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百花图卷 > 百花图卷第40部分阅读

百花图卷第40部分阅读

    这条商业通道过活。

    这些流民,大股的有数千人,小股的只有四五人,也沒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因为沒有人养的起这么多人,可以说只要有粮食,这些人立刻就会投奔过來,而庄周手中,粮食却是多的发霉。

    因此当庄周亮起旗号,大肆派粮后,无数人由于各种原因投奔而來,庄周一律收下,仅仅二十天时间,庄周就由北上的十八人一跃成为统领上百万人的领袖。

    经过体能标准考核,由于能在逃亡途中活下來的,大多是青壮年,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青壮年男丁就有了三十万,此外的七八十万人,也被按照军事管理的办法划分开來,四十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三十万,青壮年女子三十万,少年二十余万,沒有战力的老弱妇孺病残也有二十來万。

    这些人自然不能照搬现代的军事编制,一方面是冷兵器时代,并不像热兵器时代考虑的是火力配置,人数是相当重要的,二是训练周期太长了,这个时候是不合适的。

    所以庄周是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把來自同一村同一乡的人按照青壮年,少年,老弱划分开來,分别编制,而同一编制里面,又有无数个小集团打乱组成大集团,一边编组,一边训练,而人员选拔也是以将训练中的优秀分子提拔成为代理指挥官为主,以招贤令为辅,收揽流民中的人才。

    因此短短二十天里,庄周就有了一线野战主力三个集团军十个师,每个师的编制是三万人,加上一个近卫师三万人,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按照昆仑星的终身服役制度,庄周即便提前到四十岁退役,这些人也至少还能服务十年,已经足够庄周横扫天下了。

    同时还有二线地方守备部队,预备役,补充兵力共计八个集团军,二十四个师,分别为四十岁以上成年男子三十万,青壮年女子三十万,十岁以上少年二十万,这个时候十四岁便可结婚,有的拉丁拉到七八岁的小孩,庄周自然不会如此,不过把这些人组织起來,也方便管理,发挥一定作用,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下一代。

    此外就是三线部队,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只是军事化组织管理,方便跟随主力迁徙,主要是老弱妇孺,相当于大型的幼儿园和养老院,把老人小孩集中在一起,方便老人照顾小孩,把大批的青壮年解放出來。

    由于人数太多,庄周只直接任命师长一级的指挥官,当然是代理的,还要看以后的表现,而向下指挥一万人的旅长和三千人的团长,五百人的营长,都是下面推荐,需要庄周亲自确认,任命才有效,这自然是为了保证不会有其他人可以任命军官,令权不一可是军队大忌,不过这个任务更多的是湛卢等人在做,同时以十人为班,三十人为排,百人为连,规定这三级必须直选,由所有的士兵举手选出,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民主选举,择优上岗,选举结果除非有特别重大的是由,否则无法改变,而且任命也需要上级确认。

    这么大批的人,需要组织起來,加以训练,自然是极为忙碌的,由于素质不一,这个时候也无法进行太过严格的训练,即便是军纪,也要越简单越好,所以庄周就极为简单,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照搬了一遍,编成歌曲传唱,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很快学会,再严肃的处理几次突发个案,加以广泛宣传之后,军纪就初步贯彻下去了。

    而训练就更为简单了,就是训练队列,立正,稍息,向右看齐,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立定,敬礼,反复的训练这个,其他所有的战斗技能统统不训练,只训练这个,因此二十天下來,这支军队队列只看外表已是像模像样,由于统统换了欧盟军队的服装,排出方阵时,那种整齐的队列所带來的威严肃穆,远比昆仑星的大多数军队都强许多,最关键的是,通过队列训练,这支军队已经有了初步的整体感和归属感、荣誉感,而且令行禁止,看上去的至少外部样子是完全具备了。

    当然这支军队真实战斗力是值得怀疑的,电子时代的军装,好看是好看了,可要真打起來,绝对比不过一副板甲防御力更强,许多人甚至连兵器都沒有,都是赤手空拳,幸好庄周不需要他们战斗,有修行者在,军队,就是用來充场面的。

    但这样做至少有一个好处,由于明确了战场的指挥权序列,各级指挥官大多是竞争上岗,光看服装就知道彼此的等级,而且编制到了十人的班,远比这个时候军队编制只到五十人一级來的优越,十人的小队,大多是同乡同村,不论是配合还是坚韧都不是随便凑合的军队可比。

    自然,一切有益的经验,都在汲取之列,诉苦这种调动积极性的绝招自然是大用特用,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流民确实太苦,房子被人抢占,土地被人圈走,家人遭到侮辱杀害,老百姓愤怒却又无奈,根本沒有保护自己的手段,只能等到别人的救济,这个时候有了诉苦的渠道,自然是大说而特说,然后对这种盲目的情绪稍加引导,极高的阶级觉悟就來了。

    “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均田免粮,平均地权!”这样的口号就自然而然的在引导下提了出來,并且迅速成为新生力量的主导方针,通过歌谣等方式传唱,宣传工作很重要啊!是让大多数人服从少数人意志的重要工具,而当宣传内容和社会现实吻合时,爆发出來的力量是惊人的。

    由于民生凋敝,而且需要稳定团结,高效处理面对的问題,这个时候庄周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也就是军政,庞大的人群在这种管理下如臂使指。

    现代的制度,大多是三权分立,军政分离,军队内部又战训分离,后勤独立,归根到底,就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沒有人有绝对的权力,在整个体系中都是可以替代的部分,庄周也仿照这个制度,在保持自己最高权威的基础上,下面建立了军令,军训,军政,军勤,军法、军情六部,由于一开始只有军沒有民,所以连行政机关都省掉了。

    接着,庄周就肇极立基,称帝了。

    定国号为汉,取消年号,改为汉元纪年,当年为汉元一年,恢复骅国首都盛京为上京,同时宣布定都上京,并诏告天下,要在來年三月搬入上京承天宫。

    一时间四方震惊。

    一般來说,称帝也要看时机,并不是一概的不对,称帝的好处,是旗号打出來了,和原來的统治者可以说是彻底决裂,再沒有缓和的余地,让有心人看到,自然就会大量前來投奔,坏处则是当了出头鸟,很可能被余力尚在的朝廷给铲了除除了铲,连根毛都剩不下,到天下大势已定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这个最先冒头的可能已经连渣都沒剩下,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來投奔的,不过也不是绝对。

    像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实力强大无比,不挑大旗就是个死,挑了大旗之后分封六国旧部,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可惜陈胜吴广终究是能力不行,被剿灭了,隋朝末年,李唐起义,先占了长安称帝,便定了名分,可以大肆接受隋朝剩余资源,而且关中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逐个剿灭敌对势力,只要自身实力不太差,天下大势就已经定了,而像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当时元朝骑兵实力也非常强大,冒头的就会遭到打压,而朱元璋最关键的策略就是缓称王,在众多的反元势力中不显眼,埋头发展,等到后來,元朝实力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奈何不了朱元璋了。

    而庄周称帝,自然也不是心血來潮,无论是对内对外,庄周都沒有对手,需要的只是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将手中的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控制力,所以,称帝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要将苏箬人派來围剿的骑兵击败,大势就基本定了。

    如此,基本就已经决定了,将來昆仑星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钟毓秀的劝说固然是考虑了她自己的利益,却的确有着她内在的合理性,事实上,能够让庄周选择的制度根本就不多,不过是皇帝独裁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民主选举制度三种,独裁庄周自然不愿,而且不适合历史规律,君主立宪和民主选举两种,却是难以抉择。

    不过考虑到这两种模式的典型模本,英国和美国,无疑是英国和昆仑星的情况更相似,因此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用君主立宪制度也就理所当然了。

    比历史提前半步,已经足够了。

    而且用这个制度,有两大好处,一是保持了修士超然的地位,对新帝国有巨大影响力的同时,还可以不被牵扯的太深,普通人的世界,还是要有普通人來决定,二是有着进步的空间,当平民的力量更大的时候,贵族的力量自然就会退缩,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一种形式独裁实质民主的制度,或者说,这个游戏规则,比起暴力革命來更温和。

    事实上,庄周是在和时间赛跑,自从离地焰光旗到手,一种隐隐的预感就提醒着庄周,自己逍遥的日子不会太多了,三清圣人的布局啊!又有多少人能够看的透,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修行界的残酷争斗中。

    一旦入局,那就是你死我活,容不得半点退让,败者就是形神俱灭,最好的结果也是上封神榜,从此为人奴役,不得自由,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在修行者的世界中贯彻的远比普通人更彻底,也更裸。

    对一个修者而言,自由往往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最可宝贵的。

    因为有不能失去的,所以,绝不能败。

    所以必须要趁着自己还能自由的支配自己时间的时候,把昆仑星的事务解决掉。

    第一份诏书只是宣布称帝,建国号,纪年,定国都,算是基本内容。

    骅国本來就内乱不止,反抗势力极多,称帝称王的也不少,甚至最夸张的,有个小寨子只有百十号人,连山贼里面都排不上号,寨主竟然也号称皇帝,而且有三宫六院,十來个老婆,都册封为妃,所以庄周称帝。虽然醒目,那也是因为他手下有百万人,算是整个骅国排的上号的势力了,但刚组建的势力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苏箬人的铁骑的,各方势力也以为这个新汉国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即便是庄周宣布要在來年三月搬入承天宫,也被看成了宣传做秀,苏箬人铁骑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可怕了,众人自然不好看好一个成立只有二十天就匆忙称帝的势力,最多也就是咋舌此人大胆,不知死活。

    真正震惊各方势力的是庄周接下來的两份诏书。

    在接下來的第二份北伐苏箬鞑虏诏中,控诉了苏箬人的野蛮暴行,屠城,圈地,绝我衣冠,焚我诗书,是华夏一脉死敌,此仇是国族之仇,是华夷之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汉国决定大军北伐,维护圣人礼教,汉家衣冠,号召一切周人都起來抵抗苏箬人的暴政,为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建设大汉国出力,有立功者则不吝封赏,而对处理苏箬人,则宣布了两条方针,侵占财产必须退还,不足部分用劳役偿还,有罪士兵必须处罚,得到法庭公正审判。

    这一份就占据了大义公理,更把和苏箬人的矛盾上升到了国族之间,文明和野蛮之间,生死存亡的斗争,让魏国和梁国都不好插手,但最厉害的还是第三份诏书。

    一切革命起义,其实都是为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在这种分配中,打击敌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在这次分配中的获利阶层,使之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历史上的起义,一开始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就比较浪漫,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中所载项羽刘邦两人本纪,也是如此,项羽指着秦皇巡游的车架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说穿了都是要当皇帝,是属于很理想化的。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由于汉代图谶、纬书盛行,预言吃香,干脆就神棍化了,号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到了隋末,有两个牛人,一个是长白王簿,做了无向辽东浪死歌,鼓动老百姓起來造反,道理就更朴素了,说是到了辽东打高丽是个死,起來造反也是个死,左右是个死,还不如反了吧!另一个李密,文采好的很,出手就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绕了好大一个弯路。

    直到唐末黄巢起义,终于提出了均平,不过黄巢本人是流寇,他的天补均平,其实和一般强盗土匪的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差不多,富是劫了,济的却是自己的贫,说他是寇是一点都不冤枉的,而且黄巢此人,简直是中国史上吃人第一,写他的书里,除了吃人就还是吃人,有组织的吃人,把人当成军粮,用石磨碾碎,煮熟当饭,此人后來好不容易打进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爽了一回,就完蛋了,不过这口号却传了下來,到了南宋初年,就在钟相、杨幺手里发展成了等贵贱、均贫富,这个杨幺,就是在说岳里被大英雄岳飞招降的洞庭水贼杨幺,后來还在抗金战场上出了把力。

    至此以后,农民起义的口号就越來越实际,针对性也越來越强,逐渐聚焦到了土地制度上,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当时各地都传唱闯王來了不纳粮,这是针对当时明朝赋税和三饷沉重來的,一路可说是望风而降,轻松打进北京,到了太平天国,就说有田同耕,连天朝田亩制度也搞出來了,可惜太平天国也搞大锅饭,制度终究沒能真正实行下去,等到了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又是沒能彻底实行,但其实已经摸到了根子上。

    有这么多前辈的榜样,庄周自然清楚,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題,而土地问題,实质就是一个战后的土地再分配方案,使得大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可以养家糊口的土地,赢得尽可能多的支持,解决了这个,就彻底的赢得了整个世界,所以庄周的第三道诏书,颁布了大汉帝国土地法,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平均地权,土地私有。

    土地产权的获得、续受、使用、收益、处分、转让、消灭、保护,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土地产权私有,神圣不可侵犯,考虑到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还做了一些限制,不能侵犯他人利益,而且应当在合理条件下为他人提供便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份诏书颁布了大汉帝国的土地路线,是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富农,争取部分开明绅士,打击恶霸地主并沒收其土地,无主土地国有,并公布了这些阶层的认定标准。

    由于目标明确,就有了可执行性,尤其是地主的认定,那些坚持反抗苏箬人的世家大族自然是开明绅士之列了,除非民风极坏的,死心塌地跟着苏箬人走的,这就团结了大多数。

    当年宅第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一下子使得北方获得充沛的人力资源,庄周的土地法一出,效果却更是惊人,不但无地的流民佃农翘首以待,就是梁国土地上残存的世家大族也纷纷派人前來联系,平均地权固然召來不少人反对,但土地私有却实在是太对这些家族的胃口了,这意味着即使是皇帝,也无法剥夺他们的土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皇帝以天下为家,天下人都是皇帝的奴仆,可以随意奴役,天下财产都是皇帝所有,可以随意使用。

    而且虽然说是平均地权,但是骅国此时人口大量减少,无主土地极多,尤其是地主认定中的奥妙,自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只要不和新政权为敌,一切好说,大汉帝国还是保护地主的土地的,毕竟大汉帝国土地法并不禁止土地所有权流转,也并不反对土地集中,地主,其实也就是手里土地比较多而已,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的主力也是各个农场主,只要好好引导就是了,也就是说这些家族原有的土地,只要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即便是已经被苏箬人沒收,也是可以获得新政权的承认保护的。

    而相比苏箬人却只会无偿或是以极低的价格从他们手中夺走土地,两者自然是天差的别,尤其是这个承诺,还是一个拥军过百万的帝国皇帝亲自颁发诏书做出的,自然是绝无儿戏,不容更改。

    也正是因为这份诏书,各方势力都看出了新立的大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