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华夏帝国 > 华夏帝国第9部分阅读

华夏帝国第9部分阅读

    声,刀直劈而下,那鬼子啊的一声,整个脑袋被砍了个窟窿。

    一个鬼子端着刺刀,绕到了刘义的身后,趁着刘义不注意的当口,往前一冲,那刺刀正刺中了刘义的腹部,刘义啊的一声转过来,大刀一挥,那鬼子的头,顺势就滚到了战壕里。

    陈庆在一边看到刘义受了伤,大喝一声,分开两边的鬼子,向着刘义跑来。刘义用手捂着腹部,鲜血直流,浸红了他的衣服。他骂道:“狗日的倭寇,竟敢北后偷袭。”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不要让倭寇跨过鸭绿江

    陈庆跑过来,扶着刘义道:“老刘,你没事吧。”

    刘义微微一笑,挣扎着要想坐起来:“你放心,我死不了。”

    一个鬼子挥舞着日本军刀,向着陈庆砍来,刘义也不知道那里来的力量,奋力将陈庆推开,使出了浑身之力,挥刀挡住了那个鬼子军官砍来的一刀,但由于负了伤,已经没有多少力气,虽然架住了砍过来的刀,但刀被日本刀挡了回来,正好砍在他的肩上,顿时血流如注。

    陈庆大喝一声,挥刀向前,向那日本军官砍去。那军官刀法甚好,左挥右格,只几下,陈庆的身上已经中了几刀,好在他身形移动得比较快,日本的军刀锋利,走的是轻灵的路线,所以,陈庆只是受了些皮肉伤。

    日军军官看到陈庆受了伤,将手中的刀收了起来,得意的在那叽叽叽喳喳的叫唤,陈庆并不懂得日语,看到那个军官说话,知道在辱没自己,气不打一处来,刀光闪处,大刀又劈向了日军军官,日军军官,将身一侧,架过他的刀,用手一扣一带,只听得啪的一声响,陈庆手中的钢刀被那军官打落在地,陈庆一惊,还没有回过神来,日军军官已经飞起一脚,将他踢到在地。没等他反应过来,日本军官的刀,已经顶在了他的胸前。并咕咕的说了一大通日语。

    陈庆骂道:“你个狗日的,要杀便杀,废什么话呀。”

    那日本军官说罢了,对着陈庆就举起了刀,陈庆把眼睛一闭,就等着受死。就听到“呯!”的一声枪响,一股鲜血从前面喷过来,弄得陈庆满脸都是,那个军官像一个木桩一样,倒了下来,陈庆在一细看,只看到眼前的这个日本军官,眉心上已经被打穿了一个大洞。

    陈庆看到他倒了下来,一跃而起,将他掉落在手中的日本军刀拾在手上,快步来到刘义的面前,看到刘义满身是血,他着急的道:“刘大哥,刘大哥。”

    刘义笑了笑道:“陈大人,你是第一次叫我刘大哥,可我还想你叫我老刘,多亲热呀。我是回不去了,我最大的幸福是,没有战死在朝鲜,而是倒在了自己的国土上,你看,鸭绿江多美呀。”

    陈庆道:“是呀,鸭绿江好美。”

    刘义道:“我怎么看到鸭绿江的江水是红色的,哦,那一定是我的兄弟姐妹们留下的,他们的血,染红了整个江水,他们在呼唤我吧。”

    陈庆道:“刘大哥,你一定会没事的。”

    “哇!”刘义抱着陈庆,吐了一口鲜血,整个身子往前一倾,对着陈庆道:“兄弟,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陈庆哭泣道:“刘大哥,你说吧。”

    刘义道:“把我安葬在这里,我要和兄弟们在一起,我要看着你们把倭寇赶过鸭绿江去。兄弟,如果倭寇从我身上踏过去,我要你把他们赶回去。”

    陈庆道:“刘大哥,你会没事的,只要有我在,我一定不会让鬼子跨过鸭绿江。”

    刘义欣慰的笑了一笑,把头一歪,倒在了陈庆的怀里。

    马山从后面赶了过来,刚才他看到那个日军军官和陈庆比试刀法,日军军官已经将陈庆打倒在地,正准备举刀要砍,他看到陈庆有危险,举枪射击,将那个日本军官打倒,这才冲了过来,跑到了陈庆的身边,对陈庆道:“大人,你没事吧。”

    陈庆道:“刚才那一枪是你打的。”

    马山道:“嗯,我看到你有危险,大人,我们又打退的倭寇的进攻。”

    陈庆拉着马山的手道:“兄弟,谢谢你。”

    马山看了看陈庆怀里,好半天才看到是刘义,刘义可是一个老兵,脾气倔强一些,但对他们这些新兵还是比较好的,由于马山枪打得准,所以,深得刘义的喜爱,刘义在各方面对马山都很照顾,如今看到他倒在陈庆的怀里,马山抹了一下眼泪道:“刘大哥,你走好,我一定会为你报仇。”

    陈庆道:“哭什么?我们的眼里没有泪水,只有复仇的火焰。”

    日军的又一次进攻被打退了,陈庆与马山两人,挖了一个坑,把刘义的尸体埋在了里面,马山一面合土一面道:“刘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多杀倭寇,为你报仇。”

    陈庆道:“刘大哥,你安心的去吧,这里,有很多的兄弟陪着你,还有被染红了的鸭绿江。”

    马山道:“大人,我们坚守一天了,怎么其他地方没有动静呀,你看看。”他指着周围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对陈庆道:“我们从平壤撤下来的三十多人,现在就剩下我们十来个了。”

    在陈庆的周围,十余个清军士兵,手握着枪,他们脸上身上都满是血,也分不清是鬼子的,还是他们自己的。

    陈庆道:“为了国家,这些兄弟都是好样的。”

    经过一天的激战,守卫在虎山的清军,建制已经被打乱了,每个营都死伤惨重,头目、哨长大都牺牲,在壕沟里的士兵,他们人各为战,只要看到日军上来,举枪就打。冲到近了,挥刀就上,全无章法,个个都杀红了眼。正当他们准备再次迎击日军进攻的时候,传令兵跑了下来,要求壕沟内的士兵,全体后撤。

    陈庆一手拿着德国造的毛瑟枪,一手拎着那个日本军官的刀,听到后撤的命令,气愤的道:“怎么又是撤退,从平壤,一直撤到鸭绿江边,还要往回撤,再撤,后面可就是咱们大清国的国土了。”

    马山在旁边道:“大人,怎么又撤了,我们虽然伤亡很大,但你看日军,死伤也不少,我不想撤,弟兄们都战死了,我不想活着回去。”

    陈庆叹了一口气道:“山子,军人,就要服从命令,我也不想撤,这样撤回去,我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弟兄。”

    旁边的几个清军士兵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以后,对着两人道:“上面有令,马上撤退,你们还磨蹭什么,还不快走,要给倭寇当俘虏呀。”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虎山失守

    陈庆听到,一把拽住了马山道:“山子,我知道你不想撤,我何曾想撤,到平壤,我们哨,整整一百人,现在就剩下哥几个了,你以为我想撤呀,但是,我们要撤回去,重新召集人,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两人齐刷刷的站在刘义的那个小土堆前,陈庆跪在地上,马山也跟着跪在地上,陈庆流着眼泪道:“刘大哥,军令难违,我们就要撤出虎山了,但我答应你,今生今世,我以倭寇不共戴天,终有一天,我一定会跨过鸭绿江。把倭寇赶回东洋去。”

    马山道:“刘大哥,我马山发誓,我一定为你报仇,像对待猎物一样,将倭寇一个一个的干掉。”

    两人抹着泪,跟随着大队清军,离开了虎山阵地,他们刚刚离去三分钟,日军的火炮,又对着虎山进行狂轰滥炸,士兵们再一次向虎山阵地发动了冲锋,当他们冲到虎山的时候,发现,等着他们的,只是一个空空的阵地。

    聂士成带着本部兵马,且战且走,日军攻占了虎山,并不追赶,而是在虎山巩固阵地,第三师团长桂太郞跟随日军大队渡过河来,来到虎山上,视察了一下清军的阵地,对着身边的参谋人员道:“守卫在虎山的清军聂正成部,一共有多少人马?”

    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答道:“乃是清军聂士成部,约有两千余人。”

    山县有朋来到聂士成部的炮兵阵地,看到炮阵地的一角,散落着无数的炮弹,心中诧异,对着众将道:“适才我军攻占虎山之时,用加农炮对清军的炮阵地猛攻,初时看到清军尚有抵挡之力,并以炮击我军渡河部队,使我军受损严重,后来为何不发炮,我以为他们是炮弹没有了,而这里却有这么多的炮弹,他们为何不炮击我们。”

    这时候,一个日军士兵跑了过来道:“报告阁下,我们检查,这些炮弹,都只是弹壳和弹头,并没有火药。”

    桂太郎道:“有弹头和弹壳,没有火药,怎么可能?”桂太郎感到不可思议,他紧走几步,来到了那一堆弹药的旁边,只看到几个日军士兵正在用脚踢那些炮弹,只见那些炮弹分成了两截,一边是炮弹头,一边是炮弹壳,果真像那个士兵说的一样,中间并没有火药。

    大迫尚敏百思不得其解,对着桂太郎道:“师团长阁下,我一事不明,这些清国军人,是用这种炮弹和我们打仗吗?这种炮弹,怎么能发射出去。”

    桂太郎道:“敌人的军火出现了问题,所以,他们起初对我们开炮,后面,由于炮弹不济,所以,我们才得以攻上虎山,要不然,大日本帝国的士兵,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立见尚文道:“清军弹药不济,兵无战心,那里是我大日本帝国的对手,将军阁下,我们应该趁胜追击,巩固战果,撕开鸭绿江防线的口子。”

    桂太郎道:“立见君,我们要突破的,不止是鸭绿江防线,而是奉天以及整个清国人的防线。”

    在场的日本军官听得,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传令兵飞骑而至,来到桂太郎的旁边,翻身下马,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师团长阁下,山县阁下手谕。”

    桂太郎接过山县有朋的手谕,上面要求,他一面巩固阵地,一面集中火炮,向九连城方向移动。集中所有力量,将九连城这座清军在鸭绿江边的最后防线攻破。

    九连城,驻扎着当时清军最精锐的淮军铭字十二营,全部装备了德式枪炮。铭字营因前任统领刘铭传而得名,现刘铭传年事已高,由他的侄子刘盛休担任统领,由于该军在剿灭捻军的战斗中,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故而宋庆调整防守的时候,把十二营的淮军,放在了重要的九连城。

    刘盛休驻守在九连城,听到虎山方向炮声连天,不断的派出探骑向虎山方向侦察,探骑屡屡回报,虎山聂士成部与日军杀得难解难分。刘盛休想率军出九连城支援,部下部下营官刘铭德劝住道:“大人,整个鸭绿江防线,当属九连城最为重要,如果你贸然出兵,去解虎山之围,那倭寇狡诈无比,万一他们趁着城中空虚,重兵来攻,那该如何?”

    刘盛休道:“虎山乃是九连城的屏障,如果虎山一失,则九连城门户大开呀。”

    刘铭德道:“大人,你的职责是坚守九连城,这里是整个鸭绿江的防线屏障,如若有失,朝廷责怪下来,你可戴担不起,救那虎山,就算成功,也是聂士成的功劳。”

    刘盛休道:“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同心同德,共抗倭寇,彼军即是我军。那里分什么你我?”

    刘铭德道:“大人息怒,你只不过是淮军铭字营的统领,任务只是坚守九连城,虎山守得住,你并无寸功,若你率军驰援虎山,守住了虎山,而失了九连城,则是本末倒置,对于整个战局来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已。至于虎山被倭寇攻击得紧,自有统领宋庆指挥整个战局,与你何干。”

    刘盛休在屋中来回踱步,迟疑不决。正在这时,骑探来报,说有一队人马,正从九连城与虎山中间,向虎山方向移动。

    刘盛休急问道:“是敌军还是我军。”

    骑探道:“只是远远的看到大队人马,分不清是敌是友。”

    刘铭德道:“必是倭寇无疑,如今,虎山正被倭寇攻击得紧,不可能是虎山的人马,依克唐阿的军马在安平河口一带,也不可能过来。大人,附近没有我们的队伍呀。可向敌人炮击,一来有效杀伤敌人,二来也好像虎山方向报信,他们的旁边,又出现了倭寇的部队。”

    刘盛休道:“敌我未明,不可炮击。”

    刘铭德道:“大人,如今虎山一线吃紧,我们的正面却只有少量的倭寇在进攻,如果不整出大动静来,怕宋大人责怪我们抗敌不力呀。”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刘家子弟

    刘铭德乃是刘盛休的本家叔父,刘铭传的远房堂弟,虽然只是营官,但在军中,却以辈份见长,所以,刘盛休有时也不得不听他的建议。刘盛休狠了狠心道:“罢了罢了,你且过去,命令炮营开炮,然后多派出探骑,侦察安平河口及虎山一带的动向,若有军情,马上回报。”

    刘铭德叫来传令兵,命令炮营向发现的那一队人马炮击,到撤退的时候,刘盛休都不知道,他炮击的,正是宋庆派来支援虎山的毅军,这支毅军由马玉昆带领,本来是驰援虎山的,跑上却遭到了自已人的炮击。

    刚刚布置下去,就有探马来报,日军已经攻占了安平河口,大队人马已经渡河,依克唐阿已经退到了宽甸一线。

    刘盛休大惊,依克唐阿防守的安平河口一旦失守,那么,九连城的左翼屏障全失。现在,就只关注九连城的右翼虎山,如果虎山一失,九连城就像断了又翅的大鹏,纵有万千能耐,也不能展翅高飞了。

    刘铭德始终没有把炮击自己友军的事情告诉刘盛休,他只把聂士成从虎山撤走的消息告诉了刘盛休,并告诉刘盛休,日军从安平河口和虎山两翼向九连城移动。而且,正面日军的攻势,越来越猛。

    刘盛休打开地图,十分的忧虑,他对刘铭德道:“现在,我们的左翼依唐克阿所部,退至宽甸,右翼的聂士成部,放弃了虎山,沿着嫒河退走凤凰城,我们现在成了孤军。”

    刘铭德道:“大人,现在正面倭寇的攻势越来越猛,我们旁边的友军,大都往后撤退了,你看我们、、、、、、。”

    刘盛休看了一眼刘铭德,无可奈何的道:“是呀,现在就我军孤守在九连城。但我们是淮军,只要我们坚守住,宋大人一定会发兵来救我们的。”

    刘铭德道:“据探骑回报,安平河口的倭寇从左面而来,约有万人,虎山一线的倭寇,也有万余人,我们正面,也有大批的倭寇,三路倭寇,有三万之众,我们虽然号称十二营兵力,实则只有十营,不中五千人马,这点兵力,如何能抵挡得住倭寇的大军,大人,我们还是撤回凤凰城,找宋大人商议退敌之策吧。”

    刘盛休道:“你是说,放弃九连城?”

    刘铭德道:“如今,倭寇已经渡过了鸭绿江,我铭字营孤军一支,倭寇从三面合围,我们有被包围的危险呀。趁现在,倭寇还没有形成包围圈,我们应突围而走。”

    刘盛休一拍桌子道:“我们是淮军中的精锐呀,倭寇还没有大规模的进攻,你就要让我放弃九连城,不能,我要与九连城共存亡。”

    刘铭德道:“大人,你要与九连城共存亡,可你忍心看着这么多刘氏的宗族子弟与你一块儿共存亡吗?”

    现在的这支铭军,已经不是当年剿灭捻匪的那支铭军了,当年的那些军人,大部分已经解甲归田,新进这支军队的,大部分是刘家的宗族子弟,自平了捻匪以后,很多少都没有上过战场,虽然装备得有新式的洋枪洋炮,但要打起仗来,没有以前刘铭传的那支铭字军厉害。

    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只要抱着必死的决心,敌人是寸步难行。刘盛休一听到刘铭德说这支军队大多是刘氏宗族的子弟,一想到自己不远万里带他们到东北,却要让他们毙身于白山黑水,其心所忍。但又想到,这战与不战,关乎着国家的重担,他还是下不了决心。

    刘铭德看到刘盛休有一丝的动摇,劝道:“大人,此非我铭军不勇,而是两翼已经被敌人所突破,我军变成了孤军,是友军撤退在先呀。”

    刘盛休道:“我接到的旨意是镇守九连城,即使友军撤退在先,我也不能让九连城陷落。”

    刘铭德看说不动刘盛休,扑嗵一声跪倒在地道:“大人,若不撤退,我数千刘家子弟,必然战死在九连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