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将明 > 将明第186部分阅读

将明第186部分阅读

公李密,便是先锋大将殷开山也是大唐武将中极有身份的,负责断后的则是大将屈突通,光听名字竟是分辨不出哪个才是主将。

    正因为如此,李密才不似在人前表现出来的那般云淡风轻。

    本是出了长安城以为得脱监牢,谁知到这大军却是另一座樊笼。前面领兵的殷开山,后面领兵的屈突通,这两个人便是樊笼铁壁,将李密这个主帅夹在中间挣都挣不开,莫说他之前想好的借机领兵叛走,有这两个人在还有房玄龄那个阴沉如鬼的家伙寸步不离的盯着,他一个兵也使唤不动。更何况军中还有一位顺路的大爷本就是骄纵猖狂的主,李密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出了城之后的李密便没了前两日的兴奋欢愉,心里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让他心烦意乱。但行军数日之后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不管是屈突通还是殷开山,对他这个主帅都算恭敬,便是那位皇族贵胄也对他和善有礼,只那房玄龄笑得总带着些阴测,李密想了想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心理作怪。

    自长安往东都洛阳,大军一路疾行。可是人马行进再快也不如李靖轻装简行的快,出了长安城之后他便让人弃了马车,一行十几人骑快马昼夜兼程的赶路。竟是比李密的大军快了四五日就回到了李世民军中。

    李世民苦盼多日却只盼回来李靖自己,心中本就十分懊恼愤懑,等李靖将长安城中的事情说了一遍,他立刻就皱紧了眉头脸色惨白如雪。

    “父皇派李密率领大军前来,元吉必然是随军一同来的。”

    李世民说出这句话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嗓子竟然已经沙哑。

    “若是单单只是让元吉来问罪,何必派三万大军同来?”

    一瞬间,他就如抽空了气的皮人一样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绝望。他的双手紧紧的抓着椅子的扶手,手背上的青筋一条一条都隆了起来显得极为狰狞。此时他心中的惧怕真正到了极致,满脑子都是这次必死无疑的绝望。

    李靖见他颓然如此心里不由得失望了下,但很快就将失望从心里甩了出去。他若是想活命乃至位极人臣,所有希望都在李世民身上,他怎么可能看着李世民颓丧绝望?

    李靖凑过去,在李世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李世民的眼睛骤然睁大,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靖下意识的问道:“你竟然……如此大胆!”

    李靖轻叹道:“殿下怎么还看不清出这局面?陛下显然已经动了那心思了,他将您抬起来以激励太子,本来就还要挑您一个过错将您打下去,如今把柄已经有了,陛下如何会心慈手软?说起来……”

    李靖顿了一下眼神凛然道:“陛下纵然念着父子亲情不将路堵死,殿下您也再也没有翻身之日。一道旨意下来,您被囚禁在偏殿冷宫之中不见青天,惶惶不可终日,凄凄而无望,这种日子难道殿下你忍得受得?”

    “这尚且是陛下安康武德年号不换的情况下,就算您绝了那份心思安然在囚禁之处渡过余生,不谋朝政,不参国事,只发愿做一个养花种菜的田舍郎,可陛下难道就没有驾鹤归西的那一天?若是太子殿下登基继位……纵然太子不想什么不做什么,难道太子手下那些人就没有谗言乱语?三人则成虎,太子未必会忍得住!殿下到时候只怕连个处身世外的田舍郎也做不得。”

    “再者……世人皆说太子宽厚,可太子真的宽厚?臣从长安回来所以知道,长孙顺德的事正是太子打探出来禀告陛下的。其心如何?殿下……您再思虑一番,若是陛下真有容您之心,为何派遣三万大军前来,为何选的人是齐王李元吉!”

    “您与齐王不和这是满朝文武皆知的事,难道陛下会不知?为什么陛下选李密领兵前来,却一前一后派了殷开山和屈突通夹持?屈突通和殷开山,可都是当初太原起兵之后太子军中的人!”

    李靖说话的语速极快,从头至尾都没有给李世民插话的空当。一直到将这番话说完,他才深深吸了口气静等李世民做出决断。

    大帐外恼人的寒风没完没了的吹着,不时将厚重的帘子掀开一条缝隙,还没有化去的残雪从缝隙里拼了命似的往里钻,打在人脸上就跟针刺一样的疼。但是大帐中的火炉烧得极旺,残雪就算如刀片刻后也会消融成水。

    李世民坐在火炉边上,看着那升腾着的火苗怔怔出神。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似乎仅仅是一刹那,又像是过去了十年百年,他抬起头看了李靖一眼,神态竟然看起来多了几分苍老。

    “孤……”

    李世民脸色苍白的看了李靖一眼,语气有些悲凉的说道:“可这条路一旦迈出去第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

    “殿下!”

    李靖站直了身子语气肃然认真的说道:“您已经在路上了。”

    第587章 一个和两片

    到了东都城外唐军大营的时候,李密才发现战局绝不似大唐皇帝说的那般简单。皇帝对他的描述是,燕云军李闲,秦王李世民合兵三十万围攻东都,本来拿下洛阳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王世充派人拼死突围逃去了河北,皇帝担心窦建德南下救援王世充,所以派李密率军增援。

    到了唐军大营之后李密不由得苦笑一声,哪里有什么激战,哪里有什么合作,十五万唐军被十二万左右的燕云军挡住,莫说攻城,便是东都洛阳的城墙还没有碰到。至于什么王世充的绝望,大郑国的灭国之战这种事情更是有些可笑,李密看到的只是燕云军和唐军的剑拔弩张,王世充此时倒是好像变成了一个不相干的人。

    只怕王世充在城中偷笑吧。

    进入唐军大营之后李密在心里说了一句,随即想到燕云寨那个姓李的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自己与他斗了好几年似乎从没有占到过便宜。陇右世家支持下的李唐王朝无往而不利,可真要和李闲这样穷山恶水养出来的刁民打交道也未必能依然战无不胜。说起来一个利字罢了,东都城大唐皇帝想要,李闲那厮必然也是想要的。

    李世民虽然是个帅才,而且也足够阴沉多谋,但他和李闲相比还是缺了几分最能让人脱胎换骨的阅历,那个家伙可是从小被人追杀长大的,经历过的凶险普通人一百个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一个人多。

    一想到那个家伙的阴狠诡诈,李密就忍不住抬起手摸了摸自己沟壑不平的脸。那些伤疤纵横交错,就如同手还不稳的顽童用利刃在他脸上刻下的棋盘,别说去摸一摸,便是看上去就让人觉着恶心。

    可惜啊……

    李密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你不是大唐的敌人。如果是的话说不定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人头发早就全白了,怎么可能还坐的那般舒服踏实?

    秦王李世民亲自带着手下将领们将齐王李元吉,邢国公李密等人迎接进了大营,他脸上带着和煦如春风的笑意,看到齐王李元吉的时候更是快步走过去,拉着李元吉的手嘘寒问暖,虽然谁都知道这表现绝对有些虚伪,可李世民脸上表现出来的真诚便是李元吉都看不到一丝破绽。

    所以李元吉也笑的很和善,握着李世民手连声说哥哥领兵辛苦,看看人都瘦了些黑了些,天寒地冻的可别伤了身子。

    暖人心窝子的话说得连刺骨的寒风都觉着羞愧,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的遁走。所以兄弟两个之间的情义越发显得暖和起来,看得李密这般城府的人都稍有些不习惯。那两兄弟的笑意那么真诚,真诚的让李密看了觉着恶心想吐。比他对着铜镜看着自己脸上蚯蚓一样伤疤的时候还要觉着恶心,还要觉着想吐。

    风停云散。

    李密抬起头看了看碧蓝如洗的天空,心里没来由的想到……这么好的天气让人心里都觉着透亮舒服,是个杀人的好日子。

    众人走进大帐落座,李世民更是让人在帅位边上放了一张椅子,拉了李元吉的手同坐,李元吉也不推辞便挨着李世民的身子坐下来。下面两列武将文官都神情肃穆的站着,不时有人看一眼李元吉等着这位来意不明的钦差亮明了意图。可李元吉偏偏什么都不说,只是饶有兴趣的听着李世民说军务上的事。

    他不说,李密却不得不说。

    他收拾起笑容上前一步行了一个大唐军礼道:“末将奉陛下旨意率军来驰援殿下,听从殿下调遣。”

    他刚要例行的介绍一下随行人员,忽然见李元吉摆了摆手站起来说道:“这些不急,有件事父皇让孤问邢国公,本来路上就该问的,可是贪恋着沿途的风景竟是忘了。到了二哥帐中才想起来,军务上的事倒是先不急着说。”

    李世民微微愕然,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大帐中众将也是诧异,不明白齐王这是演哪一出戏。已经进了正月,正是萧条肃杀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妙曼风景可言,齐王说贪恋江山美色,想来也不过是个说辞罢了。只怕他早就打算好了,可什么事是皇帝不问偏偏让他来问的?

    众人的好奇心没有等多久就得到了满足,而且这满足还足够震撼。

    李元吉招了招手,随即大帐外进来一个亲兵怀里抱着一个不大的包裹,亲兵进来之后将包裹放在李元吉面前的桌案上随即退了出去,李元吉微笑着解开那包裹说道:“邢国公交游遍际天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一些私信本来是不应该拿出来说。但孤这里有几十封邢国公和当初黎阳叛贼王伯当,河北贼窦建德的来往的书信,信中多有不臣之言,邢国公是不是要解释下?”

    “不可能!”

    李密布满伤痕的脸抽搐着,显得格外狰狞:“这些信定然是伪造的,臣对大唐的忠心日月可见!”

    “日月可见那你让日月来替你解释下?”

    李元吉冷冷笑了笑,忽然眼神一凛吩咐道:“来人!叛贼李密联络河北反贼试图造反,给我拿下拉出去砍了!”

    这话说的极干脆,掷地有声。

    “不可!”

    阻拦李元吉的竟是秦王李世民,这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在众人惊愕的视线中,李世民压低声音道:“涉及一位国公不可如此仓促轻率,就算李密试图造反乃是事实,也要刑部查清之后奏请……”

    “不必!”

    李元吉摆手打断了李世民的话,他从袖口里拿出一份金黄铯的圣旨啪的一声展开,昂起下颌对李密道:“这是陛下的旨意!”

    ……

    ……

    这是陛下的旨意,只这一句话便让所有人都不可能再说话。可人人心中都有不解,既然陛下旨意拿下邢国公李密为何在长安的时候不拿,偏偏却要等到了东都唐军大营才拿?这不合情理,谁都觉着有些难以置信。

    李世民张了张嘴,看了李密一眼随即叹了口气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此时想的是李元吉下一步要做什么,难道对自己也是如此突下杀手?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为了掩饰住这不安所以他垂下头装作沉痛之色。

    “哈哈!”

    李密怒极反笑,指着李元吉骂道:“你们父子都是一样假惺惺的嘴脸,李渊在长安的时候为什么不敢拿下我?长安城中的那些个大臣们,包括一直支持你们李家的陇右世家,大唐上至国公大将军,下至五六品的刀笔小吏,我在瓦岗时候哪个没有给我写过书信?哪个不曾上赶着要做我的臣子?”

    “李渊不在长安城中动手只是因为他不敢!若是在朝堂上问辩,那些个大臣们谁心里不跳几下只怕吓尿了裤子的也要有几个!这些书信都是假的,不过大唐朝廷里那些大人们的书信我倒是留着不少。李渊要是敢当面问我,我倒是想都拿出来让他瞧瞧他手下的臣子可有一个干净的!可惜他不敢!李元吉,你更不敢!”

    “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

    李元吉冷哼一声道。

    “证据?”

    李密怒道:“若我真跟王伯当和窦建德有所来往,我会留下证据让你拿了去?白痴都不会做这等傻事,你搞出来这证据只能说明你们父子都是白痴!”

    “辱骂陛下,罪加一等!奉陛下旨意诛杀叛贼李密,无需审问,杀无赦!”

    自大帐外面涌进来几个禁卫就要上前拿人,却没想到李密此时竟是如一头疯了的残兽,自腰间将横刀抽了出来,踉跄着大步向前遥指李元吉骂道:“今日杀了你给我陪葬也算不亏,李渊……你不得好死!”

    他大骂李渊,挥刀砍向李元吉。

    李密自幼习武,身手本来极好,奈何重伤之后落得个残疾武艺倒是荒废了大半,可即便如此,出刀依然有猎猎风声,这一刀又是含怒而发看起来竟有几分势不可挡的威势。李元吉没想到他如此凶悍确实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几步却发现隔着桌案李密根本就伤不到自己。他松了口气,心说瘸子有刀也没什么可怕的。

    后面的禁卫才进大帐,李密却想绕过桌子去杀李元吉。才迈了一步忽然身子一僵,下意识的低头看随即看到自己心口上破了一个血洞。一柄锋利的横刀自他的前胸戳了进去,轻易的撕开了他胸前的铠甲。他的铠甲可是足够坚固,这一刀竟是丝毫没有阻拦一般就刺了进去。

    李密看着自己心口上的半截刀锋,竟然是黑色的。

    “孤这刀子,杀人更快些。”

    握刀的人冷冷的说道,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李密却忽然冷笑起来,看了看李世民身上的黑甲,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黑刀,嘴里涌着血讥讽道:“你处处想学他,可惜……画虎不成……就你这样的货色也配和他相提并论?我在瓦岗时候与他是对手惺惺相惜,而你在他眼里却连个屁都不是。李世民……你学他穿甲,学他用刀,学他的冷硬,不觉得可笑?”

    李密丢掉手里的刀子,一把攥住自己心口前的刀锋,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你……不过是个笑话。”

    李世民脸色一寒,猛的将手里横刀一转。嚓的一声,刀锋绞碎了李密的心脏也绞断了李密攥着刀的几根手指。

    “你们李家的江山……没能毁在我的手里,必然毁在他的手里,李世民!你给我提鞋都不配!”

    李密猛的啐了一口,带着血的吐沫啐了李世民一脸。

    “啊!”

    李世民暴怒一喝,将横刀从李密心口里抽出来然后高高举起,刀锋带出一串血珠后狠狠的劈了下来,噗的一声,那刀子自李密的头顶斩了进去,竟是将头颅从正中切开一路向下又将脖子分开,直到刀子卡在李密胸腹里才停了下来。这一刀竟是将李密的上半身几乎劈成两片,随着李密的脑袋和半截身子往左右一分,血水内脏呼啦一下子涌出来掉了一地。

    啪嗒啪嗒的声音中,也不知道掉在地上的是心肺还是胃肠。

    李世民抽出横刀,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眼神阴冷。

    大帐中众人被吓得不敢言语,噤若寒蝉。

    李元吉抚摸了几下自己的心口,看着软软倒下去的尸体脸色有些发白的低语道:“那人要的是一颗人头,又不是两片人头……这样送过去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挑三拣四,一会儿那一颗说什么也要割的小心谨慎些……恶心……太他妈的恶心了!”

    第588章 房谋

    李世民军帐中的二十几个唐军将领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今日会有如此血腥狠辣的场面出现,若是死的是个普通士兵也罢了,哪怕是个唐军中的物品别将,甚至四品郎将,触犯了军法被李世民斩首这些他们都能接受,可死的是李密,曾经叱咤风云的瓦岗寨之主!

    大隋末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各路反王中实力最大,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便是这几乎斩成了两片的人。他随杨玄感在黎阳造反的时候,李渊不过是怀远镇一督粮小吏,以国公之显爵领着一个从五品的护粮都尉,小心谨慎度日,甚至可以说夹着尾巴做人。李密率军二十万围攻太原的时候,李渊才重新被杨广重用,封为河东道宣抚大使,算是有了些实权。可比起李密来还是差了不止一筹,那个时候的李渊或许看李密还需要仰视。

    后来李密为瓦岗寨之主,兵力最盛时不下五十万,已经有夺天下称帝业的气势,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几十路绿林义军奉其为主,便是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也要尊其为盟主,号令一出,绿林道莫敢不从。而这个时候,李渊还在太原犹豫着是否出兵叛隋。

    曾经全天下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