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教育兴国(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教育兴国(续)



    医学院则不需要头痛,张机张仲景当仁不让。

    科技学院分为军、民两部,旨在开发各种先进兵器和各种方便百姓生产生活的用具,院长是刘璋从关中找来的汉末伟大发明家——马钧!马钧,字德衡,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发明家之一,曾发明了水车、织绫机、连弩、水转百戏等……他还根据史书记载,重现了指南车,被世人称为“天下之名巧”。

    军事征讨是刘璋统一大汉的最重要手断,所以他首先视察了军事学院。

    现今的军事学院分为步兵科、骑兵科、水兵科和参谋科(后增设情报科)。其中步兵科学员最多,共有现役初、中级级指挥员二百七十四人,社会招幕学员四十八人;其次是参谋科,有学员一百六十人;再次是水兵科,学员一百零五人;人数最少的是骑兵科,只有七十七人。学院规定各科平日里单独授课,每月有三日混编学习联合作战,每季度最后十日组织所有学员进行联合演习。

    军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刘璋特意从军中将严颜、张辽、徐晃等人聘为客座教授,时常前来为学生授课,虽然刘璋没有在学院花名册中发现历史上留下大名的著名人物,但是有严颜、张辽、徐晃等等世之良将指点,这批学生中一定会有人在历史上为自已留下重重的一笔!

    而后,刘璋又看了文学院、医学院、科技学院,最后找到了蔡邕。

    刘璋看着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岳父的长者,初时心中颇有些腼腆,不过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问起学院的情况和困难。

    蔡邕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益州学子中有县学五万三千八百余人,郡学三千七百,州学一千九百六十八人,可是老师的数量严重不足,仅有一千三百多人,目前最少还需要聘用五百名老师方能维持。而且随着以后政策的深入,学生的数量还将大副增加,老师的数量缺口就更加庞大,尤其是郡学和州学,对老师的能力要求极高,而且学生规模将随着县学第一批毕业生的入学极大的增加,老师的压力将更重;没有足够的书籍供学生阅读,现在学校使用的简牍主要是各地官府藏书,还有部分是当地望族捐赠,老师尚不能作到人手一册,更别提学子了,他们大多数只有凭着课堂上的死记硬背,下课后不能借着书本温习,所学容易忘记,学习的质量不高;没有统一的教材,同一个年级可能在每一个学校教授的内容都大相径庭!现在学院主要问题就是这三个,其它都可以克服。

    刘璋听后,第一个问题他也头痛,大汉才多少读书人?又有多少学识足够可以教授别人?尤其是郡学和州学,没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刘璋是不敢聘用的,否则不真成了误人子弟?他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只好请借蔡邕、郑玄、荀氏等大儒之名,广邀天下英才入益州;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刘璋表示不用担心,明年他将解决。他已经打定主意了,当纸张大量投产后,他将“发明”印刷术,印制书籍、教材以供教学之用。

    刘璋在益州学院待了三天,充分了解了学院的情况后,方才回了成都,与他同行的多了蔡邕,他和蔡琰的婚期已经定下,就在下月初八,蔡邕得赶回张罗女儿出嫁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