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18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18部分阅读

    :“乡野之间,把自己的土地记在有功名者名下,企图逃避国税的小人,也不在少数吧?”

    方从哲和刘一燝心中更是惊惧不安,方从哲试探着问道:“陛下,你的意思是……”

    “国家田赋本就不轻,百姓俱是勉力维持。这骤然加税,恐怕百姓更要受苦。”朱由校徐徐的解开了谜底,“如此必有大量农户或苦于生计,或见利忘义,争相投田于官绅之家。到时,朝廷税源枯竭,不得不变本加厉增加税额。到时候,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必会民乱四起,生灵涂炭……”

    “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恕罪。”方从哲、刘一燝两人只听得心惊胆颤,全被皇上描述的这番景象吓傻了。迟疑了片刻,却急忙跪下,向皇上请罪。

    “两位爱卿不必过滤,朕没有怪罪两位的意思。”朱由校见目的达到,便下了最后的决断,“两位爱卿暂且请回,再好好想一想如何解决朝廷国用不足。”说着,用手指了指奏章,“这份奏章就先留在这里,让朕再斟酌一下。不过,朕可以给两位爱卿交一个底儿。不到万一,朕是不会同意的……”

    第八十章 本分

    方从哲、刘一燝两人刚刚离去,曹化淳便迫不及待的给两人上眼药。

    “陛下,这些外臣真该杀……”曹化淳故作愤愤地说道,“竟然想和皇上玩心眼,想把加税的罪名强加给皇上。”

    “是吗?”朱由校扫了曹化淳一眼,心里却把曹化淳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是啊,”曹化淳连忙给皇上进谗言,“这些文臣,那个家中不是良田豪宅、妻妾成群,陛下对他们如此厚恩,可他们却不想着报效皇上。而是推三阻四,成天想着偷税漏税……”

    “有功名者免税,虽是太祖皇帝优待士人之举,可年代久远,这些读书人早已习以为常、视作应当,而太祖皇帝本意却早已被他们忘了个干净。”朱由校心中早有不满,被曹化淳这一撩拨,便随口发泄了几句。可又随即醒悟过来,知道这些话不该说。便掩饰道:“不过,朕却不在乎这些,只要他们对朕忠心耿耿,就让他们贪些钱又如何?!”说到这里,朱由校更是乜了曹化淳一眼,“你这个奴才,可不要学魏朝啊……”

    这段时间,魏朝被突然驱逐早已成为禁语。曹化淳虽然好奇魏朝被驱逐的原因,可也不敢在皇上面前放肆追问,便故作不满,撞起了天钟,“陛下,奴婢可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啊,陛下怎能拿奴婢和魏朝那个不忠不孝的东西比呢?”

    “那个未必,”朱由校哈哈一笑,想了想,又笑道:“那魏朝贪财不说,还忘了自己的本分。曹化淳,朕可告诉你原因了,到时候,如果你胆敢再犯,可不要说朕不教而诛。”

    “奴婢不敢,”见皇上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曹化淳只觉脊背发凉,连忙跪倒奏道:“请陛下放心,奴婢一定要守住本分,绝不学魏朝。”

    “那就好,”朱由校点点头,却又说道:“你也不必替朕怪罪方从哲他们,他们是文臣领袖。这忠于君王、为君分忧固然是他们的本分,可治理天下、调理阴阳更是他们的本分。至于他们小小的算计一下朕,只要是本着为国为君的,朕都能容他。”

    “陛下圣明,”曹化淳连忙奉承道:“我说这些阁臣怎么好与皇上拧着来呢,原来是他们的本分啊。陛下虚怀若谷,真乃国之幸事。”

    “好了,不必再酸了,”朱由校笑着打断了曹化淳的阿谀奉承,“告诉魏忠贤、骆思恭,要他们在外面时刻盯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速来报告。还有,”朱由校又吩咐道,“让姚思仁在通政司也盯紧些,不要什么奏疏都在邸报上刊登。”

    “陛下的意思是……”曹化淳有点迟疑,却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

    “朕驳了户部的提议,又说了一大堆似是似非的话,那些文官们还能坐得住吗?”朱由校有些无奈,曹化淳虽然机灵,可也不过三十多岁,政治觉悟还是有待提高啊……

    ※※※

    大明建国二百多年,除了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用交税外,皇亲国戚、武将勋贵也是不用交税的。就连宫中的首领太监,他们在宫外值办的产业也是无人前去过问。

    这些统治阶层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凭借着自身的政治、经济特权,牢牢地把握着大明的一切权利,寄生在大明身上吮吸这大明的精髓。期间,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这不公的一切,可是,这些人都失败了,不是被轻易的碾压成灰,便是被吸纳成其中一员。

    可如今,面对来自皇权的挑战,这些人都犯了难,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

    随后的几天,京城内的气氛便突然诡异起来。东厂、锦衣卫纷纷来报,朝野上下,无数官员士绅寻机聚会,交流频繁;京城内外,更有许多信使往来奔走、络络不绝。可得到消息后,朱由校却一反常态的躲在宫里,摆出不予理睬的架势,任凭事态发展。

    如此过了十几日,那些人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皇后张嫣的母亲李氏进宫探视皇后,并给皇后带去了外面的信息……

    “……这么说,国丈让夫人进宫来,就是为了打探官绅是否纳粮?”朱由校睁大了眼睛,故作惊讶地问道。

    朱由校听说自己的岳母来了,连忙过来相见,也好帮皇后在娘家人面前挣挣脸。可万万没有想到,刚一进来,朱由校便被皇后拉到一边,小声告诉了岳母的来意。

    “正是,”张嫣有点担心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总觉得皇上这次也太过孟浪了,便着急的劝道:“……宫内宫外买田置地的也不知道有多少,陛下一定可要慎重啊。”

    感觉到妻子在心中对自己的担心,朱由校有些感动,便伸手把张嫣拉到自己怀里,用手拍了拍她的后背。“放心,没事的。”

    “没事就好。”张艳扑在朱由校怀里,口鼻之间俱是浓浓的男子气息,那里还顾得什么军国大事、税负改革,只是勉强应了一句,便沉溺在皇上的温柔当中……

    帝后温存了一会,朱由校才记起岳母大人还等在外面,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亲自动手帮张嫣收拾了一下妆容。可等候多时后,张嫣面庞仍是红晕依旧,一双大眼更是水汪汪的充满了春意,朱由校便不再多呆,拉着张嫣的手径直出来,和岳母李氏见面。

    “……皇后是朕的皇后,朕决不允许有人借着皇后名义胡作非为。否则,一律严惩不贷。”初次见面,朱由校便恶狠狠的警告道。

    “臣妾遵旨。”李氏见女儿小鸟依人的靠在皇上怀里,虽觉得有些尴尬,却也暗自为女儿高兴。如今,见皇帝女婿发话,连忙起身应道:“臣妾一家,向来循规滔距,绝不敢在皇后脸上抹黑。”

    “如此甚好,”朱由校虎着脸,又让李氏给国丈张国纪带个话。“……你回去告诉国丈,让他没事儿多读些书,不要随意和那些大臣、勋贵交往。遇到事情时,更要小心谨慎,莫要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是,是,臣妾一定照办。”李氏可被吓坏了,连忙向皇上应诺,今后严守本分,约束家人,绝不给皇上、皇后丢人现眼。

    第八十一章 鬻爵

    见皇后的亲母都要进宫打探消息,想问问,皇上到底有没有官绅纳粮的想法。朱由校便感觉到,火候差不多了,再熬下去,怕是就要出乱子了。

    于是,次日,有御史上疏,请求皇上‘依照前朝旧例,允许民间纳银后,充任国子监监生’。皇上阅后,却不置可否,只是将此奏章发到内阁票拟。

    如此一来,皇上的真实目的似乎已经真相大白,为了不让皇上借机生事,借口辽东用兵国用不足的名义,来向自己征税。文武百官纷纷上书,劝皇上批准‘纳监’,但让朱由校惊奇的是,这些人却不约而同的反对皇上将现任官职纳入纳银范畴,也算是给朝廷留下了一片净土。

    又过了两日,到了六月初十,内阁终于议定,准许百姓向户部纳银后,选派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称为‘例监生’。可内阁阁臣们却万万没有想到,票拟到了宫内,却被皇上给驳回了,‘得钱太少,遗患太多,令内阁、户部再议’。

    原来,朱由校详细询问、查阅了国子监的资料后,却发现,‘例监生’就好比后世学校里面的择校生,由于是花了钱、买进学校的,就受到那些统招生(举监生、贡监生)鄙视,也不被社会所认可。但在朝廷方面,他们却和那些统招生完全一样,享有一切的权利。比如,继续参加考试、享受朝廷补贴,还有就是免税……

    “……竟然想让朕用今后的长期的免税来换取今日的一点‘择校费’,这不是太忽悠人了吗?”朱由校愤愤不平地想道。

    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好进一步的磋商,并想尽一切办法去揣摩、打探皇上的心意。一时间,朱由校身边的内侍宫娥们就发了财,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当那些大臣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朱由校主动放出的消息后,却一个个傻了眼,“不愿意开捐是因为不想给他们免税?皇上,你早说啊?!咱们修改了这个免税的规矩不就成了……”

    朝廷上下同心协力,用最短的时间修改了这条制度,‘……即日起,例监生照旧纳税’。可皇上批准后,却又让内侍给传了一句话出来,“……这样的例监生,有人愿买吗?”大臣们彻底傻眼了……

    如是再三,朱由校把大臣们折腾个够后,终于打发亲近人去沈飗沈大学士府上送信,让他开始行动……

    次日,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沈飗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仿汉朝例,设立民爵,准许百姓纳粟米得爵’……

    得此消息,内阁阁臣们如获至宝,立即票拟了送进宫去。片刻后,内侍送来皇上御笔批红,“可”,并让内阁会同礼部、户部,商议纳粟得民爵细则。

    六月二十日,在朱由校驳回内阁增税票拟整整一个月后,终于等来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设民爵,准许百姓纳粟米得爵’。

    “……恢复国初制度,定封爵之制,以赏功臣。国朝封爵设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伯仍袭旧制,各分四等,分别为开国辅运推诚、曰奉天靖难推诚、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只以军功进爵。”

    “另增设子爵三等、男爵三等,不设岁禄,照常纳税,逐代减等。命礼部详细制定礼仪,规范其衣帽、车驾、房屋等事宜,以示与庶民之不同。”

    “天下士民,无分贵贱,只需在朝廷纳税满五百两,并能出示有效证据,即可获得三等男爵位;满二千五百两,可获得二等男爵位,以此类推。”

    “一家一族之内,如有五个同样爵位,即可为祖先一人请封,获得上一级爵位。如,五个三等男爵可为祖先请封一个二等男爵。但请封爵位,不可再次请封。”

    ……

    次日,朱由校又再次下旨,增设‘勋爵’一级,为国朝爵位最低级,袭爵不再降等。士民只需在朝廷纳税满一百两,并能出示有效证据,即可获得。也可以为祖宗请封。

    又过一日,六月二十二日,朱由校下旨,国事维艰,国用不足,特允许士民在户部纳银得爵,只需一次交纳八成银两,即可获得同等爵位(如交八十两,就能获得勋爵)。又以辽东缺粮为由,只需辽东纳粮获爵,但只需纳米四十石(按照米价每石二两计算),即可获得勋爵,以此类推。

    此诏一出,天下震动,巨商大贾奔走相告,纷纷入京打探消息,伺机购买爵位。到了天启元年末,已经售出爵位上万,收到白银五百万两以上,国库骤然充足。

    到了七月初的一天,朱由校终于清静下来,寻个机会,召集内阁阁臣方从哲、沈飗进宫……

    “方爱卿、沈爱卿,这些日子辛苦二位了。”朱由校端着酒杯,笑吟吟的对着两位阁老举杯致意。

    “臣等不敢,”方、沈二位连忙起身谦让。“这些都是皇上运筹帷幄的功劳,臣等都是些马前卒而已……”

    “两位爱卿不必自谦,这次两位爱卿出力不小,功劳都在朕心里记着呢……”朱由校又夸奖两句,却话头一转,问起了政务。“向辽东运粮之事,还都顺利吧?”

    “陛下放心,”方从哲苦笑了一声,回道:“这银子泼水似的使下去,能不顺利吗。只是,”方从哲有点为难,“也不知道这卖爵能筹得多少银子,臣心里可是没有底啊……”

    此事,纳银粥爵刚刚开始,民间还在观望,真正纳银的却并不多。而向辽东运粮又迫在眉睫,动用的都是户部的存银。作为朝廷的大管家,方从哲自然有些着急……

    “不妨事,”朱由校虽然心中也在打鼓,却只能出言安慰道:“现在刚刚开始,那些有钱人还都在观望呢。等等,等等就好了……”

    “要不,”沈飗在一旁担心的提建议,“再把折扣降低些?”

    “降价?不行。”朱由校一口否决了沈飗的不着调建议,然后给方从哲、沈飗两人解释道:“我们卖的是什么?是身份。一个既不能做官,也不能免税的身份。能买得起这些爵位的都是些什么人?有钱人。有钱人最怕的是什么?面子。为了面子他们可以一掷千金,又怎么会在乎那点折扣?”

    “陛下的意思是说?”沈飗艰难的咽了下吐沫,迟疑道。

    “不但不能降价,还要涨价。”朱由校大手一挥,十分豪迈的喊道:“他们不是观望吗?!那朕就给他们加一把火,让他们急一急。”

    “方爱卿,”朱由校指着方从哲吩咐道:“你帮朕传话,八折纳捐只到今年年末,明年最多打九五折。另外,明年是否纳捐,尚无决定。”

    “臣遵旨。”方从哲连忙应了。“臣一定把这个好消息传到那些富豪耳中。”

    “此外,朕还有意创办贵族学校,专门培养宗室子弟,甚至有意让皇庶子入学。”朱由校画了一个大大的烧饼给众人,“正在考虑是否让勋贵子弟入学,新册封的子爵、男爵也在考虑之列。”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以诡道欺骗臣下?”方从哲一阵摇头,对皇上明目张胆的忽悠臣子不满。

    “方爱卿,朕这不正在考虑嘛。”朱由校辩解道:“学校朕一定会建的,没有继承权的皇子朕也会让他去学校的……”

    “那下不为例?”方从哲做着最后努力。

    “下不为例。”朱由校爽快答应。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八十二章 袁应泰

    随后的几天,买爵的人逐渐多了些,可所购买的却都是最低等的三等男和勋爵,至于二等男以上的爵位,竟然一个也没卖出去。朱由校心中着急,却不敢在大臣面前表露出来,只能憋在心里。这样憋来憋去,竟然生起口疮来,难受极了。

    皇后张嫣不知究竟,还以为是皇上平时饮食不注意,吃肉太多造成的。便一声令下,把皇上的膳食全部改为清淡的素食,想给皇上调剂调剂。可朱由校吃了几天素之后,却茫然不知所食何物,把皇后的一番好意视作不见。

    到底还是老王安见识得多,见皇上两眼通红,食不下咽的在那里熬,遍寻了个机会劝皇上,“皇上,咱们大明这么大的地方,从南到北要走几个月呢。那些有钱人都在南方,就是得到了消息往京城里赶,也没这么快啊……”

    一番话说的朱由校茅塞顿开,“对啊,我急什么?就是后世的宏观调控,想要见效,也得好几个月呢。”

    随后,朱由校便放开心怀,该吃吃,该睡睡,该宠幸美女就去宠幸,在皇宫大内过起了幸福的米虫生活。但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能够圆满穿越的幸运儿,朱由校不去找事儿,事儿就回来找他。更何况,我们这位万岁爷,还是一个想建功立业的主儿呢……

    七月中旬的一天,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了辽东巡抚袁应泰。

    袁应泰五十多岁,正是年青力壮、精力充沛之时,和朝廷的大多数官员一样,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在宦海里磨练多年后,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不能说没有才干。可是,他又和东林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时刻盯着皇上的错处,想找皇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