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63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63部分阅读



    公孙起仰天打个“哈哈”:“想我当年领兵征战,手下儿郎个个筋骨强健,兵强马壮,所向披靡!可是现如今的年轻人,怎么个个生得豆芽菜一般?”

    山伯怒道:“形体柔弱,我生来便是这样!又能怎么样?”

    公孙起“嘿嘿”笑道:“只要家主答应我勤加修炼,每日练功不。我就与你结交!否则你做你的主人,我做我的奴仆,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

    听他这么说,山伯心里反而平静下来,问道:“你想让我练什么功夫?没有肉身,就凭这魂魄之体,怎能练出强健的体魄?岂不是痴人说梦?”

    公孙起道:“我有一套呼吸吐纳的功夫,得自上古仙人。久练之后可以令魂魄坚实。兄弟若愿学,我可以传授给你。”

    山伯叹了口气:“多谢兄长好意!小弟不是不想练,而是身有残疾,阳魂残缺,暂时无法练气。等我聚齐了阳魂,一定如你所说,每日呼吸吐纳。练功不!”

    “阳魂残缺?这么说你身上还有点儿阳魂了?你是在阴间修炼的?”公孙起神色显得有些惊讶,继而“呵呵”笑道:“阳魂残缺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是鬼魅。全是阴魂之体,能留下一丝阳魂就不错了!谁又能真个阳魂充盈呢?若不然还留会在地底受苦?不早逃出去了?”

    山伯缓缓摇头:“兄长有所不知。我在阳世就患病了!迫不得已才来冥界的!”

    公孙起上下打量着他,目中精光闪烁,道:“人之修炼不外乎精、气、魂、神,有魂方能聚气。有气才能生精,你在阳间就残了阳魂,怪不得身体这么羸弱!”

    “兄长有何良策可以补足阳魂?”

    “阳魂是最难修补的!单靠简单地呼吸吐纳可不行,还要静坐冥想引魂归体才行。”

    “何谓‘引魂归体’?”

    “世间万物都有魂魄。如天上的月亮,月光如水,生有一种‘月魄’,你若能引之入体,或许能化生为阳魂。”

    “这……能行吗?”

    公孙起想了想,很快叹了口气:“在我可行,在兄弟就未必行了。月魄是一种阴魂,只有在丹田炉火修炼之后,才能转化为阳魂。我的

    在生前就筑好了,即使来到阴间,仍然还在!而你残无法修筑炉鼎的,所以说很难呢!”

    山伯心中苦涩,沉吟片刻道:“这么说对我而言,只能直接摄取阳魂了!可是在冥界,到处都是阴魂,阳魂乃是稀罕珍贵之物,很难吸取到的。”

    公孙起眼珠转了转,笑道:“我知道有些地方还有阳魂,不知兄弟胆子大不大?”

    山伯急问道:“哪里会有阳魂?”

    公孙起卖个关子,问道:“你知道魔教是怎么修炼的?”

    “不知。我到阴间不久,很多东西都不明白。”

    “你是否知道?在阴间,不少鬼魅或多或少保存了一点阳魂。魔教弟子能吞噬魂魄,直接吸取他们的阳魂,收为己用!譬如黑山老妖,就是这么修炼的!”

    山伯拼命摇头:“那可不成!伤天害理的事,别人能做,咱不能做!”

    公孙起笑了笑,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法子。”

    “什么法子?”

    公孙起停了半晌,缓缓说道:“‘人死之后,阳魂归于天,阴魂归于地。’这是法理上说地。可是有些人还没死透就埋了,或者说有些修炼有素的人,尸解之后留下一部分阳魂。那些阳魂都到哪里去了?”

    山伯绞尽脑汁的想,猜测道:“难道说留在坟墓里?”

    公孙点头:“所以说我问兄弟胆子大不大。若是不怕,尽可以去坟场修炼!”

    山伯眼前浮现出死尸堆里修炼的情景,心里感到很是不爽,禁不住微微摇头:“这个……不太好吧?”

    公孙起笑了笑,接着道:“普通的荒废价值不大。一方面因为墓主没修炼过,身上的阳魂本来就不多,二则坟墓年久失修,有点阳魂也跑出去了。要找还是去找有名堂的大坟,比如说官坟什么地。一般来说,做官的人神气比较足,死时阳魂离散地很慢,埋到墓地的时候还有不少地阳魂附在身上。这些阳魂在墓里憋久了,就会钻进陪葬的金银玉器里藏起来。”

    山伯听得目瞪口呆:“有这种事?”

    “这都是修炼的秘法,知道的人不多!我也是在地下苦闷了几百年,不久前才从一个兄弟那里得来地消息!那兄弟告诉我,他钻进秦代的墓|岤,找到一方印鉴,偶然发现里面蕴含了不少的阳魂,结果功力大进!”

    山伯又惊又喜,想起自己还存着不少的官印,不知那些官印还有没有用?

    公孙起看他神色骤变,以为他被自己说地话惊着了,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嘿嘿”笑道:“我说兄弟,你若能找到三皇五帝的坟墓,不用多,有一个就发了!”

    山伯心里又是“咯噔”一声,暗道:“怪不得《涓子鬼遗论》中说众帝之台灵气最足,没想到还有这层缘故在里面!”

    公孙起看他面色变了又变,忍不住哈哈大笑:“兄弟不要怕,阳魂残缺没什么了不起的!就算找不到这些地方,你也能吸取各种灵石、回阳散中的阳气,再加上呼吸吐纳,慢慢修炼,几百年后总能补足阳魂的!嗨!可叹地底缺乏灵石,要不然我早练成了!”

    山伯二话不说摸出一大把五彩的石头,其中包含数种灵石,缓缓说道:“多谢兄长价值连城的消息!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收下!”

    这回轮到公孙起发呆了!

    只见他倒吸一口凉气,手足也有些发麻,痴痴的望着五光十色的石头,叹道:“真人不露相!兄弟!我还是小看你了!”

    山伯将灵石塞进对方手里:“兄长不要客气!既然成了一家人,我的就是你的!以后还要你多加照顾呢!”

    第185节 清修

    回到内宅,山伯想先去书房看看,谁知抬头一看,才知道天已经很晚了,月正当头,屋子里却没有灯。光线昏暗,别说百~万\小!说,一旦进了屋,连书桌在哪儿都难看清。

    所幸女仆秋水还没有休息,此刻正坐在院中石凳上赏月。

    看见山伯进来,她忙起身相迎:“家主,您的卧室在那儿,让我领您过去。”

    山伯笑道:“夜已深沉,为何不点灯?”

    秋水柔声回答:“这儿灯很贵!一盏大红灯笼就要上千的金币,主人的俸禄也不是很多,可得省着点花。”

    “俸禄?”山伯笑道:“我自己还不知俸禄几何呢!”

    秋水惊讶的道:“您没问过?人家做官都是先问俸禄,您竟然不知道!”

    “我连自己有没有俸禄都不明白,还以为阎王赐下府邸,一切费用都包了呢!”

    “哪有那样的好事?我和公孙先生接受差事的时候,就帮您预支了三个月的俸禄,总共是十五万金币,这两天添置家用,又备好马车,已经用去六万金了!”

    山伯夸张的叫道:“啊?已经用了那么多?那不是入不敷出了!”

    秋水美丽的面庞在月光下泛着白光,轻笑道:“家主请放心,我已经做好了预算。如果省着点花,还可以买两个小丫头,用来伺候您呢。”

    山伯吓了一跳,连忙摆手,断然道:“不要!可不能去买小丫头!我说过有事亲自动手,要那么多人做什么?”

    秋水面色微变,似乎有些着急起来,说道:“主人身为判官,五品官邸怎么能缺少下人呢?这么大的院子,就我们三个人,是否显得太冷清了?再说有些琐事,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山伯缓和了声音,十分诚恳的道:“我这人喜欢冷清。你若是觉得寂寞。可以在我出门时多出去走走。我听说城里有座‘地藏宝殿’,不知能否去那里参禅?若是距离太远,可以请公孙先生用马车送你去!”

    秋水觉得好多年没有听见那么亲切的话了,心中有种莫名的激动,手足微微有些颤抖,道:“多谢家主好意!我不敢麻烦公孙先生。再者说,频繁动用马车要多花钱的,那就超出预算了!”

    山伯从碟衣中摸出一盏长明灯,又取出火石点亮了。微微一笑道:“姐姐请跟我来,有些话我们去屋里说。最好别让外人听见。”

    秋水惊异的望着他手里的长明灯,不知他从哪里变出来的,赞道:“主人这灯很漂亮,恐怕要不少钱呢!”

    “到里面说。”山伯迈步进入小楼,将长明灯摆在桌上。

    秋水跟在他身后进了屋,站在远处道:“我去给家主弄点茶来。”

    山伯摆了摆手:“不用!姐姐请坐。我给你看样东西。”

    秋水犹豫着走近桌前:“看什么?”

    山伯摸出一个面值千万的金币,放在桌上。微微一笑道:“钱财我这里有。你拿去想买什么,就买点儿什么。不用辛苦计算花销,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

    秋水伸手捡起金币瞧了瞧,第一眼没看清楚,再看一眼。禁不住吃了一惊,手一松,大个金币“咕噜噜”滚到了地上!

    她生前节俭得很,从未见过大笔地财富。前两天见到几万金币,已经有些惊讶了,此刻骤然见到超大面值的冥币,怎能不感到震惊!

    不过她不是贪财的人,此刻倒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心花怒放,忘乎所以,而是急忙弯腰捡起金币,望着山伯道:“主人生前是财主呢!死后还有人送大把的钱!想

    婢死时,手里只有十个纸钱!唉!”说完轻声叹了口起了以前的事。

    山伯感受到她心里的悲哀,连忙安慰道:“姐姐想错了!我家里也没什么人,只有一个老母亲,在我死后不久,她也心碎去世了。这些金币是我从外面带进来的!”

    “带进来?你是说陪葬?”

    “不是,黑白无常并没有招我,我是自己走上黄泉黑路的,事情经过比较复杂。不瞒姐姐你说,我因为身患残疾,特意来阴间修炼。我想快速积累阳魂,好早日重返人间。除此之外,别的都不在意!”

    秋水听得似懂非懂,问道:“修炼?主人是说您不想转世投胎?”

    山伯点点头,语调深沉地道:“我有一个心爱的女孩,我想生生世世保留她的印迹。”

    听了这话,秋水心中大为触动,眼睛也有些湿润了,忍不住轻声道:“家主你傻了!阴阳两途,哪有重会复合的道理?”随后又以极低的声音叹息道:“家主虽然傻,可还有心爱的人,想想也令人欣慰……可我……”说着泪水禁不住流下来。

    山伯见了忙接上前面的话题:“姐姐,你听我说,千万别去买什么小丫头。人多了耽误我清修。我来阴间是为了磨练自己,不是为了享乐。我想过得冷清一些。”

    秋水泪眼朦胧,用力点头:“家主,我明白了!”

    山伯望着她,随口问道:“姐姐将来有什么打算?你告诉我,若能帮忙地话,我想帮你达成夙愿!”

    秋水拭去腮边的泪水,面现迷惘之色:“将来?我不知道!我生前性子执拗,再加上遇人不淑,一生气就投了湖。阎王怪我不珍惜生命,判了我十五年地徒刑,现在只剩下十年了。我现在也没有特殊的想法,只想有空时念点佛经,多积累一些阴德,来生顺顺当当,不要受太多地苦!”

    山伯心中有些明白了:“怪不得她显得那么拘谨,不喜欢花言巧语的人,原来生前吃过别人的亏。”

    稍停片刻,秋水望着手中的金币道:“这些财富,够我们用几十年地!有了它,我可以买几盏灯,再去弄些佛经来,每日秉烛念诵,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我这里还有呢!”山伯说着又取出两盏长信宫灯,放在桌上,笑道:“这都是上佳的灯具,我精心挑选的,用久了也不会坏,就留在内宅。另外买几盏放在外面,给公孙先生用。”

    秋水更加感到奇怪,想不明白他怎能将几盏灯带在身上。

    不过主人既然不说,她也没有开口询问。

    屋子里沉寂下来,山伯道:“我去书房看看。夜深了,你下去去休息吧。”

    秋水轻声道:“书房就在楼上,要我陪您上去吗?”

    山伯淡淡的道:“不用了!我自己能找到。你走时,别忘了带一盏灯,放在你屋里。”说着转身走向楼梯。

    秋水凝视着他离去地背影,心中不由得感叹:“家主很特别呢!深沉中带着淳朴,开朗中带着忧伤!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善良、单纯而又执着的人!我真羡慕那女孩,能得到始终如一的爱,那才是一生莫大的福气!”想到这里,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年轻人的样子,似乎比山伯还要潇洒俊逸、自命不凡,她禁不住咬紧了下唇:“同样是书生,同样读了多年的书,品性方面为何会差那么远?我怎么嫁给了那样一个坏蛋?”

    第186节 掠书

    于小楼二层的东南角。

    房间不大,却布置得十分舒适。

    靠墙三个书架,中央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边上还有一个小床,百~万\小!说累时可以稍事休息。

    山伯将宫灯放在书桌上,信步来到书架前。

    打眼望去,右侧两派书架放得满满的。

    他先从最右边看起,见上面摆着《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王弼集》等。

    “嗯,这些书是王弼留下的。”

    他随手翻开《老子指略》,只见上面写着:“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深’也者,取乎探而不可究也;‘大’也者,取乎弥纶而可及也;‘远’也者,取乎绵邈而不可及也:‘微’也者,取乎幽微而不可赌也。然则‘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

    读着这些玄而又玄的文字,山伯隐隐感到其中蕴涵的深意,不由得打心底赞叹:“一代先贤,果然不同凡响!这六字法旨似乎是修炼的秘诀,别说都能练成了,就算达到任何一项,都十分难得!”

    “这些文字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领悟的,我还是以后慢慢看吧。”

    他将书放了回去,挪动脚步,来到中间的书架前,放眼望去,只见上面摆着一排的《左传》和《国语》。

    山伯感到有些奇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应该是鲁国人左丘明写的,怎么归到了楚国左史倚相的名下?还有这《国语》……据《史记:也是左丘明所著。左丘明晚年,双目失明,凭着记忆叙述出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著成了最早的国别史《国语》。这样的书怎么会保存在倚相的书房里?”

    “这左史倚相也算是大大有名的人物。总不该如后辈宵小一般,四处剽窃别人的作品吧?”

    山伯摇摇头,探手取下顶上最前头地一本书,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周率诸侯伐楚。楚军大败,昭王出逃,国大乱。倚相为保护典籍,囊所籍,携子孙。举家离楚,辗转入鲁,定居于肥邑都君庄。为使子孙不忘故土,遂以营丘之地为姓,曰丘。左丘明,姓丘名明,倚相之孙也。因其世代为左史,故得此号!”

    山伯恍然大悟:“原来这左丘明是左史倚相的孙子!《左传》一书可能是左丘明根据祖父遗留的资料写成的。或者说祖孙二人合著该书,怪不得其著作放到了一起!”

    转念又一想。觉得有些不对!

    “倚相做爷爷的,先死先来冥界,左丘明生得迟,死得晚。这爷俩怎么凑一块儿去了?”

    再往下看,所幸书中还有说明:“倚相入冥,拜为‘左史侯’,迟滞阴间。著书不,挽丘明于忘川,留此著书五十载,再三考究,乃成新作,名虽如故,文却不同。”

    就是说,左史倚相死了之后,被阎王封为“左史侯”,一直留在阴间著书立说,等到孙子也来了,两个人便合作写了这些书,其中的内容跟阳间不太一样。

    “竟然有这种事!”

    山伯一面惊奇,一面心痒:“人在阳世有百般避忌,写书往往不敢直言,不知这爷孙俩到了阴间,畅所欲言之下,写的书会是什么样子?”

    接着往下看:“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治《春秋》,上记隐,下至京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文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二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左丘明惧弟子之人人异端,各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山伯心道:“这是交代《左传》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