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明官 > 大明官第28部分阅读

大明官第28部分阅读

报道:“方公子。外面有上百人聚集,说要见你。”

    方应物不明所以道:“见我作甚?”

    “不晓得,只听得说是求你出面救人。他们围住驿站不散。你还是出去看看罢。”

    方应物纳闷的来到驿站大门,果然见到外面围聚了百十人。将驿站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方应物对着人群拱拱手,“在下方应物。与诸位素不相识,不知今日却来寻在下有何贵干?”

    人群见了方应物,声音立刻喧闹起来,七嘴八舌的说些什么也听不清楚。方应物便又高声道:“请一两位父老上前说话!”

    如此才有一名年过五旬的老者走出人群,对方应物道:“小老儿居于西门外,姓一个刘字。今日我等聚在此处,只恳请方公子救人一命。”

    方应物疑惑道:“在下能救你们什么?”

    “我们皆有亲属被锦衣官校捉拿入狱,如今走投无路,还望公子施展仁心,伸出援手相救!”

    方应物仍旧莫名其妙,“在下一介书生,有何德何能?刘老丈只怕拜错了山头,求错了人罢?在下确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那刘老头言辞恳切地求道:“汪公两次到公子这里拜访,可见交情匪浅。何况锦衣官校透露过只言片语,道是让我等前来请求公子出面,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此时外围忽然有十几个人跪下,高呼道:“求方公子为我等做主求情!”

    方应物闻言心神大震,又看了看人群,登时头皮发麻,险些就要破口大骂起来!

    他总算明白了,汪芷说要逼自己答应,而连续几天来又对自己毫无动作,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她就是要故意让百姓来求到自己这里,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若自己不答应,就显得冷血而见死不救;若想伸出援手,帮助这些可怜百姓,便只能求到她那里去。

    一旦求了她,那还能有什么后果?也只能屈身从贼了

    方应物尤其想骂的是,汪芷这种行为,与流寇裹挟百姓并用百姓为前驱当炮灰有什么区别?

    她这是不按理出牌,严重性在于彻底破坏游戏规则,堪称是完完全全的邪招!如果在政坛上,都学这样搞道德绑架,那就天下大乱了,任何一个稍有素养的官员,都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这几天接触,让方应物产生了些许错觉,他没有感觉到这女厂督有多么邪恶,既不贪财又不凶残,无非就是做事蛮横、手腕又稚嫩了点,为何还如此招骂,难道古人道德底线很高吗?

    今天才算是亲身体会到了。连如他方应物这般,在道德方面容忍度还算不错的穿越客都想大骂了!

    这种政坛二把刀、半瓶子醋式的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也许不残忍,但就是叫人窝火、叫人恶心,活该她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败落了!

    一时半刻,方应物也没有太好主意,便对刘老丈人道:“诸位遭遇,在下心里是极同情的。但尔等所求,又涉及在下名气,所以事关重大,一时拿不定主意。如今在下已然知道了,还请诸位先回去,让在下花一些时间静心思考。”

    刘老头与人群商议过几句,又到方应物身前道:“我等知道事起突然,方公子也需仔细斟酌。今日便到此为止,我等明日再来请愿。”

    能拖一时算一时,方应物眼见人群散了,便回到屋中。

    他将随从都叫来,很严肃的吩咐道:“你们不能和我住在一处了,你们两个和兰姐儿都离开这里,另寻其他地方安置。实在不行,便去找邓同知,委托他照看。”

    他想了想,又吩咐道:“如果能有机会,你们就回苏州府去投奔王老大人。我不好走,你们如果想走,应该较为容易。”

    王英惊讶道:“秋哥儿你前日还说情势无妨,只是等待,为何今日又如此紧张?”

    方应物叹口气,他本来并没有什么危机感,感到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就是汪芷这厂卫大头目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穷凶极恶的地方。但遭遇了今天这桩事情,他却陡然嗅到了危险。

    危险来自于两点。一是某厂督的不按理出牌作风,对此他遵循常理是猜测不到的,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万一拿他身边人作文章就麻烦了。

    坏规矩的事情,她做出了第一件,就会做出第二件,不能有侥幸心理。还是趁着某厂督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边人这里时,未雨绸缪的让家人都转移出去吧。

    第二个危险来自于常州府这些百姓的请求。别看现在他们都是苦苦哀求,情态卑微可怜,但转化起来也会很快。

    方应物搞研究看惯黑材料,对人类普遍的劣根性很了解。如果这些百姓最后真被自己拒绝了或者没有帮到他们,他们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翻脸,并将罪责迁怒到自己身上。

    毕竟自己看起来比厂卫弱得多,还算不上大人物,在本地又孤立无援,不找自己撒气泄愤找谁?弱者靠欺负更弱的人来找心理平衡,这是人类常有的现象。

    到那时候,上百人聚集在一起,氛围就是十分不可控的。一个处置不当,或者有几个带头的,便有可能冲进自己住处打砸烧抢。

    所以还是提前将身边人转移出去比较安全,万一有什么问题,只要自己多加注意,独自提前逃跑也简单点。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汪芷又来了,果然兑现了她三顾茅庐的承诺。

    方应物苦笑道:“人各有志,你又何必强求在下?胁迫百姓来强逼在下,这不是做事的正道。”

    汪芷神情悠然自得,一切尽在掌握,“我这不是驱使百姓强逼你,而是帮你寻找借口和理由,别不识好人心。”

    这也是好人心?方应物气极反笑,“在下倒要听听,你这是什么歪理?”

    “在我这里当两年书办,对你考科举其实没有影响,其他地方也亏待不了你,那么你担心的是什么?只能是一些小小的名声问题了吧,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那么现在为了这群可怜的百姓,你就从了我,这未免不是美谈。听圣人说过,舍身成仁、舍身取义;佛祖也说,舍身饲虎、割肉饲鹰,你如何做不得?

    你若不管,那便是你虽不杀伯仁,但伯仁却因你而死!你若放手,如苍生何?

    大家都是为皇帝做事的,又不是让你叛国投敌,想来别人也会理解。也就是说,我帮你解决了这个名声问题,你还有什么道理拒绝?”

    居然还真有歪理?方应物愕然良久,此人路数邪气,太邪气了,这才是她最大的天赋?(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之外

    不得不说,汪芷的直觉确实很强。虽然她读书少,不懂什么理论分析,但与方应物谈过几次话后,她便也能感觉到,方应物虽然不是那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人,但也绝对不是心思纯粹的人。

    心思不纯粹,各种杂念就多,杂念多了,就不怕找不到能干扰他的法子。俗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果不其然,如今便就让方应物陷入了左右为难中,比起先前的断然拒绝态度已经松动了不知多少分。

    汪芷暗中得意,又加了筹码,“我已经放了风声,要清查江南巡抚,你难道不为你祖父着想一二么?这还是你提醒我的。”

    方应物继续无语,她这招用的倒是越来越熟练了。话外之意,就是说他方应物还可以打出“为拯救外祖父而屈身从贼”的苦情牌,继续为道德加分。

    “你自己细想罢!想好了就到城中公馆找我!”丢下这句话,三顾茅庐结束了,汪芷也离开了城南门外的驿站。

    送走汪芷,方应物知道自己应该仔细考虑了。他很明白,这不是做试卷上的选择题,而是对自己的未来走向进行实实在在的选择。他已经感受得到,冥冥之中历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必须要认真做好每一次抉择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朝堂应该还是乱象丛生。适合当缩头乌龟,纯粹的正人君子是不大好混的。

    连李东阳、刘健、谢迁、杨廷和、吴宽这些史书上名声不错的未来大佬也一样都缩在翰林院装聋作哑,没见谁跳出来当烈士。

    在汪芷身边混两年。至少安全程度是有保障的,不会横遭人祸。慢慢积累点人脉。以后若有了功名,再另起炉灶。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未尝不可。

    从另一方面来看,未来外祖父王恕性格正直耿介无私,眼中揉不得沙子。就算将来熬到成化天子驾崩,他以名望能入朝为大佬,但也是比较“孤”的大臣。

    而从各方面反应分析,自己父亲八成也是类似的人,就从他老人家在县学的人缘便可见一斑。未来两个背景都是这样,自己还去添油加醋有用么?

    自己的定位是否应该稍稍错开?是否在汪芷身边暂时效力。更有利于帮助父亲闯荡日渐污浊的官场?又想起了张居正和冯保的典故,自己有没有可能效仿?

    带着沉思,方应物连晚饭都忘了吃。

    忽然有个身穿衙役服饰的人敲开了门,禀报道:“小的奉邓老爷之命,给方公子送书信。”

    这邓老爷必定是邓同知了,同在府城,有什么事不能传口信,还要送文书?方应物带着疑问接过这封书信,先送走了衙役。然后便在油灯下打开看。

    这一看不要紧,看得方应物脸色大变,身子发软,他竟然站立不稳倒在了椅子上。

    这书信没头没尾。但从文体看似乎是抄写的邸报,起内容大约如下:

    “庶吉士方清之为四事上疏谏议。一是弹劾内阁三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请罢免而另择贤良;二是批评陛下迷信僧道方士,滥授恩官。请罢斥佞幸而近贤臣;三是弹劾内监汪直、梁芳乱政,尚铭马蚤扰百姓。俱请逐出京师,永不叙用;四是请督促太子学业,择饱学有德之士辅佐东宫,以正视听。”

    怎能不让方应物大惊,他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这简直就把几伙正当红的人全得罪了,而且直接指责天子,何异于批龙鳞!

    顾不得多想什么,迅速向下看去,果然看到后面还有一句——帝诏锦衣卫捉拿下狱严审。

    下诏狱!

    方应物又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刷声望”。不过他赶紧把这个大不孝的念头逐出了脑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这是残酷的现实。

    成化年间下诏狱的人很多,比如当年翰林四谏名动天下。父亲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可他如今只是个新科进士,还没有什么人脉,在京中别人或许会赞赏几句,但有谁会替他说话?

    大臣在诏狱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数月,长的数年都有,主要就看天子心情了。方应物觉得,就算是要将父亲贬谪外地也好,起码先捞出来也好,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方应物不由得想到了汪芷身上,这是一个在天子那里极其能说得上话的人物,难道真要自己为了救父,去卖身投靠她?

    父亲有难,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即便不谈父子天伦,在眼下具有功名身份的父亲才是全家一切的根本,他自己也时常从中获益。

    保住父亲,才算保住了根基。这种时候,自己的一切小算盘和得失算计要放到一边。

    念及此,方应物再也无法再细想什么了,直想去面见汪芷,再谈谈投靠的事情。说不得要对汪厂督掏心置腹,冒着泄露历史天机的风险,来为父亲换几句说情了。

    虽然父亲也在奏疏里点到了汪芷,但这属于大范围地图炮下的顺便捎带,又不是重点针对汪芷。而且汪芷这一年来,每天大概都有一堆弹劾她的奏疏,应当不至于太在意其中一两条。

    以她的脾气,应该是可以说服的方应物想道。但此时夜色已深,他只能先等待着。

    一个漫长的夜晚过去,天色亮了后,方应物从打盹中清醒过来。他连忙用冷水洗了洗脸,便急急忙忙出了驿站,向城中公馆而去。

    站在公馆外,向把门的锦衣卫官校说明了来意,便听人把话通传了进去。不多时,有人将方应物领了进去。

    地点还是上次会面的那处水榭,可以看出,汪厂督是十分喜欢这里的凉爽。汪芷正在看几件公文,见了方应物问道:“你想明白了?”

    方应物点点头,“在下想明白了!”

    汪芷话里有话的说:“既然想明白了,那你还来干什么?”

    方应物很为她的喜怒无常而不安,便答道:“来此自然是愿为厂督效力。”

    汪芷拍了拍手里文书,“我刚才也看到了邸报,你父亲触怒皇爷,下了大狱。你是打着请托我出面为你父亲说情的心思罢?

    我别的不懂,但有一件事情是很懂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让皇爷不高兴。偏偏你父亲就让皇爷发怒了,我可不敢从中说什么话。”

    方应物暗叹道,这汪芷这方面倒是很门清,她谁都敢惹,但惟独两个人例外,一个是天子,一个是万贵妃。

    又听汪芷道:“今科大比,从状元到前几名,多是老朽之辈,看着就没什么前途。只有方清之正当盛年,不是老弱病残,兼之器宇非凡,在这一批人中十分出彩,前途是十分被看好的”

    父亲的外形果然是万人迷么?方应物只能回道:“多谢褒奖。”

    汪芷话头一转,“只可惜,他放着好好地前程不要,非要去做那触怒皇爷的事情。你说如果方清之前脚被皇爷送进了天牢,而我后脚就请了方清之的儿子为幕席,别人知道了会怎么说?皇爷知道了会怎么想?我是万万不想承受这种风险的。”

    “所以,虽然你是个人才,我却不能用你了。”汪芷轻叹道,大有一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敢用你”的意思。

    方应物很没面子的在心里骂了几句。他娘的,自己死活不从时,她来死缠烂打,自己要从了,她却又将自己拒之门外,这算什么!两方人都是犯贱的吗!

    方应物咬牙道:“在下可以隐姓埋名,为厂督出谋划策。”

    汪芷好像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白嫩的脸庞颤了颤,仿佛忍住笑意,很不屑的嗤声道:“你父亲这次必然要倒霉了,下场如何说不准,但我敢肯定,至少在京城是呆不下去了,而且翰林院庶吉士的名头没了!

    你若从今不再是最有前途翰林的独子,将来也不再会是宰辅后人,那么便不能给我增光添彩,如此对我还有什么用处?你真以为自己可以迷倒我了么?”

    方应物立刻感到自己脸颊火辣辣的,好像被抽了几个耳光一样。

    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主动投靠,却被人当成没用的垃圾一样,这对向来自视甚高的他而言,是何等奇耻大辱!自从穿越以来,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

    自己不在京中,不知道父亲居然有如此人望,汪芷这从京师来的人也从未对自己主动提起过!

    原来汪芷不惜屈身招揽自己,三番五次讲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道理,让他晕头转向,糊里糊涂摸不清真意。结果归根到底还是看在他父亲面子上,想哄骗自己去她身边当一个点缀光彩的花瓶!

    一旦自己父亲失了势,自己在她眼中最大的价值就没了!原先当个宝,现在就是根草!

    自己盘算这些算计那些,还是没有逃过父亲的笼罩和影响力,自己的命运还是决定在千里之外父亲手里!没有功名,终是蝼蚁!

    方应物恍恍惚惚间走出公馆,等清醒过来时,他已经站在了常州府府城的大街上。

    那股难以言表的耻辱再次涌上心头,方应物忍不住在心中发下誓言,“混蛋!你根本猖狂不了几年,你错过的是修正人生的机会,你终将会后悔的!今日之耻,日后我必十倍报之!”(未完待续。)

    月票啊月票

    这几天只顾得纠结剧情走向没关注月票榜,今天好几个朋友都提醒我,在不认真就保不住位置了。上班辛辛苦苦写材料时抽空看了看前前后后的月票形势,又打听了打听各种江湖消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无力阻止什么,唯有无奈自嘲而已。

    我一直以为,书是很纯粹的东西,百~万\小!说也是一种很纯粹的事情,写书更是一种很纯粹的事情。从奋斗在新明朝到这本大明官,无论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