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65部分阅读

北洋第65部分阅读

系,尤其是海军方面的合作关系,并且在等待国内回复的同时,通过阿姆斯特朗船厂的总设计师伦道尔爵士向中国出口了两部最先进的三气缸立式三涨式蒸汽机——这是应用在君权级战列舰上的动力系统,可以产生五千五百匹马力,君权级战列舰就是靠两台这样的蒸汽机来提供动力的。

    赫德知道谭延闿打算要在旅顺船坞自造战舰,而如此大功率的蒸汽机正是战舰所需要的核心部件之一,不过他却没有想到作为谭延闿自造战舰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仿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动力系统也是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实从福建马尾船政局来的那批技术人员的水平很高,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自己制造六千五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当然这种蒸汽机功率是可以达到自造战舰的要求,但是在稳定性、耗煤量、体积、重量等方面距离他们的仿造目标还差的很远。

    当然这种自造六千五百匹马力的蒸汽机谭延闿虽然在新战舰上用不上,但是他也不打算浪费——有这样巨大马力的蒸汽机,完全可以安装在千吨左右的巡洋舰级别的战舰或鱼雷快艇上。可以想象如此大功率的蒸汽机可以使得小型战舰以二十五节的超高速度来行驶——在海战中,速度同样也是一种武器,像这样的二十五节的高速,被袭击的目标战舰若是反应迟钝一点,想要拦截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撞大运,只能靠密集的炮火才有可能拦截击中。

    朝廷也通过将天津机器局、大沽船坞和上海江南制造局三家军工企业将造船部门割离出来交付商办,按照谭延闿和伍轩仁事先的协议,谭延闿和伍轩仁各自出资十万两白银算是以比较低的价格盘下了江南制造局的造船部门,同时开始扩建船厂并且更名为“江南船坞”。而天津机器局和大沽船坞却很少有人问津,无奈之下两人和广东商团平分这两座船坞,一圈下来谭延闿分占三座船坞的百分之五十股份。

    由于三座船坞的股东可以说都是相互合作数年的老交情,所以这三座船坞在管理上也连通一气——江南船坞在扩大改造的同时,天津机器局的“隆昌船坞”和大沽船坞接受外界订单,等江南船坞改造完毕,天津的这两座船坞将会改造,而生产任务转移到上海,这样也会避免盲目扩建船坞而带来的风险。

    外界不太看好这三座由官办转为商办的船坞,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谭氏父子“北洋大臣”的背景,这也是因为谭氏父子在接收李鸿章的位子之后,所侧重的一支都是军工和练兵,却没有对北洋产业下的两大盈利企业的渗透——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盛宣怀在得知谭延闿率领这广东商团迅速将三座船坞纳为己有之后,便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到头了,从“观望”开始转向全面倒向谭氏父子,在第一时间向隆昌船坞和大沽船坞分别下了两艘造船的订单。

    盛宣怀向天津两座船坞下定单也是李鸿章在途径上海的时候的意思,在李鸿章看来这次他远渡重洋出使各国固然是因为俄国公使喀希尼的作用,抓住了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的机会,但是这和谭氏父子首先提出让他出使是分不开的,为此谭钟麟还吃了翁同龢的弹章,这是一个天大的人情,李鸿章不能不做出表示。原本李鸿章打算带谭延闿一起出使各国以增长其资历,但是谭延闿现在有督练新军已经是一条好得不能再好的门路了,所以就没有开这个口,是以在途径上海的时候在接见盛宣怀的时候提出了轮船招商局必须向谭延闿入股的船坞下订单。

    当然盛宣怀下订单也不是全安好心,轮船招商局所定购的两艘长江货轮“宁绍”、“宁远”两艘姐妹船是排水量两千四百吨,功率五千匹,时速十五节,船体为钢壳,除了没有加装火炮之外,其建造难度可以和军舰相媲美。这样先进的货船一直以来都是只有从国外进口的份,国内可从来没有建造过这么先进的货船,盛宣怀此举也是在试探谭延闿,一方面看看商办船坞的技术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这个状元郎的魄力。

    盛宣怀没有想到谭延闿真的接下了这笔订单,除了锅炉是向法国定购之外,造船所有用料全部是国内采购国内制造——汉阳钢铁厂现在正在试制钢面铁甲,想这样先进的军舰装甲汉阳钢铁厂还在摸索中,但货船可是不用这么先进的装甲来当外壳的,汉阳钢铁厂完全有能力提供造船用钢。至于动力系统所需要的蒸汽机也是福建船政局过来的那些高手的拿手戏,只有锅炉的要求比较高,造船时间上来不及所以进口之外,可以说造船的各项条件已经万事俱备。

    谭延闿也正好拿这次两艘货船的订单当作练手,将流水线生产的大意向唐伯文介绍之后,由这些技术人员来琢磨如何进行分工,设法缩短造船周期,降低成本——三家船坞从官办体制中剥离出来之后,也曾引起了外国在华同行的紧张,但是他们在得知轮船招商局下了这么一份订单之后也就放心了,甚至像嘲笑卢汉铁路一样来等着谭延闿这三家船坞的倒闭。

    这三家后来最终联合组成后世的“中国船舶建造联合体”的船坞在接到轮船招商局的订单后,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潜力——只用了不到七个月的时间就从龙骨安放到建成,而且完工后经过试航有轮船招商局接收后,航速达到了十七节,为长江货船航速之首。

    “宁绍”、“宁远”两艘货船的建造速度和施工质量使得这三个船坞的声誉一下子到达了顶点,此后大量接收中国船舶航运船主的订单,开始在中国船舶建造市场上攻城略地不说。在三年之后,这三家船舶制造公司在谭延闿的操作下开始接受北洋海军战舰船体制造订单,生意不断扩展让这三家船坞在开始商办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便还清了清政府当初建造船坞的成本。

    根据合同三家船坞若是在承办之后经营良好的情况下,计划用十年时间用来还款,可见当初所有人都认为精明的谭延闿这一次肯定要栽个大跟头,没有想到他却捡到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当然这是后话了。谭延闿从来不嫌银子多,只要不扎手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现在这家伙还处于负债阶段,欠了广东商团一屁股的债,但是这三家船坞他又不能不插手,他不占股份,广东商团的那些老油条们绝对不敢跟进。尤其是盛宣怀的轮船招商局开出了这张两艘先进的钢胁钢壳货船的订单,使得汉阳钢铁厂日益上升的钢铁产量总算有了一个出水口,而汉阳钢铁厂则是谭延闿的支柱产业,这样一来也结束了客户单一的局面,至少广东商团的商人们不愁谭延闿到期不还款。

    谭延闿也没有想到他利用了这次李鸿章出使各国的机会会赚到这么多,原本的打算只是交好李鸿章,好在他重新出山之后能够给予自己更大的帮助——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子上干了二十多年,连同曾国藩的苦心经营,可以说等到谭钟麟接任北洋大臣的时候,北洋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比谭延闿想象的还要大。只是谭氏父子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时间无法驾驭这么一个怪物,所以一开始只是抓住了北洋的军工生产企业,借着重建北洋陆军的机会向海军渗透,忙活了一年多才到今天这个地步。若是以后得到李鸿章的进一步支持,那下一个目标便是全面接受北洋的产业核心——电报局和轮船招商局这两个大蛋糕。

    在朝廷上下为李鸿章出使俄国参加俄皇加冕典礼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的时候,谭氏父子则安安稳稳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头子照旧在直隶总督府中安心养老,每天练字逗鸟不提,谭延闿则是一心扎在了训练新建陆军的事业上——看到恭王奕訢现在的身体状况,想到谭钟麟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们能够扶植自己走多远?只有趁着这些人还都在世的时候,抓紧时间奠定自己在清朝政坛上的立足根本才是真的,而原本历史上袁世凯能够做到的事情,谭延闿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自己的基础和起步层次比历史上的袁世凯不知道好了多少,若是还不能成功,那只有证明自己是个笨蛋,不如回到湖南茶陵老家去卖红薯算了。

    因为新建陆军的待遇十分优厚,再加上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所以有很多传统的读书人都效仿古时投笔从戎的典故前来小站投效新建陆军。这些人大多都是童生、秀才之类,甚至还有举人,年纪也都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谭延闿也是来者不拒统统接收。由于新建陆军名额已满,谭延闿便将这些人全部编入新建陆军编练处考察一段时间后,或是分配到军营中充军,或是留在编练处做文案,或是进入随军陆军学堂深造学习,或是干脆被谭延闿看上其他才能收入幕府当作幕僚。

    谭延闿也因此而感到自己是不是要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幕友堂,“一人智短两人智长”这个道理放在什么地方都管用,他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通过老头子的幕友堂他吸收了很多人才,像寇青、沈静、陈飞等人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可以说属于谭延闿的幕友堂根基基本上已经奠定,剩下来的就是添枝加叶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洋运动会

    现在的小站兵营已经比最初的淮军费营扩充了好几倍,除了供士兵和教官住宿的房舍之外,还有专供士兵教官学习的场所,新建陆军随军学堂也是培养在职军官和有潜力的士兵之所。除了规模比较庞大的房舍之外,还有非常宽阔的训练场所,而且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靶场、操练场和马场这么简单了,谭延闿在那次“足球教练”的乌龙事件中也看出一些门道——现在士兵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乏味,只要轮到每星期的那半天休息时间,可以说整个兵营非要空一半不可,小站火车站也是在那天人满为患,车站站长正打算专门扩建车站以容纳这些当兵的趁休息时间到天津消遣的需要。

    士兵生活单调就很容易引发“意外事故”,谭延闿自信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不会跑到天津城里面去撒野,但是吃喝嫖赌总是难免不了,除了吸毒是新军中公认的禁区之外,嫖赌这类事情很难抓住把柄,而且军官们也觉得只要士兵不吸毒,嫖赌也可以稍微放宽些。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性,谭延闿在小站兵营兴建了大量的体育设施,让士兵们在训练之余进行体育运动,当然像足球这么好玩的项目是不可能放过的。谭延闿以为自己可能是第一个将足球正式拿上台面的人,结果沈静听后足足笑话了他一个上午——北洋大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学堂都有体育课程开设,并且这些学堂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谭延闿得知后不禁绝倒,感情自己连前十名都排不进去,沈静所说的这几个学堂都是京津两地的学堂,像南方的一些学堂肯定因为风气更为开化所以这些体育项目也必然开展的更早,搞不好人家脑子灵活些的连学堂之间的体育运动会都开过了。

    “哪里会开什么运动会?这几所学堂不过是有自己的体育课程,相互之间还没有你所说过的运动会出现……”沈静在弄明白谭延闿所说的“运动会”含义之后,终于给了一个谭延闿安慰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这些学堂自己关起门来教体育?他们不办我们来开这个头!现在正是一年之中天津最好的季节,我们的大兵生活太过枯燥,不如邀请这些学堂的学生们到小站来开运动会,一来这里热闹一些,再者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新建陆军……”谭延闿兴奋地说道。

    “可是我们的士兵练习体育才几天?什么跑步、跳远之类还好说,只要身体健壮就算刚知道规则练两下也还可以凑合,但是这足球……恐怕我们的大兵非丢死人不可……”沈静有些犹豫地说道。

    “文渊兄,这你可就外行了,体育么,重在参与,强身健体为第一,其他胜负都是次要的。大家聚到一起来就是为了图个乐子,娱乐别人也是为了娱乐自己,这是为我们的士兵生活单调想办法,你不会想着咱们的士兵除了训练当兵,每到休假时期就揣着大洋往天津城里跑着去逛窑子溜赌场吧?!我们所获得的最大好处便是吸引更多的人知道新军、了解新军,这样也是为了以后建立一个舆论……”谭延闿笑着说道。

    “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这点倒是非常可取,但是我们的士兵能够拿第一才好啊,若是拿不到第一岂不是丢人……”沈静对谭延闿的诱惑动了心,但心中还是顾虑到“新军代表队”在运动会上一败涂地的惨象。

    “切!怕什么?我就不信那些整天坐在屋子里面读书,半天都不出来活动一下的学生会比得过我们的士兵,他们两者之间可是正好反过来,难道说我们的士兵这么大的训练量都喂狗了么?若是一败涂地那就说明我们的训练不够,再加大训练量……当兵的不如读书的力气大,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去!”谭延闿不以为然地说道。

    “行!就照你说得这么办,不过这件事要想办成还得紧着点,早些通知各个学堂,还要训练我们自己的士兵,总不能成绩太差了……”沈静盘算了一下这开运动会的利弊得失,觉得在政治上总是利大于弊,中间好处多多……

    在下午临时召开的哨长以上军官会议上,谭延闿下达了选拔运动员的消息,并且在台上直言不讳地说道:“足球、击剑什么的项目,我也不要求你们非拿第一不可,但是像赛跑、跳远、跳高这些‘力气活’,你们谁给我办砸了,等再过几个月前往威海卫海军基地进行第二次海陆联合演习的时候就自己跑着过去吧!”

    谭延闿的一席话说得在座的军官心中直冒凉气,而沈静等文案也是满头漂黑线,尤其是沈静,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谭延闿一样——上午还说胜负不重要,下午就变成非拿第一不可了,这脸色变的可真够快的……

    “什么?你们参谋部要组建一支足球队?!你们见过足球么?!”谭延闿有些惊讶地看着萧轩。

    “报告大人,卑职参谋部同僚在留学德国期间踢过足球……当初和德国同学比试的时候就曾经有过足球,起初我们不会踢,但后来没过多久刘禹就带着我们踢得那些德国同学找不到北了!”萧轩笔直地站在哪里大声回答道,仿佛是回应谭延闿质疑他们连足球是圆的方的都不知道,他的会大声特别的大,连隔壁办公的参谋部人员都竖直了耳朵。

    “子瑜,你们除了喝啤酒、打架之外还跟德国佬比过什么了?!”谭延闿问道。

    萧轩神色有些怪异地回答道:“所有的士兵、军官科目,击剑、足球、射击、游泳、自行车……在卑职奉命回国之前,基本上能够比的都比过了,几乎所有的项目德国佬都全部完败!”

    “那你们比过追女人了没有?!”谭延闿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有!……呃!”萧轩登时打口停住。

    谭延闿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一问居然问出这么一个结果来:“谁胜了?!”

    萧轩有些赧然地说道:“是……是潘风逸……”

    “行啊?你们可真长本事!”谭延闿说道:“你们在德国的那些破事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我听了不要紧,到时候若是传出去我送了一帮花花公子到德国学军事的风言风语,你们就自己去军法处令军棍去吧!……行了,别在我这立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另外足球、击剑、自行车、游泳你们也要比赛,如果拿不到第一……”

    “如果拿不到第一,属下跑着去威海卫!”萧轩赶快说道。

    谭延闿无奈地挥挥手示意萧轩可以走了,萧轩如蒙大赦狼狈而逃……

    谭延闿没有想到自己心血来潮搞这么一次运动会,居然让兵营里鸡飞狗跳了好几天,别的他看不到,只是第二天他的参谋部就少了一半的人,萧轩等那十个从德国归来的军事留学生已经在操场上开始练足球了,至于足球是萧轩他们求爷爷告奶奶托沈静从天津租界的洋行中买来的,除了足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