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明官 > 大明官第31部分阅读

大明官第31部分阅读

方两人全部打趴了。

    连忙吩咐手下将五人抬进去,但他对方应物的态度倒是很客气,询问了几句案情经过。

    锦衣卫里的老手都知道,和诏狱有关的人,别管是得利的、还是因此倒霉的,都要谨慎对待,因为经常看不清水有多深,一个不好就有可能牵连自身。除非有上司明确发了话要怎么做的。

    方应物苦笑着答道:“这几个人,在下皆不认识。刚才路过此处,便被他们围攻殴打,幸亏在下随从忠勇,挡住了这场灾祸。”

    既不说原因,也不说开头,只含糊说了过程,为以后留下余地。

    “阁下住在哪里?这几曰不要离京。”那百户吩咐道。

    “在下现寓居浙江会馆。这位大人放心,家父尚在牢中,在下如何能自行离开?”

    那百户点点头,他很相信方应物所言,如此就收队回了衙署。

    方应物开始发愁,演戏因为意外而砸了锅,怎么去面对万通万指挥?

    他可是刚刚下定了决心,暂时与声名狼藉的万指挥合作这次,然后救出父亲,圆了自己的孝心。

    他只要在整件事情里装作不知情即可,毫不知情的听到袁指挥三个字,毫不知情的捡到腰牌,毫不知情的向锦衣卫提供口供。这些都不直接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而且他还想要顺便处理好与万家的关系,力争在未来九年里不会因为万家而倒霉。只要有这条线在,很多事情即使搞砸了也是可以挽回的。

    那么现在等于是自己不小心坑了万指挥一把,原本他要栽给袁指挥的罪名,一下子都自作自受、玩火[]了。

    虽然以万通的势力,当然不会有事,但他会怎么看待自己?这真是令人很头疼的事情。

    尤其担心的是引发连锁反应,例如刘棉花那边看到自己生了状况,便也裹足不前。以他的姓格,这是很有可能的。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风口浪尖

    傍晚时分,娄天化晃晃悠悠的出现在浙江会馆内院中。张望了几下,见没有人想与他搭话,便又熟门熟路的摸到方应物方公子房间门外。

    方应物正坐在堂中皱眉苦思,不经意间抬眼看到娄天化在门外徘徊,张口叫道:“你今日又是粒米未进?”

    娄天化尴尬的点点头,方应物对着方应石示意道:“去,叫些饭菜来。”

    娄天化对方应石注目良久,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这才转过头来,啧啧称奇道:“见了阁下这位同族老弟几次,只以为是傻大个,不想今日也成了传奇人物。”

    “怎么,今天就传开了?”方应物不能置信道。

    娄天化兴高采烈的高声道:“那可不!外地义仆奋勇救主,拳打脚踢锦衣卫,以一敌五大获全胜,这种消息能不火热么?京城九门之内,谁敢当街去打锦衣卫!

    南边比较近的地方,从正阳门到崇文门,几乎都传遍了。估计到明后天,就能传遍东西城。”

    也不知道他兴奋个什么劲头,难道他这种职业越有热闹越兴奋么?方应物心里嘀咕,不过从娄天化嘴中又听到一个陌生词,“义仆?”

    “是啊,有忠臣,有孝子,自然就有义仆,再来个贤妻良母,你们一家子便全齐活了!”

    方应物还是不能相信,“今日动静真这么大?”

    “指挥使袁大人你是知道的罢?他老人家年岁大了,还差几岁就八十,特许在家休养视事,今天下午却亲自去了锦衣卫衙署!”

    方应物忍不住擦擦冷汗,不知道这位指挥使大人如何看待今天此事,是同情自己被围攻呢。还是痛恨自己随从打了锦衣卫的人?

    说起袁指挥,又不能不想到锦衣卫指挥同知万通,方应物问道:“锦衣卫万指挥有何动静?”

    “这个没有听说,今天还没人见到万指挥。不过却有另一桩大事,从西城都察院传来消息,科道官似乎正在串联,打算联合为你这事上疏。”

    这就让方应物真震惊了,这帮文官凑什么热闹?或者说,他对此有一些心理准备。但却没料到他们反应如此迅。

    前几天,他还在心里屡屡抱怨正人清流们太迟钝,怎的在这件事情上大变样了?

    难道是打算以今天这事为契机,要进行新一轮的博弈么?

    想想也真有可能,如果说父亲下诏狱。还是情有可原;那自己明明是人畜无害、不涉及政治的孝子,却也要当街围攻,那就孰不可忍了。

    而且对朝廷中有心人而言,这件事情关键之处在于,如果真是j邪小人做下了此事,那就是一件完全没有任何道理的事情。

    对方不占有任何道理,没有辩解余地。陛下想袒护也找不到依据,这就是一种把柄和机会,这就是一种能够加以利用的形势。

    说白了,就是要借题挥。事情本身也许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凭借此事为导火索推波助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似鸡毛蒜皮的不起眼小事,往往也能酵出巨大的,奥妙就在“借题挥”四个字中。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明白了状况后,方应物很是感慨。真的想不到这次动静闹这么大,比自己表现忠孝时大的多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传播学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正能量要靠主动推动才能传开,而矛盾、灾祸之类的东西,不用推动也能迅传开。无他,人类天性使然也。

    而且方应物总算明白了一个在心里存了很久的疑问,古人大部分人不识字,又没有各种现代化媒体工具,为何能动辄万人空巷?敢情都是有娄天化这种人存在的缘故。

    正想着,又听到娄天化吹捧道:“方公子不愧是忠良之后,不畏强犦、正气凛然,就是有胆气!在下真心佩服了!”

    方应物对此十分汗颜。他痛下了决心,本想很低调的帮助j邪小人万通,去陷害袁指挥这个忠良,打的主意就是能不声张就绝不声张,越低调越好。

    只是事情生了异变,方应石太能打,出了自己掌控才搞成现在这个高调样子。自己反而成了正义代表,确实令方应物感到啼笑皆非。

    方应物深深怀疑,无论是谁,只要敢在街上殴打东厂、锦衣卫人员,都会被民众和读书人舆论追捧为正义之士。

    娄天化看到方应物态度很谦虚,又赞道:“方公子太谦逊了,不止在下这么想,大众都是如此想的!提起方公子,谁不道一声好!”

    方应物连连苦笑,这次真是失误,一不留神就风口浪尖了。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娄天化在方应物这里蹭完晚饭,就溜走了。这时忽然又有人来到门前,对方应物叫道:“方公子!我家老爷马上就要到,你准备好!但你不要声张!”

    方应物拿眼看去,倒是认出来了,此人正是前两天为万指挥来送请帖的人,他口中的老爷自然指的是万指挥了。

    这倒让方应物吃了一惊,万通身份比他贵重得多,有事情传召即可。亲自前来自己这里,实在有些折节。都说万家兄弟几个暴户市井气重,果然名不虚传。

    没多久,方应物就看到万通带着两个随从,在夜色掩护下进了院子。他连忙将万通迎到屋中,关上了门,才见礼道:“万大人竟然大驾光临,这让在下何以自处。”

    万通冷着脸道:“我刚从锦衣卫衙署出来,顺便就到你这里而已!再派人来来回回传话太麻烦,也耽误工夫,还是抓紧时间当面与你说了方便!废话不多说,今日上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你起了其他心思么!”

    方应物解释道:“事情机密,不敢与左右泄露,实在不曾想到在下那随从竟然真的动起手,故而出了意外。万大人明鉴,在下委实没有其他心思。”

    万通盯了方应物片刻,冷哼一声道:“谅你也不敢!”

    他是一个很自信还带着些狂妄的人,绝不相信方应物这小少年能出他的掌控,否则岂不说明他是个识人不明的糊涂蛋?何况方应物为了父亲还有求于他。

    所以万通已经认定今日上午实属意外,不过方应物下面还用得上,就暂且不追究责任了。

    方应物答道:“还请万大人放心,在下自会承认是因为口角纠纷才与锦衣卫官校互相斗殴,如此就没有后患了。”

    方应物觉得万通当前最担心的就是这几个人会牵扯到他身上,最后里外不是人,变成是他指使锦衣卫殴打报复方清之的儿子,然后遭到指责和弹劾。

    所以方应物提出那个建议,将斗殴性质变成因为当街起了口角,避免与政治挂钩,这样就没有后患了。

    不过却见万通大手一挥,“先不要这么承认!”

    方应物正想问缘故时,万通又做出了新指示,“你先默不作声,等我让你出面承认是因为口角时,你再站出来!”

    方应物心思灵敏,立刻就明白了其中门道,这无非就是先引蛇出洞,然后便釜底抽薪。(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曙光

    所谓引蛇出洞,就是放任别人去做文章。在万通万指挥这里,就是先不“澄清”事实,让别人借由方应物之事兴风作浪。

    甚至他自己也可能有意推动这种进程,故意将脏水往自己身上泼。毕竟那几个动手的人都是他的亲信,如果要顺藤摸瓜,总能摸到他身上。

    所谓釜底抽薪,自然就是要让方应物这当事人在一个关键时刻,突然冒出来说一句“大家都不要乱猜了,这事是我不对,和万指挥无关”。

    至于再后面的效果,可想而知,自然就是万指挥后发制人,逮着跳出来的人一个一个收拾。

    若出现了这种状况,只怕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人都是有思维死角。方清之的形象那么伟光正,有其父必有其子,方应物作为他儿子,从表现来看应该不会太差,也是个忠孝正直的少年。

    这样少年在去锦衣卫尽孝时被当街围殴,必然是受到委屈遭了小人打击报复至于是哪一方被打的倒地不起,结果不重要。

    方应物想透彻后顿时感到,万指挥这个策略很阴,而且此人还是有点小聪明和应变能力的。本来是一桩不利于己的意外,在他手里却能变为反击的手段。

    当然万通最大的本钱还是他姐姐,甭管别人怎么泼他污水,他也可以气定神闲稳住不动。换成别人,只怕等不到反击就垮了。

    不过方应物可不像上次那样可以痛快应承,这两种情况之间区别太大了。

    与暗中陷害袁指挥不同,那是秘密行事,没有什么公开姓,做完了后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表面上可以若无其事的也不影响什么。但这次万指挥将要把他推到前台,公开参与斗争中去,那就需要三思了。

    如果照着万通所言这么做,最后得到最大好处的还是万通,他方应物能得到什么?最好的结果就是靠着万通救出父亲,但这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即使没有万通也有刘吉愿意帮忙。但是他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甚至反而有点得不偿失。

    万通敦敦教导道:“人生在世,所求不过荣华富贵,及时行乐,舒舒服服的过此一生。

    你父亲这类人也许值得敬佩,但那都是口头上的,其实将会很辛苦,没有什么实在好处。这样的人也许会成功,但是几率很小,十个人里能有一个人成功就不错了。

    若学他只会苦上加苦,白白浪费青春。机会稍纵即逝,你要错过一次,只怕下次就不会再有了。”

    临走前,万通又想起了什么,“我看你这里太简陋了,连个服侍起居的女人都没有,回头我送一个给你。”

    方应物苦笑,这万通也不是完全对他放心,所以要派个女人在他身边盯着么?推辞道:“无功不受禄,在下不敢当。”

    万通毫不在意道:“这值得什么?不过几两银子的作价而已,有什么当不起的,你就安心收着好了!”

    送走微服暗访的万通,方应物感慨连连。今晚得出一个结论,万通此人不可深交,可惜父亲还关在诏狱中,所以才导致受制于人。

    初入京城时,局势好像死水一滩,他想方设法要破局。成功破了局后,摆脱了无人关注的处境,刷出了父子忠孝名声,也招来了一些“助力”。但如今却又陷入了新的局势,结果还是要继续想办法破局。

    功名利禄这个游戏里,就是这样一关接着一关,忍受不了的都隐逸山林不出世了,就像苏州名士沈周那样。

    眼看夜深了,方应物准备安歇,却又有人来找他。这个人也认识,正是前几天两个送请帖人中的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刘吉家里的。

    方应物讶然,今天难道又是万通和刘吉两边前后脚?

    那人对方应物说:“我家老爷要见你,不要声张。”

    方应物受宠若惊道:“难道刘阁老也过来了?”

    那人嗤声道:“你想什么美事?我家老爷何等身份,岂能委屈自己来找你?”

    方应物松了口气,这才是高官的正常作风。

    那人邀请道:“我家老爷派了轿子来,跟我悄悄走一趟罢。”

    又是半夜三更,又是轿子,方应物便明白了。这是刘棉花不想公开见面,所以要找行人稀少的时候,还要用轿子掩人耳目。

    方应物便悄悄从会馆后门出去,又上了轿子,遮得严严实实,往西城而去。一连过了几条街道,才打出了大学士刘的灯笼和招牌,巡夜军士见到了自然不会查问阻拦,反而要护送到地方。

    到了刘府,方应物也没在大门外下轿子。一直到了二门外,等大门紧闭,确定不会有外人看到,他这才被请下了轿子。

    深夜不便入内宅,刘吉只在前堂见了方应物。当头便问道:“你和锦衣卫是怎么回事?”

    若是别人,大概就信了传言,肯定是方应物这小伙子为父亲鸣冤,惹怒了一些小人,所以才遭到报复,导致被锦衣卫围殴。幸亏有忠勇义仆挺身救主,这才全身而退。

    但已经把方应物摸透的刘吉是不大相信的,他宁可相信这是方应物和锦衣卫里的人勾结做戏。但他始终想不明白,几个锦衣卫故意动手,然后却被一个家奴之流放倒,除了丢人现眼之外,图的是什么?

    方应物很简略的说:“这只是一个意外,其他就不便多说了。”

    刘吉见方应物还想保密,便断定道:“你为了救出令尊,所以在这里面必有诡谋。你最好如实相告,不然也许会影响到你父亲。”

    方应物闻言一喜,问道:“听老大人口风,这是有望?”

    如果刘吉这边能将父亲捞出来,无论是继续回翰林院作庶吉士也好,还是贬谪外地也好,总比现如今这态势强。

    刘吉微微一笑,“昨曰老夫向天子进奏密疏,密疏中的话就如同两曰前老夫所说的。今曰天子派人到阁,密询老夫这件事情。”

    刘吉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方应物急忙追问道:“然后呢?”

    刘棉花笑而不语,方应物恍然,这是要他先交代问题。方应物低头考虑片刻,无奈道:“这要从晚生与万通万指挥一个配合失误说起”

    刘吉听完方应物解释,也很感到啼笑皆非,“如此老夫也不相瞒,今曰是司礼监怀恩公公亲自到内阁问话。如果是其他人来,老夫也没把握,但若是怀恩,老夫就觉得希望很大了。”

    听到怀恩两个字,方应物狂喜,感到曙光出现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技术型大学士

    成化十四年,说托大内第一太监,不是气焰嚣张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汪某人,不是贪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尚铭,不是以逢迎和进献得宠的御马监太监梁芳,也不是天子身边的大秘书、司礼监秉笔太监卑昌。

    这个第一太监,其实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无论从资历、威望、还是职位上,怀恩都是太监里的第一把金交椅。

    插一句闲话,在大冉内宫太监势力的传统模式里,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大当家,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是二当家,其余秉笔太监和御马监掌印之类的排名要看个人影响力了。

    不过有传统就有特殊,成化朝就是比较特殊的时期,特殊在内宫有万贵妃、汪太监这样的奇葩,东厂提督尚铭是完全被压垩制的,几乎相当于西厂下属了。

    但怀恩这个司礼监?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