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枭 > 明枭第33部分阅读

明枭第33部分阅读

中原格局的书房,那是丝毫不奇怪的了。

    “云君,崔某可是盼你如盼日月,这次云君又不辞辛劳,为崔某引荐这些佛朗机人,云某真是不知道何以为报啊!”崔阳浩还以为是这云青山弄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觉得有点过意不去,特意为自己找到这些海上的门路呢。

    这些佛朗机人,他知道一些,但是佛朗机人,一直都只是大明,日本交易,和朝鲜的贸易并不是很多,即便是偶有交易,和都是在西人党掌握的釜山,丽水那一带,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东人党了,要知道,黄海右道距离他们的贸易路线来说,实在是太远了。

    “崔大人言重了,云某只是引荐一下,举手之劳而已,担不得大人如此夸奖,不过大人和这些番人接触的时候,可要多些小心,这些番人,未及教化,利字当先,莫要被他们讹了去!”

    “这些佛朗机人可有火器出售?”

    看到云青山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崔阳浩顿时舒了一口气,只要有火器出售,多花点钱算什么,有了利器,难道还怕把这些钱赚不回来吗?这些佛朗机人可要好好的把握住,不要让他们走了。

    “云君这一次带来的货物,崔某全部吃下了,这一次,云君无论如何,一定要多住几日啊!”

    第一卷  第一一八章 各取所需 水到渠成

    [正文]第一一八章 各取所需 水到渠成

    ------------

    崔阳浩很急,急到第二天就和“维拉斯科爵士”要谈起买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云青山是全程参与了的,不管怎么说,他这个中人,是不可能在买卖没有谈成之前,就被丢在一边的,崔阳浩不是大明人,但是,对于这些大明的规矩确实熟悉得紧,更何况,在整个察访府邸,还真的难以找出一个精通佛朗机话通译来,而云青山却是有的,没有云青山在其中斡旋,这买卖还真的谈不下去。

    云青山自然也不会提醒他,这维拉斯科爵士的大明官话,说的比他还溜,自然是义不容辞,假模假样的带着一个“精通佛朗机话”的通译,参与了谈判。

    有了云青山的提醒,又看到这维拉斯科爵士带来的火枪的样品,崔阳浩甚至已经做出了大出血的准备,他崔氏虽然不算李氏王朝的高门大第,但是,家底子还是有些的,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穷的只剩下钱了!”。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他觉得都不是问题,这些佛朗机人越是贪心,他反而觉得越是放心。

    佛朗机人的火枪,开价是一百两银子一只,他微微皱了下眉头,尝试着还了还价钱,拦腰一刀,五十两两银子一只,当然,这也是做生意的手段,既然打算将这些佛朗机人留住,将这生意长期做下去,自然不能被人看成冤大头,该有的还价还是要有的。

    出乎他的意料,这些佛朗机人虽然外貌凶恶,却是很好说话,听到他的还价,居然一口答应了,只是,随着这个答应,对方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求长渊开埠,方便他们今后船只来往,而且,最好还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由他们控制的港口。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就送来一个枕头,崔阳浩还在琢磨怎么开口让这些人保持这条航线呢,对方反而主动开口了,开埠是什么玩意,崔阳浩不清楚,但是,佛朗机人的意思他确实明白,不就是要一个临时能歇脚的地方吗?允了。

    “长渊距离海边还是有点距离的,不知道维拉斯科爵士可有具体的所指,只要是本察访的下辖,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就梦金浦里吧,那里还有个小小的港口,其他的地方,到也看不上,这里适合海船停靠的地方,并不是很多,要不然,崔大人就不会如此对没有海船来到大人的领地感到苦恼了!”

    崔阳浩一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丝毫不在意,毫不犹疑的点头答应下来。

    但是这维拉斯科爵士无疑是一个很是死板的人,甚至是有点不相信崔阳浩的意思,非得要签下合约来,以他的意思,这崔阳浩的察访大印似乎还不够分量,最好还是加上朝鲜国王的玺印,这才是证明这份合约的正统性,对于他们佛朗机人来说,他们的利益才有了保障。

    不过,崔阳浩在初始的郁闷过后,也释然了,人家不去繁华的釜山,不去丽水,仁川,反而到自己的领地来开辟航线,这样的要求,自然是题中之意,要是连他们的利益都不能保障,人家又不是脑壳坏掉了,跑到他这里来做生意,再说了,对于他来说,在黄海右道开辟这样一条航线,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政绩,这样的好事情,凭东人党的影响力,让仁宗陛下通过这合约又有何难,既有实惠又有面子,所付出的不过是借给对方一个小小的渔村歇脚,何乐而不为之。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云青山就插不上手了,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和那些佛朗机人一起,天天在这富丽堂皇的府邸里花天酒地,等待着崔阳浩从汉城带来这件事情的回信。

    佛朗斯科和他的那些手下,可是高兴坏了,自从成为余风大人的属下后,虽然手头上宽裕不少,但是,能像这次,在别人的地方,一份钱不花,还被人当大爷供起来的机会,可是不多。余风大人虽然给的银子不少,但是,想要肆意妄为,那可是有着军纪伺候的,当初他的人还有人不信邪,不过是半夜跑到灵山村找个粉头风流了一夜,结果军棍打得差不多三个月没有下床。哪里像这一次,这个朝鲜领主的府邸里,好吃好喝,每天还有温柔似水的女人们伺候着,他们可是真的乐不思蜀了。

    甚至有的人,还悄悄的向维拉斯科提议,要不然,咱们就换个雇主好了,这个雇主,看起来比军纪严明的余风大人,好糊弄多了,咱啥都还没有做呢,就把咱弄得跟在天堂里了一样,改换门庭,未免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维拉斯科当时就翻脸了,将那个提议的手下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而后还生怕其他人还有这样的想法,赶紧召集其他的人,开了一个小会。

    “你当这朝鲜领主是看咱们的面子,才如此对待咱们的吗?错了,你们这群猪脑子,是咱们身后的余大人,你们想想,要是没有咱们船上的火铳,大炮,这朝鲜领主还有这么对待咱们吗?就凭着咱们这些人,能打劫个小渔村就烧了高香了,还能在繁华的城市里享福?咱们碰到以前能够打得过的时候,是坐下来和对方做生意,还是抢一把再说,这不用我说了吧,咱们这些人,要是背后没有余大人撑腰,在这里,难道被人吃了是很难的事情吗?”

    他朝着云青山和他的从人的住处所在,指了一指,肃然说道:“你们也不用心的想一想,你们以为,那位云大人带着那么多我们亲手训练出来的士兵,纯粹是为了保护我们来的吗?如果你们这么想,那么就早点给我死的远远去,不要连累了大家!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忠于余风大人,这些人就是我们忠心耿耿的护卫,要是我们有了异心,这些人就是收割我们性命的死神,克里斯说的这些话,我不希望以后再听到,你们最好心里想都不要想,否则的话,我会砍下你们的头颅,免得因为某个人的言行,为我们所有人带来杀身之祸!”

    对着这些人声色俱厉的训斥了一番,维拉斯科又换上一副面孔,用温和的口气说道:“你们也太肤浅了,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的,是来租借这位朝鲜领主的土地的,只要这朝鲜领主答应,我们就是这租借的领土的主人,而我们是余风大人现在最为倚重的士兵,到时候,这块土地,还是需要我们我们去统治的,像现在这样的日子,难道我们以后还少得了?难道你们宁愿放弃这样的日子,被我们亲手训练的士兵追杀,又回到以前那种浪迹天涯的生活中去吗?”

    软硬皆施下来,维拉斯科的这帮手下总算是想明白了这一点,那蠢蠢欲动的心思,终于风平浪静了。

    这一切,维拉斯科都没有瞒着云青山,甚至他召集自己的属下聚会之前,他都一五一十的向着云青山做了汇报,他在余风军中,不过是教官、客卿的地位,就算他自己自认为是雇佣军,地位也是比不得云青山身上这般有着军职的军人的,而且,对于大明的人的了解,他深深的知道,首鼠两端心有二心的人,是如何的遭人痛恨,他不想刚刚过上好日子,就稀里糊涂被手下连累丢了性命,更不想到手殖民地总督的位置又从自己的手中飞走,哪怕这个总督只是一个傀儡,总比一个落拓的水手强上千万倍了。

    这次的任务,出来之前,他就知道了,一切都要听从这位云大人的指挥,他不过是一个被推在台前说话的副手,这其中的主次,一定要分清楚了。

    云青山倒是欣慰的赞赏了他一番,说道他明晓事理,忠心可嘉,回去之后,一定会将他的表现禀告给大人。不过,暗地里这位云大人有没有加强对他们的防范,维拉斯科就不知道了。

    十来天之后,崔阳浩的回信终于等到了,他们的国王陛下,正在头疼北方被那些女真蛮族入侵的领地,这一个小小的渔村的取舍得失,还不能引起国王陛下的注意,也不知道崔阳浩在朝堂中的援助是如何操作的,反正,维拉斯科商团和朝鲜王国的这一份租借协议上,赫然盖上了朝鲜国王的大玺。至于租借的期限,不长不短---二十年!

    “大事成矣!”云青山饶是一向城府颇深,此刻也不禁喜动于色,从此刻起,这个梦金浦里,就是自家的地盘了,大义已经掌握在自家的手中,就算别人如何鸹噪,大人将这一纸文书拿出去,所有的非议之声就要戛然而止。当然,只要朝鲜人不闹腾,基本上,大明朝廷中,是没有人注意这事情的,那兖兖诸公日理万机,这等小事,自然是入不得他们的法眼的。

    接下来,崔阳浩自然是迫不及待要求维拉斯科履行合约,进行军火买卖,不过,此刻维拉斯科的心思哪里还在这里,早就和云青山一样,心思飞到梦金浦里去了,那里,可是他维拉斯科商团的领地,他维拉斯科,如今名义上也是一个贵族,一个小小的领主了。

    匆匆交付了崔阳浩火枪,带着从长渊采买的高丽参、纸张等等一些货物,云青山一行简直就像是被屁股上射中了一箭的兔子,头都不回的朝着梦金浦里而去,与他们随行的,还有一些向当地官员宣告他们此行目的的朝鲜官吏,此行,他们将彻底接收那个“小小的渔村”,而朝鲜的当地官员,要么彻底的撤出梦金浦里,要么就地接受他们的统治。

    不论是崔阳浩,还是云青山,他们的信息量,都决定了他们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年前,在大明朝的南方某个海岛,就发生过了一次,只不过,这一次是梦金浦里,而那一次,被租借的地方,名字叫做镜濠。

    第一卷  第一一九章 燧发火枪 一窝蜂

    [正文]第一一九章 燧发火枪 一窝蜂

    ------------

    “你叫什么名字?”余风手里把玩着一种长约六尺的火铳,笑吟吟的对着跪在下面的一人问道。

    “回大人的话,小人叫毕懋康!”下面那人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答道。

    余风是听到刘生敏的禀报,特意前来这薛家岛巡查的。火器营虽然不过是百户编制,但是,余风月月大把的银钱丢下去,除了一些普通的兵器维护和制作一些普通的火铳鸟枪以外,一直都拿不出什么成绩来,这让刘生敏心下有些惶惶。

    而且,已经有不少流言,说大人之所以将他们好生供养,是看中他们手上的把式,但是刘生敏作为大人的家人,不思进取,混时度日,徒耗大人钱粮之类的话语,也让刘生敏如坐针毡,一个劲的想要鼓捣出一些能让大人满意的东西来将这些流言蜚语打压下去。

    余风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所能给出的建议并不多,无非是叫他们用心琢磨,改进火器,最好是能有创新,当然,以现在火器营的底子,能够造出大炮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于这些匠人,铸造大炮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耗费了不少材料心血,除了鼓捣出几门虎蹲炮之类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什么建树了,就连灵山私港那作为防守用的西洋佛朗机炮,也是仿制不出来,伤了几个人以后,匠人们也就死了这份心思。

    余风从天津挖来的人才中,能熟知整个铸炮工艺的大匠,是一个都没有,能够参与过铸炮的匠人,在火器营都算是大拿了,但是,这等格物之事,想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太不现实了,这等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揣测,造炮,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难了一些。

    好在这大明的匠人,世代相传的技艺中,除了造炮这等“高科技”的活计以外,也是有着不少其他的拿手本事的,眼看火器营受到其他同僚的冷落小觑,火器营的匠人们,一个个都是憋足了气,琢磨着非得好好弄出点名堂在大人面前,好生的露一把脸,以证明大人在他们身上的银钱并没有白花。

    所以,没有余风多加催促督导,在完成每月规定的火铳制作和兵器制作任务后,匠人们一个个都集思广益,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点,很多家传技艺和从不轻易制作的火器,也一个个被制作出来,而这一次,就是刘生敏特意请余风来这薛家岛的目的,火器营要给大人献宝来了。

    余风听的这样的报告,自然是满心欢喜,一直以来,这火器营就是他最关心的地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世伟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可是经过百般验证了的,掌握了先进的武器,无疑就是掌握了战争的胜利,人的因素固然重要,的那是在人的因素没有差别的时候,先进武器,就是这战争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了。所以,他毫不犹疑丢下手中的事情,立刻就赶到薛家岛来了。

    而第一件呈上来的东西,就让他大为满意,不,不能仅仅说是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大为震惊大为欣慰了。

    这是一只火铳,和现在余风军中装备的火铳不同的是,这只火铳,没有火绳,而在原来夹住火绳的龙头处,多了两块燧石。扣动扳机的时候,龙头下压,与火石摩擦发火,点燃药池里的火药,火铳就发射了。单单从这一点看来,这只火铳,就已经克服了火绳点火,受到天气影响的巨大不足之处,将发射的时机掌握在射手的手中,已经是有了现代步枪的雏形了。

    当然,这只火铳还是比较简陋的,而且,这毕懋康的设计中,这火铳,居然还是可以发射箭只的,简直就是和现代枪榴弹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当然,余风看来,这未免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拿着火铳发射箭只,说明这毕懋康还是停留在将火器作为辅助武器的思路上,他的世代局限性,让他意识不到,这火器部队,其实作为一个单独使用的军种,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过,这都是末节了,光是燧石发火,这一伟大的创新,就已经让余风受益菲浅了,可以说,装备了这样的发火装置的部队,面对同样的装备了火枪的部队的时候,胜利那是十拿九稳的了。人家火绳烧完了就得放枪,你可以好整以暇的等待时机然后瞄准射击,这命中率可想而知了,更可况,要是在风雨灯恶劣天下下,对方火铳十只有八只打不响,而你丝毫不受影响,要是这样还打不赢,那才是怪事呢?

    “这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余风问道,不过,脸上的神情,让随同在四周的人都看得出来,大人此刻的心情相当的好。

    “家兄多年前就和小的提过这一个想法,小的贸然试了一试,侥幸还算成功,却也不是小人一个人能琢磨出来的!”

    “好好!”余风点头嘉许道:“敢试就好,就怕憋在心里,不愿意动手,刘百户,记下了,毕懋康改革军器,记奇功一件,赏银百两!”

    毕懋康闻言大喜,急忙跪下磕谢。自己鼓捣的这玩意,入得大人法眼,肯定是有赏赐的这一点他不怀疑,但是赏赐如此丰厚,确实让他始料不及。而且,军中记奇功,岂不是高升指日可待。

    “不过,你这火铳,施放火箭这一个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