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篡唐 > 篡唐第20部分阅读

篡唐第20部分阅读

    深知,这上品剪刀的销量不会太大,关键是用此办法,来进行原始积累。所谓绝品最珍贵,到时候操作的话,可以再赚取一大笔。

    郑世安对言庆那还有半点怀疑,二话不说,点头应下。

    大不了背负个骂名罢了,他郑世安难道还怕这个?真金白银到手,才最是实惠。

    不知不觉中,郑世安在经历了一场破产危机之后,开始关注起黄白之物。

    这心里有了自己的计较,对郑家的归属感,无疑悄然淡化了几分。郑言庆能感受到郑世安内心中的变化。至少在这一次危机里面,郑世安就没有提过半个‘郑’字。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74章 最后一课(上)

    郑世安是个可怜虫!

    之前依附于郑家的时候,没有半点独立的性格。宗族观念,在华夏延续千年,自然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果言庆不是穿越而来,只怕也会浑浑噩噩,依附郑家吧。

    后世讲求个性独立,在这个时代,个性独立者,往往酿成悲剧。

    言庆也不奢望郑世安真的能有自主个性,但他还是希望,郑世安能成为宗族当中的独立个体。一个宗族,是有族房和个体族群组成。至少,郑世安应该成为那个个体,而不是一味的依附于郑家。其实,郑大士最早不也是宗族中的个体吗?

    只不过郑大士有个好祖宗,又有一个好爸爸为他打好了基础,所以才成就今日在郑家的地位罢了……

    入仲夏后,平静的关中,突然间搅起了风风雨雨。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皇帝对太子生出了间隙,更有意重立隐太子。

    一时间,关中大地变得纷乱起来。

    朝中权贵,各大世家突然息声,谁也没有站出来澄清事实。

    而太子更偃旗息鼓,似乎对这些谣言缺乏还击的力量,更使得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四月末,太子杨广急急从长安赶赴仁寿宫,将朝政暂时托付于杨素,又命内史侍郎,闻喜县公裴世矩辅佐。他似乎是想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他对皇帝的孝心。

    “老师,圣人真的会罢免太子吗?”

    仲夏时节,刚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天气并不凉爽,在炎热中透出了一丝丝的压抑气息。

    一袭白衣的郑言庆,跪坐在门廊上,看着李基好奇的询问。

    李基也是一身单衣,手里端着一碗在井水里冰了一整天的杨梅汤,滋滋有味的品尝。

    刚直面容上,流露着一抹慈祥笑意,隐含点点欣慰。

    这杨梅汤是田庄上的猎户,从龙门山中摘取的野生杨梅。郑世安做成杨梅汤,以驱逐暑气。郑言庆则准备了一坛子,在井水里冰了一天,然后带来学舍敬奉老师。

    虽说只是一碗杨梅汤,可是在李基看来,却胜似山珍海味。

    “呵呵,皇家里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不过依我看,皇帝未必会废掉太子。太子和隐太子不一样,能隐忍,更有心计,决不可能轻易惹怒皇帝。至于这流传出来的谣言,依我看不过是一些人想搅浑这一池子水罢了。你没看朝中掌权者,不管是杨素还是裴世矩,都是太子一党吗?太子把朝政交由这两人,一方面是说明他对这两人信任,另一方面不也说明了,皇帝并没有废掉太子的心思吗?否则的话,皇帝早就派人,去朝中夺回权柄了。”

    言庆点点头,没有再追问太多。

    这种事,他也的确不好去问的太过于详细,否则就会让人感觉怪异了。

    八岁的年纪,实际上不过六岁,长于书画,能吟诗作赋或许还能说得过去,可要是参与朝政的事情,未免太惊世骇俗。所以,浅尝即止,弄清楚情况也就行了。

    听得出,杨坚父子并没有出现什么矛盾。

    没有矛盾而谣言兴起,说明里面必然有古怪之处。

    至于是何处古怪?言庆也说不出来。但他能肯定,如今这局势,依旧牢牢掌控在太子杨广手中。从此前汉王杨谅游说山东士马和河洛世族的事情上来看,不排除杨广有意为之的可能。李基或许也能看得出来,但不会和郑言庆讨论这些事情。

    “小妖啊,我留给你的功课,你都做完了吗?”

    也不知道李基是从何处听来言庆这个别号,不知不觉也改变了对他的称呼。

    言庆连忙回答道:“学生近来除了琢磨老师的讲义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读诗。”

    诗,乃诗经诗品,言庆觉得自己不能总是盗窃别人的东西,要有一些自己的作品才行。不懂诗词韵律,自然无从谈诗。古人言诗,必修诗经诗品两部作品,言庆也要对此有所了解才行。

    “诗书,只是小道,可以怡情,但不能太过于沉迷了。”

    李基放下手中的陶碗,思忖片刻,轻声道:“言庆你识字已逾万,当可读得四书。经史之道,方为根本,你不可因小道而失大,将来后悔莫及。这段时间以来,三国志我已经讲完,剩下的只需要你自己去琢磨,去理解。等过些时候,我们开始讲读《四书》,你要做些准备。虽说以你的年纪,读四书可能有些早了,但也不是不可以。我这里有一部郑玄大家所解四书,你拿回去慢慢读吧。不认识的字,可以记下来告诉我;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太执着于理解,先背下来,日后我与你讲解,你的年纪慢慢大了,自然就能体会到里面所蕴含的奥妙。”

    “弟子记下了!”

    李基站起身来,回到屋中,取来一个小包裹。

    打开来一看,里面放着一摞书籍,最上面的是四书,而四书之下,则是两本小册。

    李基似乎有些犹豫,沉吟半晌,将那两本小册和四书还是放在了一起。

    “这里面,除四书之外,还有一部《六艺》和《马槊谱》。我知道你习练武艺,这《马槊谱》想必也适合于你。《六艺》也名六韬,盖取天下及军旅之事,也许你会喜欢。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四书不通,不可学六艺,你能不能向我保证?”

    言庆听闻一怔。

    四书不通,不得问六艺。也就是说,没有学明白四书之前,不可以接触这本六艺。

    《六艺》后世无名,可六韬却极有名气。

    相传这是姜太公姜尚所著,汉初张良得黄石公所授的,也正是《六韬》。

    “老师,这是留侯《六韬》吗?”

    李基一怔,旋即明白了言庆的意思,于是笑道:“让你莫要整日编造故事,你偏偏不肯听。怎可以把野史做经史来用?这《六艺》出于儒家学说,在《国史》之中也有记载。只不过后来人因留侯之名,改称为六韬,你可别把真假混淆了。”

    野史误人啊!

    言庆心中暗叫一声,挠挠头笑了。

    “老师,那今日我们讲什么?”

    李基靠着门廊栏杆,喝了一口杨梅汤,呵呵笑了起来。

    “前些日子讲《三国》,想来你也乏了……今天我们就说点别的。恩,既然你和颜师古要打赌,那我们就从颜家的那部《家训》说起,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说穿了,也就是闲聊。

    郑言庆连连点头,顺便换了一个姿势。

    讲解经史时,李基总要求他正襟危坐,不能有半点懈怠。不过既然不说严肃话题,那么就可以随便一些。靠在墙上,言庆听李基谈天说地。李基的见闻很广博,似乎这世上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从塞北到江南,从巴蜀到东海,说些人情世故,讲些古怪风俗。这时间过的非常快,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酉时。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75章 最后一课(中)

    一坛子杨梅汤,被这师徒两人喝了个精光。

    李基似乎很开心,而言庆也非常高兴。

    分别时,李基把书袋系在青驴的背上,伸出手揉了揉言庆的脑袋瓜子。

    “小妖,你最近风头有些盛了。”

    “哦?”

    李基轻声道:“你年纪小,又聪明,前些日子吃了些亏,所以不免想要出一口气,这也没什么。只是要把握好尺度,当退则退,切莫一味的逞强。你最近的声名过于响亮,恐怕会遭人嫉妒……乃至于你们郑家那些老狐狸,也会感觉压力。子曰:过犹不及。这四个字,你必须要牢记在心。你如今还是求学问的年纪,有些风头不出也罢。”

    话语中,带着浓浓的关切之意。

    郑言庆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听李基说完,他心里也不由得暗自一惊……

    自从他返回洛阳后,的确有点出风头了。

    短短两个月,他先后盗用了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还有元稹的离思三篇诗章。这许多诗章流传千年,自然是经过了时代的考验。他以未满弱冠之龄,做出这么多的诗章来,的确是有些过了。加上之前的清明和咏鹅,言庆感觉脸有些发烫。

    李基笑了笑,也没有再说下去。

    郑言庆一揖到地,“多谢先生提警,弟子险些失了方寸。”

    “恩,少年气盛,这本没有什么了不得,你才情高绝,我这个做老师的,也很开心。但我希望你还是能静下心来,好好求学问。听说你那祖父的生意不错,想来也不会有生活之虞。既然如此,切莫再分心他处。”

    “弟子牢记老师教诲。”

    “好了,天也不早了,早些回去,路上多小心。”

    此时的李基,说起话来不像是一个严格的老师,更像是一个慈祥的父亲。

    郑言庆点了点头,跨上青驴,踏着斜阳的余晖,向龙门山行去……

    看着言庆的背影渐行渐远,李基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但见从学舍围墙后,走出来一个人,赫然正是窦贤。

    “九郎,该走了!”

    “恩。”

    窦贤手里提着一个包裹,身后两个家奴,牵着马走到李基的跟前。

    “姐夫那边已经安排妥当,道玄大哥不日将出任夏州刺史。你到了统万镇,自会有人接待……这边的事情你只管放心,修治洛阳之事已经确定,叔父即将出任司隶台洛阳别驾,一定会照顾好言庆。将来若有机会,再想办法让你父子团聚。”

    李基这时候的情绪有一些不稳,所以也没有说什么话。

    “莫伏勒,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们的照顾,日后言庆就拜托你们了。我书房里的一应事物,都留给言庆吧……这里还有一封信,等明日言庆来时,交给他。”

    李基说完,拱手向窦贤一礼。

    窦贤点点头,摆手示意家奴牵马过来。

    李基整了整衣衫,接过马缰绳,认镫搬鞍,翻身上马。

    他骑在马上,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接过包裹,在原地打了几个圈,而后一拱手,拨马就走。

    “沿途照顾好九爷,少一根头发,我要你们的性命。”

    窦贤也觉得鼻子酸酸,厉声对家奴吩咐。

    两个家奴连忙应声,各自翻身上马,追着李基而去。

    总觉得今天老师有点古怪,似乎少了几分严厉,却多了几分慈祥。

    言庆回到家的时候,天刚刚有些擦黑。

    最近一段时间,郑世安挺忙的。随着新式的剪刀进入了世族门阀的家中,不少人也开始接受这种新生的事物。不得不说,改良后的剪刀,用起来的确是方便许多。

    从最开始一天十几把剪刀,到后来几百把剪刀,雄记剪刀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一些铁匠也盯上了这玩意儿,于是开始尝试仿造。

    只是这种情况刚一出现,郑世安就立刻觉察到了……这年月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障法,一件新生事物出现,必然会带动大规模的模仿。郑世安越发觉得言庆有先见之明。

    从一开始,就拿定了品牌的主意。

    虽然有仿制剪刀出现,可大多数人还是认准了雄记的那个大锤子标志。

    所以,当言庆回到家的时候,郑世安还没有回来。

    杜如晦正在竹楼里读书,听到动静探出头,一声大吼:“小妖,是不是该做饭了!”

    合算着这位大老爷看了一天的书,居然还饿着肚子。

    郑言庆抬头看去,颇有些无奈的说:“杜大哥,这厨房就在楼下,什么都有,你不会自己做吗?”

    “不不不,所谓君子远庖厨,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郑言庆就觉得耳朵根子,开始嗡嗡叫响。

    这厮发愤图强,的确是一件好事。可这整日里之乎者也的掉书袋,让他颇为头疼。

    整一个大老爷嘛!

    言庆也很无奈,把青驴系好,然后将书囊放回自己的住处。

    挽起袖子,从厨房门口拾起几块木柴,劈成细条后,在厨房里生火。这样下去可不行,家里还真得要有人照顾着。如今雄记的生意这么红火,请个人倒也无妨。

    言庆想到这里,决定等郑世安回来了,说说这件事。

    郑家的家奴用不得,天晓得那个会是j细?有些事情,还真不能让郑家的人知道。

    言庆前世是北方长大,喜欢面食。

    于是就在厨房里做手工面条,先揉面,擀面,再切成细条,下水烹煮。煮熟之后,用井水一过,配些槐叶做料,就成了一碗凉面。不过,隋唐时期没有味精之类的调料,相对清淡一些。好在家中有昨日剩下的|乳|酪饼,就着冷面别有滋味。

    隋唐时期,冷面被称之为冷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食物。

    言庆这边刚做好,杜如晦就噌噌噌跑过来,端起一碗刚调好的冷面,大口的吃起来。

    “杜大哥,你就算要读书,也不至于足不出户吧。这不远就有一个村子,里面什么都有。你出去走走,顺便也能吃饱肚子,何至于每天等我回来?”

    “某家决意,要头悬梁锥刺股,书不读成,绝不出门。”

    杜如晦信誓旦旦,一口冷面噎着,让他好半天才喘过气来。

    丫噎死你算了……

    这厮要在后世,就是一个宅男!

    如果不是之前房玄龄的出现,言庆肯定会怀疑,这个杜如晦,是不是杜如晦呢?

    “晚上我和爷爷说一下,看看能否请个帮工回来。”

    “恩恩恩,这件事我早就想说了,快点找个人回来吧,要不然你不回来,尊翁又忙,我白天就得要靠着冷饼充饥……小妖啊,再给我盛一碗,你这手艺真不错。”

    该!

    言庆心里嘀咕了一句。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76章 最后一课(下)

    吃罢了饭,杜如晦和郑言庆坐在门廊上饮茶。

    言庆自然又要承担起煎茶的责任,而杜如晦在一旁品头论足。

    茶香,弥漫于林间。

    月光从竹叶缝隙,洒在竹楼前的空地上,恍若一层朦胧轻霜。从龙门山吹来的风,摇曳着竹林摆动,发出沙沙声响。一时间,暑气尽消,令人感觉好不清爽。

    这种纯粹的大自然,在后世怕难以找到。

    言庆捧着茶碗,看着言庆景色,忍不住陶醉了……

    “小妖,你和杜先生还没有休息啊。”

    郑世安骑着一匹瘦马,回到了竹园。这还是他在洛阳马市上买来的牲口,用以代步。

    好歹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整日里腿着来腿着去的,也不是个办法。

    郑言庆连忙从茶釜中舀出来一碗茶水,递到了郑世安的手里。郑世安也不客气,就坐在门廊上,喝了一大口茶。

    “爷爷,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恩,今天神武公府上来人,定制了二十套上品。

    我在大锤子那边盯着把货做完,然后又送到了神武公府上,所以才回来晚了。”

    “郑翁,看起来生意不错啊。”

    郑世安点点头,“还好吧,上品礼盒不能再打制了,我是担心以后会受到影响。小妖啊,我今天在集市上看到有不少人防制咱们的剪刀,而且价格比咱们低十大钱呢。”

    “哦?”

    郑言庆闻听一怔,这就有价格竞争了。

    “爷爷可看清楚,是什么人在贩卖吗?”

    “恩,我粗略清查了一下,有差不多六家商铺。其中两家商铺看上去挺大的,好像是老崔家的产业。”

    “崔家产业?”

    “是啊,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崔家在后面唆使,但他们这样做,咱们的确是受了影响。今天只卖出去了二十把上品和五十把中品,下品却只卖出去了不到十把。以前,咱们一天至少能卖几百把下品,可是今天……小妖,你得想个法子,要不然这么下去的话,只怕会越来越难做。要不然,咱们也降价?”

    “不可以!”

    言庆连忙拒绝:“这样子的话,只怕收益会越来越少,弄不好是两败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