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拔剑 > 拔剑第35部分阅读

拔剑第35部分阅读

    也算是民安世平。记得父王常在府中私下说,没有岳三师就没有中原之定。冉胤一向是拿岳三师做兄长似的看待的。如今竟然还有人被父王比做岳三师,让他心里既有些不服,又十分好奇。

    “父王,他是哪里人,姓何名谁?”,冉胤终于控制不住好奇心,顾不得冉强正在想事情,询问道,他心里已经暗暗的考虑着打听到了此人的姓名出身,是不是该马上派人告诉岳大哥一声,好让他有个提防,听父王的意思,是十分推崇此人的,那岂不是要动摇到岳大哥的地位?

    “此人啊,说起来他的出身,还比不的岳山。他本是布衣……”,冉强感叹的话还没说完,门口传出了一个亲卫传报声:“启禀大王,-----门外有一布衣儒生求见。”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57章 胡(三十)

    “让他进来。”,冉强暂时停止了对那人的感叹,一个布衣儒生能有胆子直接叩门求见,想来也不是一般的人。他起了好奇,想要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这让他想起了历史上郦食其求见刘邦的事情来。

    跟随亲卫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儒生,微微的拱了拱手:“草民见过大王。”,就站在了那里。任凭堂内的人上下打量他。

    有些圆的脸庞看起来胖乎乎的,两道眉角向下弯,两只细眼随着眉毛也向下弯去,一副自然的笑脸。高约七尺,身体有些丰腴。头上戴了一顶布巾,一身的白色粗布短衣,随便的披在身上。猛然看去,恰似一个落魄子弟。

    “你有何事求见孤家?”,冉强一边在心里暗暗的劝告自己莫以衣貌取人,一边问道。

    儒生一脸的笑呵呵,旁若无人的抓了抓头巾才道:“大王祸事不远了,我是特地来帮助大王的。”

    冉胤在旁边不由得皱起了眉,对这人说这样的大话感到不屑,看他的样子也不象是多么有才能的人,莫不是想要用话来欺诈父王,以便能得到些赏赐?

    “此话怎么讲?”,冉强吃了一惊。

    年轻儒生瞅了瞅旁边有张坐席,先不答话,自己径直走了过去盘膝坐下,这才拱拱手依旧是那副天生的笑呵呵圆脸:“大王没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话吗?”

    冉胤对这年轻儒生的无礼举止越发的不满了,别说父王如今威震中原,据有四州之地,何人见了敢不恭恭敬敬。就算是去普通人家作客,也不该这般大大咧咧,径直无礼的寻找坐席来坐。他看了看冉强,却没有发现父王脸上有恼怒的神色,不仅有些奇怪了。

    冉强抬高了声音:“来人!”,看的旁边的冉胤高兴起来,心想:这种无礼的人早就该叉出去,没有让人打上几十军棍已经算是宽厚了。“给这位先生上茶。”,冉强吩咐应声进来的亲卫的话,出乎了冉胤的意料。见亲卫应诺下去了,这才带笑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家居何处?”

    年轻儒生扯了扯快有些开了的上衣,天气已经寒冷,他这样的穿法,若不是堂内有火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呵呵,大王弃军国大事于不顾,只问我姓和名,实在令人不解啊。”,他乐呵呵的脸上,却丝毫不见不解的神色。

    冉强还没答话,旁边早已难以忍耐的冉胤皱眉出言道:“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岂是你能驳问的?”,只是儒生没有被吓住,再次扯了扯上衣,满脸的不解的转向堂门:“怎么茶还没上来呢?”

    脾气本来较善的冉胤,在军中锻炼了多时,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小心翼翼,什么时候受过这等怠慢,不由得气恼起来,刚要说话,却被冉强打断了:“先生所说的黄雀之事,孤已经明白了。此事孤必会和先生祥谈。不过先生让孤想起了一个人。”

    这下连那儒生也似乎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大王说的是哪一个人?”

    “先生可曾听说过北海王猛这个人?此人不拘小节,乃举世奇才。贩卖畚箕为业,后也曾多处游学。此前曾隐居华阴,仿效蜀汉诸葛孔明故事,以待时机。”,冉强看着儒生,正色问道。

    儒生弯弯的眼里露出了惊讶,即便如此,他天生长成的脸,看起来整个脸还是笑的:“大王是如何识得王猛的?”

    我如何能不知道王猛这种五胡乱华时的出名人物,冉强心里笑了笑,却反问道:“看起来先生似乎和王猛是十分熟悉啊。”

    年轻儒生沉默了下, 然后晃了晃头看着冉强,满脸的不解:“看来大王早已知晓我的来历,真是奇怪啊,奇怪啊,大王如何对我的事情如此清楚。不瞒大王,我就是王猛。”

    “果然是景略!”,冉强内心大喜,表面却没有表露出来,真挚的道:“孤欲得景略之心很久了,不瞒景略说,前些日孤还曾派人前去华阴寻找相请景略,只是景略那时已经不在华阴了。不知景略可愿意留在孤这里,多多指教孤家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话说的正是这种事情。

    王猛似乎还有些无奈的样子,自嘲似的笑了笑:“我本以为凭借才学,能为大王建一功。既然大王早已知晓猛的来历,想必猛刚刚的说的疑虑,大王早已经有所安排了。”

    冉强觉得自己运气极好,虽然十分想问问王猛怎么忽然到了枣强,但还是先忍了下来:“景略所说的黄雀,想必是忧虑氐人和荆州桓温私下盟约,趁孤征伐襄国时,从西、南两面合击中原吧?”

    “不错,猛所说的正是此事。”,一谈到正事,王猛似乎不再粗俗无礼,难得的正经起来,“荆州桓温乃是当世俊才,做事一向深谋远虑,颇有远见。氐人苻健也非庸才。此二人看的出若是大王一旦一统河北、中原,他们哪里还能坐的稳,吃的香呢。私下相交势不可免,只要大王西南有所疏忽,他们二人必定联合出兵向侵。”

    “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景略所说与三师想的一样。孤已令洛阳张温严加提防。孤另还特派了参军张乾镇守南阳,防备荆州之兵。”,冉强点了点头。

    “大王说的三师可是如今任邺城内阁大学士的岳山岳三师?”,王猛满脸的笑呵呵,不谈正事了,顿时就变的随意起来,见冉强点头而笑,先拿起亲卫送上的茶喝了一口,这才正色道:“猛久闻岳大学士大名,一直想要倾心相交,听大王这么说起来,果然名不虚传,猛若到邺城一定前去拜望。”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58章 胡(三十一)

    “三师与景略都是天下奇才,孤能得三师、景略所助,乃是上天降幅也。-----胤儿,还不见过先生?”,冉强一时高兴,转向了旁边一直默默不语坐着的冉胤。

    冉胤已经从交谈的话里知道了面前这个人,就是父王特地派人千里迢迢去寻找的人。为此不惜建立了一个什么探马司,他哪一点比得上岳山大哥?粗俗无礼,穿的象个落魄之徒,只是偶尔才有点正经罢了。但父王的话他不敢不听,不得不从坐席上站起,作了一礼:“胤见过先生。”

    王猛不再大大咧咧,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起身还礼:“多谢公子。”,接着转向冉强拱手正色道:“刚猛一时无礼,试探大王礼贤下士之心,请大王勿罪。”

    冉强笑道:“不妨,景略本是奇才,如此谨慎也是情理之中。”,大多异才能士行事,都不同于常人,象岳山那样的彬彬君子正经的,真是少之又少。见王猛重新坐了下来,才接着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孤听闻景略一直隐居在华阴,孤曾差多人前去寻访,却不知景略如何会在枣强?”

    王猛又扯了扯外衣,脸上笑的很有意思:“大王处定四州之时,屠戮羯胡,猛虽远在华阴,但曾听说过。不瞒大王说,当时猛对大王此举十分不解,那时邺城四周皆敌,诸胡环伺。正该是收取人心的时候,大王却用此猛烈手段,只会让诸胡惊惧而合纵。好在大王有岳三师为助,用离间之法,使石氏相互猜忌,难以和心为患。安抚民众、息兵养民。岳三师真是奇才。”,王猛脸上的感叹之色毫无虚伪之意。

    听到王猛夸奖岳山,旁边的冉胤高兴起来,忍不住插话道:“岳山大哥确是奇才,胤佩服的紧。”

    王猛呵呵笑着:“公子说的不错,猛也是佩服的紧。-----邺城前些日子传出流言,说大王欲和桓荆州联兵向西,攻打关中,猛就猜大王必定已经决心扫荡河北,一举而定冀、幽。开始猛一直不解,大王为何会在隆冬不便用兵之际,出兵攻打石赵,直到猛听人言传清河羌人姚襄亲自入邺城拜见大王,这才醒悟-----想必羌人已经投靠大王了。”

    冉强见王猛举着茶盏喝水润口,接话道:“果然没有瞒过先生双目。”

    “莫非姚戈仲已死?”,王猛放下了茶盏,一脸的猜测。

    冉强点点头:“正是,姚戈仲染病日久,确已经在不久前病死。”,若说以前他对王猛只是因为历史上的名声而看重的话,现在已经从慕名,变成了敬服,几句话下来,王猛的思虑敏捷已经表现出来了。

    王猛道:“原来如此。猛居华阴,所学虽非大才,但也想寻明主辅佐,所以立即动身赶往邺城。不料大王已经分兵两路北征,一路如疾风扫落叶,所过城池纷纷望风而降。猛知大王必定围襄国而不攻,所以赶来枣强等候大王。”

    冉强心里不禁苦笑起来,他听的出来,这王猛一开始还真看不上自己。若非自己稳住了四州,并且所作所为不同于常规,想必王猛还依旧躲在华阴逍遥自在,等候着值得他辅佐的人出现呢。“景略何以知道孤会围襄国而不攻,亲自到枣强呢?”,他已经猜的出王猛大概已经看出了自己的意图。

    “以三师和大王这两年的谋略,怎么会做赶羊之举呢。斩草不除根,来年春又生。是以猛料定大王必定经清河拔占枣强后,从襄国北攻下常山,断了襄国退路,那时襄国石祗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石祗之辈,见利而忘忧,一定不会放弃襄国深宫富贵出逃北方,何况北方石琨比大王更想要他的人头。”

    冉强不由得笑起来:“景略说的极是,孤这样做,并非什么奇谋,天下谋略之士大多都会如此进兵。不知景略觉得孤接下来该如何做才好?”,事实上他和内阁的几个人也曾猜测过,迂回包抄这种手段,能看的出来的人,天下不会很少。不过他和岳山相信,计谋虽简单,但因势而为,石氏兄弟却不见得愿意改变。所谓计无优劣,有效为妙。

    王猛似乎觉得戴着头巾不舒服,把头上的布巾抓了下来,这才道:“如今大王已经攻下枣强,正该派军顺势分兵一面进占常山,一面分略中山各地。如此,冀州就在掌握之中了。”

    冉强点点头:“景略说的是,孤已经派王泰领军向曲阳而去,本书转载1  6k文学网1  6k只要攻下了曲阳,常山就在眼前了。”

    王猛笑道:“幽州石琨想必一定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唯一可滤的慕容鲜卑,在此隆冬时机,并不适何骑兵南下。所以……”,他忽然有些狡猾的笑了笑:“大王不如派人请石琨派兵相助攻打襄国,国无二主,以羯人的作为,想必一定十分乐意。”

    冉强马上明白了王猛的意思,他没想到王猛手笔这么大:“先生的意思是关门打狗,一鼓作气?”

    “呵呵,正如大王所想。只要大王派舌辩之士前往幽州,对石琨晓以国无二主,并许以两家分居冀州的好处,石琨只怕难以经的住如此诱惑。只要幽州之兵进了冀州,大王取了襄国之后,幽州这枝瓮中人马,想灭之就灭之,想用之就用之。那时顺势进占幽州,空虚之下,石琨除了束手就擒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冉强看着王猛,感叹了一句:“先生此计,果然厉害。”,他又问道:“若是幽州有谋略之人,劝阻石琨该当如何?”

    “呵呵,既然羌人已经归附大王,只须让姚襄和大王一起上表即刻。重利之下,即便有智略之士劝阻,石琨也必定不会听从。大王若是不弃,猛愿为大王做舌辩之人,前往幽州一趟。”

    div  style=&ot;text-lign:center;font-size:16px;&ot;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div/div

    第159章 胡(三十二)

    冉强一时有些犹豫了,他看的出来王猛这样做,只是想以此作为进身之功罢了。不过,让王猛这样的举世难寻的人去冒险,又有些让他舍不得。来到这个世上两年来,他不敢再以熟知历史来自居了,深深的明白了独力难支的含义。

    “大王大可放心,猛虽不才,但区区羯人还不放在眼里。若无尺寸之功,大王将来怎么待猛呢。”,王猛是聪慧的人,他从冉强的脸上看出了冉强的所想。王猛是心胸坦荡的人,他并不羡慕岳山当初一入大将军府就身居要职,此一时彼一时也,无功他并不愿受禄。臣要择君,君也须择臣。王猛不想只靠口舌和虚名打动冉强,那江南晋室朝廷中的大臣名士,清谈庸才还不够多吗。

    “既然先生已经决定,孤相信先生一定能作到。景略暂时就屈居朝仪大夫如何?”,冉强终于点头后问道。

    王猛笑呵呵的称谢,并不在意自己临时的官职,然后有些一本正经起来:“臣听说大王驾下有一巾帼将军,不知可求得一见?”

    冉强有些发怔,没想到王猛对花木兰这么好奇,随即又有些恍然,自古能得将军号的女将,确实是一件奇事,就算是自己,若是刚来这个世上时,听到中原竟然有一个受封为将军名号的女将,也一定好奇的很。“孤这就派人去请花将军。”,冉强唤来一个亲卫,命他去请花木兰。

    “花将军?臣听闻大王驾下这女将是清河崔氏出身,怎么姓花呢?呵呵,臣明白了。”,王猛一开始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明白了缘由所在。他本就是青州人,对世家大族了解的十分透彻。

    倒是一旁一直在不停拿岳山和王猛相比较的冉胤,忍不住好奇问道:“孩儿也觉得奇怪,父王,怎么崔莲突然改姓花了呢?”,他是直接从青州赶过来的,并不知道冉强赐姓的事情。

    “此乃为父赐的姓。”,有王猛在旁,冉强不好解释的太白,淡淡的说道。

    冉胤虽然有些疑惑,但并非愚笨的人,并没有追问下去,只是暗暗的在心里思索原因。

    当花木兰来到时,冉强正和王猛谈论天下大势,彼此颇有感触。只是当王猛看到一身火红锦袍罩在紧身皮甲外,一脸浅笑的花木兰时,神情忽然有些不太自然了,眼神定定的看着轻盈进前的花木兰。直到花木兰抱拳、开口给冉强、冉胤行礼时,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冉强让花木兰坐下,花木兰屈膝并腿跪坐在了王猛对面的坐席上。

    王猛毫不掩饰赞美之色,赞道:“果然是女中豪杰,不让须眉。”

    “小女子偶得大王提携,这位先生谬赞了。”,花木兰浅浅笑着应答道。

    冉强看出有些不对来,不过此时并非考虑这些的时候:“木兰,这位先生是北海王猛王景略,乃是当世奇才,和三师一起可以并列为千里马也。”

    花木兰脸上的浅笑不见了,惊讶的用目光再次打量了下对面的王猛,她是知道岳山在冉强心中的分量的,对面这个穿戴的象落魄子弟一样的书生,竟然被大王把他和岳山相提并论,真是出乎意料。不过很快,当那个白色的影子在她脑里出现时,她在心里就把王猛比下去了:此人就算是智谋出众,治国有术,但怎么比得上他那从容淡定、举止雍容?

    王猛不知道此刻一脸浅笑的花木兰心里想的什么,摇了摇头:“岳三师助大王出谋划策,治国抚民,称为奇才不为过。臣寸功未有,不敢居三师之左。”,他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