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话题 >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话题第1部分阅读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话题第1部分阅读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话题》

    内容简介:

    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微软中国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洲地区设立的惟一的基础研究机构。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极其迅速,拥有了多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并在学术领域和产业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总结出了一套成功且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从管理方法、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三个方面,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微软中国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逐步走向成功的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的中国智慧,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们的思想结晶,相信对读者,特别是希望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的朋友们,会有很大的启示。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近研究院的管理精英们,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感受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和对科学研究的执著。

    作者介绍:

    李开复:李开复博士现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部门副总裁(原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负责将网络互动和导航变得更加简便、自然的相关技术和服务研发工作。李博士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亚勤:张亚勤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他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信、ter方面的世界级专家,并且在多媒体通信、视频压缩、互动式电视、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等领域有多年的产品研发经验。

    沈向洋:沈向洋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他是虚拟现实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形学、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nbsp&nbsp

    前言:

    和众多的学者一样,我们多年的梦想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众多才华出众的人在一道,发明实用性的科学技术,造福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电脑用户。幸运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微软中国研究院)成就了我们的梦想。1998年11月5日,在研究院的成立仪式上,我们提出了研究院的长远发展目标:成为世界一流、亚洲最高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机构。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为了这个目标非常努力地工作着,深刻地体味了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比尔·盖茨先生的一句话被研究院里的每一个人津津乐道: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正是被这一美好的感受激励着,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5年多来,已在学术领域和产业界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智慧》一书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全体同仁的智慧结晶,它的主要内容来源于研究院内部刊物的一个栏目——院长话题,这个栏目真实记录了研究院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思想理念的沉积。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结集出版,与大家分享在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收获,并与大家一起探讨中国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谨以此书答谢在过去5年里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的各界朋友。

    我们的团队还很年轻,但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去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那就是:立足微软,服务全人类,让中国智慧灿烂于世。

    &nbsp&nbsp

    目录:

    第1篇 管理方程式

    第1章 从基础研究说起 李开复

    第2章 从技术到产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张宏江

    第3章 浅谈微软研究院的三个重要职能  张亚勤

    第4章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管理方程式 张亚勤

    第5章 立足微软 我们还缺少什么 凌小宁

    第2篇 人才是研发之本

    第1章 我的人才观 李开复

    第2章 中国制造 沈向洋

    第3章 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李开复

    第4章 与暑期实习生的对话 李开复

    第3篇 保持技术的领先

    第1章 中关村能成为下一个硅谷吗 张亚勤

    第2章 全球软件产业现状、趋势与挑战  张亚勤

    第3章 软件公司的技术战略 张亚勤

    第5章 展望个人电脑的未来之路 张宏江

    第6章 数字娱乐-缤纷生活的新 张宏江

    第7章 自然高效的中文输入  李开复

    第8章 解读21世纪的智能计算  李开复

    第9章 从北京到香港、台北看中国信息产业的未来  张亚勤

    &nbsp&nbsp

    软件产业是新世纪的主导性产业

    正如上世纪初叶汽车制造业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极大地推动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样,软件产业在21世纪中同样将扮演主导性产业的关键角色。

    一方面,全球软件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软件产业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中国为例,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36亿元,同比增长,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近5倍,占全国gdp的比重也由1999年的增长到2001年的。

    另一方面,软件产品和软件技术正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以pc机为代表的硬件平台和以dow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平台已经将电脑和人们的工作、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ter的出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经历了“泡沫”的起起落落,人们还是接受并喜欢上了ter这个足以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足以同汽车、电话等伟大发明相媲美的全新计算平台——今天,也许没有哪个现代企业的职员可以忍受没有电子邮件或没有浏览器的办公环境了。

    更为重要的是,软件产业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正在或即将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加巨大的变革。到2010年的时候,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数字化的设备相互传递信息——这是比尔·盖茨先生为微软公司和整个软件产业提出的“数字十年”的宏伟前景。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数字十年”的目标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地变成现实:过去只摆在办公桌或写字台上的个人电脑已经被嵌入到了汽车、冰箱、手机甚至闹钟里,软件本身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dows、office等桌面应用,人们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控制电脑,可以用“数字墨水”技术与计算机交流,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实时获取音频、视频资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数字化生活将成为现代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无所不在的信息将最大程度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nbsp&nbsp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数字十年”中,软件和软件开发将成为数字化生活的核心驱动力。首先,软件已经开始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上使用,这将极大地扩展软件的应用领域,增强软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能力;其次,xl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信息拥有了统一的结构和通用的表达方式,基于xl的软件将使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快速检索成为现实;此外,最新的web services技术可以把ter变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不同的计算任务可以在网络的不同节点上自由分配,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资源的共享和功能的互连将不再是梦想;最后,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改变软件本身的职能或角色,软件将从一种工具演变成|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

    无所不在的软件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只能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计算中心里看到体积庞大、操作复杂的大型主机系统。那时,许多人都梦想着能够在自己的办公室或书房中使用计算机。从70年代末开始,以微软和ib为代表的软、硬件厂商将个人电脑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pc机、笔记本电脑、pd乃至智能手机等计算平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随着ter的普及,软件也已经由pc机上的个人应用演变成了连接全世界的信息桥梁。在这些巨大变化的背后,产业内部的基本规律——如揭示了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的摩尔定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摩尔定律都始终如一地推动着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显示器等关键部件在性能上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不仅会在pc领域延续下去,还会进一步扩展到移动设备和服务器领域。下表是根据摩尔定律,对2010年时不同计算系统的性能所进行的预测:

    当全球数以亿计的电脑和智能设备都达到或接近上表所列的性能指标时,也许,一场全新的、激动人心的软件革命就水到渠成了。今天,当我们回顾过去二十几年软件产业的发展史时,往往会对软件产业本身的巨大成就唏嘘不已;当2010年到来的时候,运行在各种高性能设备上的软件又将为我们营造出怎样的一幅美好场景呢?到那时,假如我们可以用纸张大小的计算机存储和管理tb级的数据,假如我们可以在数码摄像机中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的三维处理,假如我们的手表可以自动安排我们每天的工作日程,假如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玩三维的网络游戏……我们大概都不会感到惊奇。的确,软件在今天已经开始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种智能设备中,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电脑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电脑体积的进一步缩小,计算机和计算机的灵魂——软件将无所不在。

    结构化的信息资源

    xl技术是最近几年it产业中最具有变革和创新意义的技术,它使信息第一次有了统一的表达和应用方式。在xl技术出现以前,ter上的信息在数量上已经浩如烟海,但人们显然缺乏有效检索、发布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或工具,信息无法充分共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软件产业要实现更大的飞跃,人们就必须拥有并掌握一种可以自由沟通的语言——幸运的是,人们很快就发现,xl正好可以扮演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技术上讲,xl语言只是一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信息描述语言,但从应用角度上说,xl的价值就远不止是一种信息的表达工具。事实上,借助xl语言,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几乎所有类型的数字化信息,可以清晰地阐释信息的内涵和信息之间的关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定位我们需要的信息资源。

    今天,我们在ter上查找一篇技术文章时,通常只能输入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并等待计算机返回按词句匹配后的结果;将来,当ter上的大部分信息都使用xl格式存储之后,我们就可以从文章的主题、技术领域、学术价值等更多的角度,更加准确地定位信息资源;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向计算机直接发出查询指令,或是利用命中的文章内容继续查询与需求相关的各类文献。

    技术的发展

    web services技术是一种基于xl语言和标准的网络协议实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web services足以把整个ter变成一个可以无限扩展、拥有无限潜力的分布式计算平台。使用web services技术相互连接的软件可以在ter上自由沟通,智能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可以随时调用ter上任何地点的web services服务。在web services的技术框架之内,软件模块充分复用、计算机资源共享、信息无障碍交流等一代又一代程序员们执著追求的理想将最终成为现实。

    web services技术还有助于改变企业对it系统的应用方式和依赖程度。在web services技术的帮助下,更多的企业可以不再耗费巨资建设it系统,大多数企业应用都可以使用ter上提供的各类web services服务来实现。专业的it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建设web services并出售服务获取可观的利润。人们谈论了许多年的it服务外包也许要在web services技术更加普及之后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电脑将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随着it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人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除了可以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战胜世界冠军以外,电脑的智慧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许多多实际的问题。今天的人们已经可以用语音向电脑发布简单的指令,可以用笔或声音输入文字信息。也许,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就可以逐步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至少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可以听懂诸如“不要接电话,除非是比尔·盖茨打来的”或者“下星期是我太太生日,帮我买束鲜花送给她”这样的自然语言指令。到了那个时候,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职能或角色大概就要彻底改变了:电脑将不再是和汽车、电话、钢笔等类似的工具,它将像一个出色的秘书一样,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举例来说,发展中的语音技术有助于简化人们操作计算机的过程。在不远的将来,用户无需学习计算机上每种任务的复杂操作方式,只消用语音发布指令,计算机将替你完成一切工作。同时,通过应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人们可以直接操作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甚至没有键盘和显示器的智能设备,这将大大促进智能计算设备的普及和提高。

    &nbsp&nbsp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

    在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的软件产业在21世纪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发展机遇。

    软件外包正成为软件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上周,我在美国加州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朋友聊天。他说:“我现在评估与软件相关的商业计划时,只关注那些善于利用中国和印度的人才优势降低软件成本、提高软件质量的商业计划,我只考虑为这些商业计划投资。”他的观点很能代表美国大多数it投资者或管理人员的意见。it行业的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软件或it服务的外包可以大幅度降低公司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将成为未来十几年中it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除了印度已经成为世界软件外包生产的中心以外,中国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软件企业在华投资。微软、ib、orcle等大型it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许多软件研发机构,并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软件研发工作放在中国进行。我们有必要利用好软件外包和软件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更快地吸收世界软件产业最新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努力提高中国软件产业的整体水平。

    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

    当人们评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才结构特点时,总会提到中国这个最大的人才基地。中国拥有大量的it人才储备和相对较低的薪酬待遇,也拥有很多基础设施(水、电、宽带网络等)齐备、适于投资的城市。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国西部的一些城市中,软件企业的运营费用和劳动力成本都非常低廉。借助成本上的优势,这些城市中的软件企业显然能更容易地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中国人才市场的优势还不仅仅在于数量和成本。中国的学生和it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十分优秀,他们在逻辑思维、应用数学、计算机算法、编程语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天赋。中国程序员谦虚好学、不畏辛劳的工作精神也经常得到国外同行的赞许。这些都是中国软件人才内在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助于增强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微软公司之所以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在北京,除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比尔·盖茨和微软领导层看到了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微软公司希望利用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设成为亚洲最好的研究中心。事实上,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数百位专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学者。在微软研究院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