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网游小说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109部分阅读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109部分阅读

地笑了一声,笑声很轻也很短暂:“元公来此,若是有事,可言之无妨。”

    赵直坐正了身体,微微把声音放低了:“你让我去先锋营探口风,只怕难以服膺。那人心中芥蒂太深,恐有不测之难。”他的话说得隐晦,可意思却并不模糊。

    诸葛亮没有说话,干枯的手指在被褥上轻轻一动,仿佛悄然弹拨的一个念头,却很快不动了。

    赵直又道:“我只能让其在此非常时期按捺不动,至于身后事……”他摇了摇头。

    “多谢,”诸葛亮露出很浅的笑,“身后之事,亮已谋定。”

    赵直看了诸葛亮半晌,这个衰弱得像根枯木的男人,他便是倒下了,胸中只要残存着一口气,他便不会停止思考。

    “你不放心的事太多。”赵直带着责备的语气说。

    诸葛亮微微颔首:“是,很多不放心,不放心陛下,不放心社稷家国,皆因这不放心,便卸不下负担,一生到头,终究是个劳碌命。”

    “你累么?”赵直问道。

    “累。”诸葛亮诚实地说。

    赵直咳了一声:“你纵算累,也不会让自己歇下,便是死到临头,依旧想着国家事,想着江山社稷。你这个人,对自己无情无义,对家国黎民却绝不亏欠。”

    “难得听元公夸赞,诸葛亮多谢!”诸葛亮显出半个笑容,顷而,寂寂轻叹,“其实,我对很多人都无情无义。”

    “都有谁?”

    “那些死去的人。”诸葛亮神色凄然。

    “马幼常算么?”赵直小心地吐出一个名字。

    诸葛亮翕动着嘴唇:“算,”他吞吐了一会儿,“还有张君嗣……”

    渐渐的,诸葛亮的声音像被水打湿了:“我的大姐二姐……每一个亲人……”他苍白的面颊浮起一丝悲酸的笑,“很想给江东的大哥写一封信,可惜没力气,也没时间了……”

    他涩涩地转过脸,目光清泠如水:“就算有力气有时间,又能写什么呢,那就不写吧……来这世上走一遭,遗憾总要留下,我怎敢求全责备……”

    “元公,我一生皆在求全责备,行至今日,才知那不可能……”他怆然地说,眸中宛然有雾,却没有泪。

    赵直陡然生出恻然,可他觉得自己的情绪很可笑,像诸葛亮这样骄傲的男人,是不需要别人对他同情的。他自负参透天机,对生死之事看得很淡,可在这个男人的死亡面前,所有的超脱竟然溃不成军。

    “你怕不怕身后议论?”赵直问出这个问题,惹出了自己的眼泪。

    诸葛亮展开了通透的笑:“担当身前,何惧身后,那些非议,由得他们吧。”他微仰起面,目光仿佛要穿透千年的历史屏障。

    ※※※

    李福到五丈原的时候,是八月二十五日。

    五丈原在他眼里像是蓄积了太多悲伤,白石河安静地在宽阔的河床中流淌,清澈的碧水分明如同哀愁的眼泪。浪花穿透坚硬的石块,水汽蒸熨飘浮于河岸,周围的山麓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中,山势连绵有多远,雾气便有多远。塬上塬下的水雾连成了水帘,秋风荡了又荡,扑到人们的脸颊上,仿佛只要你来到五丈原,便会哭泣。

    阳光在层云间积压渗透,透明的光线背后隐隐的浮现几片阴翳,有风自朔北荒漠吹来,也许明天就要下雨了。

    李福匆匆赶去中军帐,从堆放整齐的卷帙间迈步,径直走到里间。

    潮热的中军帐内,费祎、姜维、杨仪和修远团团地围住诸葛亮,他竟清瘦得让人心疼,花白的头发仅用灰色帻巾略略一束,全都撒在瘦而宽的肩上。身子虚弱到了极致,每动一下都要人搀扶,膝盖上兀自放着一册文书,却没有力气翻动,唇边有淡淡的红色,难道是血吗?

    “坐吧!”诸葛亮费力地对他一笑。

    李福压抑着满心的酸楚,抹了一把眼泪,哀凄地斜歪着坐下。

    诸葛亮就着修远的手饮了口水,喘息道:“我说的话,你们都记下了吧?”

    “记下了!”费、姜、杨三人同时清晰地回答。

    诸葛亮点点头:“好的……”

    “卑职等现在就去筹备,不耽误丞相正事!”杨仪说,他脸上浮现了几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神色。

    “好的……”诸葛亮的回答越来越小声。

    三人起身拜了拜,反身便要走,杨仪当先跨步走在了费祎前面,竭力地压抑着喜色,迅速地离开了诸葛亮的视线。

    诸葛亮把目光送给李福:“孙德,自成都而来,车马劳顿了!”

    李福谦卑地笑着一让,便道:“陛下遣福省侍丞相病情,咨以国家大事!”他所来是为咨问后事,可是明白的意思不能明白表达,总要拐两个弯。

    诸葛亮淡淡地轻笑:“孙德来意,亮已自知,国家大事,实乃亮身后之事否?”

    李福被说中心事,自己倒不好意思了,见诸葛亮重病中仍然思路清晰,他不免钦佩,一派唏嘘后,诚恳地说:“诚如丞相所言,福代天子咨询国事,丞相百年后,有何言嘱托?”

    诸葛亮费力地指着摆放在床头文书最上面的一卷简牍:“拿过来!”修远捧了简牍递给李福。

    “这是亮的遗表,烦孙德呈给陛下!并请呈告,臣一身系为官家,不余资财,望陛下不可恩荫子孙过重,不使内外有别,亲疏有分!国家体制切毋擅改,臣昔年所用之人不可轻黜,陛下当能纳之!”他说得很仔细,每说一句都会停一下,是在积蓄力气,也是为了让李福能听得清楚。

    李福的眼泪随即流下,哽咽着接过遗表,虔诚地揣入怀里:“丞相还有何吩咐?”

    “请告诉陛下,臣有负陛下厚望,不能克复中原,还于旧都,愧对先帝托孤,愧对陛下圣恩,愧对江山社稷!”他连说几个“愧对”,声音渐渐颤抖起来,周围的人都忍不住低声啜泣。

    “望陛下毋以臣死为念,虚纳诤谏,宽容待士,臣当含笑九泉!”诸葛亮的眼底微微泛了一丝水波,他向内偏过头,把那湿润的忧伤按捺住。

    李福一一答应,两只眼睛哭得肿了起来,大帐内弥漫着强烈的悲伤情绪,所有的人都在呜呜哭泣。

    诸葛亮把头慢慢转向那些哭泣的人们:“还有一事,也请孙德进告陛下,亮死后当葬在定军山,山可为冢,仅以时服殓身!”

    他稍稍地立起了身体,微微露出了沉静的微笑,似乎看见了定军山的一脉水波,满地芳草,十二座山峰相连成蜿蜒长龙,登上高峰极目远眺,可以望得见,长安。

    ※※※

    中军帐内安静下来了,像是被哀伤的水流包围着,没有问事官员的问话声,没有穿梭的脚步声,也没有哭泣和叹息。

    诸葛亮定定地出了会儿神,他望着空荡荡的中军帐,目光缓缓地转向床边的一扎文书,“修远。”他发出了微弱的呼唤。

    “先生,你说。”这些日子修远几乎浸泡在眼泪里,仿佛每个毛孔都流淌着苦涩哀愁的泪水。

    诸葛亮喘息出碎裂的声音:“信……”

    修远怔了须臾,这才意识到诸葛亮说的是搁在文书上的那袋信,他拈起绢带的两个角,捧过来给诸葛亮看:“先生,是这个么?”

    诸葛亮点点头:“这里面有给瞻儿的信,你交给他,告诉他,勿存虚妄,勿生恶念,信中所书他此刻或是不能体会,将来他长大了,自然会明白。”

    修远呜咽着答应,紧紧地捧着那绢带,只觉得是捧着一颗饱含泪水的心。

    诸葛亮勉力地偏过身体,望向床帏边的羽扇,扇面上的金丝勾勒出的图谱清晰可辨,一针针细腻平整,细细地穿出了沉甸甸的一颗心。

    这羽扇伴着他走过了二十七年,从一个隆中的白衣青年到后来的季汉丞相,每一次胜利的喜悦,每一次失败的痛苦,每一次欢乐,每一次飞扬,每一次悲伤,每一次委屈,它都与自己相依相伴,像个贴心的好朋友,须臾不离,忠心耿耿。

    他记得,那年,在他离开隆中的夜晚,妻子把这柄羽扇递到自己面前,她说,这扇面上绣着伏羲八卦和二十八宿星空图,行兵布阵,治国安邦,总能用得上这些东西,仓促之间若是遗忘了,举起羽扇,心中便即了然。还有一层意思妻子没说,可是他知道,看见这羽扇,就像是看见她,看见他身后,那永远都在等待他的家。

    二十七年间,这扇子破损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妻子修补完好,后来女儿大了,也帮着修补过,看这条线,就是果儿的针线活路。哦,对了,还有南欸,那个小字不是她缝的么,纤细得像她本人一样,与世无争,淡泊清雅。

    他向羽扇一指:“修远,把扇柄上的玉麒麟卸下来!”

    修远没问为什么,他啜泣着拿过羽扇,轻轻拆下扇柄上的白玉麒麟,麒麟摔断了头,只有个残缺的身子。

    他把玉麒麟轻轻地交给诸葛亮,诸葛亮握了麒麟默思了一会儿,道:“这个送给南欸吧,虽然是不全的,但总还是玉,希望她能明白我的意思。至于果儿,我还给她自在,希望上天能多留她几年,她能真的快乐!”

    他又看向修远:“修远,先生送你什么好呢?”

    修远哭着拼命摇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先生能活着!”

    诸葛亮祥和地一笑,眼里流露出父亲般的慈爱:“我也还给你自在,我若是不在了,便放了你回家,你妻室儿女日日翘首以盼,这些年难为你了。你回去吧,做一个普通人,若有困难,告诉夫人一声,她一定尽其余力!”

    修远哭得发不出声音,“扑通”跪倒在床头:“先生,修远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活着……”

    “不要哭……”诸葛亮颤巍巍地抬起手,轻抚上修远发抖的肩膀,可他力气不多,只拍了一下,就软软地滑了回去。

    “不要哭,好好活着,知道么?”

    “先生……”修远哪里能够止住悲音,双手拽着床沿,抠得指甲生疼。

    诸葛亮再次举起手,终于抚上了他头:“不要哭,先生还有话要嘱托你,你听我说。”

    “先生,你说……”修远抬起泪水纵横的脸,答应一声哭一声。

    “告诉,告诉夫人……”诸葛亮的声音渐渐起了悲意,像是水面忽然溅开的涟漪,“她是我一生的知己,我的心意,她都能明白……我一生为国尽忠,却亏欠了家人,如今来不及弥补了……”他停了一刻,缓缓收住了哀音,“我虽身死,还要劳烦她照顾家人,果儿、瞻儿还得仰她照应……”他将手指滑向枕下,摩挲出薄薄的一张手绢,“这是昔年我们在隆中时她亲手所缝的手巾,上面有她绣的一首诗,她看了就什么都明白了……”

    修远颤抖着接过那轻软的手绢,微暖的绢帕卧在掌心,像一片初生的叶子,其上绣着一行行娟秀清爽的字。

    “好,先生,我都记下了。”

    诸葛亮轻轻按住修远被泪水湿润的双手:“我死之后,把我留给他们的信带回成都,带回去,带给他们……”

    修远悲戚地应诺着,他把身体深深地埋在先生的手上,说不出一句话,连哭声也被绝望的悲痛沉沉地压了下去。

    第九章 月落霜天武侯遗恨,星摇秋风丞相归天

    八月二十八日。

    傍晚来临的时候,五丈原沉入了血红的水波光影里,天边的火烧云越聚越多,像一团团凝聚的石块,天空难承其力,便要坠入渭水里。

    清冷的晚风裹挟着漫天的衰草尘土扑在身上,将空气里的温度不断地降低下来。姜维走到中军帐门口,却见费祎、杨仪几个文职官员,以及成都少府的五个医官都垂首立在外边,尽管冷风侵体,他们却都不肯离开。

    大家彼此拱手行了礼,姜维听见帐内传出隐隐对话声,问道:“丞相在见谁?”

    “是谯周来了。”费祎说。

    “谯周?”姜维一愣,他在帐外停了片刻,轻轻撩开帘幕,轻轻地走了进去。

    和帐外的凄清冷寂相比,帐内暖融融的,像是被哀愁的情绪蒸暖了。姜维悄悄进了内帐,果见谯周斜坐在床边,满脸带着风尘仆仆的憔悴,想是刚刚抵达五丈原,还来不及休整便着急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见姜维进来,只对他轻轻点着头,便把脸微转向谯周:“允南此来,一路风霜,辛苦了。”

    谯周笑了笑:“我在成都获悉丞相病重,星夜兼程,赶赴渭水,能得见丞相一面,纵是赶路辛劳,风霜涤面,也终是值了。”

    “听闻陛下已禁断朝臣北上,允南却能以速行得达,真是不容易。”诸葛亮摇头叹道。

    谯周又是一笑,颧骨上的两团酡红随着笑容扭上扭下,像爬在皮肤上的两条虫。

    他将那有些自得的笑容敛下,郑重地说:“丞相,周奔赴军前,得见丞相,是为上天垂幸,谯周有个不情之请,有些许疑问想问丞相,丞相可否不吝赐答。”

    诸葛亮慨然一叹:“允南真是天生的史官,是欲问亮身后之语,以留青史笔墨乎?”

    谯周被诸葛亮猜中心思,脸上一红:“丞相千古奇人,置生死于度外,观起灭如一刹,生前功业千秋,身后可有数语留给世人 ?[-3uww]”

    诸葛亮淡淡地说:“实是无言可述,允南何必再问。”

    “为史留言,乃我辈之责,丞相可否留数言给后世之人 ?[-3uww]”谯周殷切地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瘦削苍白的脸孔静止着,像一池不起波澜的冷水,昔日锐利明亮的眼睛似被薄薄的轻雾萦着。

    他张开泛了灰白色泽的双唇,声音颤抖着从齿缝间轻轻滑出:“生前担当,身后评价……”

    谯周坐直了身子,双手抚着膝盖,后背推着胸口向前一挪,做出了一副认真聆听的恭敬模样。

    诸葛亮深长地吸了一口气:“由不得我辈置喙。”他闭了口,没有说下去。

    谯周呆了一下,他本以为诸葛亮必有话说,没曾想竟是这样简单如白水的几句话,他不愿意就此罢手,乞求似的说:“丞相一生跌宕,数十年历经沧桑,饱尝人世甘苦悲喜,当真无话么?”

    诸葛亮疲惫地摇摇头。

    谯周想再求告一句,可诸葛亮把脸转向里侧,再不肯说一句话。

    “丞相……”谯周小声地喊着,他还想尽最后的一点努力,将诸葛亮心中的话掘出来。

    诸葛亮仍是没有动,安静得仿佛睡着了。

    “谯大人,有什么要紧话明日再说吧,让丞相歇歇好么?”修远在旁边劝道。

    谯周沮丧无奈,只好告了叨扰,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

    “这个谯周,真是啰唆!”修远嘟囔着。

    姜维望了一眼谯周的背影:“谯允南著于史载,也真是痴!”他转身对诸葛亮说,“丞相何不赠他数语,也省得他问个不休!”

    诸葛亮幽淡地一声叹息:“生前身后,万般皆空,何必多说。”

    诸葛亮把生死看得太透彻,前生辛劳,死后灭寂,后世人怎么评价,如何断言,都非关己事,黄土下埋葬的不是他,只是一个死去的躯壳,让那躯壳去承受千秋功罪,再无喜怒怖憎。

    他宁静地一叹,慢慢地看住姜维:“退兵一事安排如何?”

    姜维肃了神色,说道:“已安置妥当,各营皆在整肃士卒,只等退兵号令一下,则可依次退却。”

    诸葛亮满意地点头:“那便好。”

    姜维犹豫着,到底是咬着牙说了出来:“丞相,虽各营皆服膺中军退兵之令,但维怕有人不听号令,若是不肯退兵,却将如何处分?”

    不用说是谁,诸葛亮已经体会出来,他默然有顷,一字字很慢地说:“若有人不听号令,非常事当以非常法决断。军务紧急,社稷为重,可当机立断,必要时,可杀!”

    “是!”姜维答应着,心却怦怦乱跳,手指头绞了一绞,深深呼吸着,才把那紧张压了下去。

    诸葛亮仰躺着闭了会神,又慢慢睁开眼睛,灯光莹莹地映入眸子,像是月色下泛着粼粼波光的湖水。

    “先生,睡会儿么?”修远牵起被子,给诸葛亮细细地盖好。

    诸葛亮微微喘息着:“等人,不睡了。”

    “等谁呢?”

    “李福……”

    修远一阵诧异,李福三天?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