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拔剑 > 拔剑第7部分阅读

拔剑第7部分阅读

    骑成扇状排列在山脚下,左路安抚使壮威将军董闰骑马望着紧闭大门的邬堡,一向沉稳的他有些烦躁起来,自从进入兖州以来,所到之处,大多都望风而降,可是,这个田家堡却烧掉了榜文,驱逐了传送榜文的使者,拒绝归降。接连派了两个使者,都被赶了回来,并且带回了田严的话:誓不降乱臣贼子!

    董闰有些恼怒,但他明白,山寨并不适合骑兵的攻击,他只好停了下来,在山下扎下粗糙的营寨,留下了五百骑兵,其余的由鹰骑营校尉带领继续安抚其他地方,自己等候接应兵马的到来。

    这次进入兖州,左右两路安抚使,带领的都是轻装简练的骑兵,没有辎重,带的粮草也很少,全靠一路从各个地方筹措。今天,董闰又到山下观察地形,思量着接应兵马到了后,如何能攻破邬堡。

    正在此时,邬堡门吱吱咣当打开了,一群穿的基本没有护甲的堡丁杂乱的呐喊着,或拿长矛或拿弓箭,冲了下来。董闰带着一百铁骑向后退了一百步,等候着他们下来。

    或许是山脚下的铁骑人数太少的缘故,往下冲的堡丁大多脸上都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愤怒,一名明显是带队的穿着皮甲的将领,提着一根铁矛,冲在最前面。

    董闰传令向后再退两百步,一百铁骑带马又往后退了两百步,在命令下,变阵为锥形阵。

    向下冲的堡丁显然是受到了鼓舞,到了山脚下,竟然有些人队列也不整,就吼叫着向铁骑冲来。那名带队的将领急忙高声喊叫着命令退回来,那些堡丁这才迷惑不解的悻悻退了回来。

    董闰暗自摇了摇头:这些堡丁,据高守寨还凑合。他举起了长矛,下令冲击。一百骑兵以他为尖,成锥形带马持矛,伴随着助威的杀声逐渐加速,绕弯向还乱糟糟整队的堡丁侧翼撞去。

    几百步的距离,刚好使战马的速度提起来,马蹄踩起的尘土,和敲击地面的咚咚声,瞬间使刚刚还豪气冲天的堡丁,惊慌起来,带队的将领看来是有些经验,喝令堡丁下蹲,持矛排列密集阵型。可是,惊慌的堡丁和措手不及,让他的愿望落了空。

    只是眨了几次眼的功夫,高速的战马就从侧面撞进了堡丁队列里,而那些堡丁,有的还在乱哄哄竟然把长矛矛尖对向了没有敌人的正面。惊叫和惨叫混合在一起,堡丁们纷纷被踏翻和撞飞。边上的堡丁慌忙丢下手中的兵器望山上逃去,然后冲进堡门。

    那带队的将领因为整顿队列,而站在了正面,这使他毫发无伤,见到这个情况,不得不大喊着“撤退撤退”,提着长矛向山上奔去。山脚下的堡丁能动的纷纷向山上逃去。

    已经穿透了敌阵的骑兵,带马转了回来。或许是怕敌人趁势冲进邬堡,不等堡丁逃回完,堡门急忙关闭了,被隔在门外的,惊慌的拍打着门、叫骂着。还在山坡的则更加加快脚步向门边逃,虽然门已经关了,但他们觉得爬上去会更安全。。

    骑兵们勒住了马,都看向了董闰。

    董闰摇摇头:都是自家袍泽,非不得已,还是算了吧。他下令回营。

    五天后,左路接应兵马到,而使董闰大吃一惊的是,大将军冉强,亲自带领虎骑营到来。

    山脚下那些横七竖八的兵器还散落在地下,一些死去的堡丁带着各种姿势仍旧躺在那里,似乎,他们的死象被人丢弃的垃圾,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收拾。在骑兵面前碰的鼻青脸肿的邬堡,大门紧紧的关闭着,既没有人前来交涉,也没有人下来对战,因为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这些官军过些天就会灰溜溜撤走,然后再派人来招抚。

    冉强是皱着眉看着地下的死尸的,他一直不明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军队,对自己同胞十分残忍,现在他有些了解了,这源于底层百姓人命的卑贱。仍然还没有适应地位转变的他,忽然有了一些悲凉。

    冉强转头看了看跟随在旁边的马背的虎骑营校尉刘飞,吩咐道:“马上派人把这些死人安葬,人,咋就这么麻木呢。”

    刘飞诧异的看了看忽然表现的十分善弱的大将军,张开紧闭的嘴巴,蹦出了一个字:“是”,然后挥手叫过来一个亲卫,低声惜字如金的吩咐:“埋死人。”

    旁边的董闰露出了尴尬,请罪道:“末将有罪。”,陪大将军察看地形的他,有些懊恼忘记了把战场收拾一下。

    以前的冉强经常会对一些看不惯的社会现象发些牢马蚤,虽然他知道没有人听他的,可是,心中的郁闷倒是出了不少。现在,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了一种牢马蚤得到了重视的感觉,于是忍不住道:“他们也是人,而且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人,连自己同胞都不维护的人,还能指望他为国家尽心尽力吗?”

    董闰虽然没听到过民族、同胞这类词,但也还懂是什么意思。冉强的这话听在他耳里,显得十分严厉,这让他惊恐的出了一身冷汗,他急忙下马,跪倒:“末将罪该万死。”

    冉强没有料到自己随口的几句话,竟然让久经沙场的董闰吓的跪下认罪。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急忙用双手虚一抬:“快起来,快起来,我不是那个意思。”

    亲卫张亮在一边迷茫的看着这一切:大将军在沙场和在平时简直就象两个人。

    董闰这才站起来,骑上马。

    不远处,三十来个步卒忙乱着在附近挖坑,埋人。

    山寨的大门附近乱石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些百姓,默默的看着山下的官军在挖坑,掩埋他们的亲人,有的悄悄的跪下磕了个头。左边一个了望台上,几个士族打扮的人,阴沉着脸指点着山下骑马的敌人。

    或许是因为在高高在上的将军们面前干活,埋葬死尸的步卒十分卖力,很快就把死尸埋好,顺便把散落的兵器也收罗了。带队的是一个队正,可能是为了讨好在场的将领,竟然弄了块木头有模有样的插在了坟头,大概他认为下令埋人的将领和山寨有什么亲戚关系。

    冉强有了一丝冲动,他跳下马走到了坟前,张亮和亲卫、还有几个将领大吃一惊,急忙也跳下马跟了过来。

    冉强双手合十默默的祝道:[愿从此中国强大起来,愿中国永远统一,永远不再自相残杀,愿老百姓都能为做中国人自豪]。合十并不是因为他信佛,而是习惯性的被电影影响祷告的时候就这个手势了,他甚至都没想是向什么神仙祈祷。

    这个时代,正是佛教在中原开始疯狂传播的时代,周围的人见状,都以为冉强是在为死者祈祷祝福,心里暗暗惊诧。

    山上的那些百姓开始混乱起来: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高高在上的豪族为庶民祷告的,这太惊世骇俗了。了望台上,一个本来阴沉着脸的人,叹了口气,有些失落的走了下去。

    ?

    pp    {lor:f00;text-dertion:underle;}

    第19章 入兖州(二)

    冉强盘膝坐在简陋的大帐内,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营寨常常被偷袭了,比如这类没有辎重的骑兵的营寨,加上是行营,十分粗糙,仅仅是弄了些从附近砍了些木桩,当作栅栏粗略的在外面围了一圈,大帐更是简陋,除了几张坐席和几案,还有一些作战常用品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帐外,张亮和几个亲卫警疑的按剑守在帐门,他不明白大将军怎么会为了一个小邬堡,而亲自来到这个地方。当然,更让他迷惑的是,战场上的大将军和平日的大将军,完全象两个不同的人,不,应该说,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可是他迷惑归迷惑,但,长期养成的观念让他没有丝毫窥探的想法,他唯一考虑的是:保护大将军。

    冉强扫视了一下两边,这次跟随他的只有虎骑营校尉刘飞和作为接应兵马的后将军张乐。虽然范业他们苦苦劝谏要跟随,但他还是拒绝了,留下右卫将军王基为黎阳太守,防枋头,崔莲等一众幕僚暂留黎阳。

    两边,董闰恭谨的略微垂首,刘飞紧绷着嘴昂头目视着前方,张乐和董闰一样神情恭敬,只是脑袋略微抬的高了一些。从这些很容易的可以看出来,经历过政治风云的老将,和年轻气盛的将领之间的区别。冉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参加工作前后的表现,心里苦笑了一下:得到一些,总会失去另一些。

    冉强不得不问道:“你们觉得如何才能攻下邬堡?”

    两边没有答话,两个老将很谨慎,而刘飞则很沉默。

    冉强不得不点名:“明乙,你有何看法?”

    董闰忙拱手:“回大将军,此等邬堡,不足以抗我大军,以步卒攻之,一日可下,或派一营围困,断其水源,不费时日,何愁他们不降?末将唯将军之命是从。”,自昨天的事情后,他说话谨慎多了。

    冉强心里有些不满,看张乐头低了下来,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刘飞:“翼道有何高见?”

    董闰和张乐心里沉了一下,从[看法]、[高见]的区别里听的出,主公对他们有些不满。

    刘飞拱手,从紧闭的嘴巴里蹦出来几个字:“敌心已乱,等。”

    这样说话,是十分不恭敬的,听起来很有些命令的口吻,说深一点,是轻主藐上也不为过。董闰想呵斥两句,但却没有动:大将军喜怒无常,自己还是少说话为好。

    冉强倒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问:“何以见得敌军已经心乱?”

    刘飞或许从董闰和张乐的脸色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忙拱手回道:“大将军施厚恩于敌卒,末将看到邬堡之上,有主事者黯然退下,故知他们已经心乱。”

    冉强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昨天自己只是起了善心,掩埋了死尸,感慨之下,过去拜了拜,就有这个效果?

    董闰已经反应过来,忙拱手道:“大将军仁德齐天,刘将军所言极是,寨民乱,则上位者乱。”

    冉强心里苦笑了下:看来自己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起码观察就不够细。冉强点点头:“兖州左路其他地方可都已安抚?”。本来兖州就隶属于赵,冉强身为赵大将军,不存在招降不招降的说法,但,事实上,就是有些地方目光很敏锐,冉强脱离赵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大多迫于势力的,以恭迎大将军为由归降,而有个别的则以反贼为由,拒绝“安抚”。历史上,冉闵不到一年的时间,势力范围就已经达到了临江的合肥,虽然根基不稳,但这也表明,黄河以南的几个州,没有什么大的势力可以阻挡冉闵。

    董闰忙回禀道:“回大将军,兖州左路闻听大将军率军安抚,大多闻榜而归,鹰骑营已经巡抚到盖县,前临徐州界,没有大将军将令,暂扎营于沂水北岸。”

    冉强在地图上瞧了瞧,点点头。如果右路没有大的麻烦,就意味着兖州已经在掌握中了。兵锋很利,但这不代表着骑着马跑过去,把地方一占,就真的属于自己了,毕竟,游戏和现实的区别很大。他考虑着谁能替代岳山留守邺城,以便让岳山转任兖州,这里,才是岳山发挥力量的地方。

    三个将领看着冉强沉思,都没有敢再说话,大帐内寂静一片。

    兖州和豫州,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正是中国的最大平原所在地,夹在两条大河之间,东临大海,形成了少山的地势,往南和往北,都逐渐的是多山的地貌,所以称之为中州。这样的地形,一方面对农业有利,另一方面,却在防御上出现了致命的缺陷,尤其是冷兵器时代,这种缺陷更明显。

    和欧洲大片大片的平原相比,中国的地形,更复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强大王朝的每次扩张,不象罗马帝国那样一泻万里,而都很短暂。

    正在这时,张亮进来跪下禀告:“禀大将军,邬堡有使者求见。”,使者不知道现在是谁主事,张亮也就只能含糊其词。

    冉强点点头,张亮退了出去,片刻,一个士族人走了进来,跪下,伏下身子,叩头,然后抬起头恭敬的道:“将军在上,罪臣奉家主之命,前来归附。”

    冉强道:“你家主人识时务知天命,诚为可喜。回去告诉你主人,我起义兵,逐胡人,都是为了中州百姓,并没有杀戮之意。只要来归,过去之事,既往不咎。”

    使者叩头,然后道:“将军仁德齐天,我家主人感激不尽。只是我家主人对此方百姓略有恩德,他们大多依恋我家主人,所以我家主人这才建堡以安民心。我家主人尊敬朝廷,依律纳钱纳粮,百姓安乐,朝廷安心。我家主人愿意以此例,向将军纳粮纳钱,为将军安抚此间百姓。”

    冉强明白了,这是讨价还价,探探他的底细来了。邬堡的害处,他是明白的,正想法设法的趁北方大族南逃,清除邬堡,怎么可能开这个先例?于是冷冷的道:“一个小小邬堡,竟然也敢和我提要求。如果不是看在同为华夏的份上,早已屠了此堡。回去告诉你家主人,给他一日时间,如果不亲自来降,邬堡破后,让他三族不存。”,说完这些恐吓的话,不等使者辩解,喝道:“来人”

    张亮带了两个亲卫应声进来,冉强道:“赶他出去!”

    两个亲卫上前抓起有些傻的使者,往外拖去。

    田家,不属于豪门大族,顶多也就算是豪强,但,在泰山,田家也算是一方大族,方圆百里的几个邬堡,都乐意听他们的号令,周旋于官府和其他邬堡之间。

    或许是慑于冉强屠杀胡人的名声,面对官军的威胁,田家堡主田严屈服了,第二天,亲自领着一群人,带着一些酒、肉、钱前来,名为犒军,实为归降。

    天色刚刚亮,蒙山还处在一片水露当中,山间的树已经一片绿色,和其他中原石灰岩山不同,这座小山是由花岗石组成的,它连接沂蒙山区南北通道,虽然不高,但却险峻,是咽喉之地。

    田严陪伺在冉强身边,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个大将军为什么对这个不起眼的小山这么感兴趣。冉强却出神的望着这里:这就是孟良崮,一场战斗让它在中国差不多家喻户晓。虽然那场战斗人物的功过历史还没有评价,但,军事爱好者的他,却对这个地方十分好奇。周围的属下也都不明白冉强现在的想法,虽然这里位置重要,但,也不过是座小山而已,挡不得军马一围的,怎么大将军对它这么感兴趣呢?

    田严心疼的看着那边邬堡,自己积累的财物粮食被流水似的搬出来,然后分发给堡内百姓的,把他们遣散下山在周围种田,大部分被装上附近征来的马牛车,被运往不知何处。心里大骂,但却没有丝毫办法,早知道不如带着财物逃走南方了。

    看了一会的冉强,转头看到了田严盯着邬堡的表情,心里软了一下,道:“田堡主。”

    田严是个近五十的人,经历了长期的生活锻炼,虽然心疼,却明白,命比钱重要,听到冉强叫他,马上知道坏事了,自己也太大意了,如果被怀疑心有不甘,那就有性命之祸了,忙恭敬的道:“大将军。”

    冉强冷冷的道:“看起来田堡主对我心里十分不满啊。”

    田严当即汗水就下来了,恐慌的道:“属下那里敢对将军不满,属下对将军之心,虽死无怨。”,他忘了一开始他大骂官军反贼的时候了。

    冉强转了脸色,露出了温和,现在,变脸对他已经不是难事了,这就是心狠些的好处:“田堡主的忠心,我看的出来。就以田堡主为国子监副丞,兼泰山郡安抚使,招抚其他邬堡,也好让田堡主为国出力。”

    田严半喜半忧,国子监副丞虽然是个七品的官职,但,起码说明冉闵没有打算现在就杀他。但招抚其他邬堡就不好办了。虽然平日他们听从自己号令,可是,自己的例子在前,只怕他们会卷着财物逃走,那时只怕冉闵要以此为借口杀自己。他不得不恭敬的道:“大将军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五天后,右路军报抱到了已经进入南城的冉强处:右路军已经安抚完各处,进驻陈留,等候命令,具体安置官吏和详情,已经随报附上。冉强只简略的看了看,和左路差不多,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抵抗,只是把各处郡兵暂时打乱,混编,交由随军的官吏分管。至此,兖州已定。

    冉强随即赶回兖州城,书令留在黎阳的一干幕僚赶赴兖州。又书令滏口令常炜接任邺城太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