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第2部分阅读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第2部分阅读

口同声地说:“团结就是力量!”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在国际联盟大厦开幕。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轮流担任大会『主席』。

    会议首先讨论朝鲜问题。为了促进朝鲜和平统一撤军,要求根据李承晚的宪法,由联合国监督全朝鲜选举。面对公平处理朝鲜问题的形势,美韩顽固坚持不解决问题的立场。

    美国人依仗美国是金圆帝国,在会场上蛮横无理,横行霸道。开会时,他们不顾礼节,将两只脚跷在桌子上。有一次,李承晚的代表卞荣泰讲了一句话,不符合美国的口径。因为卞荣泰想多少解决一些问题。美国代表马上跳起来,当着大家的面呵斥他,就同在家里呵斥自己的孩子一般,弄得卞荣泰尴尬万分,下不来台,真是有强权无公理。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是顽固的反共分子。资本主义各国基本都看美国人的眼『色』行事,加拿大是跟得最紧的一员。

    会场休息室摆着咖啡、糕点、水果。休会时,大家一边吃一边谈,可以随意走动。这也是各国代表交谈、接触的好机会。休息时加拿大的代表悄悄对中国代表团成员说,他听了周总理的发言,认为很合乎情理,我们对他的态度信以为真,反映给周总理。周总理听了也很高兴,以为他会讲几句公道话。谁知休息过后,加拿大代表发言,又将杜勒斯的提案大加发挥,并重复美国对我们的攻击、污蔑,骂我们挑起朝鲜战争,是侵略者等等。散会后遇见中国代表团成员,他又主动同我们握手,请我们原谅,说他必须听美国的话,照美国的意思讲话,不能越雷池一步。

    中国代表团成员这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没有灵魂的傀儡,也由此发现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也随之调整了对他们的政策,采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争取多数的策略。

    在中、朝、苏三国联合斗争下,美国的恫吓政策失败了。1954年5月30日,杜勒斯就离开日内瓦回国,留下副国务卿史密斯出席会议。史密斯多少有点民主作风,但他不敢破坏杜勒斯不准同周总理握手的规定。休息时,周总理同莫洛托夫谈话,史密斯一手拿着咖啡杯子,一手空着,在旁边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史密斯挤进来,同莫洛托夫握手,然后用手拉周总理的衣袖。这样表示既不破坏杜勒斯的规定,又向周总理打了招呼。

    周总理始终没有主动和他握手。中国代表团成员早已知道了他们的章法和规定,所以从容不迫地应付一切场面。

    朝鲜问题整整吵了一个半月,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后来苏方代表莫洛托夫发言,建议与会19国发表一个不威胁朝鲜和平的共同宣言。美国慌了手脚,立即宣布休会,等复会时,美方代表史密斯首先发言否决苏方建议。

    这时周总理愤怒地站了起来,压住怒火,以平静的口气缓缓说道: “对这样一个建议都加以否决,我深表遗憾!为了显示各方诚意,我现口述一个建议,以向世界表明我们各方确有诚意解决朝鲜问题。”停了停,周总理又说道:“日内瓦与会国达成协议,他们将继续努力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

    比利时外长、老外交家斯巴克深为周总理的诚意所感动,起立响应。尽管史密斯又气又急,但各国都无人反对,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只好说:“我可否认为这个声明已被接受?”史密斯马上起立,气急败坏地说:“在请求我国『政府』前,我不准备参与刚才的建议。”

    周恩来以缓慢和沉着的语气第四次发言。他说:“我对比利时外长所表现的和解精神感到很满意。会议『主席』的态度也值得提及。然而我们大家都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我要求把我刚才的发言载入会议记录。”这马上得到会议『主席』的同意。

    周总理的入情入理、机敏智慧的发言,将美国『政府』顽固好战的立场揭『露』无遗。 这场舌战真是妙不可言。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苏同盟,周恩来的主要盟友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

    莫洛托夫与周恩来具有同样的坚定『性』,有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的精神。他们都具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们都具备了处理复杂政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魄力,即直觉和适时地作出决断的能力。

    在会议进行的前一段,经常是莫洛托夫介绍情况,谈国际斗争中的各种外交策略,周恩来认真听取,并时时提出一些问题。莫洛托夫对一些西方外交家们的背景是相当熟悉的,他的介绍对周恩来无疑是重要的。

    然而,周恩来显然比莫洛托夫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斗争艺术『性』,他的这一特长,在会议的后半截,就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斗争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证明。

    印度支那问题比朝鲜问题还要复杂。当事国不止千个越南,还有老挝和柬埔寨;不但有在印度支那进行殖民战争的法国,还有阻挠达成任何协议的美国。

    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周恩来的军事参谋雷英夫曾提过意见:“不打下奠边府,我们在这里的战役难打。”法国殖民主义者在奠边府集结了21个营和10多个连队的重兵,并且修筑起碉堡林立的集团阵地,吹嘘奠边府是一艘不可摧毁的“山林中的航空母舰”。

    中国由彭德怀将军直接负责支援越南组织工作,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设法帮助越南人民军将重炮和火箭炮运送上前线,投入奠边府战斗,在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正式开始的前一天,终于取得了奠边府大捷,歼敌16万多人。

    5月8日,法国代表团带着黑纱,打着黑『色』领带,哭丧着脸,一扫过去趾高气扬的劲头走进会场,低头就座,一言不发。

    越南代表团中有人见此笑了一声。皮杜尔听到笑声,气急败坏地说:“这么严肃的场合笑什么?!我们死了那么多人你们还幸灾乐祸。同你们这些幽灵打交道真没有什么可讲的。”

    范文同的法文很好,不等翻译就立即用法语回答:“噢,难道你们是跟幽灵打仗?!”

    一句话使得法国人无言以对,更显其狼狈之态。

    6月中旬,法国国内矛盾尖锐化,由于奠边府的惨败,拉尼埃『政府』终于倒台,孟戴斯·弗朗斯受命组阁。周恩来在说服莫洛托夫采取灵活态度,作出必要的让步之后,于6月23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同法国新总理会晤。

    周恩来在交谈中言辞恳切、实际,不说空话:“印支战争已经打了8年,不但印支人民饱受战争苦难,整个亚洲的和平和稳定都无法实现。贵国人民也受到很大损失,并且使贵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陷入极大的困境……”周恩来从法国切身利益出发,分析国际形势、印度支那半岛形势和法国国内形势,然后指明:“相信弗朗斯先生是明智的人,不会让美国人牵着鼻子走。美国阻挠达成协议,受损害的不只是印度支那三国,还有法国『政府』和人民!”

    弗朗斯深受感动,频频点头。

    “印支三国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适用同样的原则时,要照顾到三国的特殊情况。例如一切外国军队应该同样地从三国撤出,不但法国军队撤出,在老挝和柬埔寨还要包括进入这两国的越南志愿人员。又比如停战以后境外进入新军事人员和武器弹『药』的原则既要适用于老挝和柬埔寨,但是方案又要考虑这两国的自卫需要。这样的方案才是公正合理的。”

    “很好,你讲的合情合理!”弗朗斯眨眨湿润的眼睛向周恩来做了个激动而又断然的手势。“我决心以一个月为期实现停火,尊敬的周恩来先生,如果不成,我将提出辞职!”

    7月3日到5日,日内瓦会议休会3天。周恩来不辞疲劳,先是赶到越南与胡志明会谈,然后飞到莫斯科与莫洛托夫等苏联领导人会谈,进一步协调彼此看法,说服他们认清主要矛盾,在越南南北分界线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否则既不现实,又容易让美国人钻空子。日内瓦会议复会以后,周恩来立即投入紧张的斡旋工作。

    法国总理弗朗斯更是迫不及待地向周恩来打听胡志明对国际讨论的反应。周恩来平静回答说:“我发现在我与之交谈的所有人中问同样渴望和平。各方都需要向对方靠近,但这并不是说每方都要走同样多的步子。”随后周恩来又说服范文同不要在16、17度线上计较,给弗朗斯一点面子,以换取法国军队的撤出,这是很合算的,“全越南还不都是你们的?”

    几天之内,越南和法国终于达成妥协:越南接受17度为南北分界线,法国同意在协议中明文规定两年内通过普选统一越南。

    越南问题一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也很快迎刃而解。会议发表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美国眼看达成这些协议,无可奈何又不甘心,最后宣布不参加会议最后宣言,为其以后侵略越南埋下了伏笔,但也把自己完全放在了孤立地位,终于在侵略越南中以失败而告终。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58 万隆会议

    ——第-aw『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1954年,中印、中缅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在国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表达了亚非国家希望建立国家问平等友好新关系的强烈要求。亚非会议于1954年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翌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万隆的独立大厦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与会国家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它们之间有的已经建立外交关系,或者相互友好;有的彼此无任何关系,或存在着隔阂或疑惧。尽管如此,经过与会国的一致努力,终于还是找到了共同点,即和平、独立、合作、团结、协商、求同。

    会议期间,美国派出的记者团利用亚非国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挑拨离间,扩大分歧,企图使会议陷于失败。

    在第二天的亚非会议上,为了防止会议被引入歧途,周总理作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发言,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令人信服地将会议重新纳入到宜于讨论的气氛之中。中国代表团申明大义、求同存异的立场和主张,受到了各国代表的好评。

    4月24日晚上,万隆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与会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会议决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59 苏共二十大

    ——掀起清算历史错误的浪『潮』

    1956年2月14日,赫鲁晓夫上台后召开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14叩名代表中有近40%是在斯大林逝世后提拔起来的。赫鲁晓夫向大会作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他认为世界力量对比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世界大战“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主张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他还认为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大会选举产生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2月24日,大会闭幕。这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

    赫鲁晓夫在历数斯大林的过失之后,总结了斯大林悲剧的原因,指出:现有『政府』机构属于官僚主义『性』质,是斯大林建立专制统治的基础,“防止重演斯大林时代一切悲剧的惟一保障,就是真正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列宁主义民主。”

    随着“解冻”文学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僵化思想的束缚。因此,清算斯大林错误的运动促进了苏联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为赫鲁晓夫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但批判斯大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真诚地崇敬苏联的建设成就,并以之为鼓舞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在二十大前,他们把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对斯大林丑行的攻击当作无耻的诽谤,理直气壮地予以严厉驳斥。但二十大秘密报告表明,那些情况并非虚构,而且赫鲁晓夫披『露』的某些事实比以前的传闻更可怕。正当『共产』党陷入困境之际,反社会主义宣传甚嚣尘上。社会党打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招牌同『共产』党竞争,资产阶级叫嚷社会主义已经破产。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共产』党员发生信仰危机,纷纷退党。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斯大林时期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也产生了类似大清洗的冤案。因此,苏共二十大后各国普遍掀起了清算历史错误的浪『潮』。人民群众在长期压抑中累积的不满情绪像火山一样喷发,不可避免地使某些国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波兰工人在示威游行中与军队发生暴力冲突,匈牙利因『共产』党分裂发生内战,而且波、匈两国都发出了摆脱苏联控制的呼声。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60 欧共体成立会议

    ——形成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早在14世纪初,欧洲就有人提出建立统一的欧洲国家的设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又提出建立“泛欧联盟”、“欧洲联邦”、“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只不过是一种理想,无法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迅速衰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控制。英国首相丘吉尔描述道:“在欧洲的广大地区内,大批痛苦饥饿、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的人们,正凝视着他们城市的家庭废墟,并在黑暗的地平线上,搜索任何新的临头大难、专制政治或者再一次恐怖的征兆。”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单凭自己的力量都难以振兴欧洲,政治家们再次提出欧洲联合的话题。

    1946年9月,丘吉尔在苏黎世发表演说,倡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3月,西德总理阿登纳呼吁建立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联盟,他主张这一联盟可以从关税和经济人手,使两国逐步结合。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一项建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工业联合起来,置于共同管理之下。

    美国对舒曼的建议积极支持,认为是西欧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阿登纳当天也对此给予很高评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都表示欢迎和支持。6月,法、西德、意、荷、比、卢6国在巴黎举行谈判,经过10个月的磋商,1951年4月18日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规定,六国取消煤钢贸易的关税和各种限制,建立统一的共同市场。

    1952年,煤钢共同体建立高级行署、共同议会、部长理事会、法院等超国家机构,协调成员国的煤钢生产和贸易,以及对外关系。这一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为西欧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煤钢共同体国家曾试图建立西欧政治和军事的联盟,但没有获得成功。这使西欧的政治家们认识到,建立政治联盟的时机尚未成熟,应该在经济联盟上多做文章。

    1953年,荷兰外交大臣拜恩建议,煤钢共同体六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盟,将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置于联盟的管理之下。1955年4月,拜恩再次提出这一计划,并与比利时、卢森堡两国进行磋商,三国于5月份联合向煤钢共同体倡议,建立更广泛的共同市场。

    1955年6月,煤钢共同体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讨论荷、比、卢三国的建议。六国同意建立欧洲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