以把它砍掉了。但臣后来还在一些瓜秧上尝试过嫁接,成功比率很高,所以陛下不必怀疑。”许清只好xiǎoxiǎo撒个谎。

    “陛下,许清这分明是歪理邪说,妖言huo众,天地万物各安其道,各遵其理,岂能胡来,臣请陛下治许清妖言huo众,扰àn纲常之大罪。”宋九安突然站起来喝叱道。

    众人还在消化许清那翻惊人之语,对宋九安的话一时难分对错,许清瞄了宋九安一眼,果真不愧是高院院长啊,给人定罪这么顺溜,许清早看他有些不顺眼

    “什么叫扰àn纲常?宋大人,把石榴枝接到桃树上去就是扰àn纲常吗?照你这么说,如果你儿子娶了个bo斯nv子,生了个蓝眼睛的孙子,那你孙子也是妖孽喽?”

    许清话声刚落就听到‘噗’的一声,赵祯一口茶喷在了御桌旁,他连忙取过丝巾擦了擦嘴,然后忍住笑对许清说道:“子澄说话要注意分寸,不得恶意中伤大臣。”

    许清装作惶恐的点了一下头,自汉唐以来,有sè人种在中愿定居者甚多,与汉人通婚的也不少,所以许清说生个蓝眼睛的孙子这些现象,众人并不以为怪了。

    宋九安被气得须发俱张,正想大声驳斥,许清却再次抢先说道:“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一些新事物,我们当有容纳之xiong怀,对新事物不明白,就是去研究其中的道理,而不是马上将之叱为妖孽;同时,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象嫁接这些技术,只要想明白了其中的内因,去做就不难……”

    “荒谬,本官想到了飞升上天,你能飞上去吗?”宋九安被许清借故骂孙子为妖孽已是气极,不顾断章取义也要驳他一下。

    许清见他气得脸sècháo红,心里爽快多了,见他顺着自己的话来,心里那叫一个舒畅,辩四书五经辩不过你们,但要说这些自然科学,宋九安那非得吃土不可。

    “宋大人竟想飞天?那是不是说宋大人做我大宋的臣子做腻了,打算上天逍遥一下了?其实嘛,要飞天还真不难,宋大人想什么时候上去,下官帮宋大人一把。”

    宋九安怒目而视,气得张嘴说不出话来,要不是赵祯在,他怕是不顾文人的涵养,上前动手了,许清今天就是要气他一样,大理寺中被他们居高临下的驳叱,至今记忆犹新,做人总是瞻前顾后那多没意思,宋九安高居大是寺卿又怎么样,今天难得找回场子,还真不怕他。

    赵祯刚想开口劝解,倒是欧阳修先说道:“子澄休得胡说,前面还算就事论事,后面当真是歪理蛮缠了,什么飞天的休得再胡说。”

    大宋的官员抢赵祯的话头那是习以为常,赵祯仁厚,大多数臣子并不怕他,在他面前争个面红耳赤那是常事,赵祯被欧阳修抢先开口也并不在意。许清算了听出来了,欧阳修明是在斥责自己,其实回护之意尽显。他作无辜地答道:“陛下,微臣冤枉啊,这飞天之说乃宋大人提出的,想飞天的也是宋大人,微臣只是接他的话头而且,而且这飞天还真不难,并不象欧阳编修所言是臣歪理蛮缠。”

    “狂妄xiǎo儿,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夫绝不罢休,陛下,许清既然说飞天不难,那就请他飞给我等看看,若是不行,请陛下治他狂妄不法之罪。”宋九安暴发了,bi到赵祯坐前,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许清不禁感叹,要说狂妄你宋大人可比俺狂妄多了,赵祯也太好说话了。

    许清有点看不惯了,出来打抱不平说道:“宋大人现在算不算狂妄呢,而且说能飞天的是我,宋大人bi陛下有何用?请问宋大人,这根竹筷能飞上天吗?”

    宋九安被他说得气势一弱,离开赵祯的御案前,但对许清的问题还是嗤之以鼻。

    许清看着众人疑huo的眼神说道:“三国时诸葛亮就是用竹片制成孔明灯,换个说法也就是说,竹子本不能飞上天,但通过孔明灯就能飞上去,xiǎoxiǎo的孔明灯就能把竹片带上天,若是把孔明灯放大数十上百倍呢,诸位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照样能把更重的人带上天呢?”

    “这只是你的猜测,并不见得能成立,奉直郎拿孔明灯说事并不见得高明。”这回是田耀文出来说话了。

    许清不以为意,随声答道:“只要nong清楚孔明灯能飞上天的原理,下官的说法就能成立,而其中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浮力,空气有水一样有浮力,咱们把个充气鱼皮袋子压到水底,一放手它就能浮上来,因为空气比水轻,袋子够大的话,它就能带着一个人浮出水面。空气中也一样,孔明灯的原理就是通过加热,使灯里的气体变得比灯外的气体轻,这些轻的气体由于孔明灯上部被纸张封住散不出去,它产生的浮力就会把孔明灯带上天。知道了浮力的原理,咱们只要想法把浮力加大,那么象鱼皮袋子把人带上水面一样,把人带上天去有何难呢。”

    众人连同赵祯一起,看着许清的眼神有些怪怪的,一时竟再无人出来驳斥他。

    “子澄,你说的这都是真的吗?真能把人带到天上去吗?”赵祯有些纳纳地问道。

    许清只想苦笑,一开始明明是说粮食问题,这一扯皮扯到了热气球去了,这嫁接技术怕是早被他们忘记了。

    “陛下,准确的说只能把人带到空中,臣估计升起三几百丈高是不成问题的。再高怕是不行了。”许清不敢àn说了,等下赵祯以为这样真能飞上天庭什么的,那就麻烦了。

    果然,听许清这么一说,赵祯脸上掠过一丝不可察的失落,转而又说道:“能飞几百丈也不错,子澄可真能把这带人飞起的孔明灯做出来?”

    许清想想,其实这热气球还是tg有用处的,做出来至少可以吓吓人,至于吓什么人嘛,比如李元昊之类的,吓唬一翻也是好事,只是目前没有推动力之前,热气球只能顺风而飘,它的作用也就大大的打折扣了。许清刚想作答,宋九安又抢道:“陛下,先不说这巨型孔明灯能不能升起来,就算能升起来又有何用,此乃玩物丧志,圣君所不为也,许清媚huo君上,罪不可恕。”

    宋九安说完,许清竟看到曾公亮在后边偷笑,许清知道,若说在坐诸人中,定是他对自己所说的这些最感兴趣,现在却只是躲在后面偷笑,也不帮说两句好话,都不是好东西啊。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客人何来

    第一百二十八章客人何来

    许清不理曾公亮,自己起身顶回宋九安道:“宋大人不愧是大理寺卿,判人之罪惯了,如今三言两语便判下官一个媚huo君上之罪,想必宋大人在大理寺也是这么判案的吧?我倒觉得宋大人这是在辱骂陛下是昏君,什么人都随便可以媚huo。”

    “你你你……气煞老夫也﹗”

    许清不再理会暴跳如雷的宋九安,拱拱手对赵祯说道:“陛下,巨型孔明灯也并非一无用处,以后让将作监制作一两个作为样品也用不了多少huā费,只是如今臣认为,咱们还是先回到粮食问题上吧,嫁接技术也大可让司农寺试验一下,如果证实能提高作物产量,那再推行不迟,至于有人说这是什么妖言huo众,臣以为,只要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能让更多的姓填饱肚子,咱们就应该重视并推行,何况这本就是万物之理,只是咱们原本不知道而已,算不得什么妖言邪说。”

    曾公亮这次总算是站出来为许清说了几句好话,只见他说道:“陛下,若真如奉直郎所说,嫁接能使作物更高产,这倒是可以接受的,世间奇妙之处多矣,壁虎断尾求生,未几又能从新长出尾巴来,可见将石榴接到桃树上能一树结两样果,也不过是一种新奇现象而已。”

    关于粮食问题,众人又讨论了一阵后,赵祯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明天就jiāo到朝堂之上,让所有大臣一起议议,看看如何施行。”最后他又安慰了宋九安几句才说道“今日就到此吧。”

    众人退出天章阁后,晏殊走过来低声对许清说道:“子澄鲁莽了,你向来不如此,今日何以驳得宋大人下不了台。你如今只是一介xiǎo官,这岂是安身立命之道,今夜饭时,若无他事就来老夫府上一趟,老夫有话跟你说。”

    许清只得连连点头受教,心里有些莫名的的感动,又有些发苦,这下晏殊当面说出口,若再不登他家én,那是不行了,且看着再说吧,就在此时,后面一个xiǎo太监追上来对许清轻声说道:“许大人,陛下尚有事要询问许大人,请许大人跟我来。”

    许清也不多说,告别晏殊与欧阳修等人,跟着xiǎo太监回天章阁去了。

    “子澄啊,为当初的事,朕知道你对宋卿有气,宋卿当日也是依律公断而已,你又何必计较于心呢,今日看在你有功的分上就算了,下次若再对大臣如此不知谦让,朕非治你罪不可。”

    许清一回到天章阁,赵祯便装作严肃地说道,许清分明看到他眼角还带笑意,装作惶恐地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宋大人意yu阻碍陛下的粮食大计,臣看不过去才说两句真话而已。”

    赵祯指着他忍不住笑了出来,许清这分明是偷换概念,把他和宋九安的争执说成是为自己出头了,他倒不是真和许清计较,让许清坐下后,他笑道:“子澄啊,今日你所提关于粮食之事非常好,若真能顺利推行,我大宋子民受益非浅,到时朕必有重赏于你,呃……子澄提到巨型孔明灯带人升空之事,你可真有把握?”

    许清心里好笑,其实他也猜到了赵祯把他叫回来是问此事,在天上自由的飞翔,很少有人能拒绝这种youhuo。

    “臣只是想通了其中的原理,陛下您也知道,微臣家无余粮,哪有钱给微臣去试验这个,所以陛下若想验证真假,咱们不妨让将作监si下里制作一个来试试,其实这巨型孔明灯还是很有用处的,陛下你想想,咱们与党项人作战时,若是顺风,咱们让巨型孔明灯飞到党项人头上,吓也能把党项人吓趴下,而且咱们现在不是有手雷了吗?到时带些飞过去,从上面扔下来炸他一气……”

    赵祯听得有些张口结舌,兴奋得起身不时搓着手,许清心里感慨,年轻就好啊,赵祯年不过三十,还能保留着一些年轻人的ji情,若到他老了,许清这些东西说出来,怕是很难看到他这般ji动的样子了。

    “子澄说得不错,你如今正好兼着个将作监中校丞之职,此事就由你去力吧,只是尚未知结果如何,此事就不宜大张旗鼓了。”

    赵祯这是要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啊﹗许清差点笑出来,赵祯惧怕言官早有耳闻,如今算是真正见识了,一个皇帝nong个热气球玩玩还得偷偷oo来,不过这样的一个赵祯给人的感觉还是满可爱的,更象个有血有rou的人。

    “微臣明白,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办好此事。”

    赵祯这回直接用手拿起一块许清进献的糕点,丢到嘴了便吃,在许清面前样子随意之极,吃完说道:“子澄这手艺确是不错,怕是原来没少下厨吧,为难你了,xiǎoxiǎo年纪便失去双亲,还要亲自下厨,自己养活自己。”

    许清听了肚皮差点笑烂,他也不解释,让赵祯这么想对自己是好事,果然,赵祯最后赏赐了他一对yu如意,算是对他进献糕点及粮食计策提前嘉奖一下。

    许清出到宫来,二柱还在外前耐心地等着,坐上车后,许清又不禁发起愁来,晏相国府这回是不去不行了,虽然不知晏殊会对自己说些什么,但他总有些心虚的感觉,毕竟晏楠那里他正打算慢慢疏远了事,如今去登她家én着实感到有些为难。

    最后却又洒然一笑,人家晏家未必把自己当根葱,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