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305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305部分阅读

玩意,就能换回来一大堆贵重金属。比方说,给非洲人一些人猪,就可以换回来大量的黄金。

    在这里可以借机讨论一下所谓的“传统文化”,难道人口600万的印加帝国、印度(天竺)、非洲人他们没有传统文化吗?他们有,但仅仅只凭借着传统文化,他们被掠夺、屠杀与劫掠,有其他结果吗?不要来辩论,要辩论就去驳倒历史!传统文化,就是这么个玩意。只要是影响科技发展的一切文化,都属于迟早必然消亡的文化。

    所以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紧随着脚步前进是唯一的选择,倘若死抱着传统文化不放,甚至是全民皆是如此,那就太过于愚蠢的了。迟早有一天,仿佛印加帝国一样,被200人征服了600万人。

    好在就赵伏波而言,科技是第一性,至于文化倒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在华夏帝国之外的野蛮民族,他们除过接受之外就是死。倘若在华夏帝国也包括大宋的土地上,新的文化必然取代旧的传统,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就必然被消亡。这不是谁强迫,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丁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制造一些钢铁战舰吗?”

    马丁点头,因为无论木船造得如何巨大,终究对于海上风浪的抵抗比起钢铁舰船那是差的太远。但赵伏波可不相信,在这个时代里,可以制造出钢铁的战舰。

    这可能吗?

    “怎么,你感觉到不可行吗?”

    马丁看着赵伏波的时候带着些笑容,他的目光里显然在考验自己学生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前瞻性。简单来说,就是远见。倘若是普通人缺乏远见,结果不过是被社会所淘汰。但赵伏波作为未来的华夏帝国的君主,他要是没有远见,那就是祸害了。

    好在赵伏波并不蠢,最少他知道事情的发展,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就仿佛中国的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岤。因此防微杜渐才是他,一个华夏帝国皇帝应该想到的事情。比如说当初亚丁行省的总督扣押蒲金书的事情,倘若第一次拿钱来解决,那么将来这样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敢于向华夏帝国伸手的势力越来越多。

    而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杀了亚丁总督全家的男人,把所有的其他人全部分散卖到欧洲。永生永世,他们也没有机会再来威害华夏国的尊严。

    从那以后,所有的阿拉伯帝国的总督、苏丹们也都明白,华夏帝国的尊严,比他们的生命更加重要,也更加保贵。而且可以肯定,他们永远也不会开着他们的战舰到华夏帝国领土的边上去耀武扬威。就算他们有航母,也会把它们留在家里,等着华夏帝国皇帝给他们开演习的绿灯。

    作为一个强国,无论在自己的国内如何玩“仁治”,如何给自己的民众们分配利益,如何让他们过的更加舒服都不是错。但倘若在国际政治斗争里,去玩什么仁义,那就是超级大sb了。

    好在赵伏波是有远见的,《华夏律》对于未来的华夏帝王的皇帝的规定,同样是远见的。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有的话,这世界上也不会有一个国家,敢开着航母到华夏帝国的领海边上去演习。那么假设华夏帝国有核弹,那引起的就一定是核战争。不把对方整个种族从地球上抹掉,恐怕华夏帝国的皇帝被一弹劾,就只好下台了。

    “那倒不是,而是我们现在的钢铁产量太少。光制造武器都不够用,更别说还有钢轨以及其他金属材料,老师您知道各国对于我们的冷兵器需求量也很大。”

    “哦,那你不必担心了,我不过是试验性的制造一艘。放心吧,没有可靠的蒸汽机之前,我想我们不会大批量制造钢铁战舰。但无论如何,伏波,那些东西我们得有不是吗?”

    赵伏波挠挠头,有些不大好意思。老师说的是想法恰恰是商量好的结果,那就是技术上的储备。也许现在不一定要完成,但已经可以开始实验了不是吗!

    “哦,马丁老师,我看这里也不错,您不如就在这儿盯着香格里拉的建设吧!”

    第28章 当定救世主

    “马丁老师,我看我是不是该起程了,我可不想给钦察汗国蒙古人太多的准备时间!”

    马丁没好气的翻了赵伏波一眼,知道他是个坐不住的家伙。香格里拉山脉这里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有些舒服了,大概这家伙就欠天天睡行军帐篷。当然他说的也没错,因为给对方过多的准备时间,那么将来作战的时候,会变得麻烦一些。虽然不至于失败,但敌人有了准备,总不是件什么好事。

    虽然他们新败初逃,但钦察汗国背后,有着罗斯人的支持。他们同样是年年都要向钦察汗国缴纳足够的财富,而且大公们要到钦察汗国去接受赛因汗拔都的任命。如果给他们时间,不难凑合出来一支庞大的军队。从而给在那儿战略,形成巨大的难度。

    “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看看儿子,虽然目光之中总有些不舍。但她知道,自己在这儿儿子总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虽然母子情深,但自己在这里总不大合适,毕竟他是在打仗呢。

    “我也打算去华夏城了,至于其他人……”

    吃早饭的时候,往往是安排一天行动的时候。这时高级军官以及主要的人员都会在这儿,自然往往也是随后行动的安排。赵伏波自然是要率军队前往黑海沿岸的,在那里要筑城,要修建海军基地。同时要抽调大量的造船技师,来到黑海的城市,开始造船。尽管华夏帝国有造船的流水线,但要搬到黑海沿岸去建设一个新的城市,绝对是一个够大的工程。

    “我看这样,娘您也不急着去华夏岛。因为黑海那边,恐怕需要许多劳工。木刺夷人多数又都听您的,让他们去在那儿工作,也给他们自己挣些钱,将来好回来继续过活。”

    赵旭的到来,把香格里拉山脉附近的农业系统毁坏了不少,倘若在些安居的人要继续进行农业生产,自然少不得需要大量的投资。赵伏波的意思原本是把他们送到亚丁去,那里不论教派,工作的机会也要多些。不过现在既然要建立黑海以及里海附近的工程,就不妨玩个以工代赈的手段。

    “不过当家的,这里的人要是都走了的话,这里刚刚被占领,没有人看着恐怕……”

    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想的总是要长远些,马丁他们被留在这儿,自然打算是要建设增未来的“香格里拉疗养院”的,那样的话就会需要更多的人手。建设的人手固然不大缺,从华夏岛以及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城市,可以调来不少的人。但军队此刻又只有一支就是“华夏虎贲军”倘若赵伏波带了他们前往黑海沿岸的话,那么谁来看守这儿呢。

    大家该记得在华夏岛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他们闹过一次劳工荒。当时的手段是吸取了在克里特岛上进行的奴隶交易之中,海盗们的“货物”。除些之外,就是那些放弃一切归化华夏岛的人。但数量最大的是来自大宋的移民,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批来的人还主要是流民。包括当时益州都督李璮给济州岛上输送的人,多数还都是罪犯。

    不过随着大船的增加,舰队的规模也日渐庞大。如此来自大宋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第三批来的帆船回航时,带了不少住在华夏岛的宋人。他们回去的事情是,要把自己的家人全都带到华夏岛来。前面说过,华夏岛上登计过,拿到身份证的人,那是会有“福利股份”分配的。家里的人口越多,收入的数量就越多。随着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第四批来的时候,船上宋人的成份已经大大改变了。不但有许多商人们搞来的流民,还有许多是成家成户来华夏岛讨生活的百姓。

    宋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以致于华夏岛对于欧洲以及阿拉伯人的进入亮起了红灯。那么现在赵伏波该如何办呢,尤其他缺乏的是军队。需要驻守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这样吧,让华夏岛把海军陆战队派来,反正黑海那儿也是海军基地,城市让他们守卫更合适一些。这里的话,我留下步兵与2000名幽灵军的士兵,有他们在想必这个世界上能攻进来的军队就没有多少了。其他人和我一起前往波季!”

    波季,黑海东岸的港口,在格鲁吉亚境内的里奥尼河口。在它的东南面,不到1000公里的地方是巴库。北面是大高加过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同样这里也是黑海与里海之间重要的战略走廊。赵伏波的两个港口的位置,一个在波季,另外一个则在巴库。

    按他的打算,将来是要沿着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修筑公路、铁路,形成一个战略隔离带。北威胁未来的俄罗斯、南威胁整个石油产地,同时也可以沟通黑海与里海,从而有了海军直达欧洲的可能。他会先由这儿向北,然后拐向西部。

    “所以说,我们的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的设备,直接通过黑海运到波季。虽然我们要过几个海峡,不过我想君士坦丁堡那些窝囊废不会挡我们的。当然,要有战舰开路,倘若要打一次就把他们打怕。不管怎么说,将来欧洲教廷的救世主,我们是当定了!”

    赵伏波的话显示出,他没有打算多考虑那些地方有些什么人。事实上也几乎不需要考虑,因为南俄,一向都是马穆鲁克骑兵的来源地。许多八贩子把那儿强壮的山民后代绑到阿拉伯帝国去,并从小阉割作为马穆鲁克骑兵来培训。前面说过,羽林庄里曾经同样训练过马穆鲁克骑兵。不同之处在于,赵家人自己用的不会被阉割,倘若是卖给阿拉伯人用的,却是阉割过的。

    那里可以说,此刻多数的城镇已经成了废墟。因为蒙古大军过处,并不会进行什么建筑,他们是以劫掠为主要手段的作战。此刻因为香格里拉山脉之战,他们逃回去的时候,恐怕会比来时,更多了残酷。

    “也许,要做好救济的准备!”

    第29章 大枪对大枪

    “长官,请!”

    “请!”

    又是一个清晨,两匹战马上坐着两个端着大枪的人。其中一个是赵伏波,他身上穿着全套的战甲,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肩头处的阳龙头护肩。手中端着的,是那杆早已经沦为体育器械的朱红杆的大枪。

    如今华夏军的装备里,已经全面淘汰了中华槊。斩将刀因为其在骑兵之中的用途,自然还在列装之中。仿佛大枪这样的装备,已经彻底不会再出现。虽然民间依然还有人玩这些东西,但它们将永远退出主战武器的行列。不过对于赵伏波来说,这不妨碍他走到哪儿,都把那柄大枪带在身边。

    此刻他已经碰到了与他有同样爱好的人,那么就不妨与他比比看。

    郭侃的枪法,曾经也得到过名师的指点。毕竟金人在与大宋作战之时,在大枪之下是受到过许多伤害的。比如当年岳武穆手下的岳家军,使枪的人就非常多。比如双枪将陆文龙、杨家后人杨在兴、高宠等等名将。然而可惜的是这一支强大的军队,最后却因为宋高宗那sb,自毁长城的举动,而失去了主帅。

    从那时起,南宋也就失去了恢复山河的机会。

    “看枪!”

    赵伏波手中大枪抖起斗大枪花,这与那些步下使用的长枪有着绝对的区别。马上的大枪对于力量的掌握,以及控马技巧的配合,有着惊人的要求。赵伏波在与郭侃的对练之中,优势在于他的马是飞火燃天兽。聪明的家伙对于这样战斗,几乎可以用兴奋来形容。

    好在赵伏波在进行比试之前就已经告诉过它,即不准咬人,也不准咬马,不然就给它戴口罩。飞火燃天兽喜欢咬人这毛病,那是根深蒂固。当赵伏波手中大枪刚刚摆开,它的耳朵立了起来。眼见对方的长枪攻过来,它已经敏捷的一个小跳离开了郭侃攻击的范围。

    “小心了!”

    赵伏波再度大喝一声,手中朱红杆的大枪如同翻山闹海的蛟龙那样,直奔郭侃的面门而来。郭侃手中的大枪一翻,刚刚还抖着枪花的大枪猛然向赵伏波枪杆上磕过来。

    马上的比武不似步下那样,大枪讲究的是人借马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枪法与控马技巧的配合就颇为重要了。两马一错蹬的时候,飞火燃天兽一伸嘴,“吭”的就冲着郭侃战马的耳朵咬过去。大家该记得,赵伏波当时与阿卜杜勒玛提尼比武的时候,这厮就一口把人家马的耳朵给咬豁了,倘若这一口要是咬实了,只怕郭侃的战马也就保不住耳朵了。

    “闭嘴!”

    猛然间赵伏波的一喝,吓了飞火燃天兽一跳。不过对于赵伏波的命令它只好接受,倘若是别人在旁边来这到一嗓子,早一蹶子把人踢一边去了。因此这也是赵伏波自己的麻烦,不管什么时候,飞火燃天兽的刷洗以及其他行为,全都是他亲自进行。这惹得“华夏军”的军官们也不敢用马夫,事实证明他们用了马夫也没用,因为飞火燃天兽的后代与它一样,不喜欢别人动手。

    赵伏波一声大吼,结束了飞火燃天兽的打算。它知道,倘若它硬这么一咬,今天晚上的零食可就没有了。偏偏飞火燃天兽是匹馋马,每天晚上赵伏波不拿块巧克力来哄哄它的话,它一定会失眠的。

    两马一错蹬的时候,赵伏波伸手摘下自己带着刀鞘的斩将刀,冲着郭侃就是一下子。这把郭侃吓了一跳,原本他是防着赵伏波的回马枪的,哪想他这分明是枪里加锏的招数。郭侃猛然俯下身子,赵伏波回手一锏就落了空。也是赵伏波自己换上了步枪与手枪之后,这大枪实战的机会少了许多。不似当初在亚丁行省作战的时候,手中大枪不知道取了多少人的性命。

    郭侃的俯身缩颈,堪堪避过了赵伏波一招。但这一招让他猛然间想起了什么,虽然心中有那样样的想法,不过一招之下还确定不了什么。跑过去之后,两马再度回转过来。郭侃一抖手中大枪,大喝一声。

    “小心了!”

    这一次依然是郭侃的主攻,他的枪法除过有名师的指点,同样也有着老郭家的祖传之技。作为郭子仪的后人,自然也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手中大枪摆开,如同一条白色的蛟龙那样,在摆动之中幻化出数条枪影。固然,花枪是指步下的作战用的短枪,但在枪法的招数上,比起槊的招数,那花招是要多得多。

    因为枪法讲究的是四两拔千斤,而槊却是硬碰硬的本领。虽然中国的功夫讲一力降十会,但事实上枪法好的人到了战场上,比起用槊的将官,会更有威力。

    眼见郭侃手中大枪来来袭,赵伏波同样摆动手里的大枪战在一起。比武这种事,在“华夏军”这支刚刚由冷兵器转入热兵器的军队里,依然还有着相当的市场。虽然更多的时候,士兵们喜欢到射击场上去比枪法。又或者说用斩将刀来一次格斗训练。但这样的长兵器,却已经彻底不用了。毕竟,再长的长矛,也不能与手枪的射程比。

    只不过今天清晨的比武,是赵伏波与郭侃两人的对战,自然被围观的人重重叠叠的包围起来。一声声连环大彩,就在赵伏波与郭侃两人的比斗之中被喝了出来。

    不久之后,郭侃与赵伏波再度错马相交的时候,郭侃在马上扭腰摆枪,直朝赵伏波的后心扎去。这一刻场上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毕竟刚刚转职到热兵器的他们,对于冷兵器还是熟悉的很呢。甚至已经有人提起自己的步枪,因为他们怀疑,郭侃会不会趁着比武的时候,一枪把赵伏波扎死,好替自己的恩官亲王旭烈兀报仇呢?

    唯独只有魏臻,看着两个的比试的时候,不住悄悄的点着头。难道他真的以为,他师出无门的《魏家枪法》,比得过老郭家的本领吗?

    到底赵伏波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0章 这是岳家枪

    赵伏波当然听到了郭侃施展那招回马枪时产生的生意,他奋力再度挥起自己带着刀鞘的斩将刀。他知道眼前的郭侃虽然说不上是力大无穷。但他的力量一点也不弱,甚至他的大枪用的也非常好。如果不是自己得到了魏臻拿出的,那套枪法全部的精髓,恐怕早已经挡不住郭侃的进攻了。

    “呯!”

    金木相交的撞击声中,郭侃的大枪被赵伏波打落在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