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军火巨头 > 重生之军火巨头第211部分阅读

重生之军火巨头第211部分阅读

仪式中,没有海军感到不满和愤怒。在他看来,海军的未来是不灿烂的,如果连阅兵这样重要的军事活动,都没有海军的影子,那么几乎没有未来的海军,迟早会被人再次遗忘。这对致力于索马里海军发展的格迪来说,很残忍且不可接受。

    他那个尖锐而直接的问题,本意是想让李莫来回答,因为在格迪看来,阅兵计划中没有海军,完全是李莫的意思,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侯赛因参谋长却笑吟吟的给他一个解释。

    “格迪司令,关于这次阅兵计划中没有海军参与,是我们总参经过详细研究讨论并征得上级同意的决定。首先,海军的规模太小,官兵们恐怕一时还不能适合这种关乎国家脸面的重要活动,阅兵不但是加强国民自豪感和安全感,也是震慑外国野心势力的一种手段,而海军,能否完成这个任务?”侯赛因的话很直接,就差是说明海军实力太弱,不但不能对外界起到震慑作用,反而会在那些海军强国眼中贻笑大方,徒增笑柄。

    看着脸色越来越黑几乎要爆发的格迪司令,侯赛因话锋一转,笑道,“但是呢,我们也不能打击海军官兵积极性,我们在阅兵计划之外,打算在独立日那天,举行一次小规模的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演习,熟悉和掌握多军种联合作战的经验,我正打算向上级提议,由你来担任此次演习的指挥官。”

    “哗……”

    会议室里其他军官们闻言都瞪大了眼睛,接着开始议论起来。三军联合演习的计划,大家都没有得到消息,这可以肯定是总司令部和总参作的一个初步计划,还没有在军方公开讨论,甚至这件事本就是参谋长和副总司令私下里搞出来的一个想法,连纸上计划都没有。

    可对大家来说,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参与这个演习计划,如荣参加阅兵仪式那样。

    “静一静!”李莫敲了敲桌面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肃声说道,“演习计划暂时不要说了,我们还是继续说阅兵计划。”

    格迪司令看到这一幕,也知道此事已经定下来不可能改变了,他的要求虽然没有得到满足,可有了演习计划,他又是担任演习指挥官,也可以心满意足了。

    “在国庆阅兵中,我们可以确定是,首都装甲旅要派出精锐的官兵参加,‘捍卫者a’和‘捍卫者s’坦克,也将在阅兵仪式上正式在外界露脸。现在要讨论是其他几支参加阅兵的部队番号,机械化步兵从南方军区或北方军区抽调,步兵可以随意,但要选择精神面貌最佳的。”

    李莫再次给会议定了个调子,但也不是无的放矢。首先,国防军目前仅仅有一个装甲旅,拥有一个‘捍卫者a’坦克团和一个‘捍卫者s’坦克团,这是第二装甲厂经过这段时间所能生产的全部坦克,虽然此时距离国庆还有好几个月,可装甲兵的训练也不是一时半会的,抽调经验不足的部队容易出现意外状况。而机械化步兵旅,首都军区的机步旅要参加首都保卫任务,而索马里兰军区的步兵旅,则是要加强那里的守卫,埃索边境地区依旧不太稳定,不能将索马里兰精锐部队抽调,此外,运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索马里现在还么有铁路,要将机步旅调到首都来,只能在陆地机动,对装甲兵和装备,都是个严格的考验。而北方军区和南方军区,情况就要好得多,特别是南方军区,拥有两个机步旅,距离首都的距离又最近,如果抽调的话,并不会对国防安全造成致命威胁。

    讨论了一会儿,这支机步旅最后挑选了第三机步旅,这支机步旅是国防军中几支少有的经过残酷战火检验的部队,第三机步旅机步团曾经长途奔袭肯尼亚东部军区司令部,成功俘获东部军区一群高级军官,战斗力不容小窥。

    而步兵旅,则是选择了北方军区第9步兵旅。此次阅兵仪式中,索马里兰军区几乎没有捞到‘好处’。

    第六卷  第739章 李莫借梦说事

    第739章 李莫借梦说事

    2008索马里国庆日阅兵活动计划的框架和内容,基本已经确定,仅有些微末细节还需要在之后长达几个月的活动准备时间段内填补完善。

    不过在这期间,也曾发生了一个小争论,那就是阅兵部队接受检阅的姿势。索马里是非洲国家,曾经是西方国家殖民地之一,这使得索马里在许多文化传统和习俗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干扰和侵袭。

    比如阅兵!李莫和手下那些曾经的华夏退役军人们,都是习惯于苏联式阅兵,而不是西方国家那种对阅兵部队精神面貌和整体协调性要求不高的阅兵。这是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阅兵,虽然目的都是一样,向世人展示军事力量的强大,可在表现手法上却不同。

    正如李莫曾经看到的那些非洲国家乃至西方国家的阅兵仪式,都觉得不好看,动作不整齐,没有那种万众如一的整齐。而西方人看待苏式阅兵,或许又觉得这种风格太死板,好看却不一定战斗力就强。

    索马里之前的阅兵活动,也接近于英式阅兵,但李莫却打算在这次国庆阅兵中,首先尝试以苏式阅兵的风格。于是,这个问题就交给了总参,此次阅兵仪式的总指挥是参谋长侯赛因,他很为这个任务苦恼,因为在国防军平常的军队训练中,就包含了许多西方陆军的训练因素,想要立即转为那种苏式风格,恐怕有些困难。

    但再大的困难,他也要去完成,毕竟这件事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距离国庆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让那些基础良好的士兵,以另一种方式接受检阅,只要加强训练,也不是十分困难了。

    此时,李莫正在办公室里皱着眉头想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是源自上一世一个痛苦的记忆——蜀川大地震。

    现在是3月初,距离那次给华夏人带来深痛灾难的地震已经只有2个月,而华夏政府到现在却对此毫无准备,以至于在这大自然灾害来临之际,无数同胞在毫无知觉中死去,亲人、朋友……留给活着的人只有无限的悲痛。

    “青青!”李莫忽然轻轻喊着秘书的名字,正在整理资料的范青青抬起头,黑亮的大眼睛疑惑的看着神情似乎极为复杂的男人。

    “青青,你相信梦吗?”李莫似乎没注意到自己此刻的变化,依旧徐徐的说道。

    “莫,你没事吧?”这下轮到范青青惊讶了,这男人到底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却提起梦这种飘渺无法理解的事?

    看着神情恍惚的男人,范青青立马放下手里的资料,上前摸摸男人的额头,温度正常,又伸出白嫩的小手在男人看似毫无焦距的眼睛前挥动了一下,似乎没什么反应。

    “李莫……”范青青声音终于有了变化。

    “嗯?”李莫脑子里全都是曾经看到和回忆起的画面,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

    “青青,我的话你听清楚了没有?相信梦吗?”李莫仍追问了一句,似乎要从范青青这里找到一个答案。

    按说,以李莫现在的身份地位,和长期处于上位所锻炼的铁石心肠,一般的事根本就不足以打动他,但这一刻,随着各种惨烈的画面涌进脑海,他发现自己心底,原来也有脆弱的一面,这放佛是存在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深处。

    范青青小脸都有些白了,她不知道男人到地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但男人眼底流露出来的惧怕,却让她敏锐的捕捉到了。

    像头小母豹子一样冲到李莫面前,跨坐到李莫腿上,接着紧紧将男人搂进怀里,作为女人,她知道这一刻,自己id男人似乎像一个孩子般无助,急需她的安慰。

    “你说……如果你知道一件可怕的事即将来临,它讲给你的朋友们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还会威胁一大群人的生命安全,你会怎么做?”女人温暖的怀抱似乎让李莫找到了一丝安全感,他用力嗅着女人身上散发的气息,低喃的问道。

    范青青脸色一变,她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她还是强笑着说道,“如果我知道有这样可怕的事发生,我会尽力去化解,帮助朋友们摆脱灾难的来临。如果我无法阻止,也要想尽办法减轻伤害……不管怎么样,我去做了,哪怕结局依旧不好,可我已经尽力了,对自己和朋友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无愧于他们和自己。”

    用脸颊亲昵摩擦着女人胸口的李莫,闻言停了下来,接着眼睛越来越亮,似乎被范青青的话启发了。

    在范青青惊吓中,李莫猛然抬起头,直视着女人的眼睛沉声道,“你说的不错,不管怎样,我去做了,无愧于心。”

    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华夏地图,李莫的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西南部某一点,眼光深邃却又伴着恍惚。

    带着非常矛盾的心理和感情,李莫低沉的说道,“我做了一个梦,三个月后,华夏将发生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来的毫无痕迹,青天白日下就发生了。这场地震,造成了近9万人的死亡和失踪,近四十万人的受伤和一千多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啊……”范青青凤目瞪大,紧紧捂着嘴巴,将自己惊骇的尖叫捂住了。她想了半天,却没想到,李莫刚才神情恍惚担忧的,却是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在范青青的记忆力,也就是七十年代那次大地震才造成这样严重的损失和危害吧?

    如今四十年过去,在地震预测技术上虽然没有得到革命性提升,可在对灾害的防护能力以及救援能力上,如今的华夏和七十年代的华夏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华夏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员众多的大国,各种自然灾害肯定会常有发生,不论规模的大小,政府已经对自然灾害的志愿和救助工作,已经有了一套基本完善的处理办法,如果不幸的真有自然灾害发生,也能尽可能的避免重大的损失。

    从李莫的话中,她听到一个个令人惊惧的数字,这种严重的后果,是哪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

    可李莫的梦真的可以相信吗?既然是可以伤害数十万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如果提前预知,就是转移人员和财产以及其他防备工作,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七八成的把握,哪级政府都不会鲁莽的行动。因为提前行动,不但会花费巨大,还会闹得人心惶惶,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如果灾害真的发生了,政府部门即使耗费再多,也是值得的,如果灾害到头来是一个笑话,打击也是巨大的,不但有损于政府部门的威信,也造成大笔纳税人的钱损失,光是弥补这些损失和消除影响,都是极其困难的,别说下令转移人员和财产的官员和政府,要为此承担责任。

    以范青青对官场的了解,特别是对待这种以‘梦境’为依据的灾害预告,即使李莫和她的身份很高,政府那边恐怕也不会相信。

    可灾害要是真的发生了呢?那样重大的损失怎么挽回?经济损失还好点,可涉及数万同胞的性命啊!

    李莫的困惑也就在此,他知道,那一次的大地震肯定会爆发,但他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会发生8级大地震。而且他的身份还很尴尬,如果他是一名华夏普通公民,即使向上级反应了,别人顶多当他是一个神经病,可他却是索马里的军队掌权者,他的话肯定会引起华夏政府的重视,但并不是对即将发生的灾害产生警惕,而是对他李莫产生警惕,华夏政府肯定要怀疑李莫‘制造地震谣言’的背后目的,是否有什么阴谋!

    李莫不是蜀川人,甚至这辈子从没去过地震发生的区域,李莫所谓的梦境,就更值得怀疑了。

    范青青不知如何安慰男人,因为在她看来,这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就算可能发生,可连在万里之外的李莫都知道了,华夏政府和当地政府不可能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青青,这件事你不要认为我是胡说!你现在帮我想想,到底有没有办法,让华夏政府将此事重视起来?那可是事关数万人的性命,大意不得。”李莫其实还是想借助范家的力量去完成此事,虽然看似风险很大,因为地震如果没发生,范家就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李莫却知道地震肯定会发生,一旦范家在地震预防中,做出了成绩,挽救的许多人的生命和损失,相信各界对范家都会充满感激,这对范家这样的政治家族来说,是一次声望飞跃的巨大机会。

    随即,李莫将这件事分析给范青青听,并信誓旦旦的保证这次对范家来说,也是一次机遇。虽然以数万人性命为基础,换取别人支持是不耻的,可李莫觉得,只要能挽救那么多人的生命,无论在这件事中掺杂了怎样的阴暗和利益交换,都是值得的。

    “我试试吧……”范青青犹豫的回答道,她现在是完全看在李莫本人的面子上,才打算去帮李莫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她对李莫这个梦也持怀疑的态度。

    第六卷  第740章 戏剧性打击

    第740章 戏剧性打击

    李莫不知道华夏政府究竟如何解决这件事,但就如同范青青所说的那样,自己只要做了,问心无愧就行。

    他被国际上另外几件事吸引的目光和全部注意力。

    3月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访问伊拉克,这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问伊拉克这个邻国。

    这个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注意,大家不由纷纷将目光注视着这里。

    内贾德访问伊拉克的目的何在?是同美国控制下的伊拉克政府和好?借此向伊拉克政府背后的美国传递某种消息?亦或者是为了消除伊拉克和伊朗之间历史种种矛盾,给双方外交关系破冰?

    种种疑问环绕在关注者的心头,就连李莫也不例外。他也在抓紧时机了解内贾德访问伊拉克背后的东西。李莫倒不担心伊朗和美国化干戈为玉帛,他担心的是,伊朗政府在对待伊拉克某些事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比如对伊拉克反美游击队的支持中止。

    众所周知,伊拉克反美游击队能够支撑到现在,除了伊拉克游击武装内部的原因,和外界的各种暗地里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数遍伊拉克周边国家,科威特和土耳其,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仅有和伊朗相连的边境,封锁的不是那样厉害,可以使得一些外来的人员武器和资金流入到伊拉克,支撑游击队在美国的残酷打击下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步发展壮大。

    一旦伊朗政府对这种本默许的边境‘生命线’态度改变,掐断了这条伊拉克游击武装的‘生命线’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失望和不好的消息。

    但很快,李莫从各方汇总来的消息中觉察出,伊朗政府并没有掐断这条‘生命线’,而是将它们影响的更隐秘,李莫认为,内贾德访问伊拉克,除了要和伊拉克修好以外,也是想要向外界传递一个消息,伊朗并不像做孤独而又执拗的斗士,如果有可能,伊朗也希望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平共处。

    然而,很快一个秘密消息通过某种渠道摆放在李莫的案头。看到这条情报,李莫面色也肃穆起来。

    这是一份关于伊朗革命卫队空军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秘密前往委内瑞拉访问的消息,在这条情报中显示,随同的成员中,有伊朗导弹专家和一家隶属于伊朗革命卫队的哈塔姆建筑公司的工程师。

    这条消息让李莫想起了曾经接到了一条消息,伊朗和委内瑞拉秘密达成了一项协议,伊朗将在委内瑞拉建立导弹基地,用来‘协助’委内瑞拉震慑邻国哥伦比亚。

    那时候,李莫对这条消息并不怎么关注,因为情报部门每天都会受到上万条消息,其中有用的寥寥无几,李莫也不认为,这项秘密协议真的能够达成。因为委内瑞拉和美国的盟友哥伦比亚仅仅相距120公里,而距离美国本土,也只有一千多公里,在委内瑞拉部署导弹,就是以伊朗目前不是射程最远的导弹——流星3地地导弹,也可以从委内瑞拉打到美国本土。

    现在的伊朗可不比上一世的伊朗,这一世的伊朗可是真正拥有核弹头的,一旦在委内瑞拉部署了弹道导弹,伊朗政府绝不会弃核弹头于不顾。而美国政?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