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逐鼎大明 > 逐鼎大明第4部分阅读

逐鼎大明第4部分阅读

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先进思想,在这筹备粮草的一天时间内冷静思索一阵,想出一个迎敌妙计。

    __

    本书可能有许多与明朝不符合的情节,是我才疏学浅,还望见谅。

    请推荐和收藏,谢谢了。

    第三章 海盗林锋

    小小姑娘起的早,大家给点票票吧!

    ——————

    傍晚时分,韩煜和李允骑着马来到了青州城东边三十里外的一处海滩。

    韩煜在中军营房的时候就看出李允是认识海盗的,身为镇抚,官阶不小不大,出身贫微,却趁势占有大片屯田,这种贪财之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财的机会。换作平常的时候,韩煜去问海盗之事,李允肯定矢口否认,只是事关重要,若是青州丢了,自己辛苦积来的田产就彻底没了。更何况韩煜是一个通晓事理的人,在从中军营房出来后,是私下找其商议,避免了引起众人的是非。

    明朝海盗的猖獗在历史上是很著名的,嘉靖年间通敌卖国、引来倭寇的海盗汪直,隆庆年间叱诧东南亚并建国称王的林凤等等,他们在官史野闻上都留下了不少的笔墨。大明朝廷对于海盗的泛滥是恨之入骨,一律采取的是强硬措施,甚至多次借助葡萄牙、西班牙等外国势力来协同剿灭海盗。

    青州府所辖的海岸地区之所以不设海卫,是因为这片海域吃水太浅,稍微大一点吨位的船只都无法开进来,从战略位置上看不出任何价值。但是对于海盗而言,虽然大船过不来,但是小船却没问题,在整个大明东部海域能找到一处这样的落脚地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他们对此格外珍惜,行事小心翼翼,从不敢大动声势。

    据李允说,在青州海岸经常出没的海盗叫林锋,自称是海盗巨头林凤之孙,拥有一百多艘大小海船,常年活跃在马尼拉、朝鲜、日本和中国东南沿海,起初也是为了谋生存到处劫掠船只和沿海城镇。但是展到现在,似乎有了雄厚的基础,做起了四国之间的海上贸易,偶尔兼职抢劫,获益颇丰。

    林锋的爷爷林凤是明朝海史上的一篇传奇,其在隆庆年间展到海船三百艘,属众四万多人,一直在广东沿海作乱。后来明朝被迫调集水师围剿林凤,却最终让其带领少属众突围而去,转向马尼拉湾的马里斯,以残部进攻马里斯城,战大败葡西班牙水师,并击毙了西班牙驻菲律宾总指挥戈尹特,在邦阿西楠省的林加延湾建立都城,自称国王。只不过时过三年,西班牙派遣重兵攻打林凤,明朝水师也趁机参与围击,林凤久战却粮,不得不率众突围,由台湾返回潮州,从此下落不明。

    青州海岸对于林锋的船队来说,可谓是衔接南北重要的中转点。除了青州之外,南北沿岸要么设有重兵海卫,要么就是浅滩暗礁,延绵几百里都无法找到补给淡水的地方。林锋的船队来到青州通常都会用银两或货物向本地人交换淡水,所以很多青州百姓都很乐意与他交往,总算是一条赚钱的路子。也正是因为如此,青州知府韩玉成对于海盗的出没得过且过。

    既然是重要中转点,自然在百姓和官员中有联络的方法,中午从青州卫军营出来后,李允便在海盗的接头点放出了消息,约定今晚见面。

    海面上一片隐晦,久久不散的乌云让黑夜更显得阴沉,若隐若现可以看到三里外的海上停驻着一艘双桅海船。李允从马背上取下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有火石点燃,半举在空中对着海面挥了挥。不多时,双桅海船上回应了火光,一艘小船放了下来,缓缓的向岸边驶来。

    虽然韩煜知道做为海盗领袖的林锋是不可能轻易路面的,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代替而来的竟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海盗们从小船上下来后,毫不顾忌的踏着海水走上了沙滩,他们的着装虽然看上去很脏,却是上好的布缎材质,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的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了。

    为的年轻少女用一种野性的目光打量了两位大明官员,最后落在了韩煜身上。她嗤嗤的一笑,走上前竟然将一只手勾搭在他的背上,妖娆的声音说:“一看你就知道不是一个小官,怎么,也想入伙分一份红利?”

    少女的这番话让一旁的李允很是尴尬。

    韩煜和李允此番都是穿着便装,自己一个小小检校,竟然在少女眼中要比李镇抚还要有气质,真是汗颜。韩煜让少女大大咧咧的勾肩搭背,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在这种封建社会出现这样开放的女子真是少见。他镇定了一下情绪,微微笑道:“在下韩煜,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少女看着韩煜紧张的样子,更是兴趣盈然,将自己的脸凑的更近,嫣然道:“看你样子文绉绉的,却也想沾染不法勾当,大明朝真是坏得可以了。那,你可以不要以为我们不重视这次会见,我叫林宝,我哥哥就是林锋,他现在还在澳门,所以我来代替他和你见面。”

    “原来是二当家,幸会!”少女的衣衫虽然脏乱,但是却掩不住一股柔美的体香,弄的韩煜心神慌乱。

    林宝笑了起来:“什么二当家?大家都是出来走江湖的兄弟,可不分一当家二当家的。”

    “姑娘真是女中豪杰,在下佩服至极,”韩煜讪讪的笑了笑,“今日打扰林姑娘,是因为我们青州府想与各位好汉做一桩生意。”

    林宝终于松开了勾住韩煜的手,双手抱在胸前,摆出一副审视的姿态,脸上依然带着笑容:“做生意?青州这几年天灾人怨,似乎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吧,现在是要钱没钱,要货没货,和我们做什么生意呢?”

    韩煜道:“林姑娘误会了,在下要做的生意可不是货物买卖,而是指一些对你们优待的政治条件。”

    林宝愣了愣,忽然冷笑起来:“你们这些狗官,无非是想多勒索一些钱财才肯让我们泊岸,每次有官员找我们都免不了谈这些。说吧,你想要多少?”她说着,还用一种怨怒的目光瞪了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允一眼。

    “林姑娘还是误会了,”韩煜深一阵叹息,感觉林宝一副可爱的模样为何头脑如此简单。

    林宝盯着韩煜,语气仍然不好:“那你想怎样?”

    “想必林姑娘应该有所听说,山东省境内有一伙贼军正在闹事,已经攻陷了许多城池,而我们青州府即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韩煜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描淡写,以免让对方笑话官军无能。

    林宝冷哼一声:“那又如何,我还真巴不得大明朝早点亡了,活该。”

    韩煜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心中庆幸没有带上徐同知道一起来,要不然听了对方这席话,还不火并起来。他道:“林姑娘难道看不出来,如果青州落入了贼人手里,对你们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损失?大不了我们再和他们合作,无非是银两的问题。”林宝不以为然。

    韩煜摇了摇头,道:“林姑娘想的太简单了,乱贼都是农民军,他们打着的可是肃清、为民请命的旗号,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怎么会和海盗合作?正是因为大明的,才能让林姑娘的船队有机可乘呀。”

    林宝细细想了想,脸色一片灰沉,说:“你只需要告诉我,你要多少?”

    “在下已经说过了,这次交易并不是银两的问题,”韩煜说,“青州现在缺少粮食,贼兵压进,恐怕坚持不了多少时日。我代表青州府向贵船队要一批粮食和一批武器,做为购回报,青州府三个月内在此间修造一处码头和仓储,允许贵船队自由停靠和装卸货物,同时还可以免税一年在青州境内做买卖。”

    林宝皱了皱眉头,虽然她是林锋的妹妹,但平时在水寨里就是一个大小姐而已,对于海上的事务根本不甚精通,一时也断定不了这桩买卖到底值得不值得。她转过身去,对一个大胡子老头海盗问道:“愈大叔,您怎么看?”

    大胡子老头本是林锋刻意留在林宝身边做照料的,论资排辈,他都可以算是和林峰的爷爷林凤一个年代的了。韩煜开出的条件在他看来,绝对是一桩值得做的买卖,这可是意味着他们这些海盗在青州府是受官方认可的,更何况青州虽穷,但一年的免税生意依然是有市可造。

    “大小姐,这单子可以做,但是口说无凭,还得谨慎点。”愈大叔回道。

    林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韩煜:“你说得这么多,万一耍赖怎么办?”

    韩煜早就料到如此,他不慌不忙的从衣袖中取出一张印有知府官印的字据,说:“这张字据是青州知府的亲笔,上面写着青州府与贵船队交易的内容,如果我们反悔,以各位英雄在官府的势力完全可以有办法将它送呈京师,勾结江洋大盗可是死罪呀。”

    林宝接过了字据,看了一眼后就递给了愈大叔,在看到愈大叔点了点头后,道:“那好吧,我就相信你一回。”说完,带领手下准备返回小船。

    “喂喂,林姑娘,等等,”韩煜立刻叫了起来。

    林宝回过头,看着韩煜:“干吗?你看上本姑娘了?”

    韩煜自诩自己江湖经验浅薄,却没想到这为林大小姐比自己更菜鸟。他叹了一口气,说:“林姑娘,既然你同意做这桩生意,那么你也得先给个详细的货物数目,万一你送来一袋粮食一柄刀就当做交易,那我们可是有口难辩了。”

    “那你想要多少粮食。”林宝努了努嘴,问道。

    韩煜思索片刻,说:“粮草五千石,火绳统五百支,火药和铅弹一百箱。”之所以与海盗做武器交易,就是看中这些人常年游走大洋,能够筹集火器,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弄到西洋最先进火器的。

    “嗯,我想想,好吧,就这么决定了,但是可能需要三天的时间运过来,我只负责将他们运到这里,你们自己派人来搬走。”林宝犹豫了一小会儿,一口答应了下来,在她看来,似乎五千石粮食和五百支火绳统并不是什么大数目。

    然而,林宝的话刚说完,愈大叔立刻惊慌起来:“大小姐,五千石粮草也就罢了,五百支火绳统可不是小数目呀,要知道一支火绳统在行内的价格最贵可达到一百三十两,虽然现在我们有五百支火绳统的储备,但是也不能说给就给呀。”

    其实韩煜提出五百火绳统的数字,是希望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有一个很高的基数,没想到对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心中大喜不已。他立刻上前一步,对愈大叔道:“这位好汉,林姑娘既然是代表林大龙头来与我青州府交涉,她既然一口答应了下来,可见是豪爽之人,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各位好汉愿意在江湖上落个失信吗?”

    愈大叔脸色焦灼,一时哑然,重重叹了一口气后,转过身去。看到愈大叔不再说话,林宝也只好咬下了牙,道:“不就是五千石粮草和五百支火绳统嘛,你当我们给不起吗?就这么定了,后天下午你派人在这里接货。”

    在林宝带着一众海盗搭上小船回到双桅大船离去后,韩煜忍不住兴奋的叫了出来:“太好了,有了火器,一帮农民何足惧哉?”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允走了上来,脸色很是不好看,责备道:“韩检校,虽然你舅舅是知府,但是你怎么能随便答应他们免税一年在青州做买卖?还说什么修建一座码头,我们来时可没跟知府大人说过这些呀?”

    确实,郑玉成勉强答应与海盗做这一场交易,但是开出的条件仅仅是允许一年之内让海盗自由停靠在青州海湾。韩煜却认为这个条件有跟没有完全一样,海盗勾结青州大小官员在这里自由停靠都有好几年了,这种交易筹码根本就没有重量。当然,他擅自开出这些额外的条件,也是有自己的目的。

    他笑着拍了拍李允的肩头,说:“李镇抚稍安勿躁,我韩元晦向你保证,这些事情不会出任何差池,而且只要李镇抚替在下保密这件事一段时间,事成之后,我敢担保好处绝对不会少的。”

    李允能从一个平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爬到镇抚这个位子,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他也看得出在青州修建码头与海盗长期合作其中是有利可图的,只是这种事情如果做的太明目张胆,风险实在过大,有钱和有钱没命花可是两码事。

    看着李允面有难色,韩煜又自信的笑了笑,说:“李镇抚你就安下这份心吧,出了任何篓子,由我姓韩的一人承担。”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别乱咬人。”听到这里,李允总算是收了收心眼。

    ————

    努力码字,努力更新,大家努力看哦!

    谢谢谢谢!

    第四章 临时升职

    海盗们很守约,说好三天的时间没有任何迟疑,将韩煜所要的货物都送了过来。这让韩煜隐隐猜到了一个信息,林氏海盗在山东附近肯定有一处据点,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将东西送来。

    在见到粮草和火器后,郑玉成和徐盛等诸位青州官府大员都喜出望外。五千石的粮草虽然不多,但足够军队勉强支撑十数天,更重要的是有了火器的支持,守城起来自然会更镇定几分。只不过,郑玉成和徐盛对于胜算仍然甚是没有把握的,毕竟两千不到的兵力要面对的可能是超出几十倍的敌人。

    第三天的下午,韩煜在舅舅的书房找到了郑玉成。郑玉成这几日忙于处理青州治下其他城镇的求兵文书,已经是心神俱疲,本来不多的黑被银白色吞噬的干干净净。看到外甥的到来,他勉强露出了一丝亲切的笑容,用早已干涩的声音招呼道:“是元晦呀,来,坐吧。”

    韩煜看着舅舅操劳的神色,心中很是不忍,便直接切入正题:“舅舅是不是还在为守城感到忧心呀?”

    郑玉成苦涩的笑了笑,说:“是呀,虽然有了粮草和火器,但是两千兵力无论如何也守不了多久呀。这几天青州府治下一州十三县的求兵信笺是一封接着一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们。”

    “舅舅,元晦今天来找您,就是为了这件事,其实元晦已经想到了迎敌之策,”韩煜语气稳健的说。

    郑玉成对于韩煜这几天的表现甚感欣慰,着实的看出了外甥的领导才华,听到韩煜有迎敌之策,顿时精神起来,问:“元晦有何妙计?”

    “妙计算不上,只是元晦在这段时日研究出一套适用于火枪的步阵法,如果能够熟练运用这套步阵法,五百支火枪甚至可以抵挡五万之众,”韩煜带着几许得意的说着,当然他所说以五百火枪地方五万之众,那是在理想条件下的假设而已。

    郑玉成甚为惊讶:“什么步阵法,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其实韩煜所说的火枪步阵法,就是一种三队人的轮番射击,借用的是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三段合击。当然,这种三队人轮番射击并不是织田信长创立的,只能说他是运用的最巧妙之人。早在西方殖民踏上美洲的时候,这种三段式射击就被明了,与织田信长三段合击不同的是,西洋人在射击的时候射手只是一个人,但准备了三支枪,每射击完毕一次就将空枪交给仆人添装子弹,然后拿起第二支射击,形成了一种循环不间断的攻势。

    通常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大明火枪军队采用的是方阵排列射击,这种射击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力密集,有效的对正面造成强火力网。明朝的火器在当时世界可谓是顶级科技水平了,大明军队配备的三眼统、喀秋莎火箭炮、十眼统等都是具备连续性射击的火器,所以在战斗时不需要三段式射击。

    只是眼下大明国辽蓟战事正酣,全国的先进火器都调到北线,再加上连年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财力制造更多的火器,大明火器军队已经大不如前。而现在青州卫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没有火器装备,从海盗那里换来的火绳统又是最原始的火绳点燃式单火枪,只能采用三段式射击来弥补连射了。

    “没想到元晦你还会行军作战之道呀?”在听完韩煜的步阵法描述后,郑玉成大感惊奇,连声赞叹道,“真是奇才,真是奇才呀!”

    韩煜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的想法其实在明朝已经属于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