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第1部分阅读

三国之龙套第1部分阅读

    《三国之龙套》

    季汉辅臣赞

    皇帝遣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履覆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赞昭烈皇帝(刘备)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赞诸葛丞相(诸葛亮)

    司徒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赞许司徒(许靖)

    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j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赞关云长(关羽)、张益德(张飞)

    骠骑夺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赞马孟起(马超)

    翼侯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赞法孝直(法正)

    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赞庞士元(庞统)

    将军敦壮,摧锋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赞黄汉升(黄忠)

    掌军情节,亢然恒常,谠言惟司,民思其纲。——赞董幼宰(董和)

    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赞邓孔山(邓方)

    扬威才干,欷歔文武,当官理任,衎衎辩举,图殖财施,有义有叙。。——赞费宾伯(费观)

    屯骑主旧,固节不移,既就初命,尽心世规,军资所恃,是辨是裨。——赞王文仪(王连)

    尚书清尚,敕行整身,抗志存义;味览典文,倚其高风,好侔古人。——赞刘子初(刘巴)

    安汉雍容,或婚或宾,见礼当时,是谓循臣。——赞糜子仲(糜竺)

    少府修慎,鸿胪明真,谏义隐行,儒林天文,宣班大化,或首或林。——赞王元泰(王谋)、何彦英(何宗)、杜国辅(杜微)、周仲直(周群)

    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

    制强,不陷危坠。——赞吴子远(吴壹)

    安汉宰南,奋击旧乡,翦除芜秽,惟刑以张,广迁变、濮,国用用强。——赞李德昂(李恢)

    辅汉惟聪,既机且惠,因言远思,切问近对,赞时休美,和我业世。——赞张君嗣(张裔)

    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偏任东隅,末命不祥,哀悲本志,放流殊疆。——赞黄公衡(黄权)

    越骑惟忠,历志自祗,职于内外,念公忘私。——赞杨季休(杨洪)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赵云)、陈叔至(陈到)

    镇南粗强,监军尚笃,并豫戎任。任自封裔。——赞辅元弼(辅匡)、刘南和(刘邕)

    司农性才,敷述允章,藻丽辞理,斐斐有光。——赞秦子勑(秦宓)

    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赞李正方(李严)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赞魏文长(魏延)

    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赞杨威公(杨仪)

    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赞马季常(马良)、卫文经、韩士元、张处仁(张存)、殷孔休(殷观)、习文祥(习祯)

    国山休风,永南耽思;盛衡、承伯,言藏言时;孙德果锐,伟南笃常。德绪,义强,志壮气刚。济济修志,蜀之芬香。——赞王国山(王甫),李永南(李邵),马盛衡(马勋),马承伯(马齐),李孙德(李福),李伟南(李朝),龚德绪(龚禄),王义强(王士)

    休元轻寇,损时致害,文进奋身,同此颠沛。患生一人,至于弘大。——赞冯休元(冯习)、张文进(张南)

    江阳刚烈,立节明君,兵合遇寇,不屈其身,单夫只役,陨命于军。——赞程季然(程畿)

    公弘后生,卓尔奇精,天命二十,悼恨未呈。——赞程公弘(程祁)

    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赞糜芳、士仁、郝普、潘濬

    西汉的官职表(转载)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职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秩俸二百石,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主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掌星历。

    望气佐,主望气。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秩俸百石,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协助令,丞。

    祝人,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主厨。

    屠者,主屠牲。

    卫士,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主宗庙。

    寝郎,主守寝。

    园郎,主守园。

    员吏,

    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秩俸千石,

    车郎将,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秩俸六百石,为皇帝谋事。

    仆射,秩俸比千石,主宾赞受事。

    谒者,秩俸比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秩俸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秩俸四百石,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卫尉丞,秩俸千石,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俸禄职掌

    少府卿,秩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