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第221部分阅读

正德五十年第221部分阅读

里面点起了熊熊的大堆火焰,热空气四处滚动,使得屋子里面的温度迅速上升,地面也是慢慢的变得暖热起来。火堆上面已经是悬挂好了大锅,专门负责这块儿的人们已经是把小河凿开,把大块大块的冰块扔进了锅里,少顷,冰块融化,锅里的水慢慢的也烧开了。外面那些临时客串的厨子们,已经就着冰冷的河水把那些鱼开膛破肚,刮了鳞片,清洗干净了之后,剁巴剁巴,直接便扔到了已经烧开的大锅里面。

    然后再撒上从雪地底下挖出来的野菜嫩芽子,下面的火烧的猛,没多久,那股子诱人的香气便是飘了出来,让干活儿的那些民夫们都是一阵阵的馋虫作恶,猛咽唾沫,连手底下的活儿都是有些不得劲起来。监工的武毅军军官适时喊道:“再加把劲儿,干完这活儿,就放了风吃饭去!”

    “得嘞您!”众人轰然应是,效率又是提高了不少,七手八脚的把手上的活儿干完了,然后那负责的军官一声令下,大伙儿欢呼一声,便是直奔着吃饭的棚屋而去,墙角上的柜子里摞着一堆堆的粗瓷大碗,都刷的干净,也不管谁的是谁的了,抄起来便是来到大锅前面。不过他们都是被编入进了守土后备千户所里面,都已经算是有组织在管理的人员了,上面都有各自的军官在管着,因此还不算是多么乱,都是在各自军官的安排下排成队伍,有序的开始盛汤。

    一个黄面皮儿的汉子指挥着一堆脑袋上包着白手帕的火头兵抬着一个个的大簸箕进来了,里面装的是一个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黄橙橙的玉米面馒头,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开。

    他大声吆喝着,指挥着大伙儿有序的领取,见了那拿得多的,便是上前给踹一脚,笑骂道:“拿这么多干什么?还以为是在老家?这是武毅伯的地面儿,咱们现在是武毅伯的兵,吃多少管够!别拿那么多,糟践了!”

    被他训斥的人也不生气,讪讪的笑两声,便是赶紧溜了。

    偌大的一个大食堂,数千口子人吃饭,却是被他调度的井井有条,也可见其能力很是不错了。

    少顷。大伙儿都是给自个儿盛了满满的一大碗鱼汤,雪白的鱼汤漂着油花儿,里面是大块大块的白嫩嫩鱼肉,配上嫩的要出水儿的小青菜芽子。当真是好看的紧。黄面皮的汉子一声令下,大伙儿都是西里呼噜的吃了起来,把面馍馍掰碎了泡到鱼汤里面去,待那馍馍泡发了,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很是香甜。

    来到这边之后,伙食不多。几乎每日都是这些,但是对于这些贱民们来说,已经是足够了。在他们看来,能吃饱就是一种最难得的幸福了。

    正吃得热火朝天的劲儿,忽然外头一声拉长了声音的喊:“指挥使大人,县令大人到!”

    然后张球周奇两人便是在一群侍卫簇拥下掀开厚厚的布帘子走了进来,一进来就给里面这热腾腾的感觉熏得一阵恍惚,众人赶紧撂下碗。齐刷刷的站起身来,跪了一地:“见过二位大老爷!”

    “都起来吧。”张球很是有派头的摆摆手,淡淡道:“不必拘礼。咱们今儿个就是过来瞧瞧。”

    大伙儿都依言起身,不过要说不拘礼那当真是做不到了,这个年代官府的权威太重,普通老百姓见了县太爷吓得走不动道不会说话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占了大多数,这二位大老爷来了,他们便都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端着碗小口小口的喝着,连声音都不敢发出一丝。

    周奇瞧着那个黄面皮汉子,看上去病怏怏的,问道:“张大人。这是那个,彭山虎?”

    “没错儿。”张球点点头。

    彭山虎赶紧迎上来,恭谨的笑道:“小的见过二位大人。”

    “怎么还小的?”张球瞪了他一眼:“现在你也是做官的人了,该自称下官了。”

    “是,大人。”彭山虎尴尬的一笑。

    要说起来,彭山虎也是感觉自个儿这人生际遇。当真是奇妙的紧。

    现在还跟做梦也似。

    自己这个白莲教红莲一脉的教主,当年老祖师爷彭莹玉的后人,大明朝不折不扣的大反贼,大逆贼,竟然,竟然当官儿了?而且还是大明朝的朝廷命官?

    当初张球到了萨尔浒之后,便是开始组织建立守土后备千户所,这也是连子宁的意思。对于连子宁来说,在这个时代,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四周全都是强悍而且随时有可能入侵的敌人,想要在敌人突然打进来的时候不被敌人那么势如破竹,想要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抽调一批强悍的兵员为己所用,想要把这片土地给守得稳固,甚至说大一点,想要继续往前走,那么就必须走全民皆兵的路线。

    有云东北特殊的天气水文的条件,以至于一年只有一季儿的粮食,所以农闲的时间很长,是故在东北有猫冬一说,这一猫,可就是四五个月没了。是以东北的老百姓,一年中倒是有半年的时间处于很闲的一个状态,这个时间若是利用好了,便是大有可为!是故连子宁专门颁下命令,着各新兵卫指挥使,千户,在到达各个县治之后,便着手遴选贱民之中的青壮,组成守土后备千户所。

    这千户所的规模,也都是不尽相同,虽然名为千户所,但是却不可能是只有千余人。像是萨尔浒守土后备千户所,就将这些百姓之中的青壮全部包括进去了,足足有二十三个百户所,两千四百余人。

    以第十八卫的武毅军正规军官兼任这个千户所的大小军官,同时又在这些贱民中选出一部分来充任,进行管理。这些后备士卒,统称为民兵,还是民,但是却也是兵。农忙时候,三日一操练,每次操练为两个时辰,而农闲时候,则是每日一练,训练的量也是极大,只不过是比武毅军的正规军差一点而已。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民间形成了相当大的后备兵员,而且是有组织,训练有素的,一旦战事紧张,就可以很快的将他们给召集起来,稍加整顿,发给武器,便是一支强悍之师!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洪武给卫所兵分给土地,让他们从兵变成民,以至于数十年之后,卫所制度便是已经糜烂,士卒处境猪狗不如,极为凄惨。而连子宁则是把民变成了兵,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

    别的军官还好说,管分配,管伙食的,却不是好当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做不好得罪人,而张球便是看中了彭山虎在百姓之中威望颇高,是以才让他担当这个位子,也算是知人善用,而且彭山虎干的确实也是不错,不以强力手段进行制约,而是这儿笑骂两声,那儿踹上几脚,笑嘻嘻的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里面的气味儿着实是不怎么好,而且太矮了些,张球球站里面几乎要顶到屋顶,这年头官民差距太大,张球和周奇做出这等亲民姿态,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只在里面呆了一会儿,便是离开。

    接下来又去了武毅军官兵们吃饭的所在。

    也就是另外的一排房子,这里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百姓和武毅军士卒是分开的,军中有自己的厨子,吃的虽然还是大锅饭,但是档次比起那些百姓来可就要高得多了。

    像是打猎来的那些野兽,基本上都是归了士卒们吃,百姓们只能捞到鱼汤喝。

    板房里放了许多长条儿桌子,每个长条儿桌子上都是放着大簸箕,里面是堆积如山的大饼,白面馒头,十来口大锅里面飘出来不同的香味儿,有的是炖的野鸡,野兔子,自个儿想吃什么随便盛。今儿个猎了一大三小四头野猪回来,那胖胖的大厨还很是露了一手,把这几个野猪烤的油汪汪的,上面洒满了作料,肚子里还塞了不少香茅草,闻起来香气四溢,一眼看去便是食欲大开。

    跟那些百姓们比起来,他们就有序多了,都是闷着头吃饭,屋子里安静得很,只能听见西里呼噜的吃饭声音,有的那吃饱了的,就在原地缓缓,坐着休息一会儿,下午还得出力呢!

    张球两人到来之后,这气氛就要舒缓融洽的多了,都是自家兄弟,笑骂几句,踢打几脚,反而是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熨帖。

    等到张球两人从里面出来,复又上了马,缓缓策马向着萨尔浒而行去,张球四下里扫了一眼,长长的吁了口气,叹道:“这树,这河,这白山黑水,这天地,这些时日只当看的烦了,只是这会儿要走了,却又是不舍得了。此次进京,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能不能再见一眼。”

    连子宁的手令已经传来了,向张球说明了事情原委,招他立刻回去。

    新上任的第十八卫指挥使已经在路上了,张球明日便即启程立刻此地。

    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何况是君门?当真是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周奇默然片刻,他们二人一军一政,配合也是相当之默契,这时候张球走了,心中还是很有些不舍,只得安慰道:“大人却也不必多想,在京城之中奉职,也是海阔天空,更是亲近圣上,以您的本事,说不得得了圣上青眼,到时候再回这儿,可就不是这般身份了!”

    张球叹了口气,苦笑道:“希望如此吧!不过周大人,这会儿本官还没去职,就得说几句在这儿当说的话,本官离开之后,你主持此地,需得跟霍尔根部那些野女真好好相处。当初咱们攻下萨尔浒来的时候,他们便帮了大忙,也得了咱们不少好处,那霍尔根部族长阿济格很得大人看重,咱们如今和他们比邻,万不可欺辱与他们。再者说了,我看他们都不是难相与的,这些时日跟咱们提供了不少肉菜,当初刚来的时候,还帮着咱们建城,也是仗义。”

    周奇点头,道:“下官知道了,大人放心便是。”

    ————————分割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德五十年588_正德五十年全文免费阅读_五八八 重生的城市更新完毕!

    第九卷 扫荡女真 五八九 雍王

    离岳,山南,雁池。

    雁池极大,池中莲荷婷婷,雁兔栖止,至夏日,则荷叶如碧,一望无垠。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美感,不过此时正是隆冬,只有残荷败叶,昨日刚下了一场大雪,也是这京城北地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整个离岳都被覆盖上了一层雪白,雁池上面,枯荷伴着冰雪,别有一番萧疏枯败的风采。

    雁池之泮,一栋高有三层,下面是漂亮的白石台基,上面画檐飞角,红漆绿瓦的漂亮楼阁斐然屹立,楼阁的下面却是做的极为的别致,乃是一个依托着岸边的大石雕刻出来的,斜斜的深入湖中约两张长短的石舫。这石舫雕刻的也是极为精美,若不是仔细看,便当真以为是一艘画舫了。

    这一道景色还有些名堂,舫名白石舫,楼名青荷楼,清白相间,辉映成趣,最是雅致不过。

    青荷楼的三楼,窗子开着,一个壮年男子正站在其后,盯着这满池的枯荷,目光深邃。

    他大约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一个男人最为年富力强,精力最为充沛,阅历和经验最为丰富,体力达到顶点,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完美结合的一个年纪。他一张国字脸,一部美髥直垂到胸前,目光炯炯有神,一张略微发黄的脸庞透着十足的威严,他的身材也很高大,一袭宽大的锦衣披在身上,站在那儿,便是给人一种沉渊峙岳的感觉。令人难以逼视。

    总而言之,便是八个字形容:雍容华贵,威严赫赫。

    而在其中。又是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霸道,被他的目光接触到,就像是被当胸狠狠的砸了一拳一般!

    他瞧了瞧那雁池。再抬起头来,目光放到了极远处,看着那漫山遍野,似乎一望无际的白,长长的出了口气,只觉得胸中一阵难言的舒服,不由得有一种想要仰天长啸的感觉,但是却被他给硬生生的压下来了。只是化成了一声幽幽长叹:“多少年了,终于瞧见了这北地的雪了!”

    他的声音似乎很平静,眼神也没什么变化,但是其中透着那那缕缕的寒意,却是让人骨子里一阵彻骨的寒意:“被幽闭于凤阳宫中,每日的去处,只有那方圆不过三丈的小院子。吃喝拉撒皆在其中,身上头发板结,臭气熏天,蚊虫不绝,每到夜间。则身上瘙痒难耐,发中虱子作怪,辗转反侧,迟迟难以入眠!每到隆冬,则阴寒潮湿,冻入骨髓,被褥单薄,唯相拥方有些微暖意!孤之爱妃,为了让孤吃上口肉,盖上薄衾,如那民间秀女一般,昼夜织绣,熬瞎了一只眼睛,她本公侯之女,自小未曾有过一日之苦楚。而今不过三十许人,望之已如老妇!”

    已经是咬牙切齿:“孤大恨,孤本天潢贵胄,平生恭谨仁爱,向无大错,奈何受此折磨?”

    他眼中的怒火再也掩饰不住,忽的爆发出来,一双眼睛瞬间变得血红,狠狠的一拳砸在面前的窗台上,恶狠狠的低声怒吼道:“孤大恨,孤本天潢贵胄,平生恭谨仁爱,向无大错,奈何受此折磨?”

    他这般一发怒,当真是如同虎啸山林,狼嚎月夜,熊咆林间,有一种霸道狠辣,猛恶绝伦的气息,别说是平民百姓,就算是一般的朝廷大员,若是此刻站在他面前,定然也是吓得五体伏地,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只有颤抖臣服!

    这便是气场了。

    长期身居高位,能够轻易决定别人生死的人,往往就是有这种让人臣服的气势。这一点,在古代的官员身上表现的尤为强烈,因为权力实在是太过于集中,而哪怕是一个最低级的县令也足以轻易的决定千百人的生死,自然就有了这种睥睨的气势。

    更何况这个人,尤其是区区一个县令能比拟的?

    不过此刻,这屋子里面只有一个人,而且偏偏这个人,还丝毫没收到他的气势的影响。

    这个人瘦瘦高高的身子,面色白皙,不过他的白,却是那等苍白,惨白,如同死人的皮肤一般。其实平心而论,他的长相是极为俊美的,而且是那种带着阴柔,对女人有致命吸引力的妖冶的美,但是他的下巴略尖了些,眼神更是阴霾刻毒,微微佝偻着身子站在墙角儿的阴暗处,让人一眼瞧去,就无端端的联想到了毒蛇,这个人就像是毒蛇那样,隐藏在暗处,随时准备起来给人以狠毒的致命一击!

    他穿着一身青袍,下巴和上唇上都是干干净净的,看起来却是个品级不高的太监。

    他阴阴沉沉的一笑,说话声音略带些嘶哑,就像是毒蛇丝丝的吐信一般:“太子殿下,您不必担心,从现在开始,只怕您想看不到这燕山的雪景都难了。”

    那被称为太子殿下的男子回头瞧了他一眼,目光先是狠辣,然后便是变得平静了下来,转过身去,没有接话。

    原来这位,竟然就是当今大明朝皇长子,雍王殿下。

    跟好色无度,外加贪婪自大的皇三子潞王相比,这位被两废两立的昔日太子殿下,才是真真当得起天潢贵胄之形容。

    实际上,国朝有不少重臣,每每提到雍王殿下的时候,都会用到仪容甚伟这个词儿。

    雍王论长相,论身板儿,都是酷肖乃父,而这副很不错的皮囊,也给他加了不少的分数。毕竟把他跟潞王那等肥头大耳的货色放在一起,自然是让人一眼就看去觉得更为不凡。

    当然,雍王并不是只有这个皮囊而已。

    作为皇长子,而且是今上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得来的一个皇子,虽然正德不怎么喜欢他的母亲。更不怎么喜欢他,但是在几乎是一面倒的舆论大潮之下,他出生不到三日。就被立为了太子储君。而作为太子储君,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所有皇子中最为严格。最受重视的,内阁三大辅臣,都是他的老师,轮番教学。正德虽然不喜他,却也每隔三日,便找他过去,御前对答,考校学问。若是答的不满意,更是严词训斥。

    是以雍王实在乃是正德帝诸子中非常有能力的一位皇子,毕竟在二十岁之前,他乃是正德皇帝一手带大和培养起来的继承人,更曾经是皇父的骄傲。

    他天资聪颖,是诸老师口中赞不绝口的完美学生;他六岁就傅,十三岁出阁读书。自此经常在文武百官面前讲解儒家经典;而且娴于骑射,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