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7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7部分阅读

    广乐合浦东北)。西汉的宗室、楚王刘交之后刘向也多次向成帝进谏要求罢免王氏,成帝虽然认为刘向讲得很对,但最终也没有夺王氏大权。

    成帝所以把大权始终交给王氏,自有他的考虑。他深知士人并不可靠,因为士人执政大多会结党营私;宦官也靠不住,他们执政更是结党专权,为所欲为。在成帝看来,最可靠的还是外戚。因为他能登上皇帝宝座,外戚出过很大的力。当然,他对外戚也不是一点顾虑没有。汉初诸吕叛乱他是深知的,朝中大臣不断上书反对王氏他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也曾怀疑王氏。但在各种压力和为王氏辩解的言论影响下,加之他生性柔懦,对母舅这种血缘关系还抱有幻想,经过反复犹豫,最终还是打消了对王氏的怀疑。所以,终成帝一朝,尽管反对王氏专权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由于成帝的支持,王氏始终掌握着朝中大权。以至于到了王莽,终于另立王朝,取刘氏而代之。

    成帝一直无子,在位晚期身体多病,意识到不会再有儿子,便在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下令朝中议以藩王为太子。当时的人选一个是他的少弟中山王刘兴,一个是侄子定陶王刘欣(刘康之子)。御史大夫孔光根据《尚书》殷代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认为中山王系元帝之子,可为太子;而外家王氏和赵皇后则认为汉家制度是父子相继,定陶王系成帝之侄,宜为太子。最后成帝裁决:兄弟不相入庙,且中山王不才,而定陶王多才,立定陶王为太子。第二年,即绥和元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征定陶王,立为皇太子,以光禄勋师丹为太傅。成帝在立太子的第二年去世,太子继位,即哀帝。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成帝在长安宫中突然病故,时年46岁。死后葬延陵,谥号“孝成皇帝”。王莽执政时,尊庙号为“统宗”。

    第十二章 哀帝刘欣

    一、侥幸进身继承大统

    汉哀帝刘欣,系元帝之孙,生于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出生时伯父成帝在位,父亲刘康为定陶(今山东定陶)恭王,母亲丁姬为恭王妃。他出生后,由祖母定陶傅太后(即元帝傅昭仪)抚养。3岁时,父亲去世,即嗣立为王。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好文辞法律”,知识比较丰富。按规制,皇帝之位本来是和他无缘的,但侥幸的机会却使他得以进身,从而登上九重高位,成为一代君王。

    刘欣身为藩王,一般已不能再做皇帝。但由于成帝一直无子,他便有了机会。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成帝因无子决定议以藩王为太子,所议人选一个是其少弟中山王刘兴,一个就是刘欣。正好这时中山王和刘欣都来入朝,成帝就借机对二人进行考核。刘欣入朝有太傅、国相、中尉陪同,中山王却只有太傅侍从。成帝首先考问刘欣:“为什么把太傅、国相、中尉都带着入朝?”刘欣回答说,按规定诸侯王来朝可由国中两千石官陪同,傅、相、中尉都是两千石官,所以就让他们陪着入朝。成帝又让他背《诗》,他不仅背得非常流畅,还能解说其中意义。而成帝考问中山王为什么只带太傅一人入朝,中山王却回答不出。让他背《尚书》,也背不出。后赐宴,中山王又表现得很贪吃,以至吃得太饱不得不把裤带解开。成帝深感还是刘欣有才。再加上刘欣的祖母傅太后偷偷送了许多财物给成帝宠爱的赵皇后和外戚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第二年,成帝就下诏立刘欣为太子。

    刘欣被立为太子后,并没有得意忘形,他反而向成帝谦让说:“我的才能还不足以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我现在只愿意在您身边朝夕奉问,一旦您有了圣嗣,我就归国守藩。”成帝听了以后更加高兴。于是下诏立楚孝王孙刘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以奖励太子刘欣。不久,成帝猝然驾崩,刘欣继承皇位,是为哀帝,时年19岁。

    二、夺权立势维护统治

    哀帝以藩王入继大统后,头脑相当清醒。他深知西汉王朝正潜伏着巨大的统治危机:一方面外戚王氏把持着朝中大权,不断收买人心,网罗死党,觊觎着汉家天下;另一方面官僚、贵戚又不恤国事,生活奢侈腐朽,人民怨声载道,怒火中烧。哀帝在位7年,几乎是竭尽全力挽救危机,力图起死回生。

    即位伊始,哀帝就针对王氏专权,极力削夺其权,不过,他的政策是又拉又打。即位之初,他曾以曲阳侯王根以前为大司马定策立自己为太子有功,太仆安阳侯王舜辅导有旧恩,新都侯王莽忧劳国家,增封王根二千户,王舜五百户,王莽三百五十户。但不久就使司隶校尉解光劾奏王根、王况(王根之侄),然后下诏遣王根就国,免王况为庶人。又过了两年,哀帝命有司奏王莽前为大司马贬抑尊号之议有亏孝道,及平阿侯王仁(王谭之子)藏匿赵昭仪亲属,皆使就国。但哀帝也不把事情做绝,他在削弱了王氏权力后,对他们还保留了一定的待遇。不久,他就重封王商中子(长子为王况)王邑为成都侯。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因日食,又征王莽、王仁还京师侍王太后。经过这一番努力,尽管王氏还有不少羽翼,但朝中大权已基本被夺回到哀帝手里,王氏的气焰也受到沉重打击。

    哀帝在削夺王氏权力的同时,即封拜外家丁、傅之属,任命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望为左将军,傅喜为右将,傅晏为大司马等。但哀帝封拜丁、傅目的是削夺王氏权力,他也并不把实权交给他们,只是使其尊贵而已。

    在削夺王氏权力、抓紧皇权的同时,哀帝也极力试图缓和阶级矛盾。他一即位,就下诏罢乐府官,以求百姓节俭。接着,又针对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数量猛增,下诏议限民田宅和奴婢数量。同时,还下令罢止齐国三服官(管理制造丝织服装的官员)。但积重难返,贵戚、大官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对此都表示反对。哀帝只好下诏暂缓实行。

    改良不行,哀帝又试图在精神上搞欺骗,演出一场“再受命”的闹剧。所谓“再受命”,就是汉王朝继汉高祖得到天命代替秦王朝后,又再次得到天命,以继续统治。于是在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哀帝就下诏宣布,把建平二年改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己改称为“陈圣刘太平皇帝”,从而表明已经“再受命”了。但这套把戏不仅欺骗不了多少人,还给人一种汉家真是气数已尽的感觉,就连哀帝自己也觉得荒唐。所以,仅仅两个月后,哀帝就下诏宣布:这种“再受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予以废除。至此,哀帝可谓回天乏术了,汉王朝统治的衰弱也正式开始。

    三、不近女色雅好男宠

    哀帝生活上较为俭朴,不好声色。他即位不久,就针对当时靡靡之音盛行下诏罢乐府官,并反对贵戚生活奢僭。而且,他在宫中也没有广立嫔妃。哀帝除了皇后,只立有一个昭仪。皇后即傅皇后,系哀帝祖母傅太后的从弟傅晏之女。哀帝为定陶王时,傅太后为亲上加亲,配以成婚。哀帝立为太子后,傅氏被立为太子妃;哀帝继位,即立为皇后。昭仪即董昭仪,系哀帝男宠董贤之妹。

    董贤在成帝末年任太子舍人,哀帝继位后他随太子官属升为郎官,最初哀帝对他并不注意,后来一次董贤在殿下传报时刻,哀帝发现他长得很漂亮,于是拜为黄门郎,从此爱宠万分。

    董贤不久就被任为驸马都尉侍中。他出则和哀帝同辇,入则侍从哀帝左右,甚至经常和哀帝同卧同起。一次午睡,董贤与哀帝同床,哀帝醒后发现衣袖被董贤身体压住,他想起床而董贤还没有醒,为了不把董贤弄醒,就用刀把衣袖割断。与此相对,董贤也对哀帝极尽其柔媚能事。每次休假,都不肯出官,留在哀帝身边照看医药。这更博得哀帝的欢心。因此,他下令召董贤妻和董贤一起住在宫中,同时又封董贤之妹为昭仪,迁董贤父为少府,岳父为将作大匠,内弟为执金吾。然后诏将作大匠为董贤在北阙下修建别墅,并预起坟在义陵之旁,赐予金缕玉衣以及武库禁兵和尚方珍宝。后来,哀帝又借口东平王后行巫蛊董贤曾告发,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不久又增封二千户,丞相王嘉反对,即迫令自杀。到元寿元年的九月,为尊崇董贤,竟罢免大司马丁明,而以董贤代之。

    哀帝所以宠幸董贤,有着难言的苦衷。当时,西汉王朝已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他虽然试图竭力挽救,结果却都失败,这使他对前途感到恐惧;加之身体有病,不能多近女色,所以只好从董贤这个男宠身上寻求安慰。另一方面,朝中派系林立,鉴于王氏专权,他对哪派都不放心,也只有董贤这样没有帮派、对他又柔媚体贴的男宠使他最为放心;同时他通过尊崇董贤,不仅可以压抑朝中各派势力,而且可以更加强调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力。故此,他对董贤的宠幸也就愈演愈烈。

    然而,依靠一个男宠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太过悲哀了。就是在这样内外交困之中,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病故。哀帝共在位7年,享年26岁。谥“孝哀皇帝”,葬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第十三章 平帝刘衎

    一、少小多病九岁继位

    汉元寿二年(公元1年)秋天,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登上了未央前殿皇帝的御座,这就是西汉第十一代皇帝,汉平帝刘衎

    刘衎是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汉元帝之孙。元帝共有3子:刘骜、刘康、刘兴。刘骜是皇后王政君所生,后继位为成帝;刘康,傅昭仪所生,其子刘欣后继位为帝;刘兴乃冯昭仪所生。冯氏是上党人冯奉世之女。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冯氏被选入宫,数月后拜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冯美人生一子,即刘兴,冯美人进封为婕妤。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皇子刘兴年满5岁,被封为信都王。14年后,改封为中山王。

    刘兴为王多年无子,成帝诏以卫子豪之少女为刘兴姬。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卫姬生一子,取名箕子。次年,刘兴逝世,箕子继位为王。其时,箕子不满周岁,且患有严重的肝病。

    元寿二年(公元1年),哀帝刘欣一命呜呼。他没有儿子,与他血缘最近的箕子“理所当然”地成为帝位继承人。是年秋天,太皇太后遣车骑将军王舜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大鸿胪左咸等持节去中山国迎接箕子。两个月后,在百官的“万岁”声中,箕子登上帝位,南面称孤,是为平帝,建元“元始”,大赦天下。平帝因小名“箕子”乃粗陋的器物,遂于元始二年(2)下诏更名为“衎”,意为“和乐”。

    二、十一娶妻死于非命

    早在哀帝刘欣去世的当天,因其无子嗣,且未指定继承人,他的祖母太皇太后王政君就及时地把权柄揽到了手里。接着,她一手操纵了其侄儿王莽的入宫秉政诸事。等到平帝继位之后,因其年幼多病,便由年逾古稀的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委政王莽。王莽擅权跋扈,威福自断,坐在至尊位上的平帝,只不过是这位权臣的玩偶而已。

    本来,箕子嗣位为帝,他的母亲卫姬即为太后。但王莽害怕卫氏外戚分割他的权力,便另立刘成都为中山王,拜卫姬为中山孝王王后,留居中山,不准她去京师长安。不仅如此,王莽为长期稳固地控制朝政,还精心策划了为平帝娶妻之事。

    元始三年(公元3年)平帝年满11岁。王莽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作皇后,利用裙带关系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位。为此,他向太皇太后上了一篇冠冕堂皇的奏章,说从前国家多灾多难、动荡不安,大都是因为皇帝没有子嗣,配娶的皇后缺乏天下之母的品德和威仪。现应依据《五经》经义定嫁娶礼仪,在名门望族的后裔中择选淑女做皇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把淑女的名字呈上来,供她选择。王莽担心自己女儿落选,让别人的女儿做了皇后,便上书说自己无德、女儿不才,不配入选。太皇太后对王莽的这种“至诚”之心大加褒扬,下诏勿选王莽的女儿。谁知太后此诏一下,庶民、儒士、百官公卿纷纷上书,为王莽和他的女儿大唱赞歌,面对那些连篇累牍的奏疏,太皇太后,只好答应他们的请求。

    按照传统婚礼,太皇太后派管理皇后和太子事务的长乐少府夏侯藩、负责皇族事务的宗正刘宏、主管全国文书的尚书令平晏等人去王莽家“相亲”。结果,这些早就受到王莽威逼利诱的人均回奏说王莽的女儿贤惠仁义,窈窕端庄,很适合做皇后。太皇太后又派主管全国教化工作的司徒马宫和掌管全国水土的司空甄丰占卜这桩婚事是否吉利。他们先到宗庙祭祀祷告一番,然后占卜,结果自然是“大吉”。最终在次年春天,平帝娶长自己3岁的王莽之女为妻,随即封后。

    不过,随着年龄日渐长大,平帝对王莽专权跋扈日益不满,特别是对王莽不让他母亲卫姬入京一事,尤为怨愤,王莽害怕,要先下手除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冬,平帝旧病复发。王莽对病中的平帝大献殷勤,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还到泰畤(西汉祭天场所)请命,指天誓日地愿以身代平帝之病。与此同时,他暗暗地窥测时机,准备对平帝下手。腊月八日,王莽以进贡椒酒为名,置毒于酒中,平帝喝了他岳父送来的寿酒后便一命呜呼了,时年13岁。葬康陵,谥“孝平皇帝”。

    第十四章 孺子刘婴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鸩杀年仅13岁的汉平帝。平帝年幼无子嗣,元帝世系绝嗣。宣帝曾孙中,有诸侯王5人,列侯48人。按照兄终弟及的古例,是可以从中选取帝位继承人的。但王莽看到这53个人年龄都较大,怕立为新君后难以驾驭,便以“兄弟不得相为后”为借口摈而不用。最后,王莽看中了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两岁的刘婴。

    刘婴的祖父叫刘勋,曾祖父叫刘嚣。是宣帝卫婕妤所生。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宣帝封刘嚣为定陶王,第二年改封楚王。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嚣入京朝贺,染疾,成帝悯之,诏以广戚县(今江苏沛县东北)4300户封其子刘勋为广戚侯。

    就在这时,武功县县长孟通奏报:有人浚井时得到一块上圆下方的白石,上有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8个大字。王莽看到这个伪造的符命,欣喜若狂。但他觉得不便于这么急匆匆地代汉自立,便杜撰道:“符命上说的‘为皇帝’,乃摄行皇帝之事也。”他命令爪牙奏告太皇太后。年迈的太皇太后无奈,只好答应侄儿王莽摄政。

    第二年(公元6年)正月,王莽祀上帝于南郊,迎春于东郊,行大射礼平明堂,正式做起他的“摄皇帝”来了。三月,立刘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改元“居摄”,尊平帝王皇后为皇太后。王莽摄行皇帝之事,用的全是皇帝的礼仪规制,他有恃无恐采取各种手段,步步逼近帝位。

    王莽的行径,引起了亲汉官员的不满。居摄二年(公元7年)秋,翟义、赵明、霍鸿起兵反莽,但很快就被王莽平息。由此,王莽更是不可一世,以为时机成熟,便考虑把“摄皇帝”的“摄”去掉,做个货真价实的皇帝。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正式宣布代汉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孺子婴被黜为“安定公”,王莽下令以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等5县百里之地,人万户,为“安定公”的封邑,在那里立刘氏宗庙,奉汉朝正朔,以平帝皇后为“安定太后”。

    但是,王莽不让“安定公”刘婴至国,把故大鸿胪府改为“安定公”第,把刘婴关在里面,又敕令|乳|母不得与刘婴说话。自王莽称帝那年起,刘婴便在王莽给他的府第里过着囚徒生活,长达15年之久。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号称“更始皇帝”的汉宗室子弟刘玄的军队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平帝王皇后叹曰:“何面目以见汉家!”投火自焚而死。平陵人方望等观看天文,认为更始皇帝必败,刘婴继平帝而为汉家正统,当复君临天下,遂起兵挟持刘婴,跑到临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