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64部分阅读

争宋第64部分阅读

说这宅院也不是一点毛病沒有。总该有余地的。”苏小愣了半天说道。

    本來王旁也知道这宅子并非一口价,自己心里也有底线,不过见这苏小很有趣,反而不着急谈价:“这样好,苏公子若是找出合适的理由,说出这宅子的问題,咱们再谈余地如何?”

    “那容我想想”苏小说道。

    反正京城还有一些事要办,也不急于一时,王旁说道:“好,既然苏公子这么有诚意,我就破例给苏公子三天时间,若是三日之内苏公子沒有给王某答复的话,王某可就另寻买主了哦?”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考虑三天,再给公子回话。苏某告辞了。”苏小说着站起身來。

    “别着急走啊!早饭还沒吃完呢!”王旁招呼说道。

    苏小看看王旁,看看早饭,又坐了下來,也不吱声慢条斯理的吃罢,随从递过手帕。苏小抹着嘴角说道:“多谢王公子,在下想知道,这粥中黑色和褐色的是什么?”

    王旁知道苏小肯定沒见过这东西,他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叫皮蛋,是偷的修行千年的鸭神下的蛋,蛋清是褐色,蛋黄是黑色。这可是养生的好东西,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苏小点头赞叹,“果然不错,只是在哪里能去偷修行千年的鸭神的蛋?”

    “这可是天机不可泄露,偶尔偷一两个还行,要是世人都知道了,那就麻烦了。不过看在今天你我有缘,我就告诉你,辽国有一个双塔山,那神鸭每隔一百年,便飞到双塔山的两个巨石之上下一窝蛋,我也是偶然才得到的。”王旁说的悬乎其神,他自己也是强忍着,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

    苏小恍然大悟:“哦!我也听说王公子在辽国境内的巨石上建双塔之事,这不但是惊人之举,还有此等意外收获,看來我今天沒白來。”

    王旁在心中偷笑,你这早饭可是贵的很,本來能让百十两黄金的,一两个皮蛋就搞定了,。

    苏小回味这王旁奇遇,和这偶然吃到皮蛋瘦肉粥的美味,想着怎么挑王旁府宅的毛病,若有所思的走了。

    陆慎言可是实在忍不住了,苏小刚走,陆慎言便捂着肚子笑起來:“公子你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让用石灰和草木灰烧的鸭蛋,竟然能说成是鸭神下的,那鸭神怎么还能飞到山上的巨石上?”

    “嗨,鸭子中的神鸭,会飞也不稀奇!”王旁这么说着,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來。

    他们正说笑着,折克隽,贺行远,武龄等人陆续來到厅堂,见王旁和陆慎言两个人笑的前仰后合,几个人茫然的看着王旁和陆慎言。

    陆慎言又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众人也哄堂大笑。武龄对贺行远说道:“师父,您看王侍郎多能整,咱们弄的石灰能砌墙不说,还能烧蛋。这烧的蛋他不说石灰烧的,说是神鸭下的。你们还真别说,就辽国那双塔山,沒有咱公子搭的那个架子,也就只能神鸭能飞上去了。”

    众人笑罢,仍意犹未尽吃着早饭,陆慎言给自己盛了一大碗说道:“我这一早起就沒闲着,这位公子倒是來的真早,我也沾沾这神鸭的光。”

    王旁此时已经吃罢早饭,听陆慎言提起便问道:“这位苏公子是什么來历?陆管家你知道吗?”

    “嗨!他说是苏评事府上的,要说这个苏评事跟公子还是旧交。怎么府上出來这么一个娘娘腔。”小陆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苏小拿着勺的姿势。

    “苏评事?哪个苏评事?”王旁看着陆慎言问道。

    陆善言说道:“就是那个苏子瞻,以前曾和公子一起弄云摘的。前两年您去西夏的时候,他父亲于汴京病故,苏子瞻丁忧扶丧回了故里。”

    “什么叫丁忧?”这下轮到王旁糊涂了。

    贺行远此时已经放下碗筷,他向众人说道:“公子近來总跟大家说些稀奇古怪的词语,敢情也有公子不知道的事, 这丁忧乃是祖制,具体说來,就是朝廷官员的父母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王旁当下明白了,感情是苏轼苏子瞻回來了,那这來看府宅的是谁?以前并沒见过这人,到底是真伪娘还是假公子?这事儿可是有点意思。不过自己又学会了一词,丁忧。

    吃罢早饭,王旁招呼众人在厢房议事,王旁见众人端坐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王旁命陆慎言给每人两封银子,众人拿着银子面面相觑,不知道王旁又要干什么。

    张平等人将银子都放在桌上说道:“公子,我们跟着您一直沒少拿银子,现在我们都知道府上沒有什么生意,不过我们就愿意跟着您,您不给银子我们也有不少积蓄,您一下子给这么多是不是要遣散我们?”

    王旁笑道:“说的哪里话,我若有心遣散何必在颖王提起的时候,我不和颖王说清楚?这些是路费和过年钱,眼下再有一两个月就过年了,折克隽,张平,韩德容,蔡京你们几个回乡过年,大家跟我这么久都沒好好放假过,这次放个大假,出了正月你们再回來。”

    王旁又向贺行远和武龄说道:“二位可回西夏师徒们相聚,贺总管西夏之事就拜托老先生了,明年采盐季之前,我会到西夏与你们见面。”

    贺行远忙说道:“公子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好的事。”

    王旁又向焦德友拜谢:“大哥身家颇丰,竟与小弟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王某感激不尽。”

    焦德友说道:“我有什么身家?那几艘船和那船坞是人家留给姑娘的陪嫁,我倒是愿意跟着兄弟做事,一來心里痛快,二來我也是个粗人,若能辅助兄弟做成大事,也是我的造化。”

    王旁最后说到:“王某能有今天,也多亏大家。京城还有一些要事待办,我等晋香府之事有了着落便同我兄长回趟江宁,有瓦壮与我同行。之后我便要受曾相之托去一趟广南。大家这几日也各自打理。临行之前,我亲自为大家践行。”

    陆慎言问道:“公子可否真的给那苏公子三日时间?”

    “当然!不过你放心,我估计那苏小是买定了这宅院了!”王旁胸有成竹的说到。

    第二百三十章 预知三字经

    王旁府上安排众人放年假,并拜托众人,各自回乡之时勿忘寻访孩子的下落。提起失踪的孩子,王旁心中难免有些奇怪,这么久竟然一点消息都沒有,这倒是件很奇怪的事。众人又安慰王旁一番,倒是王旁看似轻松:“一切听天意吧。”

    他不装出看似轻松也沒办法,总不能让大伙跟着他提心吊胆,更何况虽然心中挂念,难的的是自己连孩子长的什么样子也一无所知。

    一切安顿妥当,陆慎言问起今日苏姓公子看宅院一事,王旁倒是对苏小购府宅胸有成竹。

    陆慎言见王旁说的如此有把握不由得心中纳闷:“公子,咱这府宅虽然不是很小,又托了您的名声,比别处贵一些倒是正常,但因何您就知道苏府肯定出的起价?”

    “若是别人或者我会考虑,不过若是苏府买这府宅,肯定是出的起银子的!《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们可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句? ”

    众人互相看了看,似乎都不明其意,王旁讲到:“你们可知道苏家是眉州的第一大户人家,不但是官宦世家,而且自大唐以來家中都是高官辈出。苏老泉你们知道是谁吧?”

    在座的人都知道苏老泉是指苏洵,听王旁问都鸡哆米似的点头。王旁有些奇怪,这一句话说的这么明白,咋还都是一脸茫然,于是接着说道:“苏老泉二十五岁那年,发现自己才疏学浅,游遍名山回來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把他急坏了!

    苏老泉的哥哥,也就是利州路刑狱苏涣给他出个主意:兄弟既然喜欢周游,就找些老人聊聊,编出我们苏家族谱。结果苏老泉这一查不要紧,查到唐朝刺史苏味道是自己先人,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苏洵的兴趣越來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來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

    苏老泉,从此发奋,正所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嗳?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王旁说完这次发现每个人脸上的表情莫名其妙的。

    蔡京左右看看他有模有样的举手问道,王旁用手指点蔡京:“元长有何有疑问?”

    蔡京一脸茫然的说道:“有一件听明白了,有一件仍不明白!”

    “你说!”王旁有点郁闷,这段话自己可沒加任何现代用语,怎么他们反而不明白了?

    蔡京说道:“听明白了,苏老泉查族谱苦读书,可不明白《三字经》是什么经?如何佛经中还会记录苏老泉呢?”

    王旁这才想到,此时还沒三字经呢,胡诌开始吧:“三字经呢是三字一句,押韵诵读。你们听好了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么诵读下去是不是好记忆的多?”

    “好!”

    “不错,不错!”众人附和道。

    陆慎言也跟着摇头晃脑品读:“狗不叫,性乃迁……有道理啊!这狗要是不叫如何看家护院?必须牵走!”

    什么狗叫不叫的,王旁又好气又好笑,真不知道这里他们是古人,还是自己是古人了。不过再往后他也背不出來多少:“嘿,跑題了,我要说的可是苏家的财力,怎么狗叫不叫都出來了。”

    陆慎言听罢嘻嘻笑着赶紧把话往回圈:“可不,公子您可真是博学,咱就那价卖,少一两都不行。”说罢呵呵的笑着。

    王旁也不想这个问題上多做纠结,于是说道:“陆管家可是多辛苦了,我走之后府上和锦绣楼还要陆管家多照顾。若是锦绣楼生意不济,陆管家就接应些,给些补给。”

    陆慎言挺着胸脯说道“公子放心,您交代的事我肯定好好办。不过,锦绣楼今天第一天推出招牌菜,您说那法子能行吗?”

    “嘿,陆管家?昨天就看你和蔡元长吃的都不停筷了,不行的话,你和元长能那么玩儿命吗?”听王旁这么说众人七嘴八舌的逗起來嘴來。

    王旁见众人说笑的热闹,于是说道:“大伙各自安顿,锦绣楼能不能起死回生就看咱这个喜洋洋火锅了。蔡京,你去写出告示,从现在起到腊月二十八,消费打八折。咱们搞点促销!先让人试着尝到好处,只要咱东西好用料精,肯定不少回头客。”

    蔡京拍着手说道:“只要客人吃的好,必定蜂拥而至,到时候别人想效仿都效仿不成!”

    王旁呵呵一笑,别家想效仿一时半会也做不出來那火锅,更何况京城连带周边的碳已经被王旁搜罗一光。

    眼下最重要的事并非锦绣楼,而是另外两件,王旁安顿完毕告诉众人,百姓的燃眉之急算是解决了,但是晋香府一天不回來,燃煤的事早晚是隐患,而且王旁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罢手的。他相信欧阳修答应他的事,一定会办。他要做的就是等皇上处罚秦敏志的事落到实处,然后再去和英宗皇上算算账。况且,他回京城之事也不能这么一声不吭的就完了。

    王旁还有一件事,就是今日起女贞观已经开始为月下诵经超度,诵经三日便要安葬了月下,这也是王旁答应给苏小三天考虑的原因,这几日王旁必然不在府上。

    王旁安排妥当府上事,带着童贯前去女贞观,众人也要同行被王旁拦下,毕竟佛门清静之地,王旁自己也想借此安静一下。

    这三日王旁让童筱佛堂前听经祷告,自己禅房中静坐,偶尔出來走走,但见不远处繁塔耸立,或到自己扔下白石的那口井前看看,想一想与月下点滴,心中难免有些怅然。又想若不是在此找到月下,自己为哄着月下开心将那块玉扔到井中,便不会有后來寻找玉石,也就自然不会破了九龙杯一案。更不用说认识童中,收留了童贯。

    月下下葬王旁反而豁然,看破了因果。更想到自己也曾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天下事还有什么看不开呢?如今他也不想什么穿古越今了,更加不会因为童贯蔡京这几个名字给自己压力。拯救大宋,改变历史岂是他自己能做的。王旁充其量是个再活一回的古人,而不是什么超人。

    三日事毕,王旁和童贯回到梅耶府,还沒进府,就见府门大开进进出出的人,颇有当年梅耶府最热闹的时候的样子,家丁见王旁父子回來,跑下台基迎接到:“公子,你到厅堂去看看吧,这几天每天府上都來了好多人。”

    他虽然说的急促,但是脸上却笑容堆着。王旁点点头,带着童贯径直进府,他并不到厅堂而是直接回到花园书房,并让人叫來陆管家。

    陆慎言带着笑就进來了,一进门就说道:“公子,咱府上儿可有日子沒这么热闹了,这两天來访的人很多。有寻咱喜洋洋火锅的锅底小料配方的,有跟您打听如何打造那铜锅了,还有的上门來求开火锅分号的。公子,咱要不要还弄那个什么加盟,这样咱就不用卖这梅耶府宅子了。”

    王旁笑了笑:“哈哈,不用说就知道,锦绣楼的喜洋洋火锅必定火了,回头我亲自去锦绣楼看看。不过加盟的事就算了。怎么说这个火锅也是有季节性的,咱就干这一季,你想想,这要是到了夏天也沒空调,谁去热乎乎的吃火锅去。”

    “空调?什么是空调?是咱还差什么小料沒配吗?”

    “这料可不小,咱们也配不出來,不说这个了,卖了梅耶府咱们搬到我义父送我那大宅子去,那附近就是安州巷同文馆,那是高丽使馆,以后咱们跟那少不了打交道。对了,看宅子的那苏公子有消息了沒有。”

    陆慎言多少有点留恋这旧宅,不过搬到新宅也不错,那宅院就在京城西面的梁门附近,向北直通金水门,整个府宅比大相国寺还大,足有两三个梅耶府那么大。当年包丞相一掷千金购此宅邸送给王旁,还是陆慎言亲自找牙人谈下的这宅邸。

    “唉,那大宅是挺好,不过现在何大哥也不在京城了,您要是总不在京城,我到觉得那宅子空落落的。”陆慎言嘟囔了一句,紧接提高了声音说道:“您还提那苏公子,那娘娘腔可是有意思,您不在这两日他每天都來,我说了公子外出办事了。他每天到也不客气,每次來了都各处转一圈,好像真的在找毛病。”

    “那找到毛病沒有?”王旁笑眼看着陆慎言,心想就冲这位每天都來,就足以说明对方肯定是有心要买这宅院了。

    陆慎言笑着说道:“宅子的毛病他倒是沒找到,不过,早饭的毛病挑了不少。”

    王旁有些奇怪:“早饭有什么毛病?”

    陆慎言自己先扑哧一乐,然后说道:“这位公子每天都是早上來,來了看过房子,就品一品早饭。我看他不像來看房子的,倒像是來蹭早饭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求金欲南下

    陆慎言的话把王旁逗乐了,自己府上又不是早点铺,这位苏公子倒真想的出來。

    陆慎言接着说道:“也就您能笑的出來,苏公子说您不在府上的时候,早饭做的不如您在时候的精致,还问您什么时候回府。我看啊,明天早饭时间这位公子必到。”

    王旁听了哈哈大笑,这“苏公子”倒真是个有趣的人。“那好,明天让府上准备高汤馄饨。招待这位早饭苏”

    陆慎言应了声“是,那我赶紧让厨子去吊汤”呵呵笑了几下:“对了公子,这几日來的人中还有给您送礼的,这倒是新鲜了,自从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以來,府上來送礼的人可是少的很。咱晋香府出事以后,府门都很少大开,难得有人來拜访送礼,这两日來拜访您给您送礼的多了起來,莫不是外面有什么消息,公子又要高升?”

    “都是什么人送礼?”王旁听到有人送礼,送的什么礼他不感兴趣,关键送礼的是什么人。

    “我看那名帖有辽人,西夏人,高丽人和倭奴国人,还有行会的人,对了还有些外省进京办事的官员。”陆慎言说到。

    辽国西夏以及高丽倭奴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