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明官 > 大明官第66部分阅读

大明官第66部分阅读

方应物的话外之意了。却说这充当考场的贡院地理位置在杭州城东北部,此处又不是交通要道,又不是风景名胜区,在平常时候是杭州城里最“荒凉”的地方。

    但是每到乡试之年,全省上万士子及家人云集于此,此处立刻就变成了非常热闹的地方。而且还有大量商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形成所谓的考市。为了讨口彩,贡院附近这条街道便命名为青云街,取青云直上的美意。

    方应物先说自己读书人,又要住青云街,这就是对王魁表明自己要混士子圈子。刷士林名声。而王家宅院位于武林门外商业区,与围绕科举形成的核心地带有点远,不利于日常活动。

    王魁知道方应物是很有主见的人,他没法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这一年时间虽然没见到过方应物,但大生意做下来,反而对方应物更加敬畏了。

    方应物也不会完全不领情,没必要太冷落人心。又指着轿夫、挑夫说:“不过还是要多谢王朝奉了。这些人力正好用得上,将我们送到青云街就是。”

    随后,方应物便与洪松、项成贤二人从凤山门进了城,又沿街向北,来到青云街这里。

    方应物是一年多前在杭州时租下的寓所,洪、项两人则是年初时打发家人来租的。

    两处寓所并不在一处,所幸都在青云街一带,相去不算太远。三人互相交换了地址后,便暂时告别。

    方应物所租的地方是一大户人家的侧院。三间房屋独门独院。不必与别人挤在一处。显得十分清静。这在寸土寸金的青云街是十分难得的,所幸方应物下手早,当然租金也是不菲。

    方大秀才携兰姐儿来到所租的住处。便见里外干干净净,十分满意。打前站的王英早已等候多时。上前禀报道:“各间房屋都已打扫过,秋哥儿直接住进就是,若需添置什么,我再去买。”

    方应物点点头道:“甚好,得了空时,你去街上考市转转,瞧瞧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又打发王英向主人家打过招呼后,当夜便正式住下了。

    说起这三年一度的乡试,不仅仅是科举盛事,更是人文盛会。数千士子汇聚一地,在交通不便利的当代,殊为难得。

    而且以当今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夜之间名闻全国,甚至全省也不可能。但也有特殊时候,比如在眼下这杭州城,只要成名基本上也就可以视为全省皆知了,因为这里聚集了从全省各府州县来的精英读书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对读书人而言,即便不能在乡试中侥幸成为那三十分之一,但多闯出点名气,多结交些人脉,也能为将来的前途和谋生增添几分助力。

    比如寻一份优厚的坐馆,又比如寻一份幕僚职事,最起码名气大了润笔费也会增加。毕竟生员不是举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在读书之外还是需要重重考虑谋生问题的。

    至于方应物方秀才,目前当然不必为谋生发愁,他的秉性也不奢侈,正是精神追求优先于物质追求的高尚人。

    他首先欠缺的是士林名声,说来也奇葩,方应物混到如今,事业严重偏于上层路线,根基却是不稳。有点名显于庙堂而默默于野的意思,士林名声方面还仅限于县内,然后就是苏州城内,除此之外几乎就没什么名望了。

    其次欠缺的是人脉布局,光有爹有师傅是不够的,他还没有同乡,没有同年若将来大旗一挥,他的浙党又在哪里?

    而乡试对方应物而言不仅仅是科举,也是一个舞台。所以他拒绝了更舒适安排,所以他执意要挤在青云街居住。

    第二日,安顿下来的方应物出了门,按着地址去寻两位好友,如果两位好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作为“土豪”自然要伸出援手。

    可是拜访落了空,项成贤和洪松也都出了门,各自去拜访亲朋故旧了。作为大家族出来的人,他们与方应物这种逍遥客不同。

    方应物只得出门上街闲逛,到了傍晚时分,又去找两位好友。这时候洪松仍然不在,但项成贤已经回来了。

    见到方应物,项成贤有些兴奋,“今晚有场集会,在本街上的春风楼,是鼎鼎有名的西湖诗社举办的,我正要遣人去喊方贤弟一起去!”

    不怕有名,就怕无名,方应物笑道:“西湖诗社很有名气?”

    项成贤介绍道:“在杭州城里,他们敢以西湖冠名,当然名气大了,算是省城数一数二的文社。他们这次是要摆出地主之谊的排场,邀请省内其他地方士子做一场雅集,也是共襄盛举的意思。”

    方应物又疑惑的问道:“这样的雅集,谁不想参加?那岂不要挤破门槛么?”

    项成贤得意道:“当然不是谁想去便去的,这次雅集有五个发起人,都是西湖诗社的成员,然后他们每个人自行邀请外地好友两三人。

    而其中有个发起人与我家有世交,今日去拜访他时,他顺便就邀请了我。而我想起你和洪兄,便又索要了多余名额,可惜洪兄今夜做不开,那只有你与我一起去了。”

    “善!”方应物拍了拍扇子,感到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牛气冲天的说笑道:“那岂不是你我兄弟大显身手的时刻!”

    项成贤闻言大笑,“这次雅集重点是后日坐画舫游西湖,今晚只不过是彼此见见面,暖暖场。方贤弟你在淳安藏拙多时,但到了省城,宝剑总该出匣了罢!”

    方应物难得讪讪一次,自己这心思连项成贤都看出来了。

    在淳安县,他也就刚穿越急需出人头地的时候,抄袭了不少诗词发表,在县里打出了些名气。但自从中了秀才,父亲又飞黄腾达后,他便消停了,很少再有诗词问世。

    因为他内心觉得不值得了,没有必要继续在淳安县挥霍存货,还是留待以后比较好。没想到看在别人眼里,这是故意藏拙。

    ps:闭关出来了,一看月票榜又坑爹了,明天开始发力追赶!

    第二百二十二章 红花与绿叶

    “这春风楼的东家也是一位妙人,据说他在青云街上建了四处酒楼。但平时只开张一处,而到乡试时候才全部开张。”一边走着,项成贤一边与方应物闲聊。

    方应物打量街边,很多店面临时搭建的痕迹很重,叫卖的价格也很重。便信口道:“这青云街上,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项成贤不是第一次来省城参加乡试,但听到方应物的话,仍然感到有趣:“不错不错,方贤弟妙语,就是这个意思。”

    半刻钟后,项成贤指着远处一家灯火辉煌的酒楼道:“那里就是了。”

    一层是大堂,二层是雅阁。从楼门进去后,项成贤便熟门熟路的带着方应物,绕到楼梯那里上了二层。

    又见有三四个把守的家奴拦路,项成贤报了一个人名,于是两人被引到里面一处较大房间中。房间里已经有了十几人,两三成群随意散坐,场面极其松快。

    在这气氛下不须拘束于礼节,项成贤进去后,没有人问他是谁,他也没有自我介绍。只是四顾看了看,项成贤便直接来到一位清秀士子身边坐下,同时也招呼着方应物。

    项成贤见方应物坐好,指着方应物对那清秀士子介绍道:“此乃吾县方应物也,极其有才的。”

    又对方应物介绍道:“此乃傅继儒傅兄,本地西湖诗社的才子,你我今次得以参与盛会,还是靠傅兄引入的。”

    傅继儒与方应物彼此见礼,口中道:“久仰久仰。”

    至于是否真的“久仰”。那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不过傅继儒听到方应物这个名字,确实闪过一丝疑惑,感到这个名字仿佛在哪里听过。但他没有再多想,听起来耳熟的名字多了。不差这一个。

    项成贤又点了几个人,小声对方应物道:“这几位都是西湖诗社的,也是本次集会发起人。”

    方应物一个一个看过,没有太深印象。但能加入据说很强大的西湖诗社,又能发起集会,那想必都是杭城名流。至于其他人包括自己在内,大概都是发起人各自邀请的外地士子。

    当今天下承平日久,民间里文社诗社这类文人组织如同雨后春笋。却说这结社兴起于居住乡里的士大夫之间,一开始常常是由致仕官员这类老头子发起。但到后来,年轻人也发现了有组织的好处,于是乎结社风气大盛。

    就连淳安县里也有东社、西社,不过方应物心气高。对县里这些文社兴趣不大。所以没有加入。

    正其乐融融的说话时。席间突然有人对着主事者高声叫道:“周兄!今夜难道只有清谈么?醇酒有之,无美人佐酒,未免有些乏味!”

    这是闹事的还是起哄的?方应物闻言向主座看去。坐在那里的主事者姓名是周一元,方才听项成贤介绍过的。

    周一元面上并无不悦之色。答道:“如今乡试在即,省内高才云集,今夜只是召集众位新老朋友会面闲谈,叫吾辈先尽一次地主之谊而已。难道你这泼货不晓得后日西湖雅集才是正题么?”

    先前那人又哄闹道:“即便如此,周兄今夜也要拿出几分诚意才是!”

    周一元拍案道:“说不过你这泼货,我便打发人去请凤萧姑娘来!”

    屋中几人一起叫好。傅继儒转过头,对方应物笑道:“方朋友或许有所不知,凤萧姑娘是今年的本城花魁,今夜你或可见识见识了。”

    众人继续饮酒闲谈,方应物也与半个主人傅继儒交谈了起来。自己能坐在这里,还是靠傅公子的引荐,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知过了多久,门帘晃动,香风飘动,陡然闪进来一位美人,立刻将满屋人目光吸引了过去。方应物抬头望了几眼,心里也不由得喝彩一句,这容貌果然是娇艳如花。

    却见这美人装饰并不繁复,发髻随意挽了几下,松松垮垮的;简简单单的绿袄红裙覆盖在婀娜娇躯上,也是松松垮垮的,以至于胸前露出窄窄的一丝肌肤。

    再看她的神态,十分慵懒无力,星眸半睁半开,旁边还有个小婢女仔细扶持着。

    “这就是袁凤萧了。”傅继儒对方应物与项成贤二人介绍道。

    袁凤萧一步三摇的走到屋中,对周一元懒洋洋的问道:“奴家今夜困乏,才睡下就接到周公子传唤,不知周公子有何吩咐?”

    周一元指着众人道:“有朋友嫌这里不够热闹,便请凤萧姑娘来救场。”

    有人叫道:“周兄好大的面子,竟然说请花魁就请到了!只是此地有十几人,凤萧姑娘纵然出众,但分身乏术,一个又哪里够得?”

    周一元笑骂几句,“都这个时辰了,又能从哪里临时找十几个出色的美人来?在下就这等本事了,你若不服大可自己再去请!”

    又有人问道:“花魁一个也赛十个,但不知让凤萧姑娘陪伴哪位?难道周兄要独占不成?”

    周一元抱拳对着众人连连讨饶:“诸君不必给在下出难题了,凤萧姑娘该陪伴哪位,还请诸君自行角逐,在下绝不参与!我看让凤萧姑娘出题并当评判,你们各自作诗,谁为最佳,今晚就是谁独占花魁!”

    项成贤忍不住对方应物挤眉弄眼,又低声道:“席间这么多地方的才子,方贤弟可要为我县增光了,我看好你!”

    方应物波澜不惊,不置可否,比试诗词这种活动,对他而言实在没什么挑战性,随便从肚子里抄袭几首也够用了。

    花魁闻言,轻启丹唇道:“眼见今夜群贤盛会,便以夜宴为题。”

    周一元喊了店家,拿来纸笔分发给屋中众人。写好了的。便可交由他,由他当众诵读,以示公开。

    这种文人游戏,大家都是司空见惯的。如此便也不多说,纷纷低头沉思推敲起来。文思快的,已经执笔开始写了。方应物“胸有成竹”,便不急不慌。也随手写了一首,交给了周一元。

    却说这周一元十分忙碌,手持文卷不停地诵读着,“钱塘邵琛。胜友良宵列座来,高歌谁奏紫云回。银河隐约星光闪,弦管楼头著意催”

    放下这个,又拿起另一个文卷,继续读道:“淳安方应物。河汉近瑶席,开帘空翠生。金杯摇夜影。画烛剪春声。一笑藏钩戏。低回舞雪轻。欢歌杂未歇。澹月照三更。”

    读完这首之后,周公子不知为何愣了愣,然后又继续往下读了。这边傅继儒也诧异的看了几眼方应物。忍不住赞叹道:“方朋友果然才华过人。”

    项成贤暗暗指了指花魁,对方应物递了个“男人都懂”的眼色。又对方应物拱了拱手,口中做出“恭喜”的嘴型。

    渐渐地,众人都做完了题目。周一元也一一将十几首诗诵读一遍后,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了,等待着比试结果,气氛略显微妙。

    世人谁没有几分好胜心?即便是文字游戏,哪个又不希望自己胜出?更别说胜者可以博得一个“独占花魁”的雅事。尤其是像方应物这样从外地来的,谁又不想在省城一鸣惊人?

    周一元没有浪费时间,问过再无遗漏后,就将诗卷全部送到袁花魁的手中,“尽都在此了,还请凤萧姑娘做考官评选最优者。”

    在十几道渴望的目光中,袁凤萧将文卷摆在案上,优雅的抬手翻了翻,抿着红菱小嘴沉吟片刻,最终道:“若要奴家评定邵公子这首最佳!”

    周一元立即喝彩道:“凤萧姑娘慧眼识珠,在下也如此以为!”

    他又转头对不远处一位不及弱冠的少年士子恭贺道:“邵贤弟今夜独占鳌头,此乃大吉大利的良兆也,可喜可贺!”

    席间又有几人一起叫道:“恭喜邵贤弟今夜独占花魁!”

    一时间屋内极其喧闹,袁花魁也遵照约定,娉娉袅袅的走到邵琛身边,坐下后嫣然一笑,开始为他斟酒。

    这邵公子年纪小,身量也略显瘦弱,似乎还有几分生涩,此时也只能连连对着众人还礼。

    这边厢项成贤十分意外,在他看来,方应物那首诗绝对是今夜最好的一首,怎么转眼之间就让这姓邵的抢了最佳?

    难道是因为方应物是自己人,便爱屋及乌产生了错觉,还是因为自己对诗词的品味急剧下降,脱离了大众水准?

    一夜再无话,终到曲终人散时,人群离开了春风楼。

    明月当空,项成贤与方应物并排走在街道上。项大公子担心方应物在最强项上输了后,导致心里想不开,便安慰道:“今夜只是一个意外,方贤弟不必介怀,这样的机会还多的是!”

    “什么意外,今夜这事根本不是意外。”方应物冷笑道。项成贤不傻,听方应物如此说,心里突然也有所明悟。

    方应物继续说:“你还看不出来么?这次雅集,就是几个西湖诗社的本地人做了一个局!

    今晚他们故意请了那袁凤萧来演双簧,故意让那邵公子拔得头筹,为的就是捧邵公子的名气!

    至于我们这些外地人,都是他们拉来利用的。通过我们口口相传,邵公子的名气自然也就传到省内各地了。

    你看着罢,后日西湖雅集大抵还是如此,他们这是把自己当成了红花,把我们当成了绿叶!省城这水还真是够深的,名缰利锁之下,人心无处不充满算计。”

    ps:状态好差,写出东西毫无感觉,发力发布出来,靠,今晚不睡了!

    恼火的没地方发泄啊

    今天突然被叫到单位加班,为一件明明和我没关系的事情连续打了几百个通知电话,正所谓“顾全大局”。弄得口干舌燥头晕目眩,晚上还要攒一篇报告明天交。

    真是毁灭性的一天,眼睁睁看着双倍月票时间流失,跳楼的心都有了。

    无语问苍天,惟有泪双流。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份名单

    项成贤被方应物说的有些冒火,“傅兄这次实在不地道,明知如此,竟然不与我明言!险些叫我做了糊涂鬼。”

    他又看了几眼依旧风轻云淡的方应物,疑问道:“方贤弟你不生气?”

    方应物无所谓道:“生什么气?刚才你没听西湖诗社的几个人议论么?这次西湖雅集将用上可容纳几十人的巨型画舫,醇酒、美人、管弦、佳肴应有尽有,堪称是花费不菲。

    使了这么多银子办一场令人瞩目的盛会,那当然要让自己人沾光,捧自己人的名气才是正理。说不定还是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