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15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15部分阅读

肃刚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便星夜驰往荆州。等到了南郡,听说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南下。鲁肃在当阳长坂坡截住刘备,与他共论天下大事,并传达了孙权的慰问之意。鲁肃问刘备:“刘将军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备回答:“我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情,准备投奔他。”肃说:“讨虏将军孙权,聪明仁慧,敬贤礼士,江东英雄,从之如云,现在已据有六郡之地,兵精粮广,足以成大事。为您打算,不如遣心腹之人与孙将军结交,共谋大事。如果投奔吴巨,吴巨不过凡夫俗子,又在偏远之地,将来一定为人吞并,怎可值得相托?”刘备听后甚为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令兄诸葛瑾的好友。”当时,诸葛瑾为孙权的长史,很受信任。诸葛亮对形势的看法,本来与鲁肃相同,也有联吴抗曹之意,听鲁肃说完之后,遂与鲁肃结为好友。刘备接受鲁肃的建议,不再南下,命军进驻鄂县的樊口,等待时机。

    曹操接受了刘琮等人的投降后,自江陵顺流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了,请您派我向孙权求救。”刘备同意,亮便与鲁肃一同去见孙权。孙权十分焦急,见二人来,连忙迎接。诸葛亮劝说孙权道:“现在海内大乱,将军您起兵江东,吾主刘备收散兵于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靖平内乱,已破荆州,威震四海。中原已无英雄用武之地,故刘将军逃难至此。请孙将军量力而行:如果您觉得以吴越之兵可与曹操的中原之军抗衡,不如早与曹操绝交;如果觉得力量还不够,为何不偃旗息鼓,卑颜屈膝侍奉曹操?现在将军表面有服从之名而内心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恐怕离祸害不远了。”孙权不高兴地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诸葛亮见孙权发火,知道激将法已起了作用,便更进一步撩拨孙权说:“汉初田横不过是一个壮士,都能舍身取义,不为他人所辱,何况刘将军是汉朝宗室,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百川归海。如果事情不成,此乃天意,又怎能卑身事人呢?”孙权听后大怒道:“我乃一方之主,更不能以三吴之地、10万之众反而受制于人!我志向已定,必与曹操争个高下!当前除了刘将军之外,没人能抗御曹操,可是刘将军新败,他还能担当起这个使命吗?”诸葛亮见孙权心动,遂打消他的顾虑说:“刘将军虽然在长坂坡遭到失败,但尚有关羽水军精锐及陆续归队的将士,不下万人。刘琦聚合江夏战士亦在万人之上,受刘将军指挥。曹操之众,远途而来,疲惫不堪,这正是古人所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所以犯了兵家大忌。况且北方将士来到江南,不习水战,不善舟船。另外荆州民众投降曹操,不过是迫于兵势,暂时屈身,并未心服,一旦有事,其中必乱。现在孙将军若能命勇猛之将统兵数万,与刘将军同心协力,破曹操军队必然无疑。曹操兵败,必然北还,这样,荆州、三吴之势必然强盛,鼎足之势便可形成。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请将军速作决断!”孙权听后十分赞同,便与群僚商议筹划。

    恰巧此时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信中说:“近来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之人,刚刚挥戈南向,刘琮便束手投降。我现在正整顿水陆大军80万,想与孙将军在江南比武嬉戏。”威胁之意,溢于言表。孙权将信给群臣传看,群臣大都惊慌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乃虎狼之人,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辄以朝廷之命为辞,今日如果拒绝他,于事理不顺。况且我们之所以敢于抗拒曹操,就是凭借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领其地,刘表所治的水船战舰数千艘都被他夺去。曹操已全部放入江中,准备顺流而下,更兼有巨量步兵,水陆并进,这长江之险岂不是已与我们共同据有了吗?至于力量众寡之悬殊,更不必多说,所以,依我看,不如暂且投降曹操。”群臣议论纷纷,都以为张昭所言甚是。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心中实在委决不下。过了一会儿,孙权起身到厕所去,鲁肃追孙权于窗外,权知道他的意思,拉着鲁肃的手,问道:“爱卿想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已观察思虑过,众人之议,都是想贻误将军,不足以成大事。现在我可以投降曹操,而您不能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如投降,曹操恐怕会打发我回家乡,回乡之后,按我的才能,也还可以当个诸曹从事之类的官吏,可以乘华车、率吏卒、交结士人及朝廷命官;如果不断升迁,当上州郡长官恐无问题。将军您如降操,曹操会怎样安置您呢?请您三思!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听从众人之议。”孙权执着鲁肃的手,叹息道:“唉,众人的议论,真使我大失所望!现在爱卿为我筹划大计,甚合我意。”

    当时,鲁肃劝孙权将周瑜从鄱阳召回来商量。周瑜,字公瑾,风流儒雅,姿貌出众,东吴之人皆称他为周郎。瑜气度恢宏、胸有大计,文武韬略为东吴诸臣之冠,连老将程普也倾心折服,逢人便讲:“与周公瑾相交,好像饮甘醇美酒一样,不觉令人自醉。”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因而周瑜与孙氏兄弟有姻亲。孙策死后,孙权倚周瑜甚重,以兄长之礼事之。召回周瑜后,孙权又召集群臣商议大计,周瑜说:“曹操虽名为汉朝丞相,其实是乱臣贼子。将军您英雄神武,有雄才大略,兼仗父兄壮烈遗风,割据江东,占地数千里,兵精将广,正应当横行天下,为汉朝清除污秽。现在曹操自来送死,为什么还要投降他?我替将军分析当前的形势:现在北方尚未平静,马超、韩遂等还在关西,是曹操的后方隐患;曹操舍弃车马,倚仗舟船,来与我们争雄,岂不是弃长用短?当前正值盛寒、马无草料,中原之兵又跋涉于江河湖湾之间,不服水土,疲劳过度,必然生病,这些都是用兵者的大忌,而曹操居然敢贸然行之。将军捉拿曹操,正在今日!您如果给我精兵数万,前往夏口迎敌,保证为您取胜!”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早就有篡汉自立之心,只不过忌惮袁绍、袁术兄弟,吕布、刘表与我几个人。现在数雄已灭,只有我还在与他抗衡。我与曹操老贼势不两立!公瑾认为应当抵抗,正合我意。这是上天把你授给我啊!”说毕,孙权双目圆睁,拔出佩刀,“嗖”地一声砍去前面案几一角,大声喝道:“诸将吏谁要再说投降曹操,就像这案几一样!”

    当晚,孙权在室内来回徘徊,或低头沉思,或仰首长叹。他虽下决心与曹操决一雌雄,可总担心兵力太少,难以取胜。正要派人召来周瑜商议,恰巧周瑜推门而入。原来,周瑜料想到孙权必然心存疑虑,特来打消他的不安。周瑜对孙权说:“众人只见曹操书信上说他有水陆大军80万,便惊慌不已,不再细想是否真实。其实,照实细细算来,曹操所带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不堪;收降刘琮,得到刘表的军队不过七八万,况且他们都心怀狐疑,不会奋力作战。以疲惫之卒,督率狐疑之众,数量再多,也不值得害怕。我如有精兵5万人,便足以制服曹操,请将军不必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脊背,感叹地说:“公瑾所言,正合我心。张昭等人,怀有私心,各顾妻子家业,使我深为失望,仅你与鲁子敬与我同心,这是苍天以二卿赞助我呵。5万兵一时难以调集,我已选足3万人,船粮战具军械已备齐。你与鲁子敬、程普等将便为前部,我当不断续以援兵,多送粮械,作你们的后援。你如能决胜,自可决胜;如不利,就返回我处,我当与曹操决战。”于是,孙权便正式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军与刘备共进,合力防御曹军。又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瑜、普筹划方略。

    周瑜等率军前进,与曹军在赤壁相遇。当时,曹操兵马已患疾疫。初一交战,曹操军队小有失利,曹操便屯驻江北,周瑜等驻扎南岸,二军隔江相望。周瑜苦于无破曹之计。瑜部将黄盖献计道:“现在敌众我寡,难以持久。曹军因不习舟船,已将战舰连在一起,这样行动不便,正利于我们采取火攻。”取得周瑜的同意后,黄盖便先派人送书信给曹操,假称欲降曹操,并定下投降时日。黄盖等便准备战船十艘,船中载满干柴、芦苇、油脂等易燃之物,上面盖上帷幕、插上旌旗,并将小船系于船尾。到了约降之日,恰巧刮起东南大风,黄盖等率军登上引火之船在前,其余战船尾随其后。曹操军将都出营登船观看,指手划脚,说是东吴战将要来投降。到了距离曹军船舰约二里之地,黄盖令军士点火后撤至小船,火船乘风,箭一般直射北岸。曹军船只已连在一起,行动不便,又毫无防备,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烧尽战舰,并延及岸上营寨。那时,火仗风势,风助火威,不一会,烟雾弥漫,火光冲天,大火几乎烧遍曹营各个营寨。曹军见此状况,纷纷逃命,被烧死及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周瑜等人率精锐之军紧随其后,擂鼓呐喊,杀声震天。曹操等魂飞魄散,急忙率残兵败将从华容道逃跑。此道崎岖不平,恰逢雨后泥泞不堪,曹操只得命令病弱步兵负草铺地,让军骑通过。一时间,士兵被人马踏死及陷入泥中而死者甚多。周瑜、刘备等率大军水陆并进,追歼于后。曹军饥饿疾病及战死者去一多半,曹操乃留曹仁、徐晁守江陵、襄阳,引败军北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联蜀称帝

    赤壁之战后,周瑜等率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夺取了江陵,控制了江陵以南大片土地。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率1000军卒南下,杀了不肯归顺的苍梧太守吴巨,东吴的势力便一直扩展到了交州(今广州)一带。

    孙权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西迁至秭陵,筑石头城,改名建业(今南京市)。同时,他在通往巢湖的濡须口设立夹水坞,控制通长江的水道,以防曹操南下。

    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春,曹操率大军进攻濡须口。曹军号称40万,声势浩大,攻破了孙权在长江西南的大营,俘虏东吴都督公孙阳。孙权带领7万军队前去迎战。曹军制造了一种油船。用牛皮制造,外涂油漆,轻便异常。夜晚,曹操派部分军士乘坐油船,渡到一个沙洲上,准备偷袭。孙权发现,立即派水军将曹军包围,俘虏了3000人,淹死者还有数千人。曹操吃了亏,便坚守营垒,拒不出战,孙权几次派人挑战,曹军不应。

    孙权决定亲自前去观察。他带领军队,乘快船,行至曹军营寨附近。曹军将领以为是挑战者前来,准备出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前来观察动静。”他下令军中严加戒备,弓箭不得乱发。孙权行了五六里路,便调转船头返回,还奏起了鼓乐。曹操见孙权胆略过人,所率战船队伍旗幡鲜明,兵械严整,不觉叹道:“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若像那刘表的儿子,简真跟猪狗一样。”

    过了几天,孙权又到曹营水营乘船观察。曹军弓箭齐发,孙权所乘大船的一边被射满了箭,失去平稳,船身渐渐倾斜,差点儿翻船。孙权忙命令将船转过身来,让另一面受箭。等两边都射满了箭,船身渐渐平稳,孙权方才下令退兵。

    双方相持月余,曹军未占优势,曹操虽想退兵,又有犹豫。这时春雨连绵,不便征战,孙权便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另外写道:“你一日不死,我一日不安。”曹操对诸将说:“孙权不欺侮我,他说的是真心话。”便趁机退兵北返。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孙权乘曹操出征张鲁之际,调动10万大军,围攻合肥。这一次,孙权吃了大亏。曹军守将张辽、李典、乐进,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虽只有7000守军,临危不惧。张辽、李典乘孙权军新到,立足未稳,连夜招募敢死之士800人,杀牛宰羊,犒赏一顿。第二天天刚放亮,张辽披甲持戟,率敢死队冲入孙权阵内。张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连斩孙权二员大将,军士数十人,并乘势冲至孙权大帐附近。孙权惊慌失措,连忙逃至高岗,令众军将以长戟围住。张辽自报姓名,呼孙权下来应战。孙权被张辽气势震慑,不敢下来。后来,孙权见张辽兵单力薄,便调兵将张辽等人围住。张辽毫不惧怕,率几十人冲出突围,见尚有余众在重围中,便重入阵中,救出兵将,一同突围而走。孙权军将失魂落魄,无人敢加以阻挡。从日初杀到日中,吴军锐气大减。

    孙权围合肥10余日不能取胜,便撤军南返。张辽等见吴军撤退,随即率军追击。孙权撤到一条河边,却发现桥面上有1丈多长没有桥板,原来张辽早派人撤了桥板,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幸亏亲信谷利急中生智,让孙权放松缰绳,谷利在马后猛抽一鞭,骏马疼痛,长嘶一声,跃过断桥,权得以脱险。张辽见有人马已过桥,追问吴军降兵,降兵回答说:“正是孙将军。”张辽等人追悔不迭,全军亦顿足叹恨。

    孙权进入大船饮酒压惊,大将贺齐流泪道:“将军为至尊之人,应谨慎持重。今日之事,几乎失败,使我们臣下震恐,好像失去天地。愿您以此作为终生之诫!”孙权上前替他抹去眼泪,说道:“惭愧!惭愧!我已刻骨铭心,当永世不忘此事。”

    此后,孙权与曹操数有征战,双方各有胜负。后来,因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发生尖锐矛盾,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便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向曹操请降讲和。曹操也知难以战胜孙权,便同意双方结盟修好。此后,孙权便把精力转向荆州。

    荆州地富人众,扼南北通道,位置重要。夺取荆州,是孙权的既定国策。赤壁之战后,孙权得益甚微,为共同抵抗曹操,不得不忍痛将荆州诸郡借与刘备。权曾遣使告刘备,谋求共取巴蜀。但刘备欲独占益州,没有答应。孙权派兵推进,刘备随即派关羽、张飞等将加以阻拦。后来刘备果然独得益州,孙权闻之大怒,说:“刘备狡猾至极,竟敢如此j诈!”

    当初,刘备曾至建康见孙权,周瑜建议孙权羁留刘备,挟持关羽、张飞二将。孙权觉得曹操尚在北方,应延揽英雄以树曹操之敌,又担心刘备在身边更为难制,所以未能采纳此计。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命诸葛瑾向刘备索要荆州诸郡。刘备又推托说:“我正在图取凉州,待得了凉州,一定将荆州还吴。”孙权更加恼怒,便设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官,去强行接管,不料被荆州守将关羽统统赶了回来。孙权气愤,遂派吕蒙、鲁肃等率兵攻取。吴军很快拿下三郡,刘备急忙从成都领兵下公安(今湖北公安)。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适逢曹军入汉中,刘备怕益州有失,遣使向孙权求和,孙权也因力量不足,同意重结盟好。双方商定瓜分荆州,以长沙、江夏、桂阳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西归刘备。

    后来因关羽拒婚,孙权十分生气,决心攻取荆州。

    孙权计划出兵袭击荆州,担心守军尚多,一时也委决不下。吕蒙献计道:“关羽攻打襄樊,正是用兵之时,可他反而留重兵于荆州,主要是害怕我会偷袭他的后方。关羽也知道我常有病,我司以表面请求回建业治病,并带回一部分士兵。关羽必然相信,而不再防备,会调集大军尽赴襄阳。然后我再率大军星夜沿江而上,袭其空虚,这样,荆州等皆可攻下,关羽即可擒杀。”孙权同意,于是吕蒙便佯称有病,孙权也广为张扬,并公开征召吕蒙回建业治病。吕蒙返建业之后,孙权改派毫无名气的年轻书生陆逊督率吴军。陆逊到任以后,立即写信给关羽,信中言辞谦卑恭敬,一再恭维关羽神勇,自己深切仰慕,令求多加指教。关羽看信之后,大为放心,遂抽调兵力去增樊城之围,不再以后方为虑。

    孙权得知荆州兵力空虚,就亲率大军,沿江而上。他派吕蒙为前锋,直驱关羽军队防地,他将精兵藏在船仓之内,使白衣人摇橹撑篙,声称是商旅之人,关羽沿江守备之兵毫不怀疑,未加戒?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