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初风流 > 明初风流第33部分阅读

明初风流第33部分阅读

奇。

    “这……”朱元璋皱起了眉头,想了想说道,“那好吧,皇爷爷就再说一个!”

    于是朱元璋又将刘子风与那毛逑之间发生的矛盾,捡能说的部分说给了朱湘云听,小姑娘又听得眉飞色舞。

    “再说……再说!”朱湘云上瘾了。

    “呃……”朱元璋无语,忍不住说道,“这样吧,反正那刘子风过些时日,就要进宫来做侍读了,到时候,你让他直接给你讲故事不就行了吗?”话出口后,朱元璋才猛然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真太他妈的妙啊。

    “对哦,那皇爷爷,从那个刘子风进宫侍读之后,我也要去大本堂!”朱湘云两眼冒着小星星。

    大本堂是皇子皇孙们学习的地方,女子一般是不能进去的。不过这时候朱元璋显然不会再在意这些了,只要这小丫头片子不在缠着自己说故事,就算是更加不合规矩的事情他都能够答应,朱元璋连忙答道,“去吧去吧……”

    “太好了,皇爷爷!”小湘云激动地搂着朱元璋的脖子,在他那满是褶子的老脸上,使劲地吧唧了一口。

    这时那陆公公已经领着刘子风到了御书房。

    “启禀皇上,小刘大人带到。”陆公公跪下说道。

    “微臣刘子风,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子风走到御书房正中,面向朱元璋,也是纳头就拜。

    “平身吧!”朱元璋笑眯眯地说道。同时朝那陆公公挥了挥手,陆公公顿时会意,拘谨地推到了一旁。

    “谢皇上隆恩。”刘子风爬了起来,恭敬地站着。

    “子风啊,你也莫太过拘谨了,来啊,赐座!”朱元璋的心情显然十分的好。

    立刻有小黄门拿来一把镶黄的椅子,刘子风连忙谢恩,然后坐了半个屁股。

    “子风啊,今日关于那荆红玉的案子,你审地很好啊!果然不负朕之所望。”朱元璋满脸地赞赏之色。

    刘子风微微一惊。才半日的时间,朱元璋竟然已经知道了审案的经过,看来朱元璋最近貌似真的很注意自己啊。

    “皇上过奖了,那荆红玉之案,其实个中细节,也十分的简单,只要有心人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其中端倪。微臣不过是适逢其会,将其破获罢了。”刘子风连忙谦逊地答道。

    那小郡主朱湘云,也是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盯着刘子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的刘子风都有些发毛了。

    这种神情,让刘子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猛然想起,“天……这……这丫头现在地神情,活脱脱就是个萝莉版的郭嘛!”

    刘子风连忙低下头,不敢再与那朱湘云对视。

    郭的臭脾气,恐怕这个时代的男人,没有几个能够受得了的了,若不是因缘际会,让刘子风降服了郭,恐怕刘子风自己也有些受不了。

    刘子风那天表白后的那天夜里曾经想过,若不是郭当时流泪了。引得自己一阵心疼和冲动,恐怕自己最终也会因为受不了郭那种胡搅蛮缠地性格。而最终放弃追求她的念头吧。

    当然了,还有一点是刘子风没有想到的。那就是,没有想到郭对自己倾心之后,居然会变得怎么千依百顺,这与她以前的性格,完全是天差地别了。

    而现在,刘子风猛然发觉,这个小郡主朱湘云,或许与郭有着相似的性格。他哪里还敢再招惹了。也好在那朱湘云不过是个十岁十一岁左右的小姑娘,否则。以朱湘云现在打量刘子风的这种眼神,难保刘子风会不会误会什么。

    “子风你过谦了,那银簪的来历,要想详查的话,或许很多人都能够查到,但是关于‘j夫遗失的那只鞋子’地推断,却非任何一人都能够做到。子风你文采斐然,又能够心细如发,着实难能可贵啊!”朱元璋笑呵呵地又夸赞道。

    刘子风汗颜答道,“多谢皇上夸奖,微臣微臣愧不敢当。”然后刘子风起身,从怀中将御赐金牌拿出,又跪在地上,双手托着金牌,高举过顶,说道,“如今案件得以水落石出,此块令牌,微臣也须得归还皇上了!”

    “唔——”朱元璋抚须点头。

    那站在一旁的陆公公立刻小步走到刘子风地身旁,从他手上拿过令牌,在递给了朱元璋。

    湘云小郡主的眼神立刻就又从刘子风地身上转移到了这块金灿灿的令牌上,她小声地而又贪心地说道,“皇爷爷,这个令牌能不能也借给我玩几天……”

    声音虽小,但是却足以让刘子风听见了,刘子风大汗,暗想这小丫头不会是把这令牌当成了玩具了吧,还借来玩儿两天……

    “胡闹……”朱元璋溺爱地拍了拍朱湘云的脑袋,直接将她的这句话无视,然后将金牌又挂在了腰间。

    朱元璋转头对刘子风说道,“若非这块金牌太过非同小可,朕赐给你也无妨……”说的也是,“如朕亲临”的令牌是何等的尊贵,又岂能长期恩赐给某个人,那岂不是等于再立了一个皇帝一样,因此朱元璋自然不可能将令牌赏赐给刘子风的,不过朱元璋却继续说道,“但是你能这么快地就破了个案子,也算是有功,朕赏罚分明,你说吧,想要什么样地恩赐?”朱元璋直接就给刘子风开了一张空白的支票,让他自己填。

    朱元璋若有深意地望着刘子风,奈何刘子风却能够明白,若是刘子风知道当初郭与朱元璋在他刘府地茶阁中说过的话,恐怕刘子风现在就会知晓朱元璋的深意了。

    那天朱元璋在茶阁中问郭到底和刘子风是什么关系,问他到底对刘子风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郭并不承认什么,可是后来他半是威胁地对郭说,“你可要为你现在的话负责,若是你再次否认你们之间什么都没有的话,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以后,你们之间,绝对不会有什么的!”

    于是郭在矛盾之下,终于认清了自己心中的感觉,同时也向朱元璋承认了自己喜欢刘子风,而刘子风貌似也对自己有些好感的事情。

    接着朱元璋就开始佯装生气了,说你们两个既然彼此都有好感了,之前那刘子风居然还敢在御书房中,当着自己的面说的那么大义凛然,孝义无方!这岂不是诚心欺君么?

    郭见朱元璋“发怒”了,她连忙求情,并解释说,在皇上赐婚的时候,刘子风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武定侯的孙女、永嘉公主的女儿。

    朱元璋也不过是佯装而已,

    释,也就释然了,实际上他对刘子风这个年轻人,真看好,认为他若是经过磨砺的话,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国之栋梁的,人其实都是有私心的,向刘子风这种人才,老朱当然也想将他纳入自己皇家之中,而这其中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联姻了,所以,老朱也十分希望郭能够与刘子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因为之前刘子风的拒婚,加上刘三吾那个老顽固的坚持,朱元璋自然不好强行安排他们在一起了。所以,老朱很快地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如果刘子风自己开口请求的话,那他就会破例,再次为刘子风与郭二人之间的婚事出力。

    而之后,郭其实也已经和朱元璋提起了关于荆红玉案件的事情,希望朱元璋能够命人详查,老朱的脑筋转的非常的快,他立刻就想到利用这个机会为刘子风创造功劳了,只要刘子风能够查明这个案件,以来,既可以表现出他的能力,二来,他就可以向皇帝请功了。请功的内容,自然是要刘子风主动向皇帝提出,娶郭为妻,有刘子风自己的抛砖引玉,这样的话,即使是刘三吾再反对,到时候朱元璋也会强行为他们主持的!

    这一切的一切,包括之后郭佯装与流沙怒为求情的经过,实际上,都是朱元璋与郭二人商量好的了,只是他们瞒着刘三吾爷孙二人罢了。

    最后刘子风果然不负众望。仅仅是花了两天地时间,就将案件查了个水落石出,这让朱元璋更加坚定地相信,刘子风——是个大大的人才!

    只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郭居然还没有跟刘子风解释的经过,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两人之间没有捅破那层纱,郭不好意思贸贸然地将这种话说出口,接着是两个闹矛盾。她不理睬刘子风,再后来是查案,更加没有机会了,最后好不容易案子结束了,两人开开心心地出去玩耍去了,一时间又忘记说了。直到最后皇帝传召了,郭想起来了,却因为有他人的在场,不方便说了,这也是当时刘孝拉着刘子风的时候,郭欲言又止的原因。

    这么多阴错阳差之下,致使刘子风现在愣是没有明白朱元璋地意思。

    他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贪心,所以听到皇帝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赏赐的时候,他也没有细想。就摇摇头说道,“皇上。为民伸冤,为国出力。是我辈读书人应尽的责任,微臣无需什么恩赐。”

    他的话说出口后,朱元璋愣了愣,他还以为刘子风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话中地意思,于是提醒道,“子风,你可听好了,你想要什么样的恩赐。你要自己开口!”

    刘子风愣了愣,觉得朱元璋这个神情还真有些奇怪。不过他却依旧说道,“多谢皇上恩典,微臣,真的无需任何的赏赐!”

    “你……你……”朱元璋差点气死,感觉这一刻,这刘子风还真是个榆木脑袋,愚昧不堪啊!他哪里知道,实际上这个剧情少了最关键的一环,那就是,我们的郭大小姐,居然没有将朱元璋的真实目的告诉刘子风,以至于两人之间本可唾手可得的公开感情的机会,堪堪错过了。

    “皇上,微臣能够得此机会历练一番,已经是微臣地福气了,微臣真的无需任何地赏赐。”刘子风这家伙,浑然不知道自己错过不一个解决这几天一直困扰心头的结地机会,还在那里表示着自己的无欲无求的心态。

    老皇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既然当事人都不要了,他能够有什么办法。

    这时朱湘云低声在朱元璋耳边耳语道,“皇爷爷,既然他自己不要了,那你就自己赏他,赐他每日都要给我讲故事!”看来在这朱湘云认为,能够给她说故事,也是一个恩赐啊。

    因为刘子风自己一意拒绝,朱元璋本来也想就此揭过,不过心情自然有点不爽了,而这时朱湘云突然给他出的这个主意,显然大合他的胃口,既能够不用担心每天被小丫头缠着说故事,又能够让刘子风这家伙也“吃吃苦头”——居然敢不要朕的恩赐!太不识抬举了!

    朱元璋身子一正,轻咳一声说道,“既然子风你自己不肯开口,那好吧,朕就亲口赏赐你一个恩典,从今以后,你!每天都需要给南平郡主说几个故事!”

    “恩?”刘子风有点反应不过来,因为朱元璋这话的前后意思,显然没有一点逻辑,刘子风满脸疑惑地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微微有些尴尬,实际上他像摆脱被朱湘云纠缠着说故事的念头,显然要大过捉弄刘子风地心,因此他才会多少有些尴尬,在朱湘云一脸兴奋的表情中,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说道,“朕地意思就是,你以后要每天给南平郡主说故事,这就是朕给你的赏赐!”

    啥?给一个小丫头说故事,就是赏赐?这哪门子的赏赐啊,刘子风顿时哭笑不得,但是既然皇帝都开口了,他自然得应承地答道,“谢皇上隆恩,微臣接旨!”

    在这一刻,刘子风心中才开始后悔,你丫的装什么清高了,随便要点赏赐不就得了,现在好了,搞了一个这么莫名其妙的所谓“恩赐”……

    125 风波再起

    子风,朕观你身体已然痊愈,不如从明日起,就进宫者为侍读,二者为湘儿说故事!”朱元璋说道。

    做侍读倒是无所谓,反正躲不过,但是为这个朱湘云说故事……刘子风觉得有些晕啊,天天说,就算是自己也折腾不起啊,谁肚子里有那么多存货啊,除非给她说长篇,说连载,否则……唉,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恩惠”啊,还是“麻烦”啊!

    “是!皇上,微臣接旨!”刘子风领命道。

    “唔——择日不如撞日!既然你已经来了,那朕就派人带你到大本堂去看看,也好明日再来之时,轻车熟路一些!”朱元璋说道。

    “是!皇上!”刘子风又应承道。

    “皇爷爷,皇爷爷,就让湘儿带他去吧!好不好,好不好嘛!”朱湘云一听,立刻自告奋勇起来。

    “你?”朱元璋有些疑惑地看了看朱湘云,朱湘云努力地挺起她那根本就没有发育的胸脯,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朱元璋哑然失笑,“好好好,你就由你来带他去吧!”朱元璋点点头答应。

    朱湘云又是一声叫好,然后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那我们先走了……”不等朱元璋应承,她就跑到了刘子风的身边,拉着刘子风的衣袖说道,“走走走,我们这就去大本堂看看!”

    刘子风可不敢如朱湘云这般没大没小。不知礼数,他向朱元璋跪拜道,“微臣叩别皇上。”

    “嗯——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

    两人终于退出了大本堂。

    朱湘云睁大地眼睛,边走边好奇地看着刘子风。本来还有几个太监跟着他们的,但是却被朱湘云蛮不讲理地给驱赶了

    被一个小姑娘这样目不转睛地打量着,时间已久,刘子风就有些受不了,他讪讪地一笑道。“那个……郡主,微臣脸上有花么?”

    朱湘云一愣,道,“没有啊?!”

    “那您为何这般打量微臣!?”刘子风反问道。

    朱湘云微微有些尴尬,想看看。你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还能有什么不一样,微臣也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完全是个正常人!”刘子风表面上虽然表现地毕恭毕敬的,实际上心底还是只将朱湘云当作小孩子看待,因此说起话来,也就没有那么的一本正经了。

    朱湘云捂住小嘴轻笑道,“你这人说话真有趣,反正现在有时间,不如你这就给我说个故事吧!”

    这小丫头纯粹就是个故事迷。

    “唔——”刘子风沉吟了片刻说道,“郡主。现在皇上是要微臣去参观参观那大本堂,之后微臣就必须立刻出宫去了。所以……您看,不如我们从明天开始吧!”

    朱湘云一嘟小嘴。显得十分的不乐意,不过刘子风说的是事实,而且还抬出了朱元璋,她自然也没法反驳了,只得闷闷不乐地说道,“那里能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就是多了基本书而已……”

    两人边说边走,当然了。沿途自然少不了遇到些太监啊宫女什么地。

    大本堂,是皇子和皇孙读书的地方。

    大本堂藏有古今图书。先生都是各地的名儒,他们是朱元璋根据群臣的推荐亲自写信征召而来的

    朱元璋要求先生不仅能培养诸子的德性,而且要与他们朝夕论说“民间稼之事”和“往古成功之迹”识。

    先生们轮番在大本堂夜直,这些先生也够认真地了。他们对诸子的管束甚严。诸子中有不听教训的,甚至要挨打。大本堂是朱元璋常来的地方,他不仅要检查诸子的课业,也常与各位先生商榷古今,评论文字,有时则赐宴赋诗,相与唱和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大本堂。

    这大本堂完全不是刘子风想象中的那种豪华的宫殿。

    它不过是崇屋数椽,并无任何华丽的装饰。

    令刘子风更加惊奇的是,在堂前一径小路边上,几束修竹中,没有亭台馆榭,却有片片菜地。

    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居然会有菜地,这着实是令人想象不到。

    似乎察觉到了刘子风地疑惑,朱湘云总算是尽了一回她导游的责任了,朱湘云说道,“你也不用奇怪,皇爷爷曾经对我们说过,‘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昔商纣崇饰宫室,不恤人民,天下怨之,身死国亡。汉文帝欲作露台,而惜百金之费,当时民安国富。夫奢俭不同,治乱悬判。尔等当记吾言,常有儆戒。’”

    刘子风顿时释然,朱元璋基本可以算是历朝历代中,难得地几个勤俭的皇帝之一了,他会有这种话,倒也正常。

    两人走进了大本堂。

    只见令宫廷画师为诸皇子皇孙绘制的。

    画中所画有古代孝行故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