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35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35部分阅读

    鸾的心腹陈世范又密告王晏欲趁皇帝南郊祭祀时在途中与武帝故主帅共同起事。建武四年(公元497年)正月二十八日,萧鸾召王晏入华林园,将其杀死。王晏的两个儿子也同时遭害。北中郎司马萧毅平日好弓马,为萧鸾所忌,便被陷害与王晏同谋,一同被杀。

    四、平定叛乱心安身逝

    公元498年,萧鸾病重,为讨个吉利,遂于当年四月改元永泰。

    改元不久,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王敬则是高帝、武帝时旧将,见萧鸾诛杀旧臣,心中不安。萧鸾外表上对他很客气、很尊重,而内心却甚为猜忌,密切防备。他曾多次派人去探望王敬则,看其身体如何,一餐能吃多少饭,问其能否带兵等。听说王敬则身体日见衰老,再加上居于内地,威胁不是很大,萧鸾才稍觉宽心。

    萧鸾病情转笃后,对王敬则特别放心不下,便任命光禄大夫张环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以密防王敬则。消息传到会稽,王敬则性情暴烈,又拥有兵众,屡经战阵,自以为无人能敌,故决定起兵反叛。只用二三天的准备时间,就打出拥戴故豫章王萧嶷之子、南康侯萧子恪的旗号,发兵起事。

    萧鸾得知王敬则反,立即命人杀死了王敬则的几个儿子,又调兵遣将进行镇压,王敬则打的是拥立萧子恪的旗号,而萧子恪此时正好又不在京师,朝廷又不知其去向,所以萧鸾特别感到紧张,他强撑病体,亲自主持大务。萧遥光劝他斩草除根,尽杀高武帝子孙,以防不测。于是,在京的王侯全被召入宫。他的儿子晋安王萧宝义和侄子江陵公萧宝览住中书省。高、武帝诸孙都安排在永福省,每人只准带两名随从,超过者依军法从事;年幼的孩子及其|乳|母可随入。当天夜里,萧鸾命太医煮药,又令人准备了数十副棺木,只等三更一到,高、武帝诸孙全都要处死。准备完毕后,萧鸾自觉病体沉重,难以支持,便睡下休息,令左右到时再叫醒他。

    正当高、武帝诸孙惊恐万状之际,萧子恪为躲避王敬则,星夜兼程赶回京都。得知萧子恪的情形,萧鸾慢慢放松下来,下令给王侯供饭。第二日又全部将他们遣还回第。这样,高、武帝子孙才算侥幸躲过了一场大难。

    王敬则率实甲万人过钱塘江,百姓因其是高、武帝时旧将,纷纷担篙荷锸踊跃响应,追随者达十余万众,声势浩大。行至葬有萧道成及先人的武进陵,王敬则恸哭而过,众人莫不感动。此时萧鸾病情已非常严重,朝廷百官闻知王敬则大军向建康突进,莫不震惊。台军与王敬则激战于曲阿长冈埭。不久,重病在身的萧鸾接到捷报:台军大败王敬则军,王敬则在战阵上被杀。那些跟随王敬则造反的晋陵民众,按律当斩者甚众,晋陵太守王瞻上言:“愚民易动,不足穷法。”萧鸾深知宽容得人心之重要,下令不究叛民之罪,避免了一场血腥大屠杀。

    王敬则之乱平定之后,萧鸾一病不起。永泰元年(公元498年)七月,萧鸾病逝,终年47岁。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曲阿兴安陵。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昏侯萧宝

    一、排斥诸王诛杀六贵

    永泰元年(公元498年)七月,齐明帝萧鸾病逝,太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是萧鸾次子,因其兄萧宝义自幼残废,故得父亲宠爱。原名明贤,萧鸾在萧昭业在位时辅佐朝政、大权在握,特改为宝卷;萧鸾称帝后,他被立为太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公元499年,萧宝卷即位的次年正月,改年号“永元”。他即位时只有16岁,所以按照其父遗诏,由顾命大臣辅佐朝政。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祏、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轮流值日于内省,分日帖敕,时称“六贵”。

    萧宝卷为太子时,不好学,贪玩,嬉戏无度。性情重涩,少言寡语。即位后,他不爱结交朝士,只亲信宦官及左右捉御刀者和应敕者。即位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游玩行事,这约束力来自“六贵”,主要的又是二江。

    江祏、江祀兄弟的姑姑,是萧鸾的母亲,所以萧鸾特别看重他们,虽然临终时顾命群公,而最信任的却是江氏兄弟,兄弟俩因此对小皇帝也最严厉。萧宝卷要行荒唐之事,徐孝嗣不敢阻拦,萧坦之偶尔劝阻几句,江祏却不同,是坚决制止,弄得萧宝卷浑身不自在,心中忿忿然。他非常信任的左右茹法珍、梅虫儿等,每欲弄权,也常遭江祏裁抑,故茹法珍等人对江祏也是切齿痛恨。

    萧宝卷愈来愈不听约束,任用群小,游戏无度,江祏便决计废帝另立。他的意思是立明帝萧鸾第三子、萧宝卷的同母弟、江夏王萧宝玄。这一建议立即遭到刘暄的反对。刘暄是萧宝卷、萧宝玄、萧宝寅的舅舅。萧宝玄任郢州刺史时,他任郢州行事,对年幼的萧宝玄过分苛刻。因此,萧宝玄对刘暄非常不满。刘暄知萧宝玄对他不满,故时刻提防,不同意立其为帝。他想立建安王萧宝寅,这样,他既可以居帝舅之势操纵朝政,又与萧宝寅了无嫌隙,无所顾忌。

    到底立谁好呢?江祏又同萧遥光密谋,而萧遥光想立自己为帝,当他把打算微微透露后,江毫无思想准备,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告退。江柘把废立之谋告诉弟弟江祀,江祀倒觉得少主难保,劝他立萧遥光为帝。

    刘暄知江氏兄弟有立萧遥光之意,很不高兴,因萧遥光若立为帝,他就要失去帝舅之尊,所以坚决反对。这样一来,江祏迟疑不定,久而不决。萧遥光大怒,派左右黄昙庆密于青溪桥刺杀刘暄,黄昙庆见刘暄卫士随从众多,未敢动手。

    刘暄发觉萧遥光欲暗害他,暗暗合计一番,马上向萧宝卷告发江氏兄弟欲立萧遥光为帝。萧宝卷一听,耳边立刻响起父亲临终遗言:“作事不可在人后。”他立即命令:收捕江氏兄弟!

    杀害江氏兄弟后,萧宝卷召萧遥光入宫,将二人之罪告诉他。萧遥光大惊,回到中书省后就号啕大哭,装起疯来,从此称病不入台城。

    江氏兄弟一死,再无人敢对萧宝卷管头管脚的了,他遂无所忌惮、随心所欲胡闹起来。他日夜与近习在后堂鼓叫戏马,常常五更就寝,至晡(午后三时至五时)时才起。群臣朝见之日,他在傍晚时分才懒洋洋地来到,有时就干脆借口天色已暗,不再上朝,遣群臣回家。台阁奏案常一月或数十天才报,有的甚至不知去向。宦官们包鱼肉回家,用的全是中央五省的黄案。整个朝廷乱成了一团。

    正当萧宝卷玩得昏天黑地之时,萧遥光加紧了武装起事的准备。他当初密谋与弟弟荆州刺史萧遥欣共同起事,由萧遥欣引兵自江陵急下攻建康,他于内接应。不巧,萧遥欣病卒,计划无法施行。后来,荆州兵将不少人护送萧遥欣的灵柩回京都,萧遥光一见有了主意。当初其弟豫州刺史萧遥昌去世后,部曲全归萧遥光,现在荆州又有不少人来到京都,何不借二州兵力来一个武装起事?

    萧遥光正忙于密谋,忽接到圣旨,要他入宫,不觉大吃一惊。原来,萧宝卷诛杀江氏兄弟后,怕萧遥光不自安而闹出什么事来,就准备任其为司徒,给他一个高位,让他回家安心养病。萧遥光心中有鬼,不敢入宫,在东府东门纠集二州部曲,以讨刘暄为名起兵。听说萧遥光反叛,台城中人心惶惑,不知如何是好,萧宝卷忙诏令徐孝嗣入台城,人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后台军终于击溃了叛军。萧遥光见大势已去,回到小斋帐中,秉烛自照,神不守舍。台军冲入,萧遥光慌忙灭掉蜡烛,爬到床下藏起来。军人推门而入,把他从暗中牵出斩首。

    平定萧遥光之后,萧宝卷下诏赏赐有功人员。萧坦之因报告萧遥光造反有功被升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但由于他做事刚狠自专,萧宝卷的手下对他又怕又恨,因此常在萧宝卷面前攻击他。萧遥光死后20余日,萧坦之和儿子萧赏全都被萧宝卷派来的士兵杀死。

    茹法珍等又在萧宝卷面前诬告刘暄有异谋。萧宝卷于是下令杀死刘暄。

    “六贵”中只剩下司空徐孝嗣了,他文士出身,事事处处不敢违抗萧宝卷及其手下近习的意愿,故名位虽重,仍能为萧宝卷所容。由于他名高望重,有人极力劝他废掉昏暴残忍的萧宝卷。徐孝嗣虽有此想法,却迟迟不见行动。而此时众嬖幸对徐孝嗣也开始讨厌起来。

    一日,萧宝卷下诏召徐孝嗣、尚书左仆射沈文季、侍中沈昭略入华林省。三人入华林省后,茹法珍受命送来了药酒。徐孝嗣、沈文季默默不语,沈昭略大怒,骂徐孝嗣道:“废昏立明是古今令典,宰相无才,致有今日!”说完,拿起盛酒的小瓯投在徐孝嗣脸上,说:“让你做个破面鬼!”徐孝嗣并不恼怒,只管埋头饮酒,酒至斗余而卒。其子徐演、徐况,萧宝卷也不放过他们,将二人杀死。

    至此,“六贵”全被杀害,众臣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二、平叛除障肆意秽行

    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太尉陈显达于江州举兵反,京师震惊。陈显达是高、武帝时旧将,明帝萧鸾在位时诛杀旧臣,陈显达内怀危惧,小心谨慎,曾以已达70岁高龄为由请求告退,萧鸾不许。萧宝卷即位以后,他惧祸不愿留在建康,被任为江州刺史后,欣喜万分,连忙登程赴任。萧宝卷屡诛大臣的消息不断传到江州,陈显达心里非常紧张。待“六贵”死尽,朝野又传闻朝廷将遣兵袭击江州,陈显达不愿坐以待毙,立即举兵;又致信朝中重臣,历数萧宝卷罪恶,声称欲奉建安王萧宝寅为主,待平定京师后就西往郢州迎接大驾。

    萧宝卷命护军将军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众军抗击陈显达。不久即传来消息,陈显达率军击败朝廷军队,乘胜进袭宫城。宫城大骇,闭门设守。陈显达亲率数百步兵在西州前与台军激战,几个回合下来,陈显达大胜。后来朝廷大军继至,陈显达寡不敌众,败退下来,被刺落马斩首。

    诛灭陈显达,萧宝卷以为从此无人约束与威胁自己了,愈发骄纵不羁,京师百姓深受其害。他渐渐迷上了出外游走,一个月要出游20余次。每次出游,左右盛气凌人,尽驱沿途人家,只留下一座座空宅。百姓一闻鼓声大作,顾不上穿衣登靴,立刻呼儿唤女逃离住宅,一旦行动迟缓被萧宝卷等遇上,即刻丧命。京师百姓遭其马蚤扰,苦不堪言。四民废业,婚冠丧葬皆不得依时而行事,甚至死了人都无法埋葬,只好弃尸路边。

    萧宝卷的另一爱好是骑马,专门由东治营兵俞灵韵教他。他在郊外置射雉场296处,经常奔走往来于各场,毫无倦意。

    “远君子,近小人”也是萧宝卷的主要特点之一。他所宠信的有左右31人,黄门10人。直阁、骁骑军徐世标是他的杀手,每有杀戮之事,皆由徐世标执行。陈显达反,虽用崔慧景为都督,而兵权却掌在徐世标手中。后来,徐世标得罪了萧宝卷,被禁卫军杀死。宦官王宝孙只有十三四岁,号为“伥子”,最有宠,连梅虫儿之辈也在其下。他参预朝政,控制大臣,移易诏敕,甚至敢骑马入殿,诋诃天子。公卿大臣见了他,无不恭恭敬敬,屏息静气。

    对所宠幸的潘贵妃,萧宝卷是有求必应,凿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在上面行走,他在一边赞赏:“此为步步生莲花。”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也极受萧宝卷宠信,与茹法珍一起被称为“阿丈”,另外梅虫儿、俞灵韵为“阿兄”。他曾与茹法珍等一起到潘宝庆家,亲自汲水,帮助厨子做饭。潘宝庆狗仗人势,玩弄权术,诬陷商人有罪,往往是一家被陷,邻里数家一起遭殃,又请求将没收的田宅资财赐给他,为了防止后患,又杀尽被害之家的男口,搞得民不聊生。

    萧宝卷身边的提刀左右及应敕者,皆是其亲信,在朝中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被呼为“刀敕”。“刀敕”们的家,成了萧宝卷经常去游宴的地方,遇有吉凶之事,也必去庆吊。整个朝廷是小人得势,皇帝昏狂无道,大臣朝不保夕,百姓苦不堪命,社会动荡不安,一场大的危机一触即发。

    三、无道引祸侥幸取胜

    豫州刺史裴叔业当年为萧鸾诛杀诸王出了大力,官居重位。萧宝卷即位后杀戮大臣,身为边镇重臣的裴叔业心中不安起来,怎样才能既避免杀身之祸,又能保全荣华富贵呢?经反复权衡利弊,裴叔业终于在永元二年(公元500年)正月奉表降魏。

    裴叔业投降北魏的消息传到建康,满朝哗然。萧宝卷命平西将军崔慧景率水军讨伐寿阳。大军出发之日,萧宝卷命设长围,亲自出面为崔慧景送行。他身穿戎服坐于楼上,召崔慧景单骑人见,不得带一人跟随。二人交谈数言,崔慧景就显得有些心神不定,急忙告辞而去。及出城,崔慧景不觉喜形于色。大军行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以外数十里处停下,崔慧景召集诸军主,对他们说:“吾荷三帝厚恩,又担当顾托之重任,今幼主昏狂,朝廷坏乱,危而不扶,责在今日。吾欲与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诸君意下如何?”众皆齐声响应。于是,回军广陵,司马崔恭祖开城门迎接,随后又挥师准备渡江直指建康。

    崔慧景既举兵,马上派人奉迎江夏王萧宝玄为主。因为萧宝玄娶徐孝嗣之女为王妃,二人感情融洽。萧宝卷诛徐孝嗣后,诏令萧宝玄离婚,萧宝玄虽表面服从,心中却忿忿不平,所以崔慧景认定他必会赞成举事,故奉他为主。萧宝玄立斩来使,又发动将吏守城,以此迷惑萧宝卷。萧宝卷闻讯大喜,忙派人前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助守。崔慧景将要渡江,萧宝玄秘密派人前去联系,杀司马、典签与朝廷使者,开门迎崔慧景入城,把萧宝卷打了个措手不及。

    崔慧景指挥大军顺利过江,萧宝玄乘八人抬的平肩舆,手拿绛麾,随军赶往建康。萧宝卷急忙调兵遣将迎战,但诸将都不是崔慧景的对手,全被杀得溃不成军,只好紧闭宫门,不敢出战。崔慧景引军将台城紧紧包围住,又称宣德太后令,废萧宝卷为吴王。

    正当台城岌岌可危时,外面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局势暂时得以缓和。原来,陈显达举兵反时,萧宝卷又效法其父,召诸王入宫。巴陵王萧昭胄和弟弟永新侯萧昭颖一想起永泰年间的恐怖情况,就忍不住颤抖起来,兄弟二人化装成和尚,藏匿于民间。崔慧景引兵包围台城,二人恢复本来面目,前来投奔。崔慧景本来奉萧宝玄为主,见到萧昭胄,又想奉其为主。因为萧昭胄是萧子良之子,是武帝萧赜的孙子,而萧宝玄是明帝萧鸾之子,拥立武帝之孙好像更加名正言顺。但到底拥立谁,崔慧景又一时难下决心。这时的崔慧景已开始骄傲起来,认为台城旦夕可拔,就不大急着攻城,而是整日和处士何点一起谈论义理、佛教。他那里高谈阔论,兴致勃勃,不管军事,手下将领开始不满,军心有所涣散。

    萧宝卷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急召豫州刺史萧懿赴援建康。密使赶到时,萧懿正在吃饭,一接诏令,立刻投箸而起,率数千人渡江赶赴建康。夜里,台城军队见外面燃起一片火把,知道援军已到,大受鼓舞。萧懿一仗击败崔慧景之子崔觉,又乘胜进军,崔恭祖投降。崔慧景兵败如山倒,只好弃众而逃,后被渔人斩首。

    萧宝玄兵败后逃亡数日才降,萧宝卷把这个同母弟召入后堂,几天后。令人将其杀死。

    崔慧景包围台城达12天之久,建康人都以为他必胜无疑,因此,跟随他造反的人很多,萧宝卷下诏赦免其罪。而此时嬖幸专权用事,不依诏令,我行我素,杀人越货,乱诬贼党。

    四、兵临后宫被杀毙命

    平定崔慧景后,萧懿以功升任尚书令。表面看官高位重,但实际上由于放弃了兵权,成了无权无势的空头尚书令。有人见萧懿德高望重,其弟萧畅任卫尉,负责宫廷保卫工作,就劝他趁萧宝卷出门之际,举兵废帝另立,萧懿不从。

    嬖臣茹法珍、王咺之等畏忌萧懿,便在萧宝卷面前挑拨说:“萧懿将行隆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