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枭 > 明枭第13部分阅读

明枭第13部分阅读

    一趟,回来的时候,大感满意!这薛家岛那边,简直就是天生的盐田所在,海水含盐量高,地势也好,除却海面,通往盐田的陆路也仅仅有一条在两山之间的路途,对于安全防卫方面,更是胜了赵家村一筹。

    更重要的是,岛上人烟稀少,余风若是愿意,贴出告示,恐怕大把登州方面的难民愿意来这里做工,余风将这岛打造成他余家的私岛也不是不可以,当然,在余风的措辞中,恐怕是完全属于他的产业基地这个名词更为合适一些。

    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决定下来了。腊月间,余风放出风声,大量招揽劳工,同时进行盐田和私港的建设,因为余风的这一举动,原本许多心中绝望,根本熬不过这个冬天的人,有了一线生机。一时间,巡检司余巡检在民间竟隐隐有了“善人”的名头,这倒是余风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冷热兵器 养兵忌讳

    [正文]第四十五章 冷热兵器 养兵忌讳

    ------------

    崇祯六年不声不响的过去了,对于大明朝廷,这是大明中兴曙光初现的一年,外寇不搅,内贼将平,重拾山河指日可望。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一年的冬天,和往年相比,也似乎要温和了许多,按照这个势头,明年只怕不会再出现这连续几年的灾荒了。

    而在山东境内,尤其是鲁东一带,更是少有一番太平年景的气象。虽然孔有德的叛军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乱摊子,但是春节期间比起其他的遭灾的州府,鲁东百姓却是一脸的满足。乱世之中,不是说有大j就有大善吗?孔有德算是大j了,但是,这鲁东地面,却也出了一个大善---那就是灵山余先生。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这余先生见难民难以维生,心生恻隐之心,不惜拿出家产,以工代赈,征召大量劳工大兴土木,仅仅这一项,就足以活人无数。即便是官府,也无力组织这样大的赈济,说句良心话,如果余风不做这件事情,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在这个冬天的结局是怎么样,真的就很难说了。据说,因为余风的这一作为而度过这个冬天的家里,很多都主动的为余风立起长生牌位,为他祈福。[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这件事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这鲁东一带,对于未经巡检司贩卖私盐的,皆被普通民众唾弃,厌恶不已。这些主要销售对象为老百姓的私盐,即便是逃过巡检司的侦缉,进入了鲁东市场,也是长期处于滞销状态。

    对于那些家中有男丁当巡检司盐丁的人家来说,这些私盐贩子就是自己的不共戴天的仇人,尤其是家里有盐丁在缉私的时候伤亡的,更是如此。对于被巡检司巡检余风征召的数百劳工和他们身后的数千家人来说,巡检司赚的银钱,是周济在他们身上的,这些私盐贩子干的勾当,等于就是在他们这些人嘴里抢食。

    巡检大人赚的钱少,不就请来做工的人就少了吗?那咱们这些没有吃喝没有事做的人,难道又回去等死吗?他们的观念很是朴素:巡检大人是好人,他赚了钱,才能够让我们有事情做,全家有饭吃不至饿死。那么和巡检大人作对的,一定都是些十恶不赦的家伙,所以,他们对于私盐贩子的观感就可想而知了。

    二月间,山东灵山卫指挥使童山,抗击倭寇有空,经过山东有司核实上报兵部,朝廷大悦,擢灵山卫指挥使为灵山守备。当文书印信到达灵山卫后,指挥使童山论功行赏,属下多有升迁,上报兵部,兵部一一核准。

    余风的名字也在这升迁的名单上,而且还是前几位,由百户直接升任千户,算是连跳了两级,省略了中间的那个“副”字!可惜的是,这仍然是一个虚职,目前卫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不过,那守备童山,料想余风也不再在乎这千户一职,无论怎么看,巡检司巡检的位置,可比这穷得要死的千户要有油水的多,而且,余风现在的局面,那是不是千户,胜似千户了。论起钱粮人马,怕是全山东没有一个千户比的上的。

    童守备这也是投桃报李之意,既然余风分润他这么大的一份功劳,他总不能忘记余风的好处不是。可惜的是,当报喜的军兵到达赵家庄的时候,却发现,百户余风,却是不知所踪。寻到巡检司衙门,才得知余巡检已是到各地巡查盐事去了,只怕这一月半月的回不来,这让急于要和余风分享喜悦的童守备,不禁微微感到有点遗憾。

    余风去了哪里,真的是巡查侦缉盐事去了吗?

    答案是:扯淡!

    此刻的余风,正坐在一把宽大舒适的紫檀雕花太师椅上,在他的面前,是几碟苏州府的精致果脯点心。在他的脚下,是碧波万顷的大海,在他的头顶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是的,他在一艘海船上,一艘颇为巨大的海船上。

    而此刻,他正这海船的船头甲板上,饮着清茶,吃着点心,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海景。他身着青色儒衫,微微海风出来,将他的儒衫下摆微微吹起,宛如神仙中人。

    灵山的私港已经初具规模,福建的海船进出,已经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了,正月间,虽然因为过年,出海的船只少点,但是却也有十余艘海船进港装盐运往福建了。那些招募来建设港口的难民,余风也没有立刻将他们遣散,除了一部分留在码头上坐搬运装卸之类的工作,其他的人,他都将他们安置在了薛家岛,加上这些人的家属什么的,眼下薛家岛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千人口的大村子,当然,这村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晒盐。

    手里有了福建人送来的卖盐的银钱,余风这近一年以来,才真正感觉到手里阔绰一点,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等到年一过完,马上就招兵买马,将自己的盐丁队伍再扩充一番的,不料,无论是赵总旗还是吴嫣然,都不支持他的这种做法。

    眼下余风手下的盐丁,不算挂在灵山卫名册中的两百兵丁,也足足有一千出头,天底下,养这么多盐丁稽查私盐的,不用多想,就此一家,别无分号。两百军兵挂在余风的百户编制中,也算是顶了天了,这盐丁的定额,也是到了极致,要是再扩充人手,别说是远在济南的山东诸位大佬不许,就是同城为官的那些同僚们,怕也是要心生惶恐了。

    这一千盐丁,可不是随便纠集起来的乡勇无赖,而是实打实的每天操练有着兵器的兵丁,虽然没有挂上军兵的名头,但是,诸位大人都是见过卫所官兵的模样的,这一千余人,只怕灵山两卫官兵全部拉出来也不够打。

    你余风养这么多兵很犯忌讳啊!好吧,你说是盐丁,大家就当做盐丁好了,这一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就算是生出乱子,朝廷大军一到,也是即可能平定的。但是,你还要招兵买马的话,这不是逼着我们这些本地官员,那可是再也装聋作哑不下去了,眼下天下即将大定,你这么做是为什么,难道是有不臣之心?

    当然,这是针对余百户而言,对于余千户,那就又不同了,你千户所养个一两千军兵的,那是朝廷之福,你只要有银钱,养得起,关这些大小地方官员屁事。说穿了,官职的大小,决定了这些官员的容忍度。

    余风不能未卜先知,自然不知道,他前脚一走,后脚升官的命令就来了。对于众人否定他的提议,虽然他有点悻悻然,但是,还是很虚心的接受了。毕竟,任何游戏都有他的游戏规则,违反规则的结果,要么大boss直接出面将你秒杀,要么所有的游戏玩家直接踢你出局,就算你开着外挂也没用。

    既然是暂时不能招兵买马,那么,就先弄一弄装备吧!

    他庄园里的铁匠作坊,也是日夜开工的,自从刘生敏的火铳毙敌立功以来,这新打造出来的火铳就算是实战检验合格了。既然余风满意了,那么,肯定是不会满足于把火铳的小打小闹的。刘生敏等诸铁匠得到的命令是,除了必要的修缮武器以外,剩下的工作,就是全力制作这种新式火铳,能制作多少,就制作多少。

    这火铳,刚刚制作的时候,由于废品率高,消耗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大约在十两银子左右,不过,后来诸人做的熟了,余风又提出了流水作业的新概念,顿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成本也逐渐降低了下来,到了后来,竟然差不多只有五两左右。

    年前余风招揽人手开盐田修私港,铁匠们也从这些难民中,寻觅了一些机灵乖巧的少年做学徒,这铁匠作坊的人数一下就剧增到了四五十人,按照每天三到五把的出产量,居然这几个月下来,余风手上有了近三百杆火铳。

    当然,余风没有现在就将火铳装备到自己手下所有人的想法,那也太不现实了。虽然说他现在人手不多,就算全部装备他也算勉强装备的起,但是火铳不比刀枪长矛,除了制作费用,平时训练实战,那都是要大量的消耗的,这就和你十万的身家,买了一辆八万的轿车一样,你虽然买得起,但是,未必养得起。

    余风身边长随左右的直属属下,大约是一百多人,这些人,算是他的亲卫吧!余风的想法是,给他们先装备,让他们熟悉训练,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未来扩充的骨干,让他们掌握了这些火器的知识,将来一旦自己的人手扩充,这些人就是现成的基层教官,能够迅速的拉起一只熟悉火器的队伍来。

    当然,这火器建设,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冷兵器的装备,自然也不能落下,以前没有钱,只能在那些简易便宜的兵器上打主意,当然,现在他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至少他可以在自己的亲卫身上,稍微奢侈一把了,听说,那个倭刀就挺不错??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扶桑观风 男爵落魄

    [正文]第四十六章 扶桑观风 男爵落魄

    ------------

    来到大明朝,就算是以前对于冷兵器的不是很了解的余风,有两种武器,他还是如雷贯耳的。

    一种是绣春刀,这个没得说,得益于后世文艺影视作品中对锦衣卫的不遗余力的渲染,对于这种锦衣卫的制式武器,他可是闻名已久,可惜在这个时代,他还是没有亲眼目睹过,当然,锦衣卫这种神秘的生物,他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另外一种,就是倭刀了,这个更不用说了,也算是看着革命题材电影长大的余风,怎么不不记得电影里日本鬼子的白手套武士刀。

    即便到了二十世纪,这倭刀(日本刀)在军中,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和明军的高级将领人手一把龙泉宝剑估计是一个道理。不过,余风更看重的是它的性能,说句良心话,如果不管出处的话,倭刀不论是材质、锻造工艺、还是实战作用,在当时都是当得起“宝刀”这一称呼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声名遐迩的“戚刀”,也是仿制的倭刀。[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天工开物》上说:(倭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到!”“凡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濯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云钢可切玉,亦末之见也”。可谓是评价极高。

    郑家的海船来的时候,问起余风什么时候需要调用商船,余风登时就想起这个事情来了。既然现在无甚要紧事,不妨就去倭国一趟,就当是放松一下,顺便看能不能跑一趟,赚点银钱买点倭刀什么的。以前辛苦忙碌一年,也能放个长假,来个新马泰七日游什么的,这倭国之行,就当是自己给自己福利了。

    想做就做!余风以前野惯了,也没认为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带了二十几个亲卫,就上了一艘郑家留给他的海船。

    他倒不是不想带雪娘去,只是他将去倭国的事情给雪娘一说,从未出过远门的雪娘,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如若余风不是拿出购买军械的理由,怕是雪娘也不愿意让他去。那年头,出门坐船三分险,虽然雪娘现在知道自己相公到底是在做什么,但是没有必要的险,她还是不希望余风去冒的。

    在雪娘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余风,转身就去找吴嫣然,这个去年自己手下最优秀的合同制员工,自己在享受福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她了。不料吴嫣然反应更为激烈,直接声明,如果以后没有必要,她是不会再踏上任何船只一步了。余风这才想起,当初他和吴嫣然的第一面,正是吴嫣然从海难中逃生。人家一大家子除了这两兄妹,都葬身海上了,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去捅人家的伤疤,那不是自己找虐吗?

    就这样,余风上了装满货物的海船,身边亲近的人,除了一个带出来涨涨阅历见识的小舅子赵莱,就是一大票腰粗膀圆的亲卫了,这对于一个组团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来说,就未免有点美中不足了。比如说现在,要是旁边坐的不是这个一脸黝黑,操着蹩脚官话的船老大,而是一个添香素手调羹的美人该有多好。

    “刘船主,听说倭国现在很乱?”

    “早先是挺乱的,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还分成几百个国家,打来打去,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说道这个问题,那黝黑的船主憨厚的笑了一笑:“不过最近这些年消停了,换了个什么姓德的做皇帝,倒是打的没那么凶了?”

    余风楞了一下,姓德的皇帝?莫非是德川幕府已经上台了?这么说,丰臣秀吉和他的儿子孙子都完蛋了,这扶桑的战国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就没那么好玩了?”他咂了砸嘴,他还想看看倭国动辄几十人上百人攻城的壮观景象呢,没有了这个景点,这次旅游可就大大逊色了。

    “大人要想找点乐子,这倭国还是很多的”那刘船主还是老农似的笑容,不过,那笑容,看起来有点猥琐:“倭国的女人,比起咱大明的,各有各的风味,就连我家龙头,也没能逃过这一关,不是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吗?”

    这厮好大的胆子!余风心里微微一动,郑芝龙娶了倭国女人,他是知道的,他甚至知道还知道郑成功的母亲就是那个倭国女人,而且郑成功以前还有个名字叫福什么丸的,这些东西,一般书上看不到,他也不知道是在哪本闲书上看过,当时大为惊奇,也就记了下来了。

    不过,这话他说可以,这刘船主这么说,可就有有点以下犯上的味道了,换个角度想,他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盐丁,没事情私下嚼谷自己内宅的事情的。想到这里,他不禁有点捉狭的问道:“哈哈,你竟敢这样编排你家龙头,不怕吃罪吗?

    “这有什么好吃罪的!”那刘船主却是不以为然:“龙头都不忌讳这些,再说了,咱们兄弟中,娶个扶桑婆娘的还少吗?就算家中有母老虎的,放个外宅在扶桑,还不是多的很,还是刚才这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龙头是英雄,咱们也不能给龙头丢脸不是!

    余风哭笑不得,敢情你们是扬威于国门之外去了!不过,似乎这等事情,在郑芝龙手下,真算不得了什么,虽然这刘船主口中将“倭国”这词换成中性味道十足的“扶桑”,但是,言语中,却是没有什么敬意的。

    “不过我可不敢,家中那位可是母老虎!”余风哈哈一乐。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几百人,说杀就像杀鸡一样的杀了,要是普通海商,我至于这么巴巴的冒着海风在这里陪你吗?这海面上又个屁的风景可看,老子搂个小娘在舱里睡觉不好!这船主腹诽着,脸上却是陪着笑容,好像余风的话多么可笑似的。

    适才余风叫人请来过来,说是有事情询问,他可是一点都没耽搁的就赶了过来。自己船上的这位,笑起来是财神爷,翻起脸来可是一尊杀神,要是因为自己的怠慢引起对方的不满,那就不好了。他还以为余风会问他一些海贸方面的东西,没想到竟是这些闲话,倒也是让他心里放松了不少。

    他不知道,要是问海贸之事,余风自然不会去找他,他手里有现成的许昌许管事可以用,何必问他这个外人,这许昌也在船上,此行正是要用得上他的时候,余风怎么会不带上他。许昌家眷尽在余风手中,自然是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余风问一句,他恨不得说十句才好,几天下来,余风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