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48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48部分阅读

他,表示了武则天在李、武两姓之间的最后抉择。这种合乎士庶民心的决定,平息了李、武两姓间长达8年的争夺,与结束酷吏政治一起,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开创了女皇统治期间最后一段新的政治局面。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初,武则天病情恶化,身边只有男宠张氏兄弟,宰相、太子难得见女皇一面,诏令皆出自二张之口。在这种情形下,假传诏命篡夺帝位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宰相们非常担心,遂决定迫使女皇退位,拥立太子为天子,复兴唐室。

    以宰相张柬之、崔玄日韦为首,迅速组成了政变集团,积极拉拢掌握军权的将军,控制宫城。桓彦范和敬晖秘密联络了太子李显,李显半推半就,一切准备就绪。

    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桓彦范、左武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右羽林兵五百余人,到达玄武门,李多祚、李湛及太芓宫内直郎王同皎去迎接太子共同起事。但事到临头,太子显的恐惧病复发,不敢出宫。王同皎不得不把李显强抱上马背,向后宫进发。政变部队很快攻下玄武门,直抵迎仙宫,杀死二张,众人簇拥着李显轻轻迈进皇帝寝殿,远离龙床伫立着。张柬之小心翼翼地向女皇解释:“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愿陛下传位太子,顺从天意。”武则天被迫让位。

    二十五日,唐中宗复位。武则天迁往皇宫城西南的上阳宫静养。中宗给母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四日,正式恢复大唐国号,持续15年的武周帝国(公元690年~705年)宣告结束。旗帜的颜色由武周的大红色恢复为唐朝的黄铯,郊庙、社稷、陵寝、官阶名称等,都恢复了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前的旧制。废除则天文字,定长安为首都,神都恢复洛阳旧名,作为陪都。至此,唐室光复告成。

    二、外戚专权女后干政

    唐中宗虽然是一个昏昧懦弱的君主,但由于有以张柬之为首的一批贤臣的辅佐,新朝廷很快走上轨道。然而武则天当政的余波荡漾,使得唐室复兴的前途风云变幻。在那政治权力男性化的时代,武则天以女性异军突起,一跃登上政治权力的顶峰,这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太具诱惑力了,使得后世有野心有条件的女性,都渴望成为武则天第二!

    一般说来,皇帝孱弱愚昧,也易于导致皇后干政,外戚势力强大,中宗朝韦皇后的活跃正是如此。韦后本来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只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抑制了她的野心。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她成为一家的精神支柱,在忍耐中磨炼出了坚强阴狠的性格。她憎恨婆婆武则天,但对武则天的巨大能量又十分崇拜和敬畏。她自忖,武则天可以以女性当上女皇,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呢?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她要中宗和她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恰似武后垂帘听政的重现。由于性格和共同经历使然,中宗对韦后的话总是坚信不移。

    这种情形,使拥护李唐的政变集团成员们十分吃惊、恐惧,但又无可奈何。中宗的懦弱,为韦后的专权大开方便之门。她千方百计地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企图造成韦氏家天下的形势。首先追亡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又改为邦王,建庙称为“褒德陵”,对这种僭越行为,朝臣敢怒不敢言。随后,韦后借中宗之手,封堂兄韦温为鲁国公礼部尚书,韦温的弟弟韦胥为曹国公左羽林将军,又将成安公主嫁给韦胥之子韦捷。外戚韦氏一族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

    但是,韦后并不因此满足。在获得权力欲的同时,她更渴望着女人身心欲望的满足。中宗无力满足韦后的要求,她便寻求外欢,迅速与武三思勾搭成j。此后,韦后便如鱼得水,对政治的干预程度,也更加猖狂。

    尽管韦后仿效武则天,也有想当女皇的野心,但她却缺乏武则天所具有的政治才干、执政者应具备的器量及神秘莫测的心思,韦后所有的只是昏暴,而且不讲究手段。

    武三思因与韦后的关系,进而成为操纵中宗的“真天子”。而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的再度崛起,令政变集团成员们感到恐惧和万分的惶悔,当初政变时,对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竟没有丝毫的损伤。

    张柬之等人很清楚,这时中宗的制命,实际上都是武三思在背后操纵。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秘密晋见中宗,请求诛杀武三思及诸武。然而每次晋见,中宗皆以缄默的态度予以回敬。

    在中宗看来,武三思是他和韦后最亲密、最信赖的知己。中宗不仅不下令诛杀诸武,反而将张柬之等人的密奏透露给了武三思。武三思便和韦后一起对付这几位大臣,他们双管齐下,在中宗面前,对张柬之等人屡进谗言。武三思并献计策,架空五位功臣,剥夺了他们执政的权力,最后终于将其杀害。中宗又根据武三思的要求,诏令文武百官恢复则天皇帝时代的政治形式,排斥反对武氏的人,以前被张柬之流放的官员,全部召回。这样,唐朝大权完全掌握在武三思手中。

    武三思等之所以会赢得中宗和韦后的信任而再度猖獗,主要是由于后宫的才女上官婉儿的在旁助阵。上官婉儿长期担任武则天的心腹笔杆,中宗即位后,敬佩婉儿的才华,继续留她担任秘书工作,但对这位美人他是不敢觊觎的,惟恐引起韦后的责骂。无独有偶。武三思为了取得中宗和韦后的彻底信任,也想到了婉儿。他们频繁幽会于后宫。后宫滛乱之风由此兴起。不久,婉儿便要求在宫外建立私宅,进宫侍奉帝后如同朝廷官员上朝一般,早出晚归。此项先例一开,仿效者接踵而至。

    中宗对武三思的信赖不亚于对韦后的信赖。常常有这种情况。韦后和中宗并排听政后,回到后宫,韦后便和武三思在皇帝的龙床上下棋,中宗在一旁观战,与他们一起嬉戏调笑。

    中宗朝另一独特的现象,是公主们的空前活跃。中宗共有四男八女。四位皇子都很不争气,而诸位皇女却是另一番情形,一切待遇例同皇子亲王。神龙二年(公元706年)闰正月,中宗把诸位皇女从郡主升为公主,接着又分别设府置官。这情形为历史上所仅见。在中宗的公主群中,韦后亲生的长宁(第四女)、安乐(第七女)公主最为活跃,安乐公主甚至要开创“皇太女”的先例。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安乐公主开始用中宗的墨敕,纳贿卖官。长宁公主也仿效安乐公主。她们把大量贿金用于广建宅第山庄,纵情滛乐。两位公主的大肆挥霍,刺激了其他公主和后宫的贵夫人,她们通过韦后的帮忙,也利用墨敕卖官,获得巨额贿款。

    中宗统治之下,韦后、武三思把持朝政,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以及宰相宗楚客等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形成了中宗朝极度腐败的政治。

    面对这种情况,一度颓废的太子重俊猛然醒悟过来。神龙二年七月,中宗迁都长安之前,册立卫王李重俊为太子。但是,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等对新太子既轻蔑又愤恨,安乐公王依仗韦后的势力,一直想取代皇太子而成为皇太女。重俊感到形势的发展对自己极为不利,必须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神龙三年七月,重俊请求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帮助,率千骑兵发动了政变,武三思、武崇训及部分同党被杀。接着攻入后宫,追杀韦后、安乐公主。韦后与婉儿挟持中宗躲到玄武门楼上。婉儿向中宗献计,让中宗在楼上向政变军队喊话,悬赏诛杀太子和李多祚。太子、李多祚被反戈的乱军斩杀。中宗立10岁的么子重茂为太子。

    三、国势衰微被毒身死

    中宗朝的奢糜之风,使唐帝国元气大伤,为一直虎视边塞的突厥和吐蕃提供了侵扰的最佳机会。

    神龙二年十二月,突厥默啜可汗对唐属地鸣沙(今宁夏灵武)发动了大规模入侵,突破唐军防线,直入唐境。与此同时,吐蕃又在青海和西域对唐展开了猛烈的军事行动,马蚤扰唐朝西境。神龙三年,中宗被迫将养女金城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通过和亲暂时获得西部边境的安宁。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西部战事再起,已归顺唐朝的突厥突骑施部的酋长娑葛因与部将阿史那忠节不和,互相攻击,唐经略使周以悌不但不进行调解,反而教唆忠节到朝廷贿赂宰相宗楚客和纪处纳。宗楚客接受贿赂,按照忠节的要求,准备派兵消灭娑葛。娑葛得悉这一密谋,大为震怒,遂自立为可汗,发兵攻破安西,唐将或被擒,或被杀。接着,娑葛上表唐朝廷,索要宗楚客的首级,诛j以谢百姓。中宗只得出来和事调解,宣告娑葛无罪,加封他为14姓可汗。经过这些波折,自太宗以来在西域苦心树立的大唐国威,一落千丈。

    国势的衰微,并没能让中宗清醒,他仍然整日和韦后等沉湎于享乐侈糜之中。

    从神龙到景龙年间,中宗再度当皇帝,兴起了大规模地建造佛寺的活动,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唐朝国库告罄。这些负担又被强加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

    武三思被重俊杀死后不久,韦后又特别提拔散骑常侍马秦客和光禄卿杨均二人,实际上是韦后养的两位男宠。马秦客善医术,杨均擅长烹饪,都受到韦后的青睐。这时的韦后急于要实现“武则天第二”的愿望。但中宗不除,她的愿望无法实现。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的愿望也与日俱增,虽然多次向父皇提出要求,但都被拒绝了。这样韦后、安乐公主同时萌发出了共同的邪念:只要夫(父)君不在人世,她们各自都能如愿。

    景龙四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假手马秦客、杨均,在中宗最喜欢吃的馅饼内放入毒药,将其毒杀。

    中宗驾崩,16岁的么子温王重茂即皇帝位,是为少帝,年号唐隆。韦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按照韦后等人的事先安排,少帝只是过渡而已。

    宰相宗楚客约武延秀、赵履温、叶静能及韦温等韦氏一族,开始劝说韦太后应当仿照武则天的“易世革命”,登上女主宝座。为达改朝换代的目的,韦太后等人加紧活动。当时,中央禁军的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十军及台阁尚书省的要职,均由韦氏族人担任。武则天所生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及李旦之子李隆基是她们的很大障碍,于是便密谋将他们清除。

    在危机关头,李隆基发动早已串通好的“万骑”兵,突袭后宫,杀死了韦太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只剩下少数人。最后,太平公主出面收拾残局,扶持李旦再登皇位,是为睿宗。

    第一百九十七章 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旦和他的哥哥中宗李显一样,曾经两次称帝,但第一次登基受制于母后,被囚禁在宫中,不得预闻政事;第二次登基则被夹在儿子和妹妹两大政治势力之间,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即位仅2年就遽行禅位。

    唐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22岁的李旦被他的母亲武则天立为大唐帝国的第五代皇帝,以取代他的哥哥中宗李显。哥哥的遭遇,母后的专横,使一向怯懦的李旦不寒而栗。李旦即位以后,由母后武则天下诏,改年号为文明,并册封他的妃子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在这些仪式结束之后,李旦便同他的皇后一起,被软禁在皇宫之中,此后,李旦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由母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没有母后的谕旨,李旦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整天陪伴他的只有刘皇后和几个宫女太监。

    李旦从开始即位到被降为皇嗣,共做了6年的傀儡皇帝,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称神圣皇帝,将李旦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将她的侄子武承嗣封为魏王。但武承嗣并不甘居魏王的地位,他想除去皇嗣李旦,自己做皇太子,以便将来继承姑母武则天的皇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武承嗣到处活动,请求武则天废掉儿子李旦,立自己为皇太子。武则天对皇嗣的废立问题,开始还拿不定主意,后来经过与大臣商议,方才认识到立子和立侄的利害关系,不再理会武承嗣的请求。武承嗣便阴谋加害于李旦,他暗地唆使武则天的宠婢团儿诬告李旦的皇后刘氏和德妃窦氏,说她们二人每夜对天咒诅女皇。武则天信以为真,立即下诏将刘氏和窦氏凌迟处死。

    随后,武则天又下诏禁止公卿百官进见皇嗣李旦,违者皆斩。武承嗣又诬告李旦有谋反之心。太常乐工安金藏剖腹见肠,以此证明皇嗣不反,武则天深受感动,不再怀疑李旦,才使武承嗣谋害李旦的企图没有能够得逞。

    经过这一次打击,李旦心灰意懒,决意放弃皇嗣的位置以避灾免祸。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在大臣们的一再劝谏下,将中宗李显招回长安,立为皇嗣,改封李旦为相王,并加封为太子右卫率。

    李旦的第一次登基,虽然有名无实,但使他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事情。他对书法产生了兴趣,继而又迷恋上了文字训诂,并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转移到这方面来。他的草书和隶书甚至可以和当时的一些有名气的书法家的作品相媲美。直到第二次登基,李旦也没有放弃这一爱好。

    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随后,韦后又与安乐公主阴谋拥立中宗少子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由韦后临朝称制,处理一切国政。与此同时,韦氏还广派亲信控制军队,并密谋加害于相王李旦和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准备效法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做第二代女皇帝。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密谋讨逆,由李隆基发动羽林军杀入宫中,将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韦氏集团的党羽亲信一网打尽,李旦第二次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睿宗登基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立谁为皇太子。根据立嫡以长的传统,应该立长子宋王李成器为皇太子,但是按功劳而论,成器不如三子李隆基。因此久久不能决定。李成器表示愿意让贤,大臣们也主张立李隆基,最后睿宗终于决定立三子李隆基为太子,同时又诏令长子成器为雍州牧兼太子太师,比较恰当地处理了皇位的继承权问题。

    睿宗即位的第一年,根据太子李隆基的建议,任命姚崇和宋璟为宰相,并让他们分别负责兵部和吏部这两个重要的部门。姚宋二人都是当时的名臣,睿宗在他们的辅佐下,整修纲纪,拨乱反正,使朝政呈现出一派振兴气象。

    恢复选官制度。唐初规定,官员都由尚书省拟定,文官由吏部拟定,武官由兵部拟定,尚书和侍郎合起来叫做三选。唐中宗即位以后,由于韦皇后专权,这种选官制度遭到破坏。睿宗上台后,立即下诏恢复了这种选官制度,并任命姚崇和宋璟分别兼任兵部和吏部尚书,负责文武官员的选拔。

    裁减冗官。中宗在位时期,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专权朝政,公开卖官鬻爵。到中宗后期,靠花钱上来的官员多达几千人。睿宗即位以后,下诏将斜封官全部罢免,并罢免了各公主府官。

    昭雪冤案。睿宗即位以后,对中宗在位时期的一些冤案进行了平反和昭雪,如追复被韦氏集团的党羽武三思杀死的汉阳王张柬之、南阳王袁恕已等五王以及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人的官爵。其他一些被韦氏集团冤杀的人也都被恢复或追赠了官爵。

    但是,睿宗初期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很久,李旦即位的第二年,就失去了刚即位时的进取精神,做出了一些昏庸无道的事情,使朝政出现了腐败和混乱的现象。他开始重用j臣,任命窦怀贞、肖至忠、岑羲、崔湜四人为宰相。

    窦怀贞无才无德无功。中宗在位时,他担任御史大夫,靠阿谀逢迎得到了中宗、韦后的宠爱。韦氏集团被消灭后,他又投靠了新主子太平公主,当上了宰相。

    肖至忠这个人本来还比较正派,威信也比较高。但是,为了升官发财,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