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34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34部分阅读

    是宋世忠臣。”同意为袁粲立传。沈约在书中大篇幅载录宋孝武帝、明帝的一些生活丑事,萧赜见了,对沈约说:“我当年曾在明帝世任职,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沈约在书中做了大量删节。萧赜能如此宽容地对待前朝,表现出政治家的大度,因而深得人心。

    二、用人不当治家颇宜

    萧赜性情刚毅,处事果断,很有一番干大事的抱负,即位后立志要使国家富强。他最恨的是奢侈浪费,不喜游宴、雕绮之事。尽管如此,他的后宫里还是有姬妾万余人,他的弟弟、豫章王萧嶷后宫也有千余人,皇宫与王府大宴小席也是接连不断,十分享乐。

    萧赜虽能妥善处理袁粲、沈攸之一案,但却用人不明。萧赜为镇西长史时,宋世府主簿王晏对他百般阿谀奉承,得到信任。萧赜为太子,王晏为中庶子。后来萧赜得罪了父皇萧道成,王晏怕连累自己,便称病不见萧赜,自动与他疏远。萧赜即皇位后,不但不怪罪王晏,反而信任如旧,先是任命其为丹阳尹,后又让其出任江州刺史,因王晏不愿离开京师,又留其任吏部尚书,二人朝夕都要见面,议论朝事,朝中大臣虽对王晏这种人很看不起,但因皇上器重,所以连萧嶷、王俭等王公大臣都屈尊降贵接待他。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王俭去世。礼官欲依东晋丞相王导故事,谥王俭为“文献”。王晏平日与王俭不和,便对萧赜说:“晋世王导得此谥,但宋氏以来,不加于皇室以外之姓。”萧赜听后,便取消了此谥,改谥“文宪”。萧赜又欲以王奂为尚书令,征求王晏的意见。王晏与王奂关系不睦,就又在萧赜面前献计说:“柳世隆有勋望,恐不宜在王奂之后。”萧赜对他是言听计从,果然以柳世隆为尚书令,以王奂为尚书左仆射。

    另外深得萧赜亲信的是几位出身微贱的小人,如中书通事舍人茹法亮、吕文显,外监吕文度等。茹法亮等人无法无天、营私舞弊的行为,引得人们痛恨、反感,但由于萧赜对他们大加纵容,别人也不敢反对指责。

    不过,比起前朝的父子、兄弟仇杀来,萧赜牢记父亲临终之言,颇能顾及骨肉亲情。一日,萧赜见一份奏章,密报长沙王萧晃从南徐州罢职还都,私载数百人的器仗,被禁司发觉后,全部投入江中。萧赜曾明令禁止诸王蓄积私仗,诸王在京都,只准置捉刀左右40人。今见萧晃敢违背命令,不禁大怒,欲纠之以法。豫章王萧嶷闻讯后急忙入见萧赜,一见面便跪下行礼,痛哭流涕道:“萧晃之罪诚不足宥。愿陛下看在先朝的面子上宽恕白象。”萧赜听他提起父亲,又叫萧晃的小字白象,骨肉之情油然而生,也忍不住低首垂泣。

    萧赜弟兄19人,他为老大,老二萧嶷是他同母弟。兄弟二人自幼和睦,亲密无间。父亲萧道成见萧嶷处事稳重,有容人之量,曾想以他代替太子萧赜,但萧嶷毫无夺位之心,依然恭悌尽礼对待萧赜,故萧赜即位后,两人友爱更深。按照制度,诸王入见皇上必须衣冠整齐,萧赜特准萧嶷参加内宫曲宴时,可穿白服裙帽。萧嶷为人谨慎,虑位高权重,常思自退,待萧赜也是恭谨忠笃,尽君臣之礼,只有萧赜亲幸府第,才身着白服乌纱帽侍宴。所以萧赜对他最放心。

    萧晃是萧道成第四子,少有武力,爱好武饰。宋末,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时,萧晃身着盔甲,带领众多武装卫士,浩浩荡荡在街上骑马巡行,非常威风。萧道成即位后,萧晃在豫州刺史任上,每要处理政务,辄受典签的制约,萧晃一怒之下杀了典签。这件事深深激怒了萧道成,亲自下诏杖责萧晃,从此以后也不再喜欢他了。萧道成临终时,嘱咐萧赜,只能让萧晃在靠近京师的地方任职,勿令远出,以利控制。所以萧赜即位后,先任萧晃为南徐州刺史,继而又征他入京,结果就发生了私带甲仗入京之事。由于萧嶷再三为萧晃说情,萧赜也想起父皇临终时的告诫,于是赦免萧晃之罪。从此一直到永明八年(公元490年)萧晃去世,萧赜都无害他之意,但也不见亲宠,再未让其到京师以外的地方任职。

    永明八年(公元490年)八月,荆州府僚佐们密报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私作锦袍等物,准备与蛮人交易器仗。萧子响是萧赜第四子,小时候因萧嶷无子,出继给了萧嶷。后来萧嶷虽有了亲儿子,仍上表请求留子响为自己的嫡长子,萧赜准许,又特别关照子响可以享受见诸王不致敬的待遇。虽然如此,因已出继,车辆服装皆不同于其他皇子。萧子响性情暴躁,每入朝时,一想起自己与别的皇子待遇不同就忿怒不已,用拳猛力敲击车壁。萧赜知后,不忍儿子受委屈,特令其车服与诸皇子相同。永明六年(公元488年),萧子响被封为巴东王。七年,任荆州刺史。萧子响自幼勇力绝人,好武,喜欢各种武器,故有欲与蛮人交易器杖之事。萧赜很了解这个自幼好武的儿子,觉得他不是那种有野心的人。为了弄清事情真相,先派人前去精加检校。不料,他很快又得到消息:萧子响得知朝廷派人调查自己与蛮人交易的事,便把长史刘寅、典签吴修之等8人叫去质询,一怒之下,竟然把8人全都杀死了!

    萧赜闻讯,又惊又气,对众臣说:“子响反了!”随即派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中书舍人茹法亮率精兵数百人前去荆州检捕群小。又嘱咐说:“子响若束手自归,可全其性命。”萧子响闻讯,频频派使者联络表白,又杀牛准备丰盛的酒菜慰劳台军(即禁卫军)。尹略等人既不容解释,不准进宫,又出言相讥,倾倒酒食。萧子响忍无可忍,率所养勇士和州府兵2000人出城,他自与百余人操万钧弩,宿江堤上。第二天,府州兵与台军交战,萧子响在堤上发弩射击,台军大败,尹略战死,胡谐之等乘单艇逃回建康。

    萧赜见萧子响竟敢公然动兵,非常气恼,又派丹阳尹萧顺之将兵继至。太子萧长懋平常很忌恨萧子响,便在萧顺之出发前秘密传谕,要他在外面处死萧子响。萧子响带白衣左右30人乘小船赴建康,途中遇到带兵前来的萧顺之。子响欲申明理由,萧顺之不听,于射堂将其缢杀。

    萧子响临死前亲笔给父亲写信,陈说了自己的委屈,并表示:为了使齐代无杀子之讥,自己免逆父之谤,甘愿自杀。读着儿子的绝命书,萧赜的心里十分难过。但他见到有司奏请绝萧子响宗属之籍、削爵士、易姓氏的报告,还是准奏了。

    三、谨慎择人临终警言

    到了晚年,萧赜深为接班人的事所困扰。

    萧赜不到20岁就生下了长子萧长懋,这孩子最受爷爷萧道成的喜爱。萧赜为了培养萧长懋,还曾让他慰劳将帅,接触军旅。后又把他送回京师,跟随在萧道成身边。那时,萧道成初创大业,特别重视嫡嗣,见到长子长孙,高兴异常,常令他与文武宾客相往来,又命令荀伯玉:“我出行之日,城中军队悉受长懋节度。我在京城,内外值防与诸门防卫也由长懋负责。”萧道成代宋称帝之前,萧赜从雍州还京。因襄阳是军事重镇,特让萧长懋代父任雍州刺史。

    萧道成即皇位后,封萧长懋为南郡王。江南诸朝历代未有嫡皇孙封王,萧道成开此先例,足见对长孙的宠爱。

    萧赜即位,立萧长懋为太子。长懋爱好文义,礼接文士,蓄养武人,亲信之徒布在朝廷。萧赜又常把狱讼交给他处理。萧赜到晚年好宴游,将尚书曹事亦分送给太子省视,太子由此威著内外。

    萧长懋生性颇喜奢丽,东官的殿堂皆雕饰绮丽超过了皇宫。一次,萧赜到豫章王萧嶷宅第去,回来时路过太子东宫,只见宫城气势宏伟,规模庞大,不觉大吃一惊,进而又想到如此壮丽的宫室,恐怕全京师的人都见到了,惟有自己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没想到太子竟如此胆大妄为,朝野百僚又如此惧怕太子,欺瞒自己。萧赜只觉得一股子火气直冲脑门,厉声喝令:“监作主帅是谁?给我收捕下狱!”萧长懋听说父亲动怒,惶惶不知所措,急令部下掩藏罪证。萧赜对太子的所作所为,既恼火又伤心,狠狠地将他责备了一通。

    萧长懋身体过于肥胖,所以很少出外游玩,整日呆在东宫。为取乐解闷,他常和部下在宫内玩弄羽仪,制造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乘坐的辇及乘舆。东宫与皇宫近在咫尺,而萧赜连一点风声都未听到。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正月,萧赜接到报告,太子病倒了,便亲到东宫探视。不久,太子病逝。萧赜亲往东宫,痛哭尽哀。下诏准太子穿衮冕之服举行葬礼,谥曰“文惠”。

    文惠太子死后,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帝位继承人将是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是萧赜次子,与文惠太子同为皇后所生。他自宋末以来,便跟随父亲踏入仕途,经受政治、军事的各种熏陶。齐世,官居高位,多年任宰相,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深受宠爱。他思贤若渴,礼接下士,一时人才云集,八方幅辏。按萧子良的政治经验和威望,被立为继承人似乎不成问题,但结果却大出人们所料。原来,萧赜在太子死后仔细检视东宫,发现了太子违反制度的服仪羽仪,大怒。又因萧子良与太子友悌,知情不报,连萧子良也嫌责起来。

    经过反复考虑,当年四月,萧赜正式立文惠太子的长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东宫文武全改为太孙官属。

    七月,萧赜病重,诏萧子良带甲仗入延昌殿侍奉医药。又虑朝野闻讯忧惶,人心不稳,乃硬撑着病体,召乐府奏乐。临终之时,萧赜慢慢睁开了双眼,吃力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的人们,气喘吁吁地问:“太孙在哪里?”左右忙答:“太孙尚在殿外。”萧赜定了定神,一字一顿地说:“宣太孙入殿,东宫甲仗随之。”说完,微闭双目静待。不一会儿,太孙萧昭业匆匆赶到,萧赜伸出手,颤巍巍地拉住太孙,用尽全身气力说了句:“若忆翁,当好作!”又看了看次子萧子良,点点头,随后平静地死去,终年54岁。谥曰“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景安陵。

    第一百四十一章 郁林王萧昭业

    一、劣童心性无赖行为

    萧昭业是文惠太子的长子,小名“德声”,自少时便由竟陵王妃袁氏抚养。萧赜即位后,其父萧长懋被立为太子,他袭爵成为南郡王。萧昭业少时眉清目秀,举止文雅,口齿清楚,甚得爷爷萧赜钟爱。当时王侯每五日一入宫问讯,萧赜却常单独召萧昭业入宫,关切地询问他的饮食起居和读书情况。萧昭业爱好隶书,凡他写的字,萧赜都看得极为珍重,不准随便传出宫外。文惠太子去世后,萧赜因竟陵王萧子良不报告太子奢侈僭越之事而恼怒,开始嫌责子良,有意立萧昭业为皇位继承人了。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萧赜逝世,萧昭业继位。萧昭业在爷爷的丧期即位,在百般疼爱他的爷爷的灵前,他放声痛哭,跪在地下久久不肯起来,引得观者无不垂泪,暗赞他孝顺、懂事。但一等入内,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有说有笑,又令乐队奏乐取乐,那些久跟在他身边的人对此丝毫不觉惊奇,因为他的表现一如当初为父亲文惠太子守丧时。

    萧赜的遗体要移出太极殿了,萧昭业亲自安排指挥。因叔叔竟陵王萧子良在萧赜临去世时受到王融的极力拥戴,萧昭业对此耿耿于怀,特意派将率200人全副武装地守在太极殿西阶,监视正在中书省的萧子良。

    为了报答那些为自己即位尽力的有功人员,培养自己的势力,他下诏假称遗诏,以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西昌侯萧鸾为尚书令,太孙詹事沈文季为护军。又让心腹周奉叔、曹道刚临殿中警卫。

    即位十余日,萧昭业下令收捕那个欲拥立竟陵王萧子良的中书郎王融。王融被捕入狱后,萧昭业令中丞孔稚珪奏王融险躁轻狡,招纳不逞之徒,又诽谤朝廷,要穷治其罪。萧子良听说王融被捕,心里非常沉重不安。王融是为拥立他而得罪的,现在连他都受到萧昭业的怀疑,处境困难,对王融的事是爱莫能助,连过问一下都不敢。正在他心神不宁之时,王融派人来见,苦苦哀求萧子良救王融一命,萧子良只是唉声叹气,不敢答应。不久,萧昭业将在狱中的王融赐死。

    一日,萧昭业来到萧赜储钱的斋库,只见里面有钱数亿。萧赜在位期间,上库储钱五亿万,以备军国之用,斋库聚钱也超出3亿万,以作宫廷费用,其他金银布帛不可胜计。见自己已腰缠亿万贯,萧昭业便尽情挥霍,为斗鸡玩,曾花数千钱买一只好斗鸡。又动辄赏赐幸臣群小,一出手就是十几万、几百万。不到一年,武帝萧赜时储的钱财就所剩无几了。

    萧昭业喜爱的另一种恶作剧是带皇后何氏和诸宠姬到主衣库去,打开大门,让她们拿宝器相投击,摔碎以取乐。各种宝器珍玩在他和皇后、宠姬的欢笑声中化为碎砾。在他的允许下,宦官和群小可到主衣库随意拿取喜爱之物。萧赜生前御用的甘草杖,则被宫人寸段,分而玩耍。

    萧昭业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隆昌,不再延用武帝年号。

    二、害人不成反被人害

    齐太祖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受遗诏与竟陵王萧子良一起辅佐萧昭业,萧子良因受怀疑自身难保,深居简出不预国事;萧鸾则以尚书令的身份处理国家大政,培植一己势力,萧昭业逐渐觉得大权旁落了。对他的一些胡作非为,萧鸾又常谏阻,萧昭业多不听从,依然我行我素,在内心对萧鸾很忌恨,总想除之而后快。但他深知靠自己一人绝对不可能成功,必须找个有威望的人来协助。他选择了尚书右仆射、鄱阳王萧锵。

    萧锵是萧道成第七子,雍容大度,很得人心。武陵王萧晔去世后,他就是皇室诸王中最年长的了,因此萧昭业对他很信赖。一次,诸王入宫问讯,萧昭业单独留下萧锵,问道:“公闻萧鸾对我如何?”萧锵知其意,答道:“萧鸾在宗戚中年龄最长,且受寄于先帝。臣等皆年少,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萧鸾一人,愿陛下不要以此为虑。”萧昭业听了,默默无言。退朝后,他对宦官徐龙驹说:“我欲与萧锵共计取萧鸾,他既不同意,我不能独办。且再听任萧鸾专权一段时间吧。”

    萧昭业所宠幸的有中书舍人綦毋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宦官徐龙驹等。徐龙驹专权干政,萧鸾上言请求诛杀他。对此,萧昭业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但又不能拒绝萧鸾之请,只好忍痛杀了徐龙驹。这一来,他对萧鸾的忌恨就更加深了。

    这时,萧昭业所信赖的萧谌、萧坦之见萧鸾大权独揽,又深得朝野之心,便自动依附萧鸾,劝其废帝另立,于是成了萧鸾安插在萧昭业身边的耳目。这一切,萧昭业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察觉。

    一日,萧谌、萧坦之向萧昭业建议,周奉叔勇猛善战,应出镇外地,以为外援。萧昭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以周奉叔为青州刺史。周奉叔请求封他为千户侯,萧昭业应允。后又因萧鸾的反对,仅封为曲江县男,食三百户。周奉叔知道后,在众人面前大发雷霆,拔刀相威胁。萧鸾连忙好言劝诱,周奉叔才消了气。

    周奉叔率众出发到青州上任的那天,萧昭业忽然接到尚书省的报告,说周奉叔轻慢朝廷,已被处死,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周奉叔所率部伍刚刚出发,萧鸾与萧谌称有敕,召他回尚书省,将他殴杀致死。然后,向萧昭业作了报告。对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萧昭业虽然不满,但也无能为力,不敢说什么,只有可其奏而已。接着,萧鸾又以谋反罪杀了綦母珍之、杜文谦,萧昭业的主要心腹就被逐渐翦除干净了。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四月,太傅、竟陵王萧子良病逝。萧子良对萧昭业有养育之恩,但因萧赜去世前夕王融拥立之事,萧昭业对他怀恨在心,严加戒备。他虽受遗诏辅政,萧昭业又给他加殊礼,让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但他却不敢干预朝政,整日忧心忡忡,终致忧虑成疾,一病不起而亡。萧昭业一直担心萧子良有异心,听到死讯后,兴奋异常,为萧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