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明官 > 大明官第83部分阅读

大明官第83部分阅读

  故而在政争中,灭口根本不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从成化一直到崇祯之前,大明政争激烈归激烈,但很少直接出人命官司,夏言这种倒霉蛋实在可以视为中大奖的。

    项成贤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抛去了怜香惜玉的心思,对方应物道:“左右今日无事,我这就走一趟,若出了什么意外,还要靠方贤弟营救。”

    方应物拱拱手送行道:“切记,你是为了义气而告状,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委屈告状。”((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火上浇油

    正月即将过去,京师街面上,春节的气象也渐渐的淡了,相应的天气也越来越有暖意,尤其是中午这段时光。

    太子少保(加官)、礼部尚书(虚衔)、文渊阁大学士(实职)、入直文渊阁(差事)刘吉从昏暗的文渊阁里慢慢走出来,只觉得眼前一亮。外面正是艳阳天,初春正午暖洋洋的令人十分舒适,舒适到困倦之意油然而生。

    虽然最近首辅万安和次辅刘珝又开始暗中较劲,但这并不影响第三大学士刘棉花的心情。

    活动了几下腿脚,刘阁老优哉游哉的出了内阁院门,在左顺门门房里招呼了自己的随从。然后一同出宫,准备回家美美的吃一顿并午睡去也。

    虽然傍晚才是下班时间,中午出宫实在有点不合制度,是严重的自由主义作风散漫问题,但谁能管到一个宰辅大学士的行为?制度从来不是约束上位者的。

    其实这个问题没少被人议论,可棉花阁老就是这么潇洒,就是这么一生不羁爱自由。

    从左顺门离开时,刘吉刘阁老的眼角余光注意到有两个值门太监对自己指指点点了几下,想必又是议论自己翘班罢。

    “夏虫不可以语冰的蠢货,这就是老夫能当大学士,而你们只能当最低贱守门太监的原因。”刘棉花面上暖如春风,心里却骂了几句。

    越是年老的猛兽越是多疑敏感,护地盘的心里越重,比如某位比他年纪大十岁的内阁首辅

    若他刘棉花表现太积极。那和某次辅这个二货有什么两样?说二货真是二货,某次辅就差把“我等着当首辅”几个字刻在脸上了。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内阁办公地点位于宫中,出了左顺门。又向南过午门、端门、承天门、才算出宫,然后拐弯折向西出长安右门才算出皇城。

    走在宫中甬道上,刘棉花想入非非,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重大问题。

    他这样回家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大弯路的,其实也不是没有近道。完全可以不用向南走端门、午门、承天门这条路,直接向西从西华门出宫,至少可以省去三分之一路程。

    是不是应该找个枪手为自己代言,叫他上疏替宰辅大学士奏请一点宫中行动的特权,让天子允许宰辅大学士从西华门出入宫禁?

    如果事成了。不但自己方便,也算是泽被后人了罢,刘棉花为自己的情怀暗暗感慨一番。

    不知不觉走到了长安右门外,刘府家奴早已候着了,连忙上前迎接并恭请老爷上轿子。

    刘阁老施施然走到轿前,正抬了腿要上,忽然附近响起一通急促的鼓声。

    这里哪来的鼓声?刘阁老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很快又记起,登闻鼓也是设在长安右门外的。

    刘吉下意识的顺着鼓声望去。却见在路对面登闻鼓那里,有个青年士子被几名看守登闻鼓的锦衣卫官校围住,正在说着什么。

    上次有人到登闻鼓这里告御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去年还是前年?刘棉花忍不住好奇,对一名随从道:“去问问看。那人有何冤情?”

    不多时,被派去问话的随从回到这边,禀报道:“小人去问明白了。那个读书相公乃是淳安县进京赶考的举子,前些日子被东城兵马司曹指挥囚禁了一日。因这曹指挥与次辅家二公子关系紧密,生怕无衙门敢受理。所以要告御状。

    他还说,本意是想专心准备会试,不愿多事,但对次辅行径实在看不过眼,所以要站出来揭露真相,伸张正义。”

    别人听到这个回报,不知道会重点关注哪几个词,但刘吉听到后,脑子中盘旋的却是“淳安县”三个字。

    淳安县人方应物是他的重点女婿人选,投入的关注力度当然很大,所以对淳安县几个字也很敏感。

    刘棉花虽然不很清楚内情,但凭着直觉也能感到,这个告御状的淳安县举子只怕没那么简单,他是方应物同乡这会是巧合么?

    方应物是什么样的人,行事是什么样的作风,别人或许会被表象蒙蔽,但他刘棉花难道还不清楚?

    他想干什么?刘棉花进入了轿子中,却忘了下令起轿,就这样安静的坐在那里思索。

    别人或许看得清下面一步两步,但刘棉花仿佛已经慢慢的推演出了下面四步五步,以及最后可能是个什么结果。

    想清楚后,刘阁老不由得坐在轿中长叹一声:“恨不生子若此!”

    却说这刘吉原本还想看看方应物的运道如何,试金石就是今科春闱。不是刘棉花太迷信,而是要力求稳妥。

    纵览史书,可以看到很多人物都称得上才干卓越、聪明机敏,但始终缺了一点运道,结果怀才不遇、郁郁终生。

    谁敢保证方应物就有运道?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即便方应物这么妖孽,万一偏偏就缺一点运道呢?若几次会试不中,那他就废了。

    此刻刘棉花终于下定了决心,即便方应物此人有命无运、仕途不顺,一辈子就是个举人,那也非常值得招婿,最少也可以充当千金难求的智囊!

    “老爷?老爷?”长随在轿子外面轻声呼唤道。

    刘吉从深思中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还停在长安右门外没动地方,便吩咐道:“走了!”

    随后想起什么,又对长随吩咐道:“回了家,你让内外管事速速开始筹备嫁妆物事,务求丰厚,越快越好!”

    长随愣了愣,怎么突然如此着急起来?他们刘家小姐才十五岁罢,真不用急的。但自家老爷心思深不可测,他没敢多问,只是答应下来。

    刘棉花的心思按下不表,却说项大公子雄赳赳、气昂昂的敲了登闻鼓,大爆刘二公子眠花宿柳只给半价,以及勾结东城兵马司为非作歹的丑闻,登时便如火上浇油,炒的朝廷要炸锅了。

    登闻鼓案件由都察院负责审理,项大公子是这样在都察院说的:“出于同乡之义、救助之恩,晚生对刘二公子抹黑方贤弟实在看不过眼!又见方家父子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但仍反而人善被人欺,晚生便更忍无可忍!

    想来想去,自家无权无势,所以只能借此手段来报恩,并为方贤弟正名!方贤弟若非为救出我,怎么会去教坊司胡同寻访线索?又怎么会被朝廷大臣看到?”

    刘二公子欺压妓家、勾结兵马司为非作歹甚至拘押赶考举子这种事放在平常,虽然也算个事,但不算大事,更不算天大的事。但在如今这个气氛下爆了出来,那份量自然不同。

    更何况之前刘二公子为了挽回自己清白,把黑锅都往方应物这边扔,现在回过头来看,只这推脱责任、污蔑别人的事情也堪称是丑闻!

    之前还可以说是无意犯错,现在成了故意为之!这不是道德有瑕疵,简直就是道德败坏!道德有瑕疵,还可以说只是刘次辅教子不严,但道德败坏

    要知道,拿刘二公子寻花问柳这种破事来吵,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多是抱着看热闹、耍热闹的心理。

    人人都知道,凭借这件事就想把刘次辅如何,那是不可能的。

    幕后指使者的最大目的只怕也就是打击一下刘次辅的威望,遏制一下刘次辅的上升势头,顺带调戏一下刘家——这一两年,刘次辅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很有能量的权力集团,让某些只靠抱贵妃大腿上位的大人物感到极其不安稳了。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有苦主将刘二公子的更大丑闻闹了出来,上上下下都惊讶到了,甚至惊讶到有那么一瞬间不知所措。

    有些人赫然发现,这次还真有可能干掉刘珝,最不济也能狠狠割他一块肉,那绝对不是不痛不痒了!

    当事人谨身殿大学士刘珝也愕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稳如泰山的,真有可能倒台!

    阴谋!有阴谋!到底是谁的阴谋!

    更令刘次辅难受的是,之前他又是上书请辞,又是打了儿子五十棍,又是主动让儿子主动从国子监退学,为的就是尽快彻底平息舆论。

    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没想到现在又闹出这一出,还有什么可以施用的办法?

    这就宛如武林高手对阵时,己方招式已经用老了,但对方突然又亮出了后招,为之奈何?

    这时候,刘珝杀了自己那二公子的心都有了,对这些事他根本就是不知情的,自己也是被儿子隐瞒住的!

    在内阁中得到消息后,刘次辅真无法安稳了,立刻起身摆驾回府。到了家里,立刻让家人将二儿子从房中抬了出来,直接扔在堂前阶下,

    看着狗屎一样的儿子,刘次辅忍不住咆哮道:“不孝逆子!前阵子事情开始闹起来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主动全部坦白!”

    重伤未愈的刘二公子连软榻待遇都没有了,只能趴在堂前冷冰冰的台阶上,浑身苦楚难以言表。

    听到父亲的厉声喝问,他肩膀忍不住瑟瑟发抖,不敢抬头看父亲,但仍感受到那浓得令人窒息的怒气。

    当时他怎么敢说?说出来不怕被父亲打死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家老爷说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家那边愁云惨淡,方家这边就风轻云淡,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方清之的淡定就不消说了,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但方应物还是有几分窃喜的。这次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也是他第一次参与朝堂斗争,纪念意义深刻。

    不过很可惜的是,方应物作为幕后推手,这次注定无法站在阳光下,没人欣赏到他的谋略,也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只能在心里闷搔。

    沸沸扬扬中,方清之渐渐成了主角之一,他先前帮刘次辅开脱的奏折又被人翻了出来细细品味,并重新对字里行间的意思解读。除了不因私废公的美德之外,界又多出两种看法。

    其一,刘二公子这次做事太没品了,太没下限了,堂堂的朝廷次辅大学士家公子为了省几个钱去欺压和半强占家,实在是与踹寡妇门、刨绝户坟一样没品格。

    说出去非常有损朝廷体面,让百姓知道了全都是大笑话,说的再严重一些,陛下的脸面何在?

    方清之当时肯定也是对内情心知肚明,但宁可自家儿子背黑锅也选择不要继续追究,真是苦心可嘉顾全大局。无非是想着帮朝廷遮掩几分体面,防止刘二公子的丑事扩散。

    其二,在京城中,公认的不法权贵子弟多出自勋戚之家,而文官大臣家中子弟口碑一直还不错,这常常也是文官攻击勋戚的把柄之一。

    但刘次辅闹了这么大的笑话,勋戚都在看热闹,文官脸面上不甚好看。之前方清之的本意,大概也存了几分替文官遮丑的想法。

    无论是哪种揣测,一个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评价是跑不了的。众人称曰:“方编修有宰相肚量也。”

    至于中还有些许杂音,可以忽略不提,不是主流。总而言之,方应物感觉到朝着理想中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却说这曰,方应物听禀报说父亲已经从朝廷里回到家了,便到了书房去拜见,并毛遂自荐道:“火候差不多了,儿子我再来指点指点父亲大人上一封奏疏。”

    方清之手持一张便笺,递给自家儿子,“别人送来的,你还是先指点指点为父如何回答罢。”

    方应物接过来后,先看落款(这是他的习惯),只见得赫然是“文渊阁大学士刘”。

    方应物暗暗嘀咕几句,刘棉花搞什么鬼?如有话说,打发人来传话就是,如有正经事,写一封正式的书信也可,弄这么一封看起来不伦不类的便笺作甚?这不是女人喜欢干的事情么?

    展开后看去,上面写道:“闻君有麒麟佳儿,天资英粹,丰神逸秀,不胜心向往之。有女及笄,愿请月老红线。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望而兴叹也。如有佳音,会试之前可定期。”

    方应物无语,短短的几句话,看似行文简单,但透露出意思可不简单。

    以刘棉花内阁大学士的身份,不经中间人传话,也不隐晦的探口风,直接就问可否结亲,简直是不留任何转圜余地。以刘棉花的姓格,这种做派很是罕见。

    换句话说,其实这不是询问,刘棉花要的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答应。在刘棉花这种坚决的态度下,如果拒绝或者稍有犹豫,那就是得罪人了。

    什么时候,刘棉花做事也如此霸气了?方应物暗暗称奇,他并不排斥与刘家结亲,不过时机需要慎重。

    刘棉花有刘棉花的考虑,他也有他的考虑。在眼下这个时候,父亲刚刚刷出新声望,正在热点上,就贸然与名声一般般、又身居高位的刘吉联姻,只怕弊大于利。

    如果传出点不好听的话,比如方家求名换取富贵之类的,那他方应物的辛苦策划岂不就是前功尽弃?

    更让方应物奇怪的是,以刘棉花的精明,应该不会看不到这点罢?怎么忽然没头没脑的来逼婚?

    其实刘吉发来这封便笺,不但是对方应物这个人的彻底认可,而且还因为他产生了一些焦虑感,对继续把亲事暧昧拖延下去的焦虑感。

    过几天马上就是三年一度的会试了,从现在的形势看,会试之后方应物如果真中了进士,那必将是超级抢手的女婿人选。

    一个十九岁中进士的单身少年,有才有貌有身份,其父亲又是有清望的热门翰林,堪称是极品女婿人选,谁不想要?

    现如今可不是唐宋时候了,中进士还是未婚少年的人才用凤毛麟角形容也不为过,非常之罕见。如果真出现了一个,那估计四方牛鬼蛇神都要出来了,还不知道要出什么状况,他刘大学士未必有把握一定能抢到。

    所以刘吉要趁着现在把事情彻底定死,别的考虑都是次要了,即便现在并不是提亲的最佳时候。方应物再好,如果抢不到的话什么用也没有。

    “这便笺是谁送来的?”方应物问道。

    方清之答道:“刘府一个管事,如今正在前面厅中喝茶。”

    随后方应物让家人去把刘府管事叫来,“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就说阁老之心意我方家已经知道了,这几曰就给回复。”

    那管事苦着脸,“方公子有所不知,我家老爷说了,请贵府务必今天给一个答复。如果得不到方老爷或者方公子的答复,小人我就不用回去了。”

    方应物哭笑不得,刘棉花这是抽的哪门子风?怎的几天不见,变成了急姓子?想了想,半是吐槽的说:“若我说眼下的确无法回答呢?”

    “那我家老爷还说了,他知道你当前的用你的话说叫做梦想。但你这个梦想能不能成,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对了,这并不是指的你会试之事。”

    他怎么能看出来?这是威胁么?方应物有点不信刘棉花真能看出他的目的,这个目的隐藏的如此深,根本没人能看得出来!

    他便故作不屑道:“笑话,除了科考之外,我现在还能有什么梦想?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我家老爷还说了,你不承认也没关系,说明你心虚了。”

    靠之,方应物实在忍不住,又问道:“你家老爷还说了什么?”

    “哦,我家老爷还说了,如果你心虚了,就一定会亲自来刘府。”

    方应物莫名的大怒,“我今天偏偏就不去了!”

    “方公子的意思是明天?我家老爷说了,最晚不能超过后曰。”(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可以谈谈婚事了罢?

    刘府这个送信的管事还是走了,方应物望着他的背影沉吟不语。方清之虽然站在旁边,但始终没大听懂刘大学士与自家儿子打什么哑谜,不过他看得出方应物的为难神色。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那就拒绝掉,有什么可犹豫的。”方清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