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28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28部分阅读

    在以前的历史里,最少的一次是五十余人,最多的一次也不过二百八十多人。而天启二年这一科,真正做到了大扩招。并且,还做到了开放性考题,考生可根据自己所长,自择题目进行答卷。

    不过,此次录取人数虽多,朱由校却并没有因此放松要求,还本着自己的意愿,在殿试中加入了面试环节。

    整个面试从三月十六日开始的,考生们要按照事先排好的次序,一一入宫觐见。而面试的过程,则是分两步举行。首先是考生做自我介绍,并扼要叙述自己所写策略的要点。其次是朱由校就所关心问题进行发问,让考生答辨。整个过程类似于后世的大学论文答辩,这也是朱由校针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弊端所采取的小小改革。

    有明一朝,科举制度极其完善,完全能够使有才能的人脱颍而出。可完备的制度,反而使明朝的士大夫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自己能中进士,进而做官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才华。他们可以感谢家族载培,恩师教诲,却不认为自己受了皇恩。这种心态太平之时尚可,而到了动乱年代,大臣们便首尾两端,坐视君难而不顾。明末的种种闹局,便是因这种心态引起。

    朱由校认为,在殿试中加入面试。一则是方便自己发现人才,二则是想让新科进士沐浴皇恩,在心中能有一个感恩的种子,故此,他驳回了大臣劝阻的奏章,又拒绝了方从哲等人帮忙的建议,独自完成这四百人面试工作。

    不过,这考生有四百个,而面试官只有一个,任务量还是太大了。尽管朱由校起早贪黑,尽量延长工作时间,整个面试还是整整进行了十天。到了三月二十六日,朝廷终于贴出皇榜,给期盼已久的士子一个满意的交代。

    最终,江苏广信府士子王宜昊、广东广州府士子钱熙、南直隶常州府士子卢象升三人,分别获得了本科壬戌科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桂冠。

    这三人的折桂,体现了朱由校的一个用人准则。即重视经济人才,提倡实用,同时还关注军事……

    三人中,王宜昊主张发展对外贸易、重视工商业发展,又对国家收税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一切,都非常符合朱由校的主张。朱由校便把他点了状元,即为重视人才,也为了进一步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态度。

    至于钱熙,才华虽好,可在对经济理论的认识上,却和王宜昊相差甚远。有王宜昊在前,朱由校本不愿点他为榜眼。而是想着,把榜眼这个名额让给那些比较传统的士子,以示平衡。然而,钱熙策论的内容却帮了他大忙……

    钱熙出身广州,离澳门极近,也曾多次和那些佛郎机人打交道。这钱熙倒也敢赌,见本次考试着重考察经济,便把佛郎机人带来的‘鹰洋’掂了过来。向皇帝提议,要废两改元,模仿鹰洋铸造银币。

    这对钱熙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完全是应付考试。而从考卷上看,他并不明白废两改元的重要性,一些关键的部分都没有讲透。可朱由校却不一样了,学过历史的他,十分清楚废两改元的意义所在……

    传统上,中国以银子重量的‘两’做衡量单位。在使用时需要剪切,极为不便,还会造成虚耗。而官府使用时,又必须要熔铸,这给那些贪官污吏创造了极大便利。可铸成银元就不一样了,不需剪切,也不需熔铸,少了很多麻烦。

    同时,朱由校还有更深的考虑。明朝中后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但可惜的是,这些财富只是被少数人掠取,不是用来买房置地,就是装入坛子埋入了地下,进入流通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废两改元后,朝廷可以通过禁止非货币白银流通,促使这些银子重新进入流通流域。而且,铸造银元时,朝廷也可获得部分钱息,缓解朝廷财政……

    一念至此,朱由校便下了决心,点了钱熙为榜眼,为日后‘废两改元’造势。

    至于卢象升,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他生于万历二十八年,现年也不过二十二岁。论起文采来,少年得志的卢象升并不十分出众。但卢象升却另有自己的优点所在……

    在策论中,卢象升并没有去碰那些理财之道。而是用自己所长,来写了一篇关于军事的策论——《选用奇兵疏》。

    在这篇策论中,卢象升提出,要组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这让朱由校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想起了这位明末的名将。

    而历史上,卢象升也正是靠着自己精湛的武艺、高超的人格魅力,以及这长途奔袭,直捣黄龙的战术思想。在郧阳、洛阳、滁州等地,屡败闯王李自成,立下了赫赫功勋。而在崇祯十一年,卢象升受制于人,不得不在兵少粮缺的情况下,放弃了机动灵活,和建虏死战,以至于身死军灭。

    既是前世史上留名之人,朱由校怎肯放过。大笔一挥,卢象升便捡了个便宜,成了新科探花郎。点了探花后,朱由校还不肯罢休,又多次召见,并赐予衣食,使尽收买人心的手段。

    可面对卢象升的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朱由校却自认为自己捡了块宝。这卢象升,允文允武,是大将之才不假。还赤胆忠心,被后人比作岳飞。这样的一个人才,自己往哪里找去?至少,自己日后创办特种部队,或派遣海外军团,这司令官是有了着落了……

    ps:大年初二,石头在此向大家拜年了!

    第126章 君臣之别

    坤宁宫内,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皇后张嫣正斜倚在床头上,笑吟吟的看着皇帝在那里耍宝。

    最近一段时间,朱由校一直在忙于科举之事。如今,面试结束了,朱由校自然要抽点时间,陪自己的老婆,和刚出生的孩子玩上一会儿。

    逗了孩子一会儿,朱由校又把孩子高高举起,晃动着,想让孩子高兴高兴。却突然看见,朱慈煜正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好奇的看着自己。不由得一时兴起,便随手把孩子高高抛出,想试一试孩子的胆量……

    张嫣原本正笑吟吟的在那里看着,却冷不丁看到孩子被高高抛起,顿时便发出了一番撕心裂肺的喊声。“陛下……”

    朱由校一惊,忙接下孩子,才回头看向张嫣,“……怎么了?”

    “皇上,”张嫣一声悲呼,却脸色苍白,眼泪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一地,“哪有你这样逗孩子的,臣妾都快吓死了……”

    朱由校一阵无语,却低头看见朱慈煜正满脸跃跃试试的笑着,双手还一张一合,好似觉得不过瘾,向再来一次死的。朱由校顿时便哈哈大笑起来。

    “瞧你那胆子,连儿子都不如、”朱由校对着张嫣嘲讽道,说着,把怀中的婴儿一句,“你瞧,这孩子多有种,和朕真像……”

    张嫣担心儿子,正想再抱怨几句,却冷不丁听到皇帝说,太子像他,顿时便喜出望外。口中却埋怨道:“陛下说哪里话,你的儿子不像你,难道还像别人不成?”

    朱由校一愣,却解释道:“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朕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的性格像朕,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听皇帝如此夸奖,张艳心情更是畅快。

    有史以来,子不类父几乎成了历代皇帝废太子的原罪。远的不说,单说明成祖朱棣。在他生前,曾几次试图废掉仁宗皇帝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另立汉王朱高煦为储君。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朱高炽文弱,不及汉王勇武吗?

    如今,朱由校开口称赞太子像自己,无论真假,却好似给张嫣吃了颗定心丸……

    “陛下说哪里话,”张嫣娇嗔道,“煜儿尚不满月,又哪里看得出胆子大小来……”说着,又横了朱由校一眼,“莫非,陛下是在取笑臣妾不成。”

    朱由校听了,哈哈大笑,随手又将朱慈煜高高抛弃。这下子,朱慈煜更加开心,竟然格格的笑出声来。

    朱由校顿时便得了意,“……你看,朕说的对吧。这孩子,天生便有着大胆子。”

    张嫣又惊又喜,连忙求皇上放下孩子,不要再抛。却被朱由校一阵取笑,说她慈母多败儿。还放出口风,等太子到了七岁,就要太子跟着自己居住,准备好好的培养一下,给大明留一个圣明之君。

    夫妻两人正说笑着,却听到内侍来报,信王求见。

    朱由校一愣,心想,他来做什么。心中生疑,忙放下手中婴儿,迎了出去。

    “五弟,你怎么来了?”一见朱由检,朱由校便抢前几步,扶住朱由检的肩膀问道。

    两年多来,朱由检已经成长许多。稚嫩的脸上,却再也没有往昔的顽劣。他轻轻地挣脱了朱由校的双臂,向后退了半步,跪下叩首道:“臣弟朱由检,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不由得一阵苦笑,他素来对朱由检亲近。可又对朱由检期待甚高,就安排了名儒对他进行教育。可不成想,朱由检书读得多了,却变成了一个小道学,和自己拘礼起来、

    轻轻地叹了口气,朱由校上前拉起朱由检,替他拍了拍身上灰土,再次问道:“五弟,你有事儿吗?”

    朱由检却恭恭敬敬的施礼道:“回陛下的话,臣弟听说皇兄今日休息,特意前来请安。”

    “没有其他事?”朱由校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

    “没有。”朱由检一口否认,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向内室飘去。

    朱由校只觉又好气又好笑,“你是来看煜儿的吧?”

    被朱由校揭破心思,朱由检顿时便脸红了。他局促不安的低下头,喃喃的说道:“……前些日,臣弟来给皇嫂请安,皇兄却不在。臣弟怕太子着了凉,就不敢提出拜见。”

    “你呀,”朱由校摇摇头,却记起张嫣说过。信王前来请安,总是在帘子外叩了头,便告辞离去。顿时便斥责道:“……自家骨肉至亲,你便是进去看上一眼。或者把煜儿抱出来,逗上一会儿,那又如何?”

    朱由检更加觉得不安,“这内外有别,臣弟怎好意思。再说了,皇嫂尚不满月,怎能见外人呢……”

    朱由校气的直摇头,忙让宫人把太子抱了出来,让朱由检观看。自己却扭了头,不再理会朱由检。他觉得,在和朱由检说上一番话,自己非气死不可。

    “微臣朱由检,叩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一见朱慈煜被抱了出来,朱由检便跪了下去。

    朱由校正扭头看着屏风上的图案,却听到身后传来朱由检的声音。一回头,却看到朱由检正跪在朱慈煜面前,行着君臣大礼……

    “五弟,你这是做什么?”朱由校吼道,满脸却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启奏陛下,”朱由检跪在地上,却直起了身子,“微臣是在叩拜大明的太子殿下。”

    “他是你侄子……”朱由校盯着朱由检,一字一顿的喊道。

    “臣知道,”朱由检的脸上,却满是坚毅的神色,“可那是家礼。如今,二皇侄已经被封为太子,那臣就要对他行礼,这是国礼。”

    见自己的兄长,仍是满脸的不认同,朱由检不由得轻叹一声,心中却一阵温暖。

    “皇兄,”朱由检向前跪行几步,来到朱由校面前,泣道:“臣弟知道,皇兄偏爱臣弟。可臣弟却不能挟宠自大,废了国礼啊。再说了,太子新立,正是威信未立之时。如果臣这个做叔父的,不先做出表率,那其他人岂不是……”

    “好兄弟,不要再说了。”朱由校只觉心中一阵悲哀,却将朱由检抱到怀里,“……难为你了。”

    伏在兄长的怀里,朱由检悄悄的松了口气,心中还是有些忐忑。“我已经向太子行了君臣大礼,定了君臣名分,皇兄再也不会猜忌我了吧?”朱由检苦涩的想道。

    朱由校原是孤儿,极其渴望亲情。却不知当初自己无意中一句‘传位于五弟’,却使得朱由检担心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而自己所渴望的亲情,却也在兄弟疑心中,渐渐散去……

    ps:大年初三,石头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127章 贵族学校上

    英国公府,内厅

    听侄子说完来意,张维贤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也亏得他出身缨冠世家,素来讲究养气,才没有丢了丑。不过,张维贤还是迅速的低下头,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

    “弘儿,你说的这个学堂,已经筹备到什么程度了?”张维贤一脸的担心,急切的问道。

    张弘,字永锡,是张维贤二弟之子(书友问心人提供)。因父亲早丧,缺少约束,便一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前段时间,张弘和几个新买了爵位的朋友喝酒,却听到朋友抱怨。说自己新买了爵位,却不懂得贵族礼仪,被视作土包子。

    张弘当时就想,自己能不能创办一个学堂,就像军校那样,教这些新晋贵族礼仪,以及社交礼节。如今,学堂已经筹备完毕,张弘就想拉英国公下水,当做靠山……

    “回伯父的话,”张弘低头垂目,恭顺的站在张维贤面前,“学堂已经筹备完毕,招生的帖子,也已经送出去了。只需择个黄道吉日,开学即可。”

    张维贤只觉得一阵头痛,过了好一会儿,才徐徐说道:“既然你已经筹备完了,还来找我作甚?”

    “伯父,”张弘连忙解释,“这个学堂,招的是新晋的那些子爵、男爵家的子弟。侄儿打的旗号是,叫他们勋贵的礼仪,帮他们快速溶入勋贵的圈子。”说着,便涎下了脸,“……伯父不露下面,那些土包子怎会相信。”

    张维贤一阵苦笑,指着张弘骂道:“你这猢狲,竟然把主意打到我头上来了,真是该打……”

    “伯父,”张弘一喜,“你答应了。”

    “不,”张维贤却摇摇头,“……这件事,我不能答应。就是这个学堂,也不能开办下去。”

    “为什么?”张弘惊呆了。

    “弘儿,你肯上进,伯伯很高兴。”见侄子一脸惊讶、落寞的神情,张维贤只觉得心中好生不忍,便劝慰道:“……你先回去把学堂关了,伯伯这就入宫,给你求个封赏,如何?”

    见张维贤虽好言相劝,却满脸都是不容置疑,张弘的心就像刀割的一样难受。他涩着嗓子,艰难的问道:“为什么?”

    “弘儿,”张维贤苦笑着摇摇头,“……我们,是勋贵。”

    “勋贵?”张弘一愣,却只觉得心中酸痛。忙背过脸去,不让张维贤看到自己流泪。

    张维贤担心的看了侄子一眼,也就得自己太过残忍,却也无可奈何。

    身为勋贵,可以恣意妄为,可以飞扬跋扈,可以鱼肉乡里。只要不是自己不开眼,招惹了得罪不起的人,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生。甚至在死后,还能得到一个美谥。

    如果想有番作为,那就去从军。不用直接上战场,却能提拔的飞快。如果侥幸获得一点武功,那更是被皇帝捧在手心里。

    可是,勋贵最不能做的是什么?参与夺嗣,拉帮结派等等。

    英国公一系太太平平的传承了二百多年,正是谨守着人臣本分,不参与皇嗣之争,不拉帮结派,才能延续下来。如今,张弘却想开设学堂,为新进的那些贵族授课。这要是被皇上看到,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维贤又想了想,觉得自己必须立即入宫,把这事儿详细奏明皇上,免得小人作祟、造谣生事。

    主意已定,张维贤便长身而起,“弘儿,你整理下衣服,随我立即进宫。”

    张弘一愣,却低下了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弘德殿,御书房

    朱由校上下打量了张弘一番,见张弘气宇轩昂,虽初次进宫见驾,却毫无畏缩之意,便满意的点点头。

    见皇上脸色不错,张维贤心中一喜,忙拉着张弘跪地请罪,“陛下,臣此次前来,是带着这畜生谢罪来来……”

    “谢罪?”朱由校心中一惊,不会这张弘惹了什么麻烦吧?难道是闹市骑马,‘欺实马’了?

    忙看向张弘,却看到张弘虽随着张维贤跪下,却一脸不服,这才松了口气。‘看来,问题不大,可能是勋贵子弟闹矛盾了吧?’朱由校轻松地想着。

    “陛下,”见皇帝不接腔,张维贤一阵无奈,只好将来意合盘托出。“臣教侄无方,致使他做下荒唐之事……”

    “贵族礼仪学校?”朱由校乐了,这个张弘,脑子倒好使。不过,设立学堂后,张弘身边必定会聚集大量新贵,这倒是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