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46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46部分阅读

许商人在路上设卡收取过路费用,以补偿商人损失。

    但是,朱由校却坚决反对了这个提议。朱由校认为,修建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是朝廷应尽的责任,应当由财政支付修建费用。百姓们交纳过国税,就不应当在道路上接受盘剥。

    对皇帝所提到的责任,方从哲早已经是耳熟目祥。对这个词,方从哲是这么理解的。责任就是圣人提到的君君之道。修建道路、水利,保护百姓平安是君主的责任,也是朝廷的责任。君主和朝廷有义务做好这些事情,给黎民百姓以盛世。相应的,百姓们也应当交纳国税,为朝廷提供资金做好这些事情,这就是臣臣之道……

    方从哲的思绪在文渊阁值房内飘扬。

    因修建水利是君主和朝廷的责任,方从哲又想到了海河工程。经过两年的努力,海河的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分支部分也将在本年度完成。到时候,直隶之地将彻底告别洪涝旱碱等灾害,成为富庶之地。

    想到这里,方从哲的嘴角就微微的翘了起来。有明一朝,除了黄河、运河外,朝廷在修缮水利上的投资屈指可数。不要说和唐宋相比,就是异族建立的金元两朝也远远不及。现在一项本朝绝无的大工程将在自己任期建成,方从哲就感到心中有股止不住的喜悦。

    再想想自己在直隶的那些田庄,方从哲更是觉得孙承宗这人是个干才,干的不错。

    “不过,修完海河,孙承宗就该入阁了吧?”方从哲突然一怔,心里却不舒服起来。孙承宗是正儿八经的帝师,和天子关系紧密。为了保孙承宗入阁,皇帝更是不惜违反前例在北直隶设布政使。这样的恩宠在前,自己将如何在内阁里压制孙承宗?

    想起孙承宗的东林党身份,方从哲更是心情烦躁起来……

    值房的门帘一闪一阖,一道身影就冲了进来。

    大学士沈飗冲到桌几旁,抓起只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杯子,仰起脖子就是一阵牛饮,“渴死我了。”低头看到了方从哲正坐在旁边看着自己,沈飗更是似真似假的抱怨,“阁老,你在这里坐着不知道,外面那些求粥饭的人乱哄哄,我的嗓子都喊干了。”顿了顿又道,“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京城里的穷人这么多。”

    方从哲没好气的白了沈飗一眼,心中暗暗诽谤。这街面上的人就是再多再杂乱,也用不了你这个当朝阁老维持秩序啊?却碍于面子不好说沈飗的不是。

    稍顿了一下,方从哲问道:“沈大人,汾州一案的审判结果出来了吗?”

    年节期间,东厂提督魏忠贤就押着汾州一案的相关涉案人员进了京。为了给汾州的宗亲一个交代,也为了向天下宗室表明自己的态度,皇帝就选择了三堂会审这个最高级的审判方式处理此案。而沈飗主管刑律的内阁大学士,全面负责此事。

    “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和三法司共同觐见皇上,将审判结果呈交御览。”沈飗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郑重的说道:“依我看,除了汾阳县令,驻在汾州城的大小官员这次谁都跑不了。而汾州府知府,怕是难逃一死。”

    “这是为何?”方从哲有点奇怪,怎么这负责审案的县令没事,高一级的知府却要丧命。

    “汾阳县县令范增拿出了证据,说自己判案是依据王府和上司出具的证词判的,并没有任何枉法之处。而且,范增还说自己念在朱大疙瘩是国姓的份上,当时尽力调解过此案,也得到了朱大疙瘩等人的证实。”沈飗苦笑着摇摇头,这一次判决下来,将会让两个王爷丢爵,十几名官员罢职,可官职最小、最应当受罚的汾阳县县令却逃出生天,还真是奇怪。

    “也对,汾阳县小小县令,又有何资格去王府询问此事,自当是驻守道和汾州府去问。他只要做事小心,预留公文,倒也可行。不过,判范增无罪的,又是何人的意思?”方从哲稍一思付,便明白了其中的诀窍。可是,明白汾阳县冤屈是一回事儿,敢顶着皇帝震怒判范增无罪又是另一回事。方从哲可不认为,一向唯皇命是从的沈飗有这个胆子。

    “是姜旭,”沈飗接口道,“沈飗认为,三法司判案当秉承法理、力求公正。若是皇帝有言在先,要将这些人全部处罪,他自然不会多言。可朝廷既然把案子交给了三法司,那就要按照大明的法度来判。”

    “这姜旭倒是个耿直之臣。”方从哲微微颔首。

    除夕那天,前任大理寺卿因年老体虚,在朝会上咳嗽了一声。结果当即就被免去职务驱逐回家,身为大理寺左少卿的姜旭按序接任。此事看是偶然,可大臣们都知道,皇上这是因孙二事件在迁怒。姜旭也只不过是因为当天正好不在京城,才侥幸接任了大理寺卿。

    当时,虽明白皇帝是在迁怒,可大臣们却没有人出来求情,这也是大理寺上下有错在先,大臣们不好讲情。

    不过在事情过后,方从哲却又担心起大理寺来,害怕大理寺在皇帝下手清理后会风气大变,一蹶不振。现在看到姜旭如此有风骨,方从哲才松了口气。

    “阁老说的是。”沈飗笑的有点尴尬,为了汾阳县令的判决,他可没少和姜旭较劲。只不过姜旭实在难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独自上书的架势,才让沈飗服了软。

    “对了,那马家兄弟二人不是有爵位在身吗?你们是如何判的?”自朝廷开始出售爵位,那些新购买爵位的贵族的政治地位就有些含糊不清。礼部虽规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皇帝也特别准许新贵族入选评议会、在经济政策上倾斜,但在世人眼里,这些新贵族的地位还是不够显赫。而最能决定新贵族身份高低的,就是他们能不能享受‘八议’待遇。

    “阁老指的是八议吗?”沈飗皱了皱眉头,马家兄弟二人都买了个三等男爵,也勉强够得上八议中的议贵。可能够的上是一回事,让沈飗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使用此条款又是另外一回事。

    “审理的时候,大理寺卿姜旭曾说过一句话,”一时摸不清方从哲的用意,沈飗就迟疑道,“他说,三法司判案一定要公正严明,不为外界所动。至于八议等,只能作为皇帝加恩所用……”

    “这倒是老成谋国之言。”方从哲点了点头,没再言语。

    一时间,房间内就静了下来。

    过了良久,沈飗才没话找话,试探着问道:“阁老,那群漕帮的又不安分了,我们是不是再跟圣上提提此事?”

    最近几天,国子监的那帮子监生闹得厉害,每天都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上疏请愿,沈飗隐约有些担心。

    “不妨事,朝廷的开海草案已下,那些人也不过是在瞎胡闹。”方从哲却不以为然,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些文弱书生,也不过是叫唤两声罢了。

    第200章 乱起 上

    第200章 乱起 上

    上元节,国子监

    程光奎和一群好友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了祥符监生史可法。

    程光奎交游广阔,自然认得史可法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忙上前打招呼,“史兄,今日上元佳节,何不和同学们一起出去走走?”和程光奎一起的几个监生也连忙帮腔。

    史可法也认得程光奎,知道他交游广阔,是同学中的活跃人物,就笑道:“程兄相邀,小弟怎敢不应?同去,同去。”反正今天国子监放假,几个教谕也被人邀去做灯谜裁判,史可法就决定放纵一回。

    见史可法爽快答应,程光奎笑的就更加灿烂,“史兄,我们几个好友约好了,要先去文庙瞻仰圣人之像。史兄不如先和我们同去,然后再去其他地方如何?”

    说完后,程光奎就眼巴巴的看着史可法,生怕他说个不字。

    其实,程光奎力邀史可法去文庙,并没有按什么好心。即便是和他一起的许多监生,也有好多人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

    程光奎是淮安人,他虽出身于富户不假,可他却是个庶子。只不过正房生的嫡子年幼,程光奎才受到了父亲重视,得以在京城花天酒地。可一直以来程光奎就在担心,害怕正房出的嫡子长大后,自己的好日子会不翼而飞。为此,程光奎在国子监内大把撒钱,拼命交友,以免日后孤立无援,被嫡出的弟弟赶出家门。

    不过,现在程光奎不再害怕了。

    由于朝廷坚决开海,触动了运河沿线的士绅利益,一些大佬就谋划着发动民意,阻止朝廷开海。而程光奎出身淮安富户,又交友广阔,就被大佬们委以重任,在前台组织、策动民意,反对开海。

    程光奎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虽有些风险,但收益也大。一旦事成,自己将会成为天下士林中的翘楚,功名富贵接踵而来。若是失败了,一个言者无罪的帽子压着,朝廷也不能拿自己如何,大不了学顾宪成,一辈子不出仕罢了。

    而今天,就是程光奎和背后的势力约好的发动时刻……

    虽觉得程光奎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隐约不对,可史可法却没有多想,直接就答应下来,“程兄说的很对,如此佳节,我等读书之辈也当向圣人致意才对。”

    见史可法没有反对,程光奎才放下心来,忙带着史可法等人向前走。由于是上元节国子监放假,监生们都出来玩耍,程光奎就一路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力邀大家去文庙瞻仰圣人像。

    一些监生虽有些不太愿意,但被程光奎用圣人压着,也不好拒绝。而程光奎也早有计较,怕大家中途溜走,便先做了声明,要在瞻仰完圣人后,请诸位同学喝酒。

    一时间,众监生欢声雷动,前往文庙的雪球越滚越大。

    原本走在坊中,众人还不觉得,可以走到大道之上,众监生就傻了眼。也许是今天天气好,也许是百姓口袋足,今年上元节出来逛节的人特别多。就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也都带了小厮在街上闲逛。

    史可法看的连连咂舌,“这还是白天,要是到了晚上上灯之时,这街上会有多少人啊?”

    程光奎也心有戚戚,“史兄说的对,看来我等上午去文庙还真是去对了。要是到了下午再去,怕是记不到跟前啊。”

    两人对视了一眼,却有志一同的向人群挤去,其他监生也呜呜怪叫着,跟着挤了进去……

    ※※

    程光奎带着监生们在人群中艰难前行,远在外城的云府却是张灯结彩,不但早早的就摆上了酒宴,还请了一班子歌姬,在席间陪酒作乐。

    作为当朝的新贵,云府的主人云良有足够的理由在此时欢庆。

    要知道,在云良在评议会上的历陈开海之好处后,云良就被朝野上下公认为开海功臣第一人。凭借在评议会上给议员们划下的大饼,云良更借助叶向高的提议,成功的击败了原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汪文言,成为了评议会的首任议长,成为了在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云良举着酒杯,在酒席间来回敬酒。在座的都是京城各大衙门的司官,看似不如尚书、阁老显赫,却是大明真正的行政机构中坚。云良邀请这些人喝酒,也是看到了自己根基不足,想扩大人脉。

    正走着,云良身子一歪,就被一个官员拉到了酒席上,“云议长,你这样可不对。作为主人,你应当陪大家好好的喝上几杯才对。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拿个酒杯走来走去。说,是不是想躲避喝酒?”

    旁边的几个官员笑呵呵的,给云良取了酒杯,满上美酒,非要让云良先罚三大杯再说。

    云良认得这几个官员,特别是把自己拉到酒席上的这个。

    这个官员是吏部文选司的一名主事,在自己刚进京城的时候亲自拜访过的。当时,云良是受自己兄长的委托,给这位主事上孝敬。可这位主事一脸清高,把东西扔了不说,还把云良给轰了出来。

    想想当初的吃人奚落,再看看现在的哥好你好,云良突然有些茫然。

    难道自己就这样把一直苦苦追赶的哥哥超越了不成?想起哥哥虽放了任知府,可还要在吏部文选司的主事面前委曲求全,而自己却可以和这些人称兄道弟,云良更是暗下决心。

    “这样的生活,自己一定要延续下去。如有人想夺走,那就遇神杀神遇鬼杀鬼。”云良如是说。

    陪着这几个官员喝了几杯酒,又说了几句闲话,云良就告罪起身,说是要去别的席上敬酒。

    可云良起身后,却并没有去别的席上,而是三转两转,就转到了一个假山后。在这里,一个相貌普通的青年家人正等在这里。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云良的声音显得有些阴狠。

    “三十个人,都是见过血的亡命之徒,现在已经进了城。此外,”家人的语气中带着丝丝血腥,“还在城外散布了消息,说是文庙有人要发米发粮,大约有两三千无名白和游民聚了过去……”

    “这样就好。”云良点了点头。早在年内,云良就注意到有人想破坏朝廷出海,于是就请了几个朋友打听消息。最终得知程光奎将在正月十五这天在文庙发动后,更是暗下杀心,布下了整个暗局。

    “这样吧,你换了衣服,现在就离开京城。无论事情是否按我们计划进行,你在十年内都不要再入京。”云良看了看家人,心中暗暗的想道,这个家人是自己的得力干将,一直都很忠诚,还是留他一条命吧。

    “老爷,我出京后回陕西吗?”青年是云家的家生子,本能的就想回陕西云家去。

    “不成,不能回陕西老家,”云良断然拒绝了家人的提议,顿了顿又道:“你去南京吧,我在那里有点买卖,你先帮我掌管着……”

    安顿完家人,云良也不便在假山后继续逗留,就拿着酒杯晃晃悠悠的回到酒席中,继续陪众人喝酒。反正,火苗已经点起,事情如何变化,已经不是云良所能掌握……

    ※※※

    由于今天是上元佳节,官民同庆。朱由校就在顺天府的请求下,打开了京城所有的城门,任由百姓出入。而且今明两天还不用宵禁,乐得城外的那些乡民们成群结队的向城里赶,想在这两天好好地观赏下花灯。

    不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朝阳门进城的一支队伍却显得格外不同。

    三十人上下,年纪有老有少,个子有高有矮,体型有胖有瘦,穿着打扮也是各不相同。乍一看,这可能是城外某个村庄进城观灯的队伍。可奇怪的是,队伍里竟然没有一个女人。

    像这样的队伍,往常进城肯定会被门吏盘查。可今天过节,金吾不禁,也就没人来管,一帮子人就这样晃晃悠悠的进了城。

    平平安安的进了城门,李大锤才松了口气,有了闲心打量街道上的景象。

    当初出发时,李大锤曾提出要分散行动,在文庙处聚齐。可有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害怕有人会趁此机会出首告发。不得己,三十条汉子只能绑到一起进城。幸亏一路上有惊无险,否则……

    李大锤习惯性的摸了摸后腰,那里有他用惯了的斧头,原本是他砍柴用的,只不过现在改作了砍人。可摸到后腰后,李大锤却摸了个空。怔了怔,李大锤才想起来,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斧头这次没有带进来。

    “没有了那玩意儿,还真不带劲。”李大锤在嘴里嘟囔了两句,双腿顺着队伍往文庙方向走,一双眼睛却在满大街上寻找起称手的武器来……

    与此同时,一个极具诱惑的消息正在京城中的乞丐里传播。文庙有大善人要还愿,不但给吃的、穿的,还有赏钱发放。若是侥幸被看上眼了,还可能挑进府里做佣人。

    一时间,成百上千的乞丐成群结队的向文庙所在区域汇集过去……

    第2001章 乱起 下

    第2001章 乱起 下

    文庙,大成殿内,圣人像前,一群儒生正目瞪口呆看着国子监监生程光奎在那里慷慨激昂。

    “……如今朝廷有j臣当道、小人作祟,挟持民意威胁君上,名为开海垦荒,实为驱逐我华夏后裔于海外,化中华衣冠为蛮夷。……我辈身为读书之人,秉承浩然正气,自当扶正祛邪,挽挽狂澜于将倾。”程光奎一副为民请命的姿态,历数着开海后道德沦丧、礼仪败坏的种种前景,向大殿内上千名儒生发出号召,“请诸位随光奎一道,前往左顺门上书,请皇上收回开海诏书?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