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5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5部分阅读

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乐通侯,赐黄金万斤,并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最后还专门刻一方玉印,以对待宾客的礼仪封他为天道将军,表示不把他作为臣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骗局败露,汉武帝腰斩了栾大。但他仍不断派人到海上求仙,幻想有人能够成功。

    汉武帝晚年多病,疑神疑鬼,有一次梦见数千木人打他,醒后病倒,他认为是臣下吏民诅咒造成的,于是出现“巫蛊之祸”。他派江充去调查,先后害死数万人,其中包括丞相公孙贺父子、武帝亲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皇后的侄儿长平侯卫亻元等显贵人物。后来有人告发太芓宫中有木偶人,诬他诅咒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皇太子被迫假传圣旨捕斩江充,发兵攻占长安各要害部门,武帝大怒,令丞相刘屈氂发兵逮捕太子,两军在长安大战数日,皇太子兵败自杀,卫皇后也自杀了。这一案件到第二年被认为是冤狱,太子得以昭雪。后来,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也被指控从事巫蛊活动诅咒皇帝,刘屈氂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所统帅的七万大军全军覆没。武帝一生多次大胜匈奴,最后却由于非军事原因而遭此惨败,引起他思想上巨大的震动,后来他觉察到所谓巫蛊活动多无实证,纯属江充等人制造的冤案,他诛灭了江充全家,中止了这一惨祸的继续。

    一连串的挫折使汉武帝反思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他开始检讨自己的过错,征和四年汉武帝最后一次出巡到山东海边,想到海岛上寻找神仙,在东莱海边等了10多天,看到大浪淘沙,无边无际,没法行船,只有绝望地回程,他边走边回顾往事,心中有无限感慨,走到钜定县(今山东广饶县北)时,看到农民正忙着春耕,他便拿起耒耜,亲自到田里参加劳动。他到泰山明堂里祭祀时,对着天地神灵和大臣们自我检查。不久,大鸿胪田千秋请求斥退方士,汉武帝遣散了所有的方士。六月,搜栗都尉桑弘羊又请求汉武帝派人到轮台修筑堡垒,驻扎军队时,汉武帝下轮台罪己之诏,说明此前有人请求按人口增加30钱的赋税作为边用,这是加重老弱孤独者的痛苦,现在又请求到轮台驻军开田,这是“扰劳天下”的行为,“朕不忍闻”,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与民休息。“轮台悔过”说明汉武帝毕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自己统治的最后时期,能看到自己过去政策中失误;它也标志着汉武帝一生政策的一大转折,以后他采取了与民休息、思富养民的政策,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并封为“富民侯”,任命大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让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的“代田法”和先进农具,经过两年的努力,社会又趋于安定了,开启了后来的“昭宣中兴”、媲美文景的西汉盛世。

    不过,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日落西山。为了汉家天下的正常延续,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在甘泉宫避暑时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图,把它赐给奉车都尉霍光,托付他辅佐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并且逼迫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自杀于云阳宫,以免太后干政。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五柞宫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命在旦夕,便在床前立刘弗陵为太子,同时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国,金日石单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嘱咐他们同心协力辅佐皇太子。次日,汉武帝去世。葬茂陵(长安西北),其陵东北有霍去病、卫青墓,东南有霍光墓。

    第八章 昭帝刘弗陵

    一、得父宠爱幼年继位

    汉昭帝刘弗陵,父刘彻,母“拳夫人”钩弋。8岁继帝位,18岁亲政,21岁逝世。虽说享年有限,在位时间却也不短;虽说在位期间多由大臣辅政,本身却也有些政绩。

    昭帝刘弗陵的母亲是位奇女子,她是在汉武帝刘彻巡游时被选中的。那年,武帝车驾驰赴河间国(今河北献县东南),有个专门以望气为事的侍从奏告武帝:河间上空有祥云,此地必有奇女。武帝立即命令随行官员去寻找。一位妙龄少女被找来了。她姿色佳丽,惟两手握成拳状,不能伸开。可是武帝伸出手轻轻一掰,少女的两手立开。武帝命人把她扶进随行的一辆轺车,带回皇宫,号为“拳夫人”。

    武帝很宠爱“拳夫人”,不久便封她为婕妤。婕妤是武帝创设的嫔妃称号,位次皇后。她搬进了未央宫中的一处宫馆——钩弋宫,武帝因而叫她“钩弋”。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婕妤妊娠。14个月后分娩,是个男婴。人都是怀胎10月而生,赵婕妤怎会14个月?宫人议论纷纷。武帝听说后,说道:“听说当年尧也是14月而生,想不到钩弋也是如此。”遂使命名钩弋宫门为“尧母门”,婴儿号曰“钩弋子”,名曰弗陵,字曰不。

    武帝立的皇太子刘据因被逼造反,兵败自杀,另外两个儿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行为不轨,多有不法,宠姬王夫人、李夫人生的儿子都年纪轻轻便病死。钩弋子则身体发育很好,十分健壮,更兼聪明伶俐,武帝很是喜爱,常对人说:“此儿像朕。”他出生的怪诞也使武帝奇异,武帝有心立钩弋子为继承人。但他害怕自己驾崩以后,少子年幼,母后临朝,出现当年吕后时的光景,遂犹疑不决。后来,拳夫人因事触怒武帝受责,被迫自杀。于是,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

    太子年幼,需有大臣辅佐。武帝检视朝野百官,最后选中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他让宫中的画师画了一幅“周公相成王”的画赐给霍光。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正在长安西南的五柞宫游玩的武帝突然病倒,病势急剧恶化,在他身边侍奉的霍光涕泣叩问:“如有不讳,谁当嗣位?”武帝说:“君未晓前赐画之意?立钩弋子,君行周公之事。”霍光推辞说自己不如金日石单。金日石单是匈奴人,被俘为养马官奴,后得武帝赏识,官至驸马都尉光禄大夫,也是武帝亲信的大臣。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石单为车骑大将军,又任命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上官桀为左将军,洛阳人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佐钩弋子。翌日,武帝驾崩,钩弋子即帝位,是为昭帝。

    二、忠臣辅政改制图新

    昭帝即位时,年仅8岁。其姐鄂邑长公主入住皇宫,抚养昭帝。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政事无论大小,一决于霍光。

    武帝时代对外用兵,内兴土木,国库耗空,民赋加重,社会矛盾激化。武帝晚年,下“罪己诏”,表示要改变内、外政策,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但他一年后就病死,给昭帝君臣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破烂摊子。执政霍光匡失救弊,重整江山,他奏准昭帝,接连下了几道诏令: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巡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恨,查办失职官吏;遣使者赈济贫民,发给他们粮种,豁免一年租税;武帝时代的案件,皆赦免不究。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武帝以来的社会危机,起了一定作用。

    霍光推行的治国方针,本是武帝“罪己诏”所厘定的,他只不过是把武帝的改革方针付诸实施,推动治国方针的转变。但是,他的行动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为首的是御史大夫桑弘羊。桑弘羊是武帝朝盐、铁、酒官营政策的策划者,他热衷于武帝前期那种好大喜功的政策,反对转变治国方针。于是,朝臣之间在治国方针上发生严重分歧。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政府举行了一场“盐铁会议”,就治国方针问题进行辩论。经过辩论,霍光所代表的一方占了上风,经过这次会议,进一步促进、坚定了治国方针的转变。正是由于实行了转变,才能使濒临崩溃的西汉王朝又焕发出一些生机。

    但是,朝臣内部的斗争却在进一步激化,“盐铁会议”后的第二年,便发生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密谋策划的宫廷政变。

    三、粉碎政变加冠亲政

    昭帝即位的第三年,车骑将军金日石单病逝,剩下的辅政三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则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前朝权臣,论资格、功劳、才能,他都自认为在霍光之上。他名义上也是辅政大臣,但权势不仅低于霍光,也不如上官桀。“盐铁会议”上,又遭失败。他曾替子弟谋官,遭到霍光的拒绝。故此,他对霍光也甚为怨恨。

    霍、上官两家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霍光的女儿为妻。由于这层关系,在三巨头上,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霍光休沐回家,上官桀便替他裁决政事。但是上官一家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讨好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取得她的信任,并乘其为弟弟选妃之机,把上官安6岁的女儿送入后宫,使年仅12岁的昭帝册立其为皇后。父以女贵,上官安当上骠骑将军,封桑乐侯。他骄奢滛逸,恃势专横。他整日饮酒作乐,与后母、侍婢滛乱。由于当初霍光未答应上官安之女入宫,他们十分怨恨,便欲取而代之。

    在反对、驱除霍光的行动中,上官一家还和皇亲结成了联盟。在朝中是鄂邑长公主,他们因安排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而讨得了她的欢心,而霍光却因不答应封丁外人做官而与公主结怨。此外,他们还联合了武帝三子燕王刘旦。刘旦因太子自杀,次子早死,满以为帝位非他莫属,不想却传给了少子,故对昭帝不无怨恨。如此一来,四方一拍即合,着手行动。

    上官桀和桑弘羊暗中收集霍光的过失,把材料交给燕王刘旦。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说:“霍光出京去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称跸,太官供备饮食,僭用天子仪仗;任人唯亲,他的长吏杨敞无功无才却当上了搜粟都尉;他还擅自调动校尉。霍光专权自恣,臣怀疑他图谋不轨,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

    上官桀和桑弘羊乘霍光休沐回家之际,劝昭帝把燕王的奏疏下发百官,罢免霍光。不料,昭帝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不肯下发。翌日清晨,霍光上朝,听说燕王奏劾之事,便停在一处叫“画室”的殿中,未敢入朝。昭帝宣召霍光入朝。霍光入,免冠顿首。昭帝说:“大将军戴上冠,朕知道燕王奏疏有诈,大将军无罪。”霍光顿首谢恩,问道:“皇上怎知燕王奏疏有诈?”年仅14的昭帝振振有辞地分析说:“大将军去广明亭检阅御林军,广明亭近在咫尺,何须准备饮食?调动校尉一事不出十日,燕王怎能得知?若大将军想图谋不轨,不需校尉。”

    上官桀等人不甘心失败,决心铤而走险。他们定计:鄂邑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吃酒,伏兵格杀霍光;除掉燕王,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侦知,燕仓密报大司农杨敞,杨敞转告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又奏告昭帝和霍光,昭帝与霍光发兵逮杀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和丁外人,诛灭三族;鄂邑长公主、燕王自杀。上官皇后年少,仅8岁,未参与谋反,再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故没废黜,仍做她的皇后。这场政变粉碎后,朝政渐趋安定。

    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昭帝年满18岁,举行冠礼。按旧制,加冠之后,昭帝亲政,但军权大事仍委诸霍光。霍光执掌大权不专权跋扈,君臣相安无事。“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成为历史美谈。

    在昭帝和霍光的治理下,汉帝国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中兴”局面。

    亲政后的第三年夏四月,昭帝暴病而亡于未央宫,年仅21岁。他被安葬在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他的谥号曰“昭”,意思是“圣闻周达”。

    第九章 宣帝刘询

    一、经历坎坷得位侥幸

    汉宣帝刘询,小名病已。他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父史皇孙,母王氏。虽说他是名正言顺的皇亲,又出生在皇宫,却长大在民间,有着坎坷的少年经历。故此,他对下层社会的生活比较了解,这在皇子们中间是十分突出的。

    刘询出生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的父亲是汉武帝的孙子,因其母亲家姓史,故史称“史皇孙”,其母为王夫人。汉宣帝询生下才几个月,西汉朝廷发生了“巫蛊事变”。在这次事变中,他的祖父戾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史皇孙、母亲王夫人都被害身亡。襁褓中的刘病已受其祖父“反叛”之罪的牵连,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5年。

    虽说被关在了监狱,但宫廷斗争的恶流仍然波及他。刘询4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灾祸险些致他于死命。那是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得了重病,不久于人世的恐惧和想保持权力富贵的渴望,使他变得多疑和暴戾。这时,一些方士对汉武帝说:“陛下所以得病,恐怕与邪气的冲犯有关。据我们观察,长安监狱的上空有‘天子气’,这是陛下致病的原因,只有把长安监狱中所有的犯人统统杀掉,消除邪气的根源,陛下的病才能好。”急于保命的汉武帝马上下令:杀掉长安监狱中所有的犯人。当执行这一命令的官员深夜来到关押刘询的监狱宣布这一命令时,遭到正直狱官邴吉的拒绝,他说:“皇曾孙在这里,我要对他的安全负责。至于其他犯人,都不是死罪,不能滥杀无辜!”由于邴刚直不阿,幼小的刘询又一次死里逃生。事后,汉武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悔悟,下诏表彰了邴吉的行为。

    刘询5岁那年,经大赦出狱,由邴吉护送到了他的祖母家。刘病已出狱后不久,朝廷又下令将他列入宗室,由朝廷发放其生活费用。从此,刘询才开始过上了富足优悠的皇室生活。

    刘询从小早慧好动,他不仅聪敏好学,而且还喜欢结交朋友,斗鸡走马,甚至有时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这些经历,使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吏治的得失、世间的不平有着深刻的了解,和那些生长于深宫中的膏粱皇帝大是不同。不过,他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他出狱并被列为宗室成员以后,负责管理他们的官员张贺是其父的旧部,对刘询极为关心。从六七岁起,张贺就自己出钱给刘询找老师,使他很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等刘询长到十六七岁,张贺又给他娶了妻子,这就是以后的许皇后(立后三年,被霍光之妻害死,以己女代之)。不过,虽然如此,皇位离刘询还是十分遥远。他的登基,实在是有一些侥幸。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去世。由于昭帝无子,皇位继承成了问题。其时,汉武帝的儿子中仅剩下广陵王刘胥一人,许多大臣都倾向于立广陵王刘胥为皇帝。但这一建议遭到了霍光的否决,他认为广陵王刘胥“内行不修”,不可立为皇帝。最后反复挑选,由霍光定策,决定征昌邑王刘贺到长安,择时立为皇帝。可是,这位刘贺犯了政治上的大忌,既心急登位,又把自己的原班人马带进朝中,冷落了抬举他的朝臣,故此以霍光为首的朝廷大臣们联名上书皇太后,要求废掉刘贺的皇帝称号,他做27天皇帝就被赶下台了。

    废除刘贺之后,谁来作皇帝又成为当时统治集团面临的一个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经过了反复排比和慎重考虑,他们选中了刘病已。理由是,他来自民间,政治上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势力,当上皇帝后,很自然地要感激推举他作皇帝的人,而且肯定不会触犯西汉朝廷当权集团的既得利益;他比较年轻,年仅18岁,缺乏政治统治经验,立为皇帝之后,政治上容易控制。基于以上考虑,以霍光为首的朝廷大臣们把刘病已接进了皇宫,先封为阳武侯,继而举行了隆重的即位大典,奉上皇帝印绶,谒祭了祖庙。就这样,刘病已一步登天,成为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这时,他正式更名叫刘询。

    二、翦除权臣收揽皇权

    汉宣帝即位之初,朝政差不多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当时,霍家权力极大,除霍光权倾朝野之外,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为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