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明食货志 > 大明食货志第3部分阅读

大明食货志第3部分阅读

地看着沈舟,很认真地一边听一边点头。

    沈舟继续说道:“这是第一,然后第二,我要请姐姐你担任我们美人记的形象大使,也就是代言人,我会请一位画师来为姐姐作几幅超大的布画,然后,就把这些画分别挂在美人记的店铺门口、胭脂楼的楼头,还是苏州城内各个显眼的地方!”

    柳三娘闻言先是笑着嗔了一句,“又胡闹,我哪里行,还是乔巧吧!”

    说完她愣愣地不知再想什么,过了一会儿才道:“怪不得你不让那个叫桂香的女孩来,非要自己来呢,原本不止是因为看出我是来打探消息的,竟然还有这样的谋划!”

    想了想,她又感慨道:“说起来不管是同心堂还是其他什么堂,还有那些绸缎铺,成衣店,珠宝行,等等等等,只要是与女人有关的铺子,就没有一家是不想拿到我们胭脂楼的订单的,但是却从来没有谁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借胭脂楼和花魁的名头来做宣传,这可真是匪夷所思的好主意呀,难为你怎么想来!”

    她扭头见沈舟脸上淡淡地得意,不由白了他一眼,道:“只是,你就不怕我们这些腌臜地方带累了美人记的名声?”

    沈舟嘿嘿一笑,“当然不怕!再说了,我可从来都不觉得胭脂楼是什么腌臜地方,姐姐你待的地方,怎么可能脏呢!”

    柳三娘闻言又是噗哧一笑,“就你嘴儿乖,什么好话都让你说了!”

    沈舟笑了笑问:“怎么样,姐姐你觉得这孝敬还行吗?”

    柳三娘略想了想才缓缓地说道:“这有什么划算不划算的,分明是咱们两家都沾了大便宜!那把花魁门的胭脂水粉包下来的好处就不说了,单是这个三成的价格,就比我们从同心堂按照六成的价格买胭脂便宜了一半儿,算一算,这一年下来我就能省下上千两银子呢!这还不算,如果真按你说的那个办法去做了,乔巧的名头便会越发的响了,那我胭脂楼自然是跟着她水涨船高。这可都是看得见的好处!”

    沈舟点了点头,又问:“如果有人说,堂堂花魁被贴的满大街都是,岂不是自跌身价!那……”

    柳三娘闻言突然冲着沈舟一笑,艳丽若桃花盛开,看得沈舟一愣,这才听她说:“你这是考我吗?”

    章四 亲姐姐,广告画(下)

    柳三娘娇媚的眼睛里始终挂着一丝温和的微笑,让沈舟感觉仿佛她已经洞彻了世间的一切,因此说出话来便直抵人心。

    “自跌身价?那是没见识的人才会说的话!男人嘛,都跟馋嘴的猫儿似的,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惦记着我们乔巧呢,既然称花魁,那大家都知道肯定是非常漂亮的,但是毕竟见过她的人不多,所以大家也不过就是心里想想罢了,未必就会去胭脂楼砸银子,但是这画儿一贴出去,大家发现原来花魁真的那么漂亮,却又偏偏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到时候,那些嘴馋的男人们可就要抓心挠肝的睡不好觉喽!”

    沈舟猛一击掌站起身来,眼角眉梢都是赞许之色,“姐姐真是女中豪杰,既然姐姐看得通透,那我就不废话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如何?”

    柳三娘笑了笑也站起来,“你也别急,我们胭脂楼的好处固然是很大,但你的好处可是更大,这样一来,你这美人记的门口还不得挤满了人?到时候,我得的那一点好处还算什么!而且,同心堂可是跟我合作了两年多了,在你之前也一直待我不薄,怎么,你不准备额外的给姐姐一点好处?”

    沈舟故意笑嘻嘻地涎着脸凑过去,“要么,我把自己当好处送给姐姐吧!”

    柳三娘闻言不由得白了他一眼,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要死了你,瞧你那没脸没皮的样儿!自家姐姐也敢说这样话,仔细回头我打你板子!”

    她伸出手去在沈舟额头上狠狠地点了一指头,“你个小混蛋!”

    ※※※

    十月初六日,正午。

    苏州的天气还不算太冷,所以街上闲游的人还相当多,而以苏州的繁华,那从全国各地被吸引来的人就更是多的不用说了,有听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以慕名而来游历的贵公子,有满怀希望和疲惫而来的商人和小贩,有一袭青衫前来求学的士子,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就这样灌满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整个苏州城各大著名街道的标志性建筑上纷纷的挂起了一副名为“晨起梳妆图”的巨大布制人物画,这之中当然包括胭脂楼。与此相反,美人记的店铺门口挂起来的那副美人图却只有五尺三寸长——因为沈舟说,那里更重要的是精致,而不是恢宏。

    是的,恢宏。

    苏州人,不,不止是苏州人,全天下也没有谁见过这么巨大而恢宏的美人图。

    画上一位绝色美人儿一手轻拈菱花镜,好像刚刚还在对镜梳妆,身边一位秀雅的侍儿弯腰献上一盒胭脂,胭脂盒上隐约又是一位婉约的女子,不知道那侍儿附在这美人儿耳边轻声地说了一句什么,她满脸惊喜地侧首看过来,另一只手好像要伸过来接那胭脂,此时她头上的金钗似乎都在随着主人的欣喜而轻轻颤动。

    整幅画都是由画师直接画在这块长达一丈二尺,宽五尺的素白丝绢上,画风淡雅,笔锋流畅,画中大小三个女子都是无比传神,惹人遐思。

    美人图的左下角,是两行淡淡的行墨,写的却是一首七言诗:浅浅容颜淡淡妆,生平不曾喜若狂,何来城西美人记,染就双颊胭脂香。

    再左下角是并列的两枚大红篆章:美人记、胭脂楼。

    诗是沈舟胡诌的,为了写这广告词,他也不知翻了多少唐诗宋词,这才勉强偷成了这么一首勉强算是诗的东西。不过写出来之后,柳三娘倒是狠狠地夸了他几句,让沈舟很是飘飘然了一下。

    这字却是先请柳三娘写在纸上,后来请了匠人用刻碑之法给摹了上去的。优雅灵动的画面配上这手飘逸的行体,当真是相得益彰,也让沈舟这个顶着举人帽子的冒牌货汗颜不已——他虽然继承了以前那个沈舟的全部记忆,但是毛笔字的熟练度却一直上不去,八股文更是写到挠头不已还是写不成篇。

    这些广告画一挂出来,顿时满城哗然。

    消息很快传开,所有的苏州居民几乎空巷而出,都拥挤在几条大街上争相的看那巨幅的广告画。

    大骂者有之,激赏者有之,冷笑者亦有之,还有那满眼放光的,干脆回家数银子想去马上亲眼见识一下花魁的风情,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对这些广告画毫不在意。很快,整个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被同一个话题所垄断:既然是胭脂楼,那这画上画的美人儿自然是名动江南的苏州花魁乔巧了,但是美人记呢?是什么东西?

    这正是沈舟设计的这幅广告画的妙处之所在了,画上没有任何地方是广告,但是却又无处不广告,要抓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好奇心。

    这个时候,便有那知情者站出来耍宝:你们不知道吧?我可是知道,那美人记的胭脂可是好东西呀!他们的铺子就在城西,桐花巷,前些日子才刚开业,我新娶的那小娘子是当着新鲜去买了一次他们的胭脂,可是买回来一试,嗨,你们是不知道,那个美呀!好东西!贵点也值了!

    刚刚从那副巨大的画作中回过神来的众人忙不迭的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

    还是十月初六日,傍晚,沈舟的书房内。

    “少爷,连着请人给咱们做那样大的布料,加上请画师,再加上给那些酒楼客栈的那个,那个什么广告费,一共可是花出去了近一千两银子呀,这都是拿家里的地做抵押才从钱庄贷来的,可是个不小的窟窿啊,而且每天都得让人家钱庄吃着利息,这个,还是赶紧还上的好啊!”

    章潜在沈家当了这么些年的总管,一直都在精打细算的操持着这个家,他还从来没有一次花出去过那么多钱,更何况这些钱还都是借来的,所以这心里难免惴惴不安,一下午就往沈舟的书房里跑了五次,每次去了也没有其他事,就是把这事一遍遍地说,念秧子似的让沈舟赶紧想办法把窟窿堵上。

    沈舟当然知道章潜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一开始他还仔细的跟他解释,像什么现在花钱是为了以后挣更多的钱之类的话也不知跟他说了多少遍,到最后终于有些不耐烦了,“我说章叔啊,这画才刚挂上去,你着急什么呀,三天,你让我清净三天,行不行?三天之后,你去美人记查账本去,要是挣的钱填不平这个窟窿,那我马上去想其他办法,也一定把这些银子还上!行不行?”

    章潜闻言嘴张了几次,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是,大少爷!”

    沈舟闻言松了口气,章潜正想出去呢,桂香却又从外面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少爷,快,快去看,疯了,疯了!”

    沈舟皱起眉头,“什么疯了?”

    桂香气喘吁吁地道:“人,人都疯了,咱们的美人记都快被人给挤破了!”

    章五 奇女子,要读书(上)

    沈舟和章潜桂香一起坐着马车来到了桐花巷,已经到了快要打烊的时候了,但是美人记的门口却还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这红火的场面让章潜看得差点当场傻掉——原来,原来少爷他不是胡闹啊!

    有这样的场面出现,当然是那些巨幅广告的作用,当然,也沾了不少胭脂楼和花魁乔巧的光儿。但是沈舟却知道,像这样的情况顶多维持三天。之所以现在如此火爆,完全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广告,所以不免有一种猎奇心理——连胭脂楼的花魁都在用的胭脂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以,手上还有点银子的夫人小姐们就会忍不住命下人来买一盒回去试试,而就是这个试试,已经足以形成三天的火爆抢购了。

    但是,毕竟美人记的胭脂售价不菲啊,最低端的胭脂还要八钱银子一盒呢,最贵的则要十二两银子一盒,这个价钱的胭脂,可不是一般的夫人小姐们日常就能用得起的。

    所以,沈舟只看了几眼便果断地对桂香说:“你从后门进去,告诉老陈,按时打烊,一刻都不许往后推,告诉他,要想把生意做大,那就要先学会把架子端起来!当然,光把架子端起来还不行,还有就是,我曾经叮嘱过老陈一遍的,现在你要再跟他重复一遍,不管有多少人在等着买,不管生意有多好,都要让伙计们给我笑脸相迎!记住,笑脸!谁要是敢有一丝儿不耐烦,也不用告诉我,立马打发了!”

    桂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转身跑开了。

    沈舟交待完之后便放松下来,见章潜还在愣愣地看着,还没回过神儿来呢,便没上没下地搂住章潜的肩膀,笑嘻嘻地问:“怎么样,章叔,我这手玩的还行吧?”

    章潜闻言下意识的嗯了一声,却还是傻乎乎地看着美人记门口那热闹的人群,闻言下意识的回答道:“行,太行了!”

    ※※※

    事实证明,大明朝历史上最旗帜鲜明,也最肆意张扬的第一次广告宣传不但成就了胭脂楼,成就了美人记,也同时成就了那三位被沈舟请来作画的画师。

    三天之后,他们就纷纷的派人上门来退还当初的工钱,因为现在他们名气大涨,已经从一个普通的画师晋级为准大师级的巨匠,而一幅画的价钱更是比以前翻了几十倍都不止,他们当然明白这都得益于沈舟请了他们去画那些画,所以哪里还好意思赚沈舟的钱。

    但是沈舟却命章潜把来人统统的给婉言挡了回去,倒不是他不想要这些银子,而是相对于银子来说,现在的沈舟更看重声望——想一想,等一个大度豁达的美名从这些准大师级的巨匠们口中传播出去,那该给自己和美人记带来多大的潜在市场?

    当然,当时沈舟就再三的叮嘱过,对外说起来的时候,一律不许提他的名字,这些事情明面上的主持者是他的丫头桂香——从前世到今生,沈舟始终是个害怕出名的人,要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啊,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举人,怎么能在商业上出名呢!

    所以,随着美人记胭脂的火爆销售,桂香的名字也很快传遍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整个江南都会知道并记住这个奇女子的名字。

    而现在,这个奇女子却一副没见过市面的小家子模样,正一脸兴奋地盯着章潜章大总管的手一个劲儿的看呢,因为他的手里放着一沓银票。

    “少爷,这是老奴从柜上取来的银票,一共是五千六百两,您点点吧。除了柜上留下一千两现银以备急用,其他的老陈都让我拿回来了,老奴自作主张的拿了一千两去把账还上了,地契也拿回来了,都在这里,您看看吧。”

    沈舟连看都没看,直接摆了摆手,“地契给我,银票交给账房入账吧!”

    “是。”章潜答应了一声把地契挑出来递过去,然后手里捧着银票告辞出去了,这时沈舟才注意到兴奋地满脸通红的桂香。

    他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吓了桂香一跳。

    “你怎么了?”

    “少爷,三天哪,才三天您就挣了那么多银子!”桂香的大眼睛里又开始闪起了小星星。

    沈舟闻言不由笑了笑,“这才哪儿到哪儿,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对了,我那天问你的问题想到答案了吗?”

    桂香闻言冷静下来,却很是沮丧地摇了摇头,“没有!少爷,婢子是不是很笨,都那么多天了还是想不到答案。”

    沈舟顺着她圆润的下巴往下瞧,顿时又被她圆鼓鼓的胸脯给吸引住了,不由得在心里提醒了自己两句,人家还是未成年人呢,等两年,再等两年吧!反正早晚是自己的,不急,不急!

    他咳嗽一声,把自己也把桂香的注意力拉过来,“不是你笨,而是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少爷我才会问你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在我预期的时间内回答上来,那就说明你足够聪明了!另外,我还是那句话,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等着你哦!”

    ※※※

    时日就像后花园里的落叶,一片片的随风消散,转眼间十几天的功夫就过去了。

    这十几天的功夫,作为主人的沈舟倒没觉得如何,他前世的时候实在是见惯了太多的成功与失败,所以便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了,但是沈家的下人们却一个个兴奋的满面红光,走到街上一个个都昂首挺胸的,与人谈笑声音也放得大了许多。为什么?就因为自己是沈家的人!

    现如今在苏州府,提起美人记,还有谁是不知道的?提起沈举人,沈家,又有谁是不知道的?

    而且美人记最近出了大风头,所以街面上的人也都纷纷的高看他们一眼,街坊邻居们看到有那相熟的沈家下人过来了,总要拉住问一问,问你们那个胭脂啦,问你们家少爷啦,当然还要问那个传说中心有七窍的苏州奇女子桂香。

    “说起桂香小姐,那叫一个聪明,不是我替她吹嘘,就我们家桂香小姐,比这世间多少男人都厉害的多了去了!而且她长的也漂亮啊,待人又谦和,从来不跟我们摆什么架子!以前的时候她都是呆在后院,我哪儿见过呀,可是那天她到前面来让人去催城外的花儿,说完了话还冲我笑了笑呢!”

    这一番真真假假的口水与吹嘘,马上就能换来众人连声的惊叹与艳羡,而看着大家那种羡慕的目光,这些下人的的胸膛便顿时挺得更高了!

    章五 奇女子,要读书(中)

    小枣再次向诸位读者大大拜求推荐票!看得爽就请多多支持!多谢多谢!

    美人记的大型宣传画一共在苏州街头挂了十天,这十天里既有无数的酸生腐儒纷纷跑到府衙去状告美人记此举有伤风化,也有无数左近府县的士子游客们纷纷跑到苏州来参观如此气势恢宏之伟作,并且赞不绝口,而美人记在经历了三天的火爆抢购之后,虽然那样的盛况已经不可能再现,但是却已经一跃而成为整个江南最最著名的商家,每天的生意都非常红火。

    因此,尽管沈舟又辟出了一座跨院给桂香,而且又挑选了一批下人过去跟着学习生产,使得胭脂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却仍然是供不应求,因为已经有临近府县的客商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