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112部分阅读

北洋第112部分阅读


    “邓世昌舰队的回电还有一个重要内容,今天早上一支日本船队拒不投降,并有大量日军在客轮上用步枪向我军舰射击,被邓世昌舰队击沉之后,根据幸存俘虏口供他们是日本陆军第三师团……”李韬汇报道。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日本陆军向朝鲜增兵这是必然的,日本海军战前对北洋海军并不占优,直接从渤海湾登陆显然不大现实,还如不依托朝鲜为根据地进入东北……邓世昌他们是受了我们的威胁,不过在民族大义上他们这道门槛还是看的非常清楚的,本来留着林泰曾舰队还想着牵制邓世昌的,现在算是空出这部分兵力来干更多的事情了!”

    “有邓世昌舰队那四艘靖海舰,北洋海军这才是完整的,以前我们参加军事演习的时候,说实在地看到靖海四舰远比龙旗号印象要深刻的多……”李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谭延闿笑着说道:“再过两年你将会看到更令你吃惊的‘北洋级’,它代表了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造舰技术,当四艘北洋级战列舰航行在远东的洋面上,任何一个列强国家再打中国的主意都会先考虑一下风险……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虽然也有靖海级和龙威级装甲巡洋舰做为旗舰,不过它们装备这样先进的战舰数量非常少,靖海级才一艘,龙威级也不过四艘,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还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若是它们绑在一起我还顾忌一些,现在派出这些战舰已经给他们足够的压力了!”

    “现在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对咱们起义的消息恐怕还不知情,一旦知道了真实的情况,他们也会做出像邓世昌舰队那样的选择……”

    谭延闿摇摇头说道:“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没有你想象的这么闭塞,他们没有想北洋水师那样每艘主力战舰上都安装了无线电台,但在其水师基地内部的海军官兵都应该知道我们起义的消息了……”

    “那他们在等什么?!”

    “这有什么难猜的?无非是‘利益’二字!”沈静从容地走了进来。

    “沈先生……”

    “文渊兄!你总算是来了!”谭延闿笑着说道。

    沈静掏出手中的怀表看看时间说道:“虽然没有赶上第一班车,但好歹也算是在天黑之前回来了……我就想不通慈禧太后既然这么倚重聂士成和董祥福,怎么就不铺一条铁路直通长辛店,还害得我骑马赶了一个多小时……”

    听到沈静的抱怨,谭延闿笑了笑说道:“长辛店做为陆军训练兵营之一,以后肯定是要铺铁路的,聂士成那边多亏你去做说客,不然少不得还需要不必要的牺牲……”

    沈静摆摆手说道:“这不算什么,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如果没有北洋陆军这么强盛的兵势,我就是舌翻莲花也说服不了聂士成这样的人……”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强扭的瓜不甜,聂士成既然想要回安徽老家养老,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他的财产不会有任何损失,他的部下只要身上不背着人命大案,我们也可以放他一马……看在这三十营步兵的份上,我们也总要给他一些面子,高才,如果这三十营步兵淘汰下来的士兵我们将会优先转到农场或是工厂中工作,这点你要记住了!”

    沈静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大厦将倾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和满清皇朝一起陪葬的,心胸要大肚些,对那些明时势的人放宽些,他们不愿意做陪葬,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又是尽快占领更多的地方来建国,两者各取所需。如果他们不明世事,再想反悔之时,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想要收拾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

    “文渊兄,既然你来了,我这里会轻松许多。政务方面还需要你多多费心,你是我们的大管家,未来政府总理,这个时候可不能偷懒!”谭延闿笑着说道。

    沈静摆摆手说道:“组安,你现在不用忙着给我封官许愿,这种烂摊子就算给我再高的官我也是不愿意揽的……先说说你怎么处理满族人,尤其是皇室中人?还有未来的国家经济你又是怎么想的?未来想要多少军队……”

    谭延闿听后苦笑地说道:“你看看直到现在我们刚刚造反还不过一天时间,你这些问题太多了,有些我想过,有些连想都没有想过……”

    李韬说道:“未来国防军海军方面不属于参谋部管辖,但是陆军参谋部估算至少要保有三十个镇的常备军,如果其他列强国家诸如对我们有着直接威胁的俄国非常不友好的话,在东北三省、蒙古、新疆肯定还要多加几个师……”

    “呵呵,你们陆军参谋部的胃口可真是不小啊?三十个镇的常备军,你知道国家一年要花多少银子来养军队?这国家一年岁入又有多少?若是还要算上海军,这一年的国防费用要占到财政收入的多少比例?”沈静微微笑着看着李韬。

    与谭延闿不同,沈静虽然很少插足军事管理,但作为谭延闿的第一智囊和早期的心腹,在战略上有着非常大的发言权,他还是李韬他们这些早期总督府侍卫队的文化先生。他提出反对意见,李韬在心理上就弱了一头。

    “这是参谋部根据国防需要早就做好的规划,当然如果加快国内铁路建设,将所有的省份用铁路都连通起来,那国防军的数量自然可以降下来,减少四到五个镇还是可以的……”李韬回答道。

    谭延闿摇摇头笑着说道:“放心,你们的沈先生是不会在这个时候限制军队数量的,而我心中的底线也远超过三十镇的常备兵力,而是至少四十个镇!其他列强国家的态度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俄国的贪婪是我们近期最大的隐患,俄国人在远东至少可以动用两万人,时间再长些可以达到三四万左右,他们很可能会进入东北对我们的新政权构成威胁,要不然你以为我这么急忙训练四镇新军干什么?!”

    “你有确切把握俄国会出兵?”沈静问道。

    谭延闿伸出手做了个“八”的手势说道:“至少有八成!对俄国人而言出兵是肯定的,关键是以什么借口来出兵,出兵的规模有多大而已。他们对于远东的兴趣远远超过了英法德三国,对于旅顺他们一直都有不可告人的野心,如果以旅顺为目标的话,还俄国远东海陆两军都会有所动作……”

    “那杨超派往黑龙江的一个混成协岂不是羊入虎口?!”李韬说道。

    沈静摇摇头说道:“这就是你们军人的限制了,你们的那些计划都是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想当然而已,先前一直压着你们不能妄动也是为了防止你们脑袋发热干出不可收拾的事情来……杨超的混成协前往黑龙江自然是为了接收那里的权力,同时也是对俄国提出警告,其实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先转移那里的财富,不要忘了李鸿章弄得洋务里面,同招商局和电报局差不多算是成功的就属黑龙江的金矿了,只要有了银子干什么都好办……”

    “你给我准备了多少银子?”沈静回过头来问谭延闿。

    “至少三亿两白银,是现银。当然还会有更多,到现在位置我还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准确的统计出来,总之很多……”谭延闿笑着回答道。

    “你那部分刨去了么?”

    谭延闿笑了笑说道:“我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当初为北洋而行贿的银子也算用在了刀刃上,我们也获得了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来挖你的墙脚的……非但如此,我已经在汇丰银行存入了三百万美元,工商银行也有一千万美元,汇丰银行的钱你可以随时动用,用途不限,但是工商银行的存款是留给海军和陆军的发展款项和紧急战争款项,时间太紧我没有兑换成白银……”

    “满清皇室这么有钱?!”沈静惊讶地问道。

    “何止有钱这么简单,在颐和园慈禧太后的密室中,我们就得到了至少价值一亿两白银的黄金和各种珠宝,户部国库中有三千三百万两银子,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有一千万两存银,满清贵族的家现在只是严禁他们出门,现在还没来得及抄,像那桐这样的稍微开通些的满清官员在外国银行中也有巨额存款……”李韬冷笑地说道。

    沈静听后不禁叹了口气说道:“组安,还记得明末崇祯皇帝的事情么?”

    “崇祯借钱的事情?!”

    沈静点点头说道:“这些蠢材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了,不过他们这么处心积虑的捞银子也算是成全了咱们,这新中国的国库算是有了。嘿嘿,三亿两白银,就算坐吃山空也可以维持三四年的时间……”

    在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一年财政收入在八千万两白银左右的水平上,十几年前阎敬铭做户部尚书,数年苦心经营不过才攒下了八百万两,而李鸿章二十多年经营北洋在卸任的时候也不过攒下了一千万两。由此可见中国的财政系统尽做无用功了,这么多的银子都漏在了各级官吏的腰包中,京师乃是天下财富会聚之地,谭延闿在此借用民族矛盾清算搞上这么一次,就有如此收获,沈静说的“坐吃山空三四年”绝非虚言。

    “除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之外,我会没收所有当年满清入关以来圈占的土地,这些旗地大致有十九万顷之多,两百多年下来旗人不善耕作家贫买地,再加上几十年前的解禁令,这些旗地至少被卖出去几百万亩。不过好在这些都是普通的旗地,至于皇庄、王庄这样的大头,保存的非常完好,对于这些土地我不想简单的变卖给普通百姓或是无偿分配,而是成立大农场,让农民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来耕作这些土地……”谭延闿说道。

    “这样也好,至少对于土地我们并不是这么渴求,关外东北地广人稀,如果说要解决土地问题,旗地固然是现成的方式,但不会维持多长时间矛盾又会激化。你把这些土地分配给农民,先不说他们有没有银子来购买,就是白送给他们,一旦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变卖土地肯定会成风,他们照样会变成失去土地的人,成为国家的隐患……”沈静说道。

    “你说的移民东北我也想过,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关内土地紧张的问题,还可以加强东北的国防,只是这件事先不能这么急,毕竟在这个时候一切以军事为先,东北又是俄国窥伺之地,我们这边刚开始移民,那边就打了起来,这会让我们更被动。这件事可以先准备着,等今年忙活过去之后,明年开春俄国如果没有什么异动的话,我们就开始移民东北!”谭延闿笑着说道。

    “天色也不早了,组安我先留在这里熟悉一下情况,你还是赶快回去吧……令尊那边恐怕还有你受的,另外对于令尊、张之洞等这样的清官还有非常高声望的满清官员,你还需要好好想想,他们继续掌握实权是不可能了,而且他们的年龄也不适合继续当官,但是能够说服他们站出来倒向我们这一边,会对起义军的进展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张之洞他在两湖有着很高的威望,我们的铁路可以打下武昌府,可是湖南山地水网众多,不利于行军,能靠张之洞的声望不费力的拿下湖南,这是非常划算的!”

    谭延闿苦笑地摇摇头说道:“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现在不知道老头子对我这个逆子是怎么想的,不过当年在北洋我们干得那些事,他心中应该有这种准备才对……至于张之洞等人,明天我会把他们集中到中南海,如果他们死抱着满清不放也没有什么,我也不会砍他们的脑袋,最多将他们和满清贵族全关起来好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外交

    对于像张之洞这样的满清这些重臣,谭延闿的处理方式比较缓和,虽说他嘴上说会将张之洞等人囚禁起来,不过也是一时,等局面安稳下来张之洞等就算再忠于满清朝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到时候放回老家他愿意做什么便做什么。

    谭延闿回到了在京师的住处,本来在中南海已经安排他的住所了,不过对于一手培养自己的老头子,他心中的感情还是非常复杂的。在京师被控制之后,他便让方榕卿带着孩子先住进谭钟麟的宅子,为的便是想用亲情来淡化自己造反给老头子带来的心理冲击。

    谭钟麟在京师的宅子非常好,距离紫禁城很近,周围都是王公贵族的宅院,当然这里也是起义军严格控制的地方,对于谭钟麟的住所更是如临大敌,夜虽然深了,但街上不仅每个道口都设立了岗哨,还有众多的巡逻兵在来回走动。

    和谭延闿的军队一样忙碌的是他的查账队伍,不过一整天下来光是统计京师各大衙门和颐和园等皇室资产他们都忙活不过来,京师里面这些显贵们的住所他们还没有顾得上“光临”,所以这里的一切除了宵禁之外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父亲!”谭延闿进入府邸之后,便径直来到谭钟麟的书房——他们父子之间似乎有种看不到的默契,不用下人来说他便知道谭钟麟肯定在书房等着自己。

    “你回来了?!”谭钟麟没有像谭延闿想象中的那样劈头盖脸的晓以君臣忠恕之道,在进入书房的时候,谭钟麟手中还拿着一本书在专心地看着。

    “父亲受惊了!孩儿做此之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

    谭钟麟摆摆手长舒一口气打断了谭延闿早就准备无数遍的“自白”,淡淡地说道:“你反朝廷之心已非一日,迟些早些都是在为父意料之中,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谭钟麟如此反常的坦然让站在一边的谭延闿感觉浑身都不自在,不过他心中也是踏实不少,毕竟谭钟麟已经快八十岁了,如果因为这个而气出病来,他的心中会很内疚的。

    “父亲明鉴,这个朝廷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孩儿从颐和园慈禧太后的一个密室中就抄出价值一亿两白衣你的黄金珠宝,而一个北洋水师所有战舰加在一起也不足其一半的价值。眼下世界各国列强对我中国虎视眈眈,视中国如同一块肥肉争相分食,孩儿身为华夏子孙岂可无动于衷?推翻这个朝廷建立一个新的中国,顺应这个世界潮流的发展,几十年后中国未必不会成为一个强国……”谭延闿说道。

    谭钟麟站起身来看着谭延闿说道:“这些都是你的事情了,为父已经是半截身子都埋在黄土里面的人了,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自古以来权臣者造反者中间十之八九不得好下场,纵有数人成功但这名声终归是不好听,唯一的例外便是宋太祖赵匡胤。安儿,既然你已经走出了这一步,看上去是很顺利,但是以后的路会更难走,这个局面多少和赵匡胤有些差不多,这个国家也是内忧外患,以后为父也就不阻拦你,也不说丧气的话,今后你就多多好自为之吧!”

    谭延闿正色说道:“多谢父亲大人多年对孩儿的栽培教诲,孩儿既然已经走出这一步就再也不会有回头的机会,但孩儿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重新建造一个崭新的中国,有信心让中国重新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谭钟麟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来拍拍谭延闿的肩膀说道:“你是为父最出色的儿子,当年有个相师曾对为父有言,说你他日的成就必然会在为父之上,且在我的反面……想为父那时已是一封疆大吏,在我的反面岂不是行造反之事?是以从小为父就对你严加督促,但今天你还是应了相师当年的批语,可见天意如此,为父也不会阻拦,只是希望你能够一路走好……”

    谭延闿没有想到自己原本预计会面临一场狂风暴雨的他,老头子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略过去了,这还真让他有些不太适应,不过这样的结束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其实谭钟麟对谭延闿造反的态度如何都不会有什么作用,就算老头子态度再坚定,他也不可能脑袋进水把慈禧太后他们再放出来,不杀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放他们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身为“新中国第一家庭”,老头子如果和自己的矛盾太大,放在面子上总归是不好看,现在的解决方式也许是最好的,至少要比谭延闿心中设想的那样要好得多。

    九月三日,起义的第三天清晨,北洋陆军第六镇乘坐火车抵达了武昌城外,摆开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