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天子门生 >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48部分阅读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48部分阅读

之色这才稍去。 但是对于江逐流这格外开恩的犒赏,李金宝却不敢领受。

    “大人,到偃师水泉村开采磁石,本来就是大人地吩咐。 老李身为大人的家仆。 这本市分内之事。 如何能要犒赏?所以大人提前解除这十年之约,请恕老李不能领受。

    ”

    江逐流没有想到李金宝如此愚忠。 竟然一根筋地要完成这十年之约。 看来,以犒赏之名解除十年主仆之约是行不通了,得另外想办法。

    江逐流低头苦想了一阵,忽然脑海中一亮,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老李,本官现在也不和你说什么犒赏不犒赏了。 当初你和本官签下十年主仆之约,是因为本官借给你一千贯铜钱。

    现在,本官教你一个法子,让你在一年内赚回这一千贯,偿还本官,这样一来,这主仆之约不是自然可以作废吗?”

    李金宝再是迂腐,遇到这一年之内可以赚回一千贯的买卖,眼睛也禁不住发亮,这可是相当于他不吃不喝干上二十年啊,如何教他不心动呢?

    见李金宝有所意动,江逐流就继续说道:“老李,这几日你回家后如何烧饭?”

    李金宝脸色微苦道:“大人,别提那烧饭了。 这永安县地柴价本来就贵,现在县太爷又弄出个限柴令,让柴薪价格更是见风就涨。

    现在永安县一斤干柴都卖一文钱了,几乎能买一个炊饼了。 即便是这样,还常常有钱也无处买柴。 老李也就是跟着大人沾些便宜,能以山陵使司别衙差人的名义买些干柴。

    若是今日老李再不向大人支钱,恐怕过上几日,雯儿只能吃生米生面了。 ”

    江逐流呵呵一笑,道:“老李,今日本官就送你一条财路,也就是柴路。 在永安县城,你只要能弄到干柴,还怕赚不到钱吗?”

    李金宝摇头道:“大人,永安县的限柴令就张贴在门外,老李如何能贩得柴火进来?再说,即使有办法,那也要贩的多少柴薪才能赚够一千贯呢?”

    江逐流道:“老李,谁让你从城外贩柴进来呢?在永安县城之内,就可以觅得柴薪。 ”

    “不会吧?大人,若是永安县城内就能觅得柴薪,又如何能轮到老李呢?”李金宝摇头不信。

    江逐流笑了一笑,换了一个话题:“老李,这永安县有个圆融寺,你可去过?”

    李金宝虽然不明白江逐流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个话题,却还是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禀告大人。 这圆融寺老李几年前就去过。

    只要老李来永安县,必到圆融寺上一炷香,让菩萨保佑老李全家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

    “那圆融寺后面有一个荒弃的菜园,你可知道?”江逐流问道。

    李金宝道:“老李知道,那菜园有三百多亩大,奈何都是盐碱地,根本种不了菜,也长不了庄稼。 太可惜了。 ”

    江逐流笑道:“老李,本官就让你去把圆融寺地菜园包下来。 这菜园长期荒芜几近废弃,若是你肯去包下来,一定用不了多少钱。 ”

    李金宝还没有明白江逐流的用意,他不解地问道:“大人,这菜园什么都长不了,虽说便宜,可老李包下来有何用途啊?”

    “唉。 我说老李,当然是包下来种柴了。 ”江逐流叹了一口气,老李这样的脑筋,还要去和人去赌博,岂不是白白送上门的羊牯?

    “圆融寺地菜园虽然不长庄稼不长菜蔬。 但是却疯长一些野榆树野荆条,你只要把那些杂草出去,给这些野榆树野荆条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

    到了今年冬日,会是什么样地情况?”

    李金宝的脑袋终于开窍了,他惊喜地说道:“大人的意思,是等到了冬日,把这些野榆树、也荆条砍下来当薪柴卖出去?”

    江逐流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本官就是这个意思啊。 老李,你看,圆融寺的菜园有三百多亩。 都种上野荆条野榆树。 一年下来,每亩至少能产三千斤干柴。

    就以目前的柴薪价格来计算,一亩地的薪柴就能卖六千文,这三百多亩薪柴卖下来,怎么不卖个一千七八百贯?”

    李金宝听了频频点头,双目炯炯发亮,一年能赚一千七八百贯,除去还江大人的。 手中至少还能落下个五六百贯。 有了这笔巨款。

    成刚地婚事、雯儿地嫁妆,都会办的风风光光。 排排场场。

    江逐流继续说道:“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反常的温暖,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雪。 以本官的经验度之,暖冬之后必有大寒。

    下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天气必然极度寒冷,降雪也必然非常频繁。 老李你到深秋草木停止生长的时候,就把这些野榆树、野荆条砍下来晾晒成干柴。

    也不要急着出售,等天气大寒,大雪封城之际,老李你在到寺外叫卖这些干柴,价格又要比正常情况贵上个两到三成,到时候,这三百多亩干柴怕你不赚个二千五六百贯?相较之下,欠本官的那一千贯铜钱又算得了什么啊?”

    李金宝听得心驰神往,想象着那黄澄澄地两三千贯铜钱堆澄小山一样摞在他面前,不由得意动之极。

    可是过了片刻,他又清醒了过来,躬身对江逐流道:“大人,你这个主意果然非常巧妙,老李愿意去圆融寺菜园后面种薪柴。 不过,这种出薪柴卖地钱财老李却不能全部拿走。

    让俺老李说,这钱财除了偿还大人的一千贯之外,剩余地部分老李愿意和大人平分,因为没有大人的主意,老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赚钱的门路。 ”

    江逐流心中暗叹,李金宝果然是个厚道人,做人有自己地原则,若不是因为李雯雯的缘故,江逐流实在想让李金宝多跟随他一些时日。 不过现在,李金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江逐流也不在乎什么和李金宝平分,但是他知道,倘若他不这样答应,李金宝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地解除这十年主仆之约去圆融寺菜园种柴薪的。

    “呵呵,好!既然是老李的心意,本官也就领了。

    ”江逐流说着从怀里掏出当初和李金宝签订地十年主仆契约,随手撕成粉碎,“从今日起,老李和本官之间主仆关系废除,以后再相见,你我就是朋友之交。 ”

    李金宝立刻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对江逐流磕了三个头:“老李谢过大人。

    不管大人以后怎么看待老李,在老李的心目中,永远把大人视为主人!”

    序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势汹汹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势汹汹

    下宫本来只需要再向下挖掘三丈,工程即可完成。 现在在雷允恭的力主之下,改造成地宫,则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往下挖掘六丈之多。

    虽然工程量加大了一倍,但是雷允恭以太后的懿旨又在工部征调了数千名民夫,这下宫的工程进度反而比原来加快了一些。 只用了两日时间,就向下掘进了五尺有余。

    雷允恭在一旁看着满心欢喜,满口直夸监工使夏守恩调度有方,比起江逐流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崽子,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可是第三日头上,下宫处的工程却不顺当了,在向下挖到六尺多的深度时候,遇到了厚厚的一层不规则的碎石,这种石头在永安县一代的土话中叫做“料礓”。

    这料礓石大如青砖,小如核桃,外表就如同生姜一样,却又坚硬异常,于是挖掘的进度就慢了下来。

    接下来的七八天的时间,总共只向下掘进了一丈之深,平均一天不到一尺的进度。

    雷允恭实在耐不住了,他再也不夸夏守恩调度有方了,反而是把夏守恩叫到面前劈头盖脸的一通臭骂,然后悻悻地返回汴梁,工地的督工就交由邢中和全权负责。

    又过了三日,这一层料礓石构成的地层终于被挖穿了,邢中和与夏守恩可算松了一口气,若是下面还是料礓石,这下宫改造之工期可要被耽误,一旦被追求起来,罪过可就大了。

    于是邢中和与夏守恩马上调集大量人手,准备昼夜不停地加快进度,前面失去的工期给赶回来。

    料礓石层下面的土质出乎意料的松软,挖掘起来非常容易,进度自然大大加快。 才半日时间,就又掘进了一丈。 比以往七八天时间的总掘进进度还要快。

    此时,距离原来下宫的基础已经向下挖掘将近三丈深了,按照李金宝和李成刚父子的推断,有八成把握有水脉出现。 可是并没有出现。

    李成刚也在下宫处施工,他心中纳闷,为何还没有出现乱泉呢?按照地势水脉分析,绝对应该有乱泉出现啊,他当初向江逐流说地八成把握还是打了一点埋伏的。 可是。

    看眼前的情形,哪里有什么乱泉呢?

    到午饭时间,工人吃饭进水,又小憩了半个时辰,然后重新开工。

    刚开工不久,就听到下宫偏西的位置传来一声脆响,然后是民夫一片惊叫。 夏守恩连忙赶过去,发现方才一个民夫一铁镐下去。 砸在一块石头上。

    由于用力过猛,那铁镐被石头震断,上面一截飞了出去,差点砸住别人,故此一片惊呼。

    夏守恩呵斥了几句民夫。 正要走开,却被都料匠王全叫住了。

    “监工使大人,你过来!”

    夏守恩走过去,见王全就跳在下面的土坑里。 他脚边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王全,让本使看些什么?”

    王全趴在大石旁,用手把大石上的泥土往一旁扒拉了一下,对夏守恩道:“大人,你看这块石头,体积这么大,埋藏这么深,怕是一块巨石。 ”

    夏守恩也跳进土坑。 从旁边民夫手中接过铁钎,沿着巨石的边缘往外探测,只听见铁钎插入泥土中地叮叮的声音,看来这块石头的体积已经超过了脚下这个土坑。

    贼老天,又在耍弄本使!夏守恩心中愤愤地骂了一句,看样子工期又要耽误了,这块巨石这么大,要想把它从泥土中挖出来。 实在是不怎么容易。

    夏守恩从土坑中跳上来。 对王全说道:“你勿要担心,本使再给你调两队民夫过来。 协助你一起挖这块巨石。 ”

    两队民夫很快掉了过来,加上王全手下的二十多号民夫,拢共有近百号人,这么多人对付一块巨石,应该足够了。

    在王全的指挥下,众民夫先清楚巨石上面的泥土,最后显露出巨石的本来面目,原来是一块两丈见方的青黑色地巨石。

    一众人下支撬杠,上拴绳索,大家齐心协力用力,一二三,起!巨石摇摇晃晃地就开始从泥土中慢慢抬升起来。

    这时候忽然听见一个嘶嘶的声音,众人尚未反应过来,只感觉肩膀上一松,巨石竟然被冲起一尺多高,只见巨石之下一股五尺粗细的泉水喷涌出来。

    “冒水了,冒水了!”

    众民夫皆都哗然,扔掉撬杠和绳索,争先恐后地向外边狂奔。

    远处的民夫不知道怎么回事,兀自在那里劳作,等这些民夫奔近,才听到“冒水了”三个字,他们立刻丢掉手中的伙计,乱哄哄地向远处地甬道口奔去。

    夏守恩叫了声不好,带着几个护卫飞步抢到甬道口,拔出腰刀,口中高声喝道:“没有本使的命令,擅自离开着死,并诛九族!”

    民夫们看到明晃晃的钢刀,又见到夏守恩杀气腾腾的样子,这才停下了脚步。

    夏守恩又喝道:“冒水了怕什么?你们整日开挖土方,难道没有遇到过冒水吗?各队地都料匠听令,速速挑选各队的青壮汉子,随本使一起,先堵塞住泉眼,”

    在明晃晃钢刀的胁迫下,都料匠们各选了本队结实的壮汉,随同夏守恩一起到冒水的现场,

    这时整个水坑已经被泉水淹没,水坑的中心一股巨大而又浑浊的水花如同黄|色的莲花一般不停地翻滚,水位正逐步上升。

    夏守恩道:“各队都料匠,速速带领本队青壮汉子,跳入水中,把方才地巨石压在泉眼之上。 ”

    都料匠们此时都清醒过来,知道此乃先帝之陵寝,假如他们不把这股泉水压下来就擅自逃走,那么即使逃到地面上,也不能活命。

    于是他们吆喝了一声,带着本队的人马跳入了浑浊的水坑之中。

    好在下宫位于地下,这泉水虽然势大,却并不象地面的河水一样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相反,还有让他们感到一股暖暖的温度。

    几十个人很快就摸到那块巨石,在水里抬着巨石往泉眼处移动。 有了水的浮力,巨石的重量也减轻了很多。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把巨石放归原位,压在泉眼之上。

    顿时翻滚地水花不见了,可是众人依旧能够感觉,有泉水沿着巨石地边缘不停地涌出,只是水势要小上很多。 他们暂时不用担心这泉水会把下宫淹没。

    见水势被控制住,夏守恩方才舒了一口气,他招呼众人上来,然后厉声交代众人,这下宫冒水之事不许向任何人提起,若是谁乱自妄语,惹出了是非,休怪他辣手无情。

    随后,夏守恩又令两个都料匠带着本队的人马,先在下宫中修筑防水隔墙,务必不要让这泉水涌向别处。 其余人等暂时先撤离下宫,回去等候他地命令。

    离开下宫,回到地面上之后,夏守恩心情无比沮丧。

    本来听邢中和说这里是龙|岤之|岤,一旦修筑好,让先帝灵椁从地宫移至此处,将会是大功一件,所以他才听从了邢中和的推荐,从工部来到山陵使司别衙,督管皇陵下宫改造一事。

    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所谓龙|岤之|岤下面竟然有乱泉出没,这样的事情一旦让朝廷知道,力主改造下宫的司天监少监邢中和与山陵都监雷允恭都是必死之罪!至于他本人,虽然是按照雷允恭和邢中和的设计舆图进行施工,不至于是死罪,但是活罪却是免不了的,罚俸、降职、丢官,全看太后的心情了。

    想到这里,夏守恩就恨自己真是鬼迷心窍,竟然听从了邢中和的鬼话。

    这皇陵修缮之事岂是儿戏,哪里能说改就改呢?不过现在懊悔也没办法,木已成舟,罪责难逃,至于要承担什么罪名,就看上天眷顾不眷顾他夏守恩了。

    夏守恩立刻派了两路人马,一路人马赶往京城,想山陵使丁谓禀告。

    丁谓是山陵使司衙门的主官,山陵下宫修建出现这么大的变故,夏守恩必须第一时间向丁谓汇报;另一路人马则是赶回山陵使司别衙,向邢中和以及山陵使承事郎江逐流报告。

    向邢中和通报乃是夏守恩尽朋友之谊,两个人相交甚深,否则邢中和也不会在雷允恭面前推荐夏守恩来都监皇陵下宫。

    而向江逐流汇报,夏守恩的目的是把江逐流拉下水,无论如何说,在丁谓和雷允恭都不在的情况下,山陵使承事郎都是别衙的名义上的主官,把江逐流拉进这件事情中来,夏守恩自己承担的罪责就可能会小上一些,轻上一些。

    且不说那向京城的一路信使,先说夏守恩派回山陵使别衙的两个差役。 他们首先找到邢中和,向他说了皇陵下宫冒出了泉水。 邢中和当时就浑身瘫软,坐在地上。

    两位差役一位留下来扶着邢中和,另一位则依照夏守恩的吩咐,去找承事郎江逐流。 可是他找遍了山陵使司别衙,竟然不见江逐流的踪影!

    江逐流到哪里去了呢?

    序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暗度陈仓

    第一百四十五章 暗度陈仓

    差役寻找不到江逐流,立即快马加鞭赶回永定陵,向夏守恩禀告。 夏守恩正在率领着兵丁把工匠和民夫按隶属分好,准备按照花名册清点,忽然听到江逐流无缘无故失踪,不由得心中大惶。 他让手下立即停止清点工匠,率领大半兵卒,分几个方向去寻找江逐流。

    夏守恩叮嘱手下道,一见到承事郎大人,不管他怎么说,都一定要把他带回来,不得有误。

    一众手下领命而去,夏守恩则骑着一匹快马,赶回永安县别衙。

    到了别衙之中,夏守恩立即召集别衙里的差役,全体出动,在县城范围内寻找江逐流。 差役们领命而去,在永安县四处寻找江逐流的踪影,即使是永安县衙门,他们也都没有放过。 终于,在三个时辰后,别衙的差役在圆融寺的菜园里找到了江逐流,原来他在菜园里陪李金宝父女一起劳作。

    听了差役的回报,夏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