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让煤炭飞 > 让煤炭飞第46部分阅读

让煤炭飞第46部分阅读

轻松,其实也比较累人。

    “金池呢,她不也是今天搬家吗?”方大军疑惑的问了句,这时候李家的行李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一行人正准备出门。

    “金池姐在公社呢。”小玉琴回声道。

    原来如此啊!方大军便没在多问,拖拉机师傅现在已经是销售部的工人,其直接领导正是方大军,见他也在这里。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赶紧的从拖拉机上下来,麻溜的跑来一起搬东西。

    方大军的脸色忽然变了,有些严肃的说道:“智鹏,你现在这个工作态度可不行啊。”

    张智鹏正是张铁匠的儿子。自从开上了拖拉机,现在又成了工人,正是牛气的时候,没想今天却撞到了枪口上,“厂长,我知道错了。”

    “错在哪里了?”方大军板着脸。

    “我。我不该翘着脚在车上等着,应该帮忙搬东西。”张智鹏的性子可跟其老子张铁匠有些不同,是家里几个孩子中脑子最灵光的,马上就给反应了过来。

    方大军一乐,拍了拍人高马大的张智鹏,笑道:“你知道就好。不光是你,还有幸杰那小子,你们两个能开上拖拉机可不容易,这机会难得,要是你们觉得光开上拖拉机就满足了,那当我什么话都没说,往后要挑选组长、卡车大师傅的时候。让你们老爹也别上门来了。”

    一辆拖拉机虽然目前只要一个司机,但是等两个工厂运转之后,就需要两个了,一个跑白天,一个跑晚上,二十四小时开工,每个大队也是安排的两个人出去学车。

    他给出了两个煤炭厂工人名额作为代价,这才给两个相熟,也在拖拉机的事情上出了大力的铁匠,要到了两个学车名额。就是眼前的张智鹏,和他的小学同学幸杰。

    张智鹏直接吓住了,这几天他确实有点飘飘然,但在方大军面前可牛气不起来,如今方大军已经成了公社所有年轻人的榜样。

    “回家好好反省反省。争取后面把工作做好,要是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找我说。”方大军手上的大棒子高高扬起,却轻轻的落下了,其实不过是管理手段。

    张智鹏猛点着头,跟着就麻利的跑去搬行李,态度也是大变,师傅师娘的叫个不停。

    伙食团的规矩,男的叫师傅,女的叫师娘,当然也要看年龄,张智鹏不过是二十出头罢了。

    方大军这才乐呵呵的回身跑去把自行车从粉条场扛了过来,也借机问了下粉条场的情况,几句话的工夫就把他上午的工作完成了,视察粉条场,呃!

    “大军,你刚才好厉害啊。”李玉兰抽着空,小声说了句。

    方大军摇头道:“自从我当上了厂长,那就注定和下面的工人成不了好朋友。”

    和工人打好关系也是手段,但只适合根基未稳的时候,时间一长,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管理者和工人一定要拉开距离,靠制度去管理,这才是长久之道,也才能爬得更高。因为上面的领导和下面的工人,你只能选择其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李玉兰听得似懂非懂,但却不妨碍她对大军的佩服。

    拖拉机启动了,往公社而去,很快就接到了金池,而他自然是骑着自行车,却没搭乘李玉兰,而是金池,或是李玉兰跟他一样,有些作贼心虚。

    自行车的速度其实不如拖拉机,除非是上下坡的时候才能超越,但此行到水泥厂都是平路,渐渐的落后了一些。

    身后的金池突然出声问道:“大军,你怎么会在这里呢?”

    “我为什么不能在呢?”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但不知道为何,心理多了一丝惆怅,莫非男人都是博爱的。

    “算了,我也不多问你,问了也说不过你。现在跟你说点正事。”金池话锋一转。

    “什么正事非得现在说?”方大军有些意外。

    “怎么不行啊?我是想让你建一个档案室,外带可以建一个图书室,收集一些书籍和报纸,你看怎么样?”金池开口道。

    方大军一怔,这个提案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搞得太正式了,在他的计划之内,但不是现在,口中却回道:“可以啊,以后有什么提议,你直接用书面的形式给我,等我签字后,你就可以自己去安排开工。”

    “书面的形式?”金池显得很惊讶。

    “不错,也怪我没说清楚,往后各种事情,你都用书面的形式吧,以我签字为准,文件你按情况,每月或是每个季度储存一次……”厂里没有人事后勤部门,但金池却可以兼顾。

    他依稀记得九十年代初就有社保了,但乡镇怕是要九十年代末,才有五险一金的概念,而医保,农村要到两千年之后去了,上面的实施和下面的展开,会有长达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推广过程。

    但随着工厂的庞大,往后各种文件和资料会日益庞大,收集整理是一个好习惯,往后也好查询,等有了电脑后,也可以录入进去进行存档,电脑啊,怕得等十年左右去了吧,那时候他会打下一个集团吗?

    “这到是一个好办法呢。”金池点着头,又举一反三的问了他很多细节问题。

    方大军自然是知无不言,当然一些概念还是阉割版,不能超前了,他前世所在外资企业,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而且他进厂的时候,厂里刚刚初创,还在实验性生产阶段,对于这些流程,他其实很清楚。

    “大军,你的脑袋是怎么长的,为什么这么聪明,偏偏读书却不行呢?”金池多问了一句。

    方大军笑道:“人各有志,呵呵。对了,收音机好用吗?”

    “好用啊!”金池的声音突然弱了下来,还记得当初她打开公社杂货房,看见收音机时的惊喜,虽然当时就想还回来,但最后却没舍得。

    “等我领了工资,就把钱还给你。”金池多说了一句。

    “呵呵,随你吧。”方大军不置可否的回道。

    到了水泥厂,他就没跟着去收拾房间了,有些不合适,另外他也有事情要忙,工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不提倡越级管理,比如他如果发现员工有问题,也最好不要直接去处理,而是找到管理这个员工的组长。

    第一百七十九章 预制板厂

    同样,如果员工有问题,也最好不要直接来找他处理,即便这员工是对的,其实他也不好处理,如果处理了,虽然在员工群体中会增加威信,但却会给管理层带来危害。

    就如古代想告御状一样,要先打过板子之后才能见到皇帝。

    摇了摇头,制度的完善要看环境才行,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来吧。

    今儿已经三号了,王宏文拿着钱已经跑路了三天,至今未见回来,杨春桃也跑路去了县里贩卖粉条,初期的销售情况还不错,但是粉条预计有近十万斤,这个数目太大了,能在过年前销售完大部分,那就是喜事,粉条理论上能存放一年,但是最佳食用时间是在半年内,时间一长,粉条就容易发现自行蹦断,韧性下降等问题,最终影响到口感,砸掉招牌。

    实在不行,水泥厂这边也会想办法给解决一部分,不能寒了整个角山村民的心。

    明天的开业计划会照常继续,水泥厂的初期建设也进行到了收尾阶段,只等安装上设备之后,就可以开工。

    泥瓦匠和石匠不同,已经并非只是靠体力,而是多了技术工种的成分,木匠也是一样,技术是根本,只要有技术,在那个时期都能找到饭吃,传授能当生计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归纳出来,就是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其实并不容易。

    这些泥瓦匠会留下几个,进行收尾工作,剩余的,在后天他会带出去,在钢铁小镇修建大型仓库。以后对那个地方进行货物倾销。

    再接着会展转市里,还有各个县城,如果计划能跟上,这近三十号技术工,都会被他收编。组成小团队,算是一个小的子公司,为他服务。

    同时,他现在要成立预制板厂,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因为是在工厂加工成型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

    两千年后,基本被现场浇灌的钢筋混泥土所替代,在八十年代还是非常有搞头的,只要是修楼房,就得用预制板,即便是小平房也得用。到九十年代也能继续搞。只是两千年后,只适合农村市场,即便是农村,框架房也用不上水泥板了。

    他依稀记得三十年后的预制板的价格在一百块钱左右,如果忽略掉规格,和各种生料的价格,笼统来算。预制板的价格大概是水泥价格的五分之一,这里还要忽略掉运输成本。

    那么换算过来,现在水泥算四十元一吨,预制板就应该是八块钱一块,但真实的价格却是接近十元一块,换算出来,预制板的价格有些虚高。但这对他来说却是好事。

    早在一个月前,水泥厂上马的时候,他就调查过预制板的价格,以及加工数据等等。

    忽略掉那点钢筋成本。其余会用到:水、水泥、河沙、石子。

    按照质量比较好的配方入手,也就是水泥用量较大的比例。配合比为:水038:水泥1:河沙111:石子272

    按工业常用混泥土一立方体积来计算,需要水:175kg,水泥:461kg,河沙:512kg。石子:1252kg。总的重量是2400kg,一般标准是2100——2600kg重。

    其余比较差的配方,每立方米,只需水泥340kg,要少用80kg的水泥,然后会增加河沙的比例。但因为现在水泥是自产,所以还是走质量路线吧,毕竟这是加工来住人的,质量是第一关键。

    现在的这个配方,已经是后世钢筋混泥土的标准了,总的材料混合重量是2400kg。

    其造价方面,水不要钱,水泥按25元每吨计算,461kg约莫11块5毛,河沙512kg约莫5毛钱,目前河沙和水泥的价格相差几十倍,减少增加河沙,中间的利润非常大,但对于后世经历过地震的他来说,质量是关键,所以会坚持水泥使用比重。

    石子约莫1块3毛钱,1立方米体积混泥土,总计成本约13块3毛钱。

    而目前普通水泥预制板的规格为长度3点6米,最多不得超过4点2米。宽度按孔来算,一个孔10厘米,一般都是4或5个孔,即40厘米或50厘米宽,厚度一般是12厘米或15厘米。

    10块钱的预制板,规格为3点6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中间空心孔的直径为6厘米。计算出来,预制板的整体体积为,017立方米。减去中间一个孔的体积为001,四个孔为004立方米。所得体积为013立方米。

    对照之前一立方米体积的比例,一块制式规格的预制板的成本价为1块7毛2分钱。其重量为312kg,蒸发掉水的重量后,大概是300kg的重量,这是按照3点6米普通水泥板来计算。如果偷工减料,重量和成本还会下降。

    另外根据承重可以选择4至8的钢筋,根据后世国家标准,长36米、宽05米的一级预制板应有10根直径4毫米的钢筋,长42米的应有10根直径5毫米钢筋。

    现在的规格是40厘米,只需8根钢筋就可以了,分成五组,左右分边一根,中间三组都是两根,间距是10厘米。

    钢筋的直径不同,其重量有很大的差距,6毫米的钢筋比4毫米的钢筋重了两倍还多,因为钢筋价格比较贵,偷工减料,主要就是在水泥和钢筋两个方面,缺了这两样,那么预制板就是生命杀手啊!

    因为长度只有36米,选4毫米的钢筋就可以了,不过方大军还是打算选6毫米,每米重0222kg,36米,等于08kg,一共8根,需要64kg的钢筋,其实不止,因为两端会露出一点点,总共大约就需要7kg左右。现在的钢筋价格为每吨320元,后世大约4000元,涨了12倍。

    每吨320,那么每kg就是3毛2,合计需要2块2毛4分的成本,仅是钢筋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其余的成本1块7毛2分钱。确实有点吓人啊,如果他选4毫米的钢筋,那么钢筋的费用只需1块钱就够了。

    但还是那句话,安全终于泰山,当然,如果选8毫米的钢筋,就得花费四块多,加上成本,就是六块多钱,这还没算人工场地和设备等费用,要真选8毫米,那就跪了,等于白干,根本赚不到钱,也是大大的浪费。

    所以选6毫米已经ok,这已经超过了三十年后的标准,那么总成本约莫4块钱,10块钱一个预制板,等于赚了6元,其实并没有这么多,购买的原材料需要运输回来,另外工人的工资,和场地设备电费都需要成本,还得算上失败品。

    总体算下来,按照他这个标准来搞预制板,每一块大约是4块钱左右的利润,相比蜂窝煤的利润,直接就跪了。

    但是仍然要搞,就跟水泥厂一样,附带的意义非常重大,关系到他以后的各个产业,那么预制板厂就得上马。

    并且时间还很紧迫,因为水泥厂修建楼房,就得用到预制板,他可不想守着宝山,自己还到外面去购买,预制板生产设备非常简单,只要有搅拌机和内振式楼板机就ok。

    但是他严重怀疑,现在估计没有内振式楼板机,甚至简单版的专业楼板机都没有,这种设备算是傻瓜式操作,把混合好的原材料填鸭进去就可以,节省了手工搞模具的麻烦。

    这个问题明儿找徐工咨询一下,如果真没有,那就自己搞出来,机器并不复杂,其功能就是专业制造预制板,至于专利方面,估计会比较坑爹,到时候也咨询吧!

    第一百八十章 照相馆

    他这边刚把预制厂的计划搞出来,又马上迎来了好消息,王宏文回来了,所有的设备全部搞定,还剩余了两千多元钱回来,这钱当然直接就交给金池入了财务室。

    当然设备会从明天开始分批运输回来,总计要三天时间,主要是有些设备需要安装,如果全部一起送到,可就施展不开了。

    另外如破碎机和制冷机这些设备还会跟随技术员工人,留住一段时间,其它的到也罢了,制冷设备可是赊帐来着,可得把其厂子过来的技术员招待好了,打下口碑,即便以后不会赊制冷设备,也可能赊其它东西,若是在“赊帐圈子”里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到各个工厂去赊帐了,一对一,简单方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翌日四号早晨,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农村不分佛家庙宇,还是道家的道观,又或是某某散修祖师的道场,又或只是某某山头,但凡有祭祀的先例传下来,那么就有市场。

    当然佛家上来说,菩萨的生日不是这么算的,分了诞生、成道、出家等等日期,但谁管那么多呢,随着当地习俗走就成了。

    甚至很多当地村民只知道今天要去拜菩萨,至于为何而拜,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反正随大流就ok。

    而今天公社是允许休假的,全民同乐,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勤快的村民,到是天不见亮就出去,到了庙宇中烧了香火,就早早的赶回来继续挣工分。

    不过孩童们一般会闹腾很久,玩到半下午散场的时候才回来。北斗范围内有很多“土地菩萨”,也就是选一处巨石,或是石壁,打个坑出来,放两尊土地菩萨就ok。寻常时路人经过,偶尔会拜上一拜。

    其余道场和庙宇,总计约五处,分别为角山公社,风林山寨的道家祖师庙;平安公社的弥勒佛庙;吉祥公社的菩萨庙;北斗山上的凤凰庙,外加八一公社的山神庙。

    其中以平安公社的庙宇香火最鼎盛。吸引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善男信女,每年这个时候能有几千人上山,成群结队的似是一场盛宴。

    这还算好的,如果是夏季六月十九,庙宇中会更热闹,但九月十九也不差多少了。

    奈何今儿水泥厂开业。方大军根本没机会去朝庙,这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庙宇中热闹,水泥厂也不差,光是投资户就带动了几十个家族前来捧场,投资代表人更是戴上了大红花,出了钱,总算是捞到了露脸的机会。

    并且他托王宏文购买的牡丹牌120相机也到手了。这算是傻瓜式相机,质量杠杠的,几乎是全钢制,相机137元,加上6个胶卷,总计197元,胶卷能拍12张,也算不错了。

    单反他没玩过,但这种传统普通相机却是捣鼓过,一上手就有了。至于冲洗照片。一张是三毛钱左右,贼贵。他是穿越者没错,但也不是万能的,冲洗照片就不会,只记得以前去照相馆的时候。看到有漆黑的暗房,那就是洗照片的地方,具体怎么洗出来的,谁知道啊。

    拍照,一张胶卷的成本都已经八毛多了,135的胶卷会便宜很多,但是相机却贵,坑掉啊!

    村民们自然也觉得贵,但是与他看待照相的想法完全不同,村民们把照相当成了“奢侈”事儿,所谓奢侈事儿,就是需要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并且享受的次数很有限,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