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仙路迷途 > 仙路迷途第13部分阅读

仙路迷途第13部分阅读

武者想要走上修真的道路,其过程的艰辛难以用言语表述,万中无一。唉!不说这些了,刚才拙荆心中牵挂儿子,容不下其它心思,直言不讳,贤侄不必完全理会。”

    两位长辈离开一位,让凌云少些局促,而且叶三段性格直爽,平易近人,容易亲近,神情一松,说道:“婉姨是为了小侄好才说这些的,小侄能够理会,自当感激不尽,哪能心生它念。”

    见内人走出大厅,叶三段提高声音问道:“贤侄,你师傅何许人也,修为如何,是否修成金丹大道?”

    第二卷 走出顾渚山 第七十四章 牵强附会

    凌云只好自报师门:“师傅孙从文,小侄习武时很小,没敢问师傅的修为,只是偶尔听到师傅长嘘短叹,理应没有结成金丹。后来小侄因故与师傅分开,机缘巧遇得以修真,就再也没有得到孙师傅的消息了。”

    凌云不动声色娓娓说道,心中暗道:“还是来查根问底了,这样也好,尽量据实相告,借机套个近乎。”

    叶三段听凌云师傅武学修为没有结丹,大失所望,表情立刻黯然,兴趣欠佳显于面上,连不擅察言观色的凌云都看出来了。

    见他有轻视太极拳之心,凌云争胜之心大起,脱口说道:“不过,听师傅说起,太极门的师祖张三丰以武入道,超凡入圣,乃大神通者,后人难以譬及。”

    叶三段闻言顿时收起小觑之心,他对自己的《五行拳经》推崇备至,只是这本拳经晦涩深奥,难以融会贯通,本对《太极拳》抱有一丝期翼,希望能触类旁通。他的心调已定,所以极容易被言语左右,凌云两番话让他的心情潮落潮起,刚刚心灰意冷又重新燃起火苗。

    叶三段脸上复如常色,稍显兴奋地问道:“听贤侄这么一说,让老夫忍不住要出言相询,这门太极拳的精义为何?”

    凌云不答反问,注视着他说道:“段叔可知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的前面还有哪些没有列出?”

    两极星的修炼体系与中国古代传说溯源追根,虽大同小异,却又各有千秋。两极星的修士身俱不同的五行属性,修炼五行功法,自然对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究穷极尽,无所不用。而三才、四象、六合等多用于阵法,一般修士很少钻研这方面的知识,大都略懂皮毛。而一元、两仪更少提及,只有在《毁天灭地大法》那样极其高深的功法玉简里才稍有出现。

    果然把叶三段给问住了,他冥思苦索,搜肠刮肚,半晌,还是没能从脑海中找出相关的知识。叶三段果断地放弃凭空臆想,抬起头来,以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凌云,最后谦逊地说道:“愚叔一介武夫,粗人一位,学识不多,让贤侄见笑了,这些修真阵法上的门道平时很少涉及,请贤侄替愚叔解惑。”

    凌云见他连称呼都改了,不再倚老卖老,老夫,老夫地自称,顿觉心中甘甜。凌云收拾心情,不敢引以为傲,以后辈的姿态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敢,小侄自从修真以来,对阵法符术极为偏爱,闲暇之余孜孜钻研,才略知一二。”

    两极星的每天的光阴是地球上的14倍,所以星球上的人说话做事,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凌云入乡随俗,做足礼数后,继续文绉绉说道:“三才前依次是两仪、一元。两仪为阴阳,而一元既是太极。”

    两极星的阴阳学说极为罕僻,叶三段自然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却兀自细细琢磨。

    凌云看出他的愣意,暗自好笑,但成竹在胸,决意为他说通,让他心甘情愿地双手奉上《五行拳经》。在叶三段迷惑的目光下,凌云拿起茶壶,径直空倒。

    叶三段的眉头皱了皱,嘴角微动,但最终忍住,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金黄|色的水柱,从壶嘴无声无息地落在几面上。

    凌云放出神识,托住茶水,不让它溅起丝毫。在凌云的操控下,绵绵不绝飞泻而下的茶水,在干燥的木面上先形成一个尺大的细小圆圈,接着从中间分流出一股水线,蜿蜒而行,形成一个倒“s”形,把整个圆一分为二,对等均匀,不差毫厘。

    直泻而下的茶水顺着边线,迅速地向左边的圈地流去,很快,除了在圆弧大头的中心处留下一个小圆空着,都被茶水填满。当最后一线茶水落下,半边满溢的茶水,突地蹦出一小团,对称地落在另半边,大小与空着的小圆一致,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太极鱼图。

    虽然是极品好茶,但俩人都没在意,完全被眼前玄妙的图案所吸引。凌云满意地操控神识,让茶水在圈内缓缓流动,更添动感。

    见叶三段一脸茫然的模样,凌云肯定他从没见过,顿时放下心来。不过他并不想说那些深奥的理论,以免被追问下,无法自圆其说,露出马脚,于是结合这个世界主流的说法,随意侃道:“这就是小侄师门太极拳的精义所在,太极图。”

    “宇宙万物由五行组成,而五行也分阴阳,相生相克。水生木,阴极阳生,火生土,阳极阴生,金生水,至阴,土生金,至阳。五行相克,段叔想必比小侄清楚,就再班门弄斧了。”

    果然五行学说的开头迎合叶三段的脾胃,令他精神一振,眼神嗖地亮起。凌云看在眼里,更加信心满满,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品上一小口,继续说道:“这个圆就代表宇宙,圆满无缺,事物有阴阳两面,相生相克。被茶水充满的一半为阳,空着的一半为阴,它们中间各有一个小圆圈,分别代表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交融,生生不息。”

    见他眉头紧锁,耗神费心,凌云忙投其所好,解释道:“假设充实的一半为阳,它是土,那空虚的一半为阴,既是水,山川河流,水||乳|相融,刚柔并济。”

    叶三段仿佛得到某种提示,眉头稍松,盯着太极鱼图,很快忘我进入武学天地,旁若无人,口中轻声低吟:“实为土,空为水,土生金,水生木,那么,中间两个小圆圈分别代表金和木。唉!还是不全,五行中少了一个火,对了,如果圆圈和中间的线条代表火,不就全了吗。”

    凌云坐在一旁,听后忍俊不禁,苦苦不敢笑出声,憋得着实难受,寻思道:“怎么就非得和五行扯上关系,如此牵强附会,与太极的要义会否相符吗。”。

    叶三段越想越有道理,眉头那个结渐渐解开,对身边的一切置若茫然。

    “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想到这里,凌云隐隐有些担忧,害怕叶三段领悟偏失,误入歧途。

    凌云放心不下,极速运思,希望能找出良策,不让叶三段受他无心的鼓惑。想了许久,还是一无进展,忽然一句话冒出:“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

    凌云像是落水者抓到一根浮木,心中一松,宽慰自己道:“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复杂,万变不变,大道其中。”

    第二卷 走出顾渚山 第七十五章 杜撰功法

    凌云长嘘一口气,不再多想,偏头向叶三段看去。只见他专心致志,沉迷依旧,在自己构筑的宽广无边的武学世界里淌洋,一时间看不到出路的尽头。

    叶三段嘴角微动,还在自言自语,只是声音小了许多,几不可闻。凌云担心他胡思乱想下幻入困境不可自拔,于是放出神识,细细聆听。

    “假如实是金,则虚为火,金生水,火生土……。假如……,假如……。五行交替,虚实变化万千,可是孰实孰非呢?五行中孰多孰少呢?阴阳间为何是‘s’形分隔?……”

    说着说着,叶三段渐渐出声微弱,最后闭口缄言,神游物外。凌云无奈地收回神识,看着他直挺的腰杆,半白的发丝,孜孜不倦的神情,心生感慨。他年岁虽高,但对修炼的探索与执着,比年青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自己学习的楷模。

    武者修炼到高深境界,功力不比筑基期修士的法力差,只是没有法力那般神奇,他们的寿元也能达到筑基期的160年,但他们要想更进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修真者,却千难万难,难如登天。

    在亿万武者里,由武入圣,结成内丹,修成正果,从此踏上修真的道路的人,凤毛麟角,万数中难成一人。叶三段本是天纵之资,极有可能在亿万恒沙磨砺出一粒璀璨的宝石,谁料天意难测,当初一念之差,险峰变天堑,纵然志比天高,也无法力顶泰山于危卵之上。岁月无情,情意无限,区区160年又怎能燃尽他与爱侣的甘苦情缘,他梦想有一天能与爱侣共同结丹,比翼双飞直至天荒地老。

    凌云对自身的修真信念都无法真正明白,又怎能体会叶三段的鸿雁之志,不过眼前的一切,还是令他感同身受,不由得心中默默祈祷:“神呀,你可千万不要让他想入非非,坠入黑暗深渊,无法抽身而退。我没错,他也没错,即使有些许不妥,您大人有大量,就独自包容承受吧。”

    在地球,受国家教育的他是位无神论者,对妖魔鬼怪恐惧深埋心底,从未引发,对神仙之流更是敬而远之,少有诉求,即使有,一次也没有获得应验。而今来到这个神奇古怪的世界,凌云对神仙也是将信将疑,所以说起话来,率性而为,口气很难虔诚。

    凌云只求心安,草草了事,知道于事无补,但实在无能为力,希望他吉人天相,自求多福。

    叶三段五识关闭,丢下凌云置之不理,对这样一位不付责的主人,凌云又能耐他何。未经主人的充许,凌云不便随心所欲,正襟而坐,环顾四周,屋徒四壁,难有入眼解闷之物。

    百无聊赖之际,凌云灵机一动,想起一事,赶紧取出一枚空白玉简,把太极拳的精要输入其中。

    为了让太极拳在两极星也能威名远扬,凌云别出心裁对它进行了包装,心想演练这二十四路的人物一定要包含三个字,酷、帅、威,让人见而生喜。凌云自觉长得还行,却有自知之明,离这三字相去甚远,还须努力。

    根据自身的体形,改头换貌,一张近乎妖艳的俊俏面容,乌黑光亮的长发夹有两缕白发,衬托出宛若璀璨星辰的双目,仿佛可以洞穿宇宙,外加三缕长须,道骨仙风,威风凛凛。

    身着一袭白色道袍,前襟绣着一个“道”字,背后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太极八卦图,站在通天的山峰上,仙雾弥漫,四周琼楼玉宇若隐若现,尽在脚下。

    长发无风自束,随着身形飘舞,目光如电,拳劲脚风所到之处,风起云涌,光莹蒙蒙。打到酣处,天地变色,异象骤起,气雾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光球,笼罩着他,脚下太极浮现,明暗交替,光影虚幻。整套太极拳打完,天降金光,祥云七彩,仙乐飘渺,云破天开,景中人物气定神凝,光莹氤氲,飘飘欲仙。

    创造完毕,凌云如豪饮仙酿三千觥,陶醉不已,如沾染仙气,不知人世间几时休。良久,如痴如醉的他才不舍地退出。

    凌云渐渐清醒过来,一个更大的难题又摆在面前,红花也要绿叶相衬,一套绝好拳法也要相应的内功心法配合使用。

    凌云愁在心里,苦在脸上,好在自从进入修真后,深藏在脑海里的知识全都忆起,巨细无漏,曾经在地球上从网上查得的资料过目不忘。

    绞尽脑汁,元神也隐隐发热,险些虚脱,凌云才杜撰出并不知晓的太极拳内功心法。以部分晦涩深奥的《道德经》作为开宗立意:“道可道,不可道……”,

    以太极理论为主, “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以五行理论为辅,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想到这里,凌云灵光一现,把《五行真经》里有关的法诀参杂其中,虚虚实实。

    功法框架合理,内容丰富,大体完成后,劳神的凌云疲惫不堪,却不敢就此高枕无忧。药不能乱吃,内功心法更不能胡编乱造,贻害他人则罪不可恕。凌云战战兢兢,反复推敲,直至找不出一点破绽,觉得即使自己修炼也无大碍,这才善罢甘休。

    总算完成了,凌云心力交瘁,长出一口气,见叶三段还未出定,再取出一枚空白玉简,把它复制一个,手掌光芒微亮,轻轻抚过,在表面刻上《太极拳经》四个上古字体。

    凌云闭目养神,恶补太极知识,细研习之,以应对可能的提问,不知不觉身心投入,受益菲浅。

    忽然,一道柔和的目光把凌云换醒。原来叶三段魂归神还,恍然而醒,一脸歉意地看着他,见凌云睁开双眼,柔声说道:“愚叔这个主人竟然自顾自的,把贤侄置之不理,实在愧疚,请贤侄不要见怪,贤侄想必有些累了,愚叔这就带你到客房休息。”

    凌云连忙挺直坐正,说道:“不碍事,段叔求知之心热切,一寸光阴都不愿浪费,让晚辈汗颜,小侄正以您为榜样,心中默学,也小有收获。”

    说完,把一枚玉简放在他的面前,恭敬说道:“这就是师门的功法《太极拳经》,还请段叔一读,指点小侄一二。”

    叶三段呵呵一笑,朗声道:“看愚叔这记性,贤侄不提,差点又忘了,唉!老矣。”

    说话间,一只手往怀里摸索,取出一枚白色玉简,光润晶莹,却没有任何文字,但一看就知是个古朴之物,不舍地对凌云说道:“这个玉简里面就有《五行拳经》,贤侄认真钻研,应有斩获。不过,愚叔只此一份,贤侄可自行复制,明天可要把它还给愚叔。”

    第二卷 走出顾渚山 第七十六章 远古壁画

    凌云嘴角微咧,稍显欢喜,连忙伸双手去接,抽手间,只觉叶三段不由自主地一紧,但随即松动。凌云身形一滞,不慌不忙,心下却暗喜:“此玉简于他定是珍而重之,此时此刻,任他想反悔也骑虎难下,呵呵。”

    玉简里的内容,叶三段早就背记于心,滚瓜烂熟,但几十年来贴身而放,视若如珍,闲暇时取出摩挲专研,已成习惯,渐渐有了感情。乍一送出,依依不舍,本能的手中加力握之,直至凌云缩手才恍然,只好顺水推舟,往凌云身前送去。

    脱手的一瞬间,叶三段反而坦然,不再牵挂,爽朗说道:“贤侄伤势初愈,又和愚叔大战一番,还得多多休息,那愚叔先送贤侄回客房吧。”

    说完霍然起身,转身往大厅右边的偏门走去。凌云正有此意,顺从地跟随其后,亦步亦趋。

    叶三段与凌云一般心思,急于知道玉简里的内容,不再多言,大步流星,匆匆穿过一条木走廊,来到相邻的一栋楼房。

    叶三段推开房门,凌云快速瞥了一眼,面积不大,十几平方,陈设简单明了。一张木床在屋内里处,两面靠墙,对面窗台下放着一张木桌,两把椅子,旁边一个高几,上面放着一盆耐旱的植株,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叶三段也不进去,依门而立,转过身来,淡淡对凌云说道:“愚叔住在最东的楼房,如果有事相询,就到那找愚叔。”

    凌云恭敬地应道:“谢谢段叔,今蒙相留小侄感激不尽,多有叨扰,无以回报,心中已然不安,哪敢再给您添乱,小侄会照顾自己的。”

    目送叶三段离去后,凌云轻轻掩上房门,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来到床边,盘膝坐上,取出玉简。也不知流转过几人之手,有多少次的抚摸,它滑不溜手,凌云无心细看,急急放出神识。

    与之前见过的玉简全然不同,没有提纲宗义,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功法心经,只有一幅幅远古壁画,色彩斑斓,因年代久远而暗淡无光。壁画虽然古朴,却完好无损,无残缺削落,人物景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凌云只觉脑袋轰然,霎时间,被这些鬼斧神工的图画震撼得魂飞魄散。一幅幅画面从眼前掠过,神交识感,熟悉而又陌生的亲切感受在心田流过,只想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变小,再变小,凌云感觉自己化作一阵轻烟,进入壁画中的远古荒蛮世界,以第三者的眼光亲身体会其中的一切。

    凌云眼睛一花,画中景象先是片刻模糊,接着,越来越清晰,颜色愈来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