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45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45部分阅读

,不劝倒好,一劝倒让寿宁公主掉起眼泪来,“是啊,都是皇室女子的命。但愿皇上能看在兄妹情分上,给两人挑个好的吧。”

    想起宫中所见,寿宁宫中心中却莫名有了点期待。也许自己的这两个侄女,会有些不同吧。

    伤心过一回,寿宁公主自己擦了擦眼泪,“嬷嬷,让驸马进来吧。”

    “哎。”赵嬷嬷急忙应了,亲自去把驸马冉兴让叫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公主的独生儿子冉靖辉。

    见到丈夫,寿宁公主也不废话,直接将自己进宫后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才道:“事情就是这样,皇上仁慈,给了我们一线生机。今后你们在外边也要加倍小心,凡事对太康伯府忍让些,也有你们的好处。”

    冉兴让老实惯了,早就习惯了对妻子的命令言听计从,当下就做出保证,“公主请放心,微臣一定照办。”

    寿宁公主点了点头,又问儿子冉靖辉,“你呢?”

    “娘,要是太康伯府的人欺负孩儿呢?”冉靖辉却没有那么听话,嬉皮笑脸的问道。

    “那你就忍,”寿宁公主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现如今可不是前些年的时候,你有着先帝宠着,可以在京城里横行霸道。现在是天启皇帝在位,人家太康伯府,才是真正的权贵。”

    “是。”冉靖辉满不在乎的应道,还抽空给母亲做了个鬼脸。

    见儿子如此不懂事,寿宁公主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你不要以为皇上是你表弟,要知道你舅舅和泰昌帝争夺皇位,可是把满朝文武得罪了不少……”

    “那也不必向姓张的一家人低头啊?”冉靖辉笑着打断了母亲的念叨,“要我说,姓张的还能活多久,都不一定呢?”

    “你说什么?”寿宁公主的脸顿时就白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明白事儿呢?”

    “娘,”冉靖辉拉长声音笑道:“你忘了,外面可有传言,说张国纪是个王八呢。”

    ‘啪,’一记耳光就重重的煽在了冉靖辉脸上,“你这个畜生,还嫌死的不够快吗?”寿宁公主杏眼圆睁,指着冉靖辉的鼻子骂道。

    “你打我?”冉靖辉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打得就是你这个不开眼的东西,且不说皇帝对皇后情谊深厚,便是皇帝有心废后,这话也不是你能说的。”寿宁公主的呵斥像一道道鞭子,狠狠的抽在冉靖辉的心上,“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只是天家的一条狗,狗也配说主人的是非吗?……”

    “公主,公主,”赵嬷嬷见事不好,急忙出言相劝,“公主,哪有这样说自己孩子的。孩子不懂,你就慢慢的教,终会教明白的。”又去劝冉靖辉,“公子,公主说的话你也别往心中去,公主那也是为你好……”

    “够了,”冉靖辉却猛地一摇头,像个狮子般咆哮起来,“我是条狗,可是你知道吗?就是我这条狗在外面传的消息,带孙二回来的人,就是赵嬷嬷的侄子赵松赵管事……”

    “什么?你在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寿宁公主惊呆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只愿意自己所听到的、所看的都是假的。对,这一切都是在做梦……

    寿宁公主只觉的眼前一黑,就仰面倒了下去……

    “公主,公主,”赵嬷嬷这才反应过来,忙一把儿扶住寿宁公主缓缓摔倒的身子,趴在耳边叫了起来。

    “该死。”一直呆立在一旁的冉兴让却立即跳了起来,从门口冲了出去,绕房子转了一圈,见没有人才返了回来。

    ……过了好半天,寿宁公主才悠悠的醒了过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双杏眼,更是直勾勾的盯住冉靖辉不放。

    “我,我只是……”冉靖辉终于知道害怕了,迟疑了半晌,才把事情一一道来。

    原来,在公主府和太康伯府争水斗殴之前,冉靖辉就和太康伯的长子、国舅张德在赌场中发生了矛盾。由于张德是新任国舅,自然有很多人奉承,冉靖辉这个身份有点尴尬的人就吃了大亏。

    一气之下,冉靖辉就想找点张德的不是。可张德和太康伯府的人都是刚刚进京,张国纪又是书生脾气,常常大门不出,冉靖辉并没有找出张家的什么把柄。期间,冉靖辉又和张德在京城中多次相遇,而每次相遇冉靖辉就要吃点小亏,两人的仇怨越结越大。

    到了最后,冉靖辉索性发了狠。你不是刚来京城没有把柄吗?那我就去你老家祥符去找,找到之后就让御史弹劾你。

    可是,寿宁公主虽平时对冉靖辉管教的比较少,但也不可能让冉靖辉自己到河南祥符转一圈。于是冉靖辉就找到了赵嬷嬷的侄子赵松赵管事,让赵松专程去了祥符一趟……

    “赵松回来后,就给你带回来了孙二?”寿宁公主的声音冷得让人可怕。

    “赵管事去祥符的时候,正听到这个孙二在街上吹牛,说自己当初在张家的时候,和张夫人是如何如何的相好。赵管事信以为真,就把他带了回来……”

    “那孙二又是怎么跑到大街上的,是谁让他去大理寺告状的?”

    “是孩儿让赵松教他的……”

    “你混帐,”寿宁公主气的牙齿咯吱吱地响,“这么大的祸事,你也能做下?”寿宁公主的手高高举起,就要煽向冉靖辉……

    “好了,事到如今,还是想想如何善后吧?”冉兴让难得的发了次脾气,拦下了寿宁公主。

    “这赵松,是不能留了……”冉兴让冷冷的说道。

    次日,寿宁公主府传出消息,一个跟随寿宁公主多年的老嬷嬷,思家心切,求了公主恩典,让侄子接回家乡供养。

    三天后,公主的独生儿子冉靖辉,在喝酒后强行骑马,以至于摔成重伤,被送到了城外别院中静养。

    又过了很长时间,有渔民在海河里打捞出两具尸首,一个是老年妇女,一个是壮年汉子,都是被人用石头绑着沉了河。当地官府问了问,见没有人认领尸首,就判了个路人被贼寇图财害命,草草的结了案。

    而东厂送往皇帝案头的例报上,却提起此事,说这两具被河水泡烂的尸首,身高体型和寿宁公主府前段离开的一对姑侄十分相似。而这对姑侄,姓赵……

    第196章 有人想闹事?

    第196章 有人想闹事?

    朱由校并不知道寿宁公主府发生的那场闹剧,他只是看到,在那次和寿宁公主见面后,寿宁公主进宫的次数频繁起来。和皇后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升温中。

    为此,朱由校不得不找了个机会专门警告张嫣,让张嫣在和寿宁公主、郑贵妃交往过程中,多注意些分寸。

    渐渐地,荣昌太长公主也加入了频繁入宫的行列。其他的贵戚家眷,也知道了皇后和善之名,时不时的也会进宫和皇后说说话。一些不适宜让男人直接给皇帝上书的问题,也渐渐的透过皇后的嘴向朱由校这里渗透。

    这一切,朱由校都乐见其成。也给了张嫣充足的空间,让张嫣和那些外命妇会面。

    可这样一来,朱由校的空闲时间就多了很多。加上接近年关,朝廷政策务不是很多,朱由校更是借此逍遥,每天带上几个侍卫到街面上闲逛。时间长了,朱由校就会想,自己这几年劳心劳力的,还真没有这两天来的痛快。要是这样的米虫日子,能继续下去多好。

    可好景不长,内阁的几个阁老就一起找到朱由校,事情大条了。

    “几位爱卿是说,沿运河的一些士子准备闹事?”朱由校睁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面前的这几个重臣。

    “是的,这些士子以淮安籍的士子程光奎为首,聚集了沿运河的上百名士子,准备上书朝廷……”方从哲苦着脸向皇帝述说着事情的起因。

    “等等,”朱由校打断了方从哲的话,“这个程光奎是何来历?他是如何聚集起这些士子的?”

    “程光奎是淮安富商子弟,现在国子监读书。其家财万贯不说,他本人还任侠仗义,在京城士林声望颇高。”方从哲道。

    “淮安的富商子弟?是靠运河起家的吧?”朱由校的反应很快,紧接着,又想起了当初叶向高反对开海时候说的几句话。

    当时叶向高曾说,沿运河上下,船工、商人无数。一旦朝廷全面开海,粮船可以直接从南京出长江口,经过海运入京。长此以往,运河沿岸就会日益衰败,朝廷税源大幅度枯竭……

    “万岁爷圣明,程家就是淮安有名的船商,每年漕运都要用程家大量的船只。”方从哲解释道。

    朱由校嘴角紧闭,抬头看了方从哲一眼,又低下头去,“说吧,把事情从头到尾都说一遍。”

    “是,”见皇帝已经从震惊恢复平静,方从哲也是暗暗点头,忙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其实,这也和最近的开海有关……”

    由于开海事关重大,内阁的几个阁老不敢自专。偏偏朱由校又认为,这件事关系到大明朝每个人的利益,自然要让大家反复讨论,也散手不管。于是,朝野上下各种消息都有,好的坏的,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说话。

    但是,这些消息却都有个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朝廷要废止漕运。

    这下子,那些以运河为生的人就坐不住了。一些在运河上有重大利益的人一合计,就集体向内阁的几位阁老公关,想让几位阁老帮着说说话,或者是给大家透透底。

    可是,阁老们现在也都是满头雾水、不知就里,怎么能给别人答案。一来二去,朝廷停止漕运的消息越传越真,那些在运河上有重大利益的人彻底绝望了……

    “这么说,都是朕的错了?”朱由校一脸的苦笑,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想发扬一下民主,就会有这么多的麻烦。这是不是自己在自讨苦吃呢?朱由校想道。

    “都是臣等驽钝,不能为陛下分忧。”方从哲带着头,几个阁臣齐刷刷的跪了一地。

    “好了好了,大家都起来吧。”朱由校摇了摇头,随手将自己刚从宫外买来的一副字画扔在地上,“看来,还是不能清闲啊。”朱由校叹了口气,又问几个阁老,“对这事儿,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请万岁爷早拿主意,以安定民心。”方从哲答道,其他的几个阁臣,也都是一脸赞同的点点头。

    朱由校一阵郁闷,我要是有主意,会不拿出来吗?也不想想,自己一个没出过北京城的宅男,又怎么知道大明的海港是怎么分布的?哪一个比较适宜开海?你们这些人不是强人所难嘛,朱由校有些愤愤不平。

    “几位阁老,朕问的是你们对开海这件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可曾确定好港口?”朱由校将皮球踢给了大臣。

    方从哲等人面面相觑,过了好半天,才有方从哲奏道:“陛下,这些天来,臣等也查了前朝不少资料。可那些资料中提到的港口,多是在南方。而朝廷这次开海,可是要全面开禁啊。”

    几个大臣看的很明白,皇帝这次开海是在东南沿海几省手中抢食,这港口自然不能全部开到南方去。

    朱由校只听得一阵无语,古人没有提过,你们就不会实地考察吗?只要港口比较适宜,新建一个又如何?

    低头想了想,朱由校就有了主意,“几位爱卿说的也对。这样吧,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几条开港口的条件,让各省各府的士绅帮朝廷找港口,如何?”

    “陛下的意思是,把港口的条件公布出去?”孙如游拱了拱手,问。

    “对,这样一来,也可以告诉那些人,朝廷如今还没有下决定,让他们安心等待、积极争取。”朱由校一锤定音。

    几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个法子比较好。至少,自己也有法子敷衍那些上门打听消息的人。

    “万岁爷请讲。”方从哲代表众人说道。

    “也好,朕先抛砖引玉讲几条,尔等再做补充。”朱由校也不推辞,稍稍想了一下,就开口道:“首先要能进大船,还要能让这些船只躲避海风。港口的发展全靠船只往来,这条应该是最重要的;

    其次,交通便利,能辐射周边地区。朝廷开海是想给百姓们找条生路,若是交通不便、四周的物产也不丰富,这港口没有东西卖,也不成;

    第三,要便于防守,朕可不想让朝廷辛辛苦苦建成的港口,成为海盗来去自由的自由港……”

    第197章 汾州事来

    第197章 汾州事来

    弘德殿外,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正面朝大殿跪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时的飘落在他的身上,化作冰凉留下。

    骆养性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到底跪了多久,他只知道自己来的时候还没有下雪,可现在积雪已经把自己的双腿完全覆盖。

    可和身体上的寒冷相比,骆养性的心中却是更加的冰冷一片。

    骆养性是在家中被叫到宫里来的,一进来就跪在了这里,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错,惹得一向仁慈的皇帝如此震怒。恍惚间,骆养性想起了国初的大才子解缙,想起解缙就是在大雪中活活冻死的。

    想到这里,骆养性的身体猛烈的抖动起来……

    弘德殿内,温暖如春,朱由校正躺在椅子上读书。

    曹化淳看看窗外的大雪,又看了看皇帝的表情,最后想了想自己在宫外的那个宅院,以及宅院中那个娇媚的女子,终于在皇帝翻书的时候上前说道:“万岁爷,外面下雪了。”

    “唔,”朱由校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下了多长时间了?”

    “一个多时辰。”

    “骆养性一直在外面跪着?”朱由校有些错愕,被大臣们闹个措手不及,他只是想小小惩罚骆养性一番,可没有想要他的命。

    “一直跪着。”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放下手中的《水经注》,温和的说道:“先帮他祛祛寒。”

    “奴才遵旨。”曹化淳这才放下心来,亲自出去传了旨。见骆养性手脚已经麻木,又让小太监把人抬进屋里……

    一番折腾后,骆养性终于见到了皇帝。

    “骆养性,你可知罪?”朱由校凝视着骆养性,缓缓的问道。

    “罪臣知罪,罪臣玩忽职守,对京城中的士子疏于防范,以至于淮安监生程光奎聚众闹事……”想着曹化淳的提醒,骆养性局促不安的回道。

    “这么说,你事前就知道有人要闹事,对不对?”骆养性不说尚好,说了之后朱由校反而更加恼火。锦衣卫是什么?是天子耳目。可要是耳目失灵,或者耳目有了自己的主见,看到了、听到了却隐瞒不报,那要这锦衣卫何用?

    “罪臣事先确实有所耳闻,”发现皇帝的语气突然变重,跪在地上的骆养性愣了楞,被寒冷冻得发僵的脑子才转动起来,“只是事关士子,没有确切消息,罪臣怕难以服众……”

    被文官系统渗透久了,骆养性的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文官是惹不起的,掌控着舆论的士子更加要命。

    朱由校彻底失望了。

    秉国越久,朱由校就越觉得锦衣卫不好使唤。由于是皇帝亲军,世代相承的饭碗,锦衣卫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勾心斗角不说,还争相引进外部势力为援,完全不像东厂那样唯皇命是从。

    在政治上尾大不掉,在办事上,锦衣卫的手法更是低劣无比。由于大量的采取明探盯梢,使得百官闻锦衣卫而色变,但事实上成效却不大,只是白白败坏皇帝名声而已。

    国内情报如此,在国外情报上,锦衣卫更是一片空白。更可气的是,当朱由校想派人去西洋、去南洋、去……的时候,锦衣卫竟然派不出人手。一个个自夸武勇、自夸忠诚的千户百户都退避三舍,无奈之下只好在民间招募人手。

    “你先回去吧。”朱由校叹了口气,语气阑珊的摆了摆手,将骆养性赶了出去。

    见皇上心情不好,曹化淳就分外小心。刚想凑前给皇帝说说笑话解闷,外面却传来消息,通政使姚思仁送奏章来了。

    姚思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须发已经大部分花白,可精神还不错,说话中气十足,办起事来更是雷厉风行。到了殿内,姚思仁就手脚麻利的给皇帝行礼。可偏偏朱由校眼尖,看到了姚思仁胡子上的冰碴。

    “姚爱卿,这通政司也有佐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